散文名篇欣赏
散文欣赏中的经典名篇解析

散文欣赏中的经典名篇解析在文学的海洋中,散文是一片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
散文以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表达着作家对生活、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解析几篇经典的散文名篇,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
篇章一:《草地》——朱自清朱自清的《草地》以其独到的切身体验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草地及自然的深情追求。
他在文章中把草地与童年的美好时光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童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作者描写了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情景,给人以情感宣泄和心灵的宽慰。
通过欣赏《草地》,我们可以理解到朱自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与追忆。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世界,引起读者对童年生活和自然的深思。
篇章二:《故乡》——鲁迅鲁迅的《故乡》是一篇富有情感的散文名篇。
在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乡愁的思索。
通过对家乡的细节描写和对乡愁的表达,鲁迅借助散文的笔触,深入人心地传达了一种浓烈的情感。
《故乡》这篇作品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故乡,思考起与乡愁有关的种种问题。
它不仅是对家乡的挚爱,更是对生活与世界的深思熟虑。
通过欣赏《故乡》,我们能够感受到鲁迅对家乡和人类命运的关切,也能在对乡愁的思索中找到心灵的共鸣。
篇章三:《走过六零年代》——钱钟书钱钟书的《走过六零年代》是一篇回忆散文,通过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真实情况的回忆和描写,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文章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写实手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欣赏《走过六零年代》,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境况,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情和思索。
这篇作品闪现着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困惑的思索,让人对过去与现在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结起来,散文中的经典名篇通过真实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示着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散文欣赏经典名篇 (散文欣赏经典名篇摘抄)

散文欣赏经典名篇 (散文欣赏经典名篇摘抄)1.《红楼梦》- 曹雪芹"我生平最恨那丧心背义之人。
举头望见此景,不由想到自己刚出这样一个世界,也是留恋得无可言语。
所见他年也一定有失,如今仍像丧家之犬,这「雨花』一个身子到底是孰是孰非?原来自己亦有一点「倩女离魂』的样子。
"这是《红楼梦》中描述宝玉思考自己处境和敬仰自然之美的场景。
2.《梁山伯与祝英台》- 关汉卿"凤河的岸上,是野花盛开的普通泥土,祝英台宛如那野花的种子。
彼此暗暗接近着,共同成长。
她知道默默奉献就可以了,让梁山伯春来悄悄寻觅她……"这是关汉卿先生的脍炙人口之作,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但又被命运阻挠的故事情节。
3.《岳阳楼记》- 范仲淹"计不忘阻兵的意义,计不忘造桥的思想性,计不忘自强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虽屡经艰难却不曾言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他对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强调了勇往直前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4.《揭谛墙》- 老舍"黄土岭向西走,如打江山的风,枣山向西走,如母亲怀抱的风。
唯有西华山不走,守着山根根长送长江,又长送祖国万水千山之间的江山。
"此处是老舍先生的《揭谛墙》中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赞美和对朴实人民的关怀。
5.《阳关》- 朱自清"我不一定有充分的权利去为我的祖国和人民说些什么,而是那引御踏平的士兵们的冰凉的靴子和它们的金属闪光了一夜,一日,一年,乃至几十年以来,才填起他们的沟壑。
"朱自清的《阳关》深情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激和敬佩,将军士的付出视作为国家发展铺路的伟大贡献。
这些散文名篇凝聚了作家们艺术才华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不断品味和欣赏。
它们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关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悟和启发。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篇1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拚将明月忘了!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
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
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
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
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
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
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
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
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
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她说着十年前,怎样的每天在朝露还零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花儿从野地上回家里去。
─又怎样的赤着脚儿,一大群孩子拉着手,在草地上,和着最柔媚的琴声跳舞。
到了酣畅处,自己觉得是个羽衣仙子。
─一又怎样的喜欢作活计。
夏日晚风之中,在廊下拈着针儿,心里想着刚看过的书中的言语这些满含着诗意的话,沁入心脾,只有微笑。
渐渐的深谈了:谈到西方女孩子的活泼,和东方女孩子的温柔;谈到哲学,谈到朋友,引起了很长的讨论,淡交如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收束。
结果圆满,兴味愈深,更爽畅的谈到将来的世界,渐渐侵入现在的国际问题。
我看着她,忽然没有了勇气。
她也不住的弄着衣缘,言语很吞吐。
回忆性散文名篇赏析

回忆性散文名篇赏析回忆,是一种让人沉醉的情感,它能让人重新感受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也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回忆性散文,就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赏析几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名篇,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欣赏鲁迅先生的《故乡》。
这篇散文以作者对故乡的回忆为线索,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文中描写了故乡的山川、田野、村庄,以及村民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真实而生动的乡土画面。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和纯真。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余秋雨的《记忆的角落》。
这篇散文以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为主线,通过对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文中描写了作者在家乡的小巷、田野、童年玩伴,以及那些曾经发生过的趣事,让人不由得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表达了对纯真时光的向往,以及对成长的思考和反思。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让人在阅读中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感受到了那份天真和快乐。
最后,我们来欣赏林清玄的《故乡的原风景》。
这篇散文以作者对故乡的回忆为主线,通过对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文中描写了故乡的山水、村庄、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以及那些曾经发生过的趣事,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淳朴而真实的乡土风情。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感慨。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和纯真。
通过对以上几篇回忆性散文名篇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章无论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在语言运用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现代散文名篇欣赏

现代散文名篇欣赏引言: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它以自由的篇章结构和白话文的语言表达,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几篇现代散文名篇,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草房子》《草房子》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对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生活描写,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文中描绘的草房子象征着农民的贫穷和无奈,而草房子里的人们则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力。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呼唤。
二、《记忆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是余华先生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对食物和记忆的联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美好的追求。
文中通过对食物的细腻描写,勾起了人们对童年时光和家庭的思念之情。
这篇散文让我们意识到,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求。
三、《小狗》《小狗》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对小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文中的小狗不仅仅是一只可爱的动物,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它的出生和死亡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这篇散文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故乡》《故乡》是沈从文先生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愁的思念。
文中的故乡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它的山水和人情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
这篇散文让我们思考家乡的意义和对家人的珍爱之情。
结语:通过欣赏这几篇现代散文名篇,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对美好回忆、对自然和家乡的情感表达。
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情感的平台。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散文,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当代名家名篇散文【3篇】

当代名家名篇散文【3篇】名家抒情散文篇一岁月悠悠,人生如梦。
浮浮沉沉的生活,与光阴踯躅,品味沧桑。
从不曾停驻灯红酒绿的繁华喧烨;也不曾感受风花雪月的昨夜东风;不经意的点击,偶然的涉入网络,竟然寻回了久违的创作激情。
进而乐此不疲的在这条路上探索、挖掘,甚至付出所有。
欣赏路过的一些优美风景,也邂逅了最美的景致。
心就在这最美的景致中起起伏伏,于是,眼里的每一花每一叶都成就了我最真的泼墨与写意!梦想也在这一刻延伸飞跃。
我曾自诩是一棵不起眼的兰草,孤独地绽放旷谷。
与风携手,与空旷对侍,承受着沧桑的洗礼,却得不到日月的精华。
也曾慨叹,何日能走出旷谷,花香四溢。
当介入了文字,也悟透了许多,就没有了诸多的感叹与自怜了。
若心中有山水,何处不风景呢?腹有诗书,何处都能绽放诗情。
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拥有一颗奋进的心,就会给人生留下潇洒的足印,给生命留一段精彩的片段,墨书流年,歌唱美好,让风华更艳。
自从踏入文坛,与众多文友相逢的时光里,一直有太多的感动伴随,每一路每一程的真挚的友情一直在我的红尘中绵延。
有流年的沧桑,更有相濡以沫的美好。
有温暖的日子心若莲花,禅意诗情,则步步欣然,处处灵感,灵魂陶醉在诗情画意中。
在灵动的文字海洋,用真心写意美好生活,用真情镌刻生命的精彩,一路花香,惬意满满芬芳。
在一次偶然的娱乐中,又激发了我写歌词的欲望。
几经打磨,在作词的路途上努力进取,写意委婉的人生,讴歌身边的故事;执笔文坛,轻歌月下。
素指敲出婉约歌词,长袖舞动飘飘画境。
裁一帛光阴,与日月共舞。
给生命留白,吟诗纵歌,一路优雅。
笃信自己的路一直是正确的。
所以更是钟情用文字丈量流年,迎着翰墨飘香的方向,在未知的途旅跋涉,虽几经挫折,终于寻觅到了我倾慕已久的心灵芳园,每每寂寞阑珊的夜晚,将心事都诉予他听。
在温婉的烛火里,一个人无需推杯换盏,心事借着素笔毫无顾忌的肆意流淌。
网络与键盘的互动,将不愿吐露的心底秘语书写发送,待到午夜梦回之际,亦会回味那兰笺素笔的温馨。
名家名篇散文3篇

名家名篇散文3篇篇一:散文名篇欣赏白色山茶花——席慕容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
优秀散文名篇欣赏

优秀散文名篇欣赏
1. 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以简洁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散文以刘和珍君的英勇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3. 沈从文《边城》:这篇散文以湘西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纯真。
4. 汪曾祺《人间草木》:这篇散文以草木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具有浓郁的诗意和哲理。
5. 余秋雨《文化苦旅》:这篇散文以文化为题材,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刻见解和独特思考。
这些散文名篇各有特色,但都以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特点,值得一读。
欣赏和理解这些优秀的散文:
1. 理解主题和背景:在欣赏这些散文时,尝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背景。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主题是父爱,背景是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情感。
2. 品味语言和修辞: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生动,富有诗意。
尝试品味作者使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3. 感受情感和意境:散文往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在阅读时,尝试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4. 思考意义和启示:优秀的散文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尝试思考这些散文所表达的意义和启示,如对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5. 比较和对比:在欣赏这些散文时,可以将不同作者、不同主题的散文进行比较和对比。
这有助于拓宽视野,更全面地理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山茶花——席慕容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地成长。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层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犁铧地镜面滑过去了。
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得啼啭?可有牛的叫?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它悄悄的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唇边溜过去。
它追赶上了马车,围着红缨的鞭子盘旋。
它吻着拖拉机的轮带,它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
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歌声——早!金色花(印度)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橡树(意)费拉里斯——生与死相互交替的规律初春,大地从沉睡中苏醒。
田野里飘来一阵阵泥土的清香;草儿吐露出娇嫩的幼芽,好奇地窥视着人间;姑娘们穿着艳丽的衣裳,在碧绿色的草地上欢快地歌唱。
万木争春,小溪哗哗作响,两岸铺上翡翠般的地毯。
举目眺望,大自然一片生机,令人陶醉,使人神往。
只有一棵橡树默默地站在一旁。
它没有穿上新装,它那饱经沧桑、满是皱纹的老皮一丝不挂地袒露着;它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干枯的树枝直拂天穹,犹如高举双臂,祈求上帝怜悯。
可是它的血液已经凝滞,生命的火花已经消失,严酷的寒冬结束了它的残生。
不久前,它还神采奕奕,英姿勃勃的。
然而自它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几天之后,来了几个人,七手八脚把它锯断,又把它连根刨出,装车运走。
在生长过它的地方,只剩下一堆黄土。
橡树啊,我童年的伙伴和朋友,你曾赋予我多少甜蜜的幻想!我喜欢在你高大的躯干上攀登,在你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树枝上尽情地悠荡。
多少次,我在你那幽静、凉爽的浓荫下悠闲地歇息,自由地畅想。
如今,那些甜蜜的时光同你一起离开了我们可爱的故乡。
幼小的橡树长出第一批嫩叶,又把枝条向四处伸延,转眼之间填补了你留下的空间。
茁壮的幼苗变成参天大树,孩子们又会在它的树荫下嬉笑、玩耍,成年人又会在那里歇息、畅想。
雨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们是上帝从天上撒下的银线;大自然将我们接住,用我们来美化山川。
我们是从阿斯塔特女神王冠上落下的美丽的珍珠,早晨的女儿抢走了我们,将我们撒遍大地。
我在哭,一个个小山丘却在笑;我往下掉,花儿们却高高的昂起了头。
乌云和大地是一对恋人,我同情他们,并为他们传递书信。
我倾注着冲淡了他们俩中间的这一个强烈欲念,抚慰了另一个受创心灵。
雷声和闪电预示着我的到来,天空的彩虹宣布了我的终结。
生活就是这样,他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
我从海里升起,在太空的羽翼上翱翔。
看到美丽的花园,我就下降,我去亲吻鲜花的嘴唇,拥抱树木的枝条。
万籁俱寂,我用纤细的手指敲着窗上的水晶玻璃,这声音组成了歌曲,使多愁善感的心灵沉醉。
大气的炎热生育了我,我却要趋散这炎热的大气,正象女人一样,她们总是从男人那里取得了征服他们的力量。
我是海洋的叹息,是苍穹的眼泪,也是大地的微笑。
爱情也是这样,它是感情的海洋里发出的叹息,是沉思的天空滴下的泪水,是心田里浮出的微笑。
白鹭(郭沫若)1942年10月31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赏析]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多彩的森林柴徳森大自然中最神秘的莫过森林了,森林里最丰富的莫过色彩了!清晨是苏醒的色彩。
远山从青白的天宇隐约透出轮廓,嫩绿的林木披着晶莹的露珠,曲曲弯弯的河水沏了浓酽的香,澄黄而又清澈。
雪白的卵石铺了一层河底,河水静悄悄地走过。
苏醒的色调需要音响作陪衬,一只翠鸟叽叽喳喳地在树头上唱着歌……正午是奔放的色彩。
黛色的山峦把湛蓝的天宇勾出波纹的花边,浓绿的林木郁郁葱葱深邃悠远,河水快步流淌,泛起刺眼的银色波光,护河红柳搭了一条朱红的长廊,暴马丁香白花绽开了,白得耀人目光。
奔放的色调恰需音响作烘托,一只桦皮船飞来了,桨翅儿把河水拍响了……傍晚是沉思的色彩。
褐色的峰巅托着瑰丽的夕阳,夕阳把余热蒸腾为斑斓的云霞,云霞轻轻地把墨绿的林木遮掩,微风不起,水波不惊,凝重的乳白色雾气在水面上轻柔地飘动。
沉思的色调更要音响作启迪,嘎嘎嘎的拖拉机履带声带着欢笑的勘测队员归来……森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灵感!色彩是森林的生命!天窗茅盾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明月夜(台湾) 席慕蓉很晚了,她才和母亲从台北回来。
车子开上了乡间那条小路的时候,月亮正从木麻黄的树梢后升了起来,路很暗,一辆车也没有,路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更加高大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