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题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院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 24小时b) 72小时c) 7天d) 14天答案:d) 14天2. 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接触传播d) 接种传播答案:d) 接种传播3. 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医院感染?a) 高龄患者b)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c) 术后患者d) 心理健康患者答案:b)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4. 医院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下列哪些?a) 发热b) 感觉疲劳c) 伤口红肿d) 腹泻答案:a) 发热和 c) 伤口红肿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手卫生b) 使用无菌器械c) 随意处理废弃物d) 患者随意进食答案:a) 手卫生和 b) 使用无菌器械二、填空题1. 医院感染的三大传播途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2. 彻底清洁双手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开水龙头、涂抹肥皂、揉搓双手、冲洗双手、擦干双手三、问答题1. 简述医院感染的定义以及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

答案: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在入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新发病例。

主要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2. 请列举三种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答案:洗手、使用无菌器械、正确处理废弃物等。

四、案例分析某医院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感染病例,请根据以下情况回答问题。

病例:患者小明因手术需要住院治疗。

术后第六天,小明的伤口出现红肿并伴有发热、疼痛症状。

1. 小明是否存在医院感染的风险?答案:是,小明术后伤口出现红肿且伴有发热症状,符合医院感染的表现。

2. 请列举三个可能导致小明感染的原因。

答案:手术操作不洁净、术后创口护理不当、细菌的空气传播等。

3. 针对小明的情况,你会建议医院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感染的发生?答案:加强手术室的清洁消毒,规范术后创口护理措施,提高空气质量控制等。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答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问:什么是医院感染?什么是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疗或护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医院感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另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外获得,但在医疗机构内诊断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疗或护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医院感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另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外获得,但在医疗机构内诊断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原则问: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医疗设备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交叉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医疗设备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交叉感染等。

问:医院感染的防控原则是什么?医院感染的防控原则是什么?答:医院感染的防控原则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灭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

医院感染的防控原则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灭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

三、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问:请列举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

请列举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

答: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包括: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包括:1. 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2. 呼吸道卫生:患者应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也应佩戴口罩。

3. 严格的无菌操作: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微生物传播。

4. 消毒灭菌: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把控消毒质量。

5. 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定期对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6.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

7. 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消毒首选化学方法,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得选物理方法。

(×)2、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3、外科刷手不必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4、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6、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后进行手微生物学检测采样。

(×)7、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8、空气微生物学检测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9、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10、空气微生物学检测布点的要求是: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二、单选题(每题1分)1、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达到的消毒水平为( B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B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熏24小时3、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的化学灭菌法可选用( D )A.干热 B.压力蒸汽 C.戊二醛浸泡40分钟 D.环氧乙烷4、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该用( C )A.自来水 B.白开水 C.生理盐水 D.灭菌蒸馏水5、非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消毒处理措施为( B )A.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B.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灭菌6、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A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7、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床单元进行的消毒处理是( B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初步消毒9、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如何处理( C )A.立即清洗 B.立即擦拭 C.立即消毒 D.立即焚烧10、传染病房内的分区包括( B )A.污染区、清洁区、相对清洁区 B.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C.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D.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11、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 C )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12、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 B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13、手术室的分区包括( B )A. 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B.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C.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 D.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14、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后送检时限为( A )A.不得超过2小时 B.不得超过4小时 C.不得超过6小时 D.不得超过8小时15、空气微生物学检测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为( C )A.<80 cm="">150 cm C.80-150 cm D.任何高度均可16、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C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17、环境为Ⅱ类区域的空气及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 B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18、环境为Ⅲ类区域的空气、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 C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19、油、粉、膏等的首选灭菌方法是( A )A.干热 B.压力蒸汽 C.福尔**熏24小时 D.环氧乙烷20、病人用的枕芯、棉褥、床垫消毒处理原则是( B )A.定期清洁、不用消毒 B.定期消毒、及时更换 C.不用更换、及时清扫 D.定期清扫、出院消毒 21、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的次数是( C )A.1次 B.2次 C.1-2次 D.3-4次22、传染病房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之间应如何洗手( B )A.普通洗手 B.严格洗手与手消毒 C.外科刷手 D.手消毒2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 C )A.1小时;12小时 B.1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 D.2小时;36小时24、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 D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日内25、物体表面微生物学检测要求的采样时间为( B )A.消毒处理后2小时内 B.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 C.消毒处理后6小时内 D.消毒处理后8小时内2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起施行?( A )A.2006年9月1日B.2006年10月1日C.2006年12月1日D.2007年1月1日27、传染病分哪几类?( A )A. 甲类、乙类、丙类B.甲类、乙类C.甲类、丙类、戊类D.甲类、乙类、戊类28、甲类传染病指哪些?( A )A. 鼠疫、霍乱B.麻疹、天花C.非典型肺炎D.肝炎、肺结核29、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 B )小时。

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

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

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1、当医院发生感染流行时,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答案是B、24小时。

2、哪项不属于微生物?答案是E、钩虫。

3、潜伏病毒的激活感染是哪种情况?答案是B、隐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4、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哪种?答案是D、军团菌。

5、下列不属于灭菌剂的是哪个?答案是E、含氯消毒剂。

6、妊娠妇女不应该使用哪种抗菌药物?答案是D、四环素。

7、不属于高危物品的是哪个?答案是C、体温表。

8、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答案是A、小儿呼吸道感染不需要隔离。

9、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答案是B、留置导尿管。

10、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高水平消毒剂的有哪些?答案是A、戊二醛和B、络合碘。

11、哪个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是错误的?答案是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12、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哪里?答案是D、住院病人。

1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答案是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E、由于输注苏打外渗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

14、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案是防止污染扩散、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15、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哪里?这个题目有误,没有提供正确选项。

16、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对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方法。

17、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C项,做好消毒隔离不能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18、有关抗生素管理,错误的是B项,二线药物并不一定毒副作用大、价贵、疗效低。

19、治疗室的管理中,错误的是B项,治疗室中开启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12小时。

20、有关隔离的概念,错误的是A项,咽白喉应进行接触隔离,皮肤白喉需严格隔离。

21、油、粉、膏等的首选灭菌方法是干热。

22、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3、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24小时内。

院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问答题

院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问答题

院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问答题
1. 什么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
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感染但出院后发病的情况。

2. 院感防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院感防控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

答: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肺炎。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

5. 院感防控中,医护人员应如何正确洗手?
答: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后等情况下,应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手卫生。

6.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感染病例,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
效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7.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答: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8. 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住院、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9. 如何预防医院感染?
答:预防医院感染的方法包括: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

10. 院感防控中,患者应如何配合?
答:患者在院感防控中应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报告不适症状等。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医院感染知识问答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概述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卫生院感染或院内感染,指在医疗保健机构(如医院、诊所等)内发生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或出院后出现的新的或发生上升的与医疗操作有关的感染。

2.医院感染的危害有哪些?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恶化、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此外,医院感染还可能对医疗机构造成声誉损失,增加医疗机构管理成本。

3.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强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患者的隔离、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等。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曲霉等;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等。

2.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预防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的方法包括加强手卫生、及时消毒器械和环境、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和疫苗等。

三、医院感染的分类和诊断1.医院感染的分类有哪些?医院感染可分为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不同分类。

2.医院感染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医院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温监测、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培养、尿液培养等)等。

四、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1.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有哪些?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包括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推行相关政策和指南、制定感染预防和控制计划、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等。

2.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有哪些要求?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要求包括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报告感染发生率、进行感染原因分析等。

附件:相关附件包括医院感染的预防手册、感染控制流程图、医院感染统计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保健机构:指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如医院、诊所等。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一: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4.何谓外源性感染?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何谓内源性感染?答: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答: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

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

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院感知识答题

院感知识答题

院感知识答题一、填空题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2、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灭菌。

3、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4、进入人体织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5、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不得使用。

6、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消毒剂。

7、()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普通集尿袋为()。

9、能够扎()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物称为()。

10、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11、疑似导尿管阻塞时,不得冲洗,就立即()。

12三种隔离标示中,蓝色表示()隔离,黄色表示()隔离,粉红色表示()隔离。

二、名词解释1. 手卫生2. 洗手3. 卫生手消毒:4. 外科手消毒:5. 常居菌:6 暂居菌:7 手消毒剂:8 速干手消毒剂:9 免冲洗手消毒剂:10 手卫生设施:11 医院感染:12医院感染监测:14 医院感染暴发:15 保护性隔离措施: 16:职业暴露三、问答题1、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2、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的内容有哪些?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什么情形时,医院应当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答案一、填空题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2、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3、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题一、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1、“全球病人安全联盟”确定2005-2006年全球病人安全策略主题是什么?答:医源性感染是威胁病人安全的主要问题。

2005-2006年度全球病人安全策略的主题是“清洁的医护才是更安全的(ciean care is salfer care)”。

2、“清洁的医护才是更安全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清洁的手(clean hands)、清洁的设备(clean quipment)、清洁的操作(clean practices)、清洁的环境(clean environment)、和清洁的产品(clean products)。

3、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人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4、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哪些?答:(1)消毒、无菌原则。

(2)合理使用抗生素。

(3)重点部门感染管理。

(4)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的管理。

(5)消毒药械的管理。

(6)污水、污物的处理。

(7)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管理。

5、医院管理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 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专职人员。

(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6、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答: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相关科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供应消毒中心、手术室、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重点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担任。

7、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有哪些?答:(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监督实施。

(2)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境、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6)建立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会议。

(6)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菌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进行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和调查。

(7)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8)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现任何感染的征兆或病例具有传染性征象时,应主动隔离病人,及时收集培养标本。

(9)保护病人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中或与感染的的探视者、工作人员、其他病人密切接触。

(10)向病人提供安全合格的设备、药物、诊疗护理用品。

(11)对使用中的消毒药械,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其消毒效果。

(12)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并指导病人、探视者采用有效的预防感染传播的预防措施。

10、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职责?答: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24小时在院内网上报医院感染登记表。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

(5)对本科医护人员每季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

(6)每月检查病历,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7)监督本科室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情况,严禁生活废物与医院废物混放,防止利器刺伤。

(8)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做好医院感染综合及目标性监测工作和其他临时工作。

1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答: (1)每日监测本科患者有无医院感染,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流行趋势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2)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

(3)每季度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4)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特殊多重耐药菌珠感染病人按照控制指南执行。

每月进行科室自查,对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评价。

(5)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6)每月对空气、每日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登记在监测本上。

(7)其他科室,如检验科、总务科(污水、污物、洗衣房)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8)负责监督本科室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9)监督本科室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和登记情况,严禁生活废物与医院废物混放,防止利器刺伤。

(10)协作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专题研究工作。

(11)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做好医院感染综合及目标性监测工作和其他临时工作。

12、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答: 医务人员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指征、消毒药械正确使用、手卫生、标准预防和医疗废物管理等相关知识。

13、在职医务人员每年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新职工岗前培训时间各为多少?答: 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培训应达4学时,新职工岗前培训时间为3学时。

14、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有关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标准是什么?答: (1)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2)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3)医院感染率﹤10%(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5、医院采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哪些资质?答: 应具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16、灭菌后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答: (1)手感潮湿;(2) 落地后;(3)与潮湿物接触;(4)存放的灭菌物品包装松散或筛孔未闭;(5)超过有效期。

17、开包后的无菌物品、已启封的溶媒应在多少时间内使用?答:均为24小时内使用。

18、医院高压灭菌后的物品有效期是多少?答:棉质包装有效期7天;医用无纺布包装有效期6个月;医用皱纹纸包装有效期6个月;医用纸塑袋包装有效期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有效期为6个月。

1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超过多少时间不得使用?答: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20、配制抗菌药物应遵循什么原则?答:现配现用的原则,配置后的抗菌药物应在1小时内输入使用。

21、碘酒、酒精及其容器瓶多长时间更换及灭菌?答:每周灭菌2次。

22、使用中的戊二醛多长时间更换,其容器多长时间灭菌?答: 使用中的戊二醛每周更换1次,使用频率不高者可每两周更换1次,其浓度应每周至少监测1次,浓度不达标者及时更换。

其容器每周灭菌1次。

23、开包的灭菌棉签应多少时间内使用?答:应24小时内使用。

24、消毒供应中心(室)三区其功能是如何划分的?答:(1)污染区也称去污区:主要进行污染物品回收与分类、清洗、下收下送车辆,篮框冲洗消毒等。

(2)清洁区也称检查包装区:主要进行物品检查与包装、敷料制作、灭菌等。

(3)无菌区也称无菌物品存放区:主要是灭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

25、为什么临床使用后的器械须立即冲洗?答:因为使用后的器械上黏附的有机物85%是水溶性蛋白,如直接与消毒液或热水接触,可使水溶性蛋白聚合在器械表面,妨碍消毒液与微生物接触而影响消毒效果。

另外,黏附在器械表面的聚合物若不及时冲洗,以后也不易消除。

所以,使用后的器械应先用冷水充分冲洗,然后消毒或用热水清洗。

26、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分枝杆菌、HIV等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和一般诊疗用品应如何处理?答:用专用密封容器运送至供应室选用洗净灭菌装置灭菌后再进行常规清洗,或用2000㎎/L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30-45分钟后再进行常规清洗,然后消毒或灭菌。

27、为减少空气污染,手术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答:为使手术空气保洁,除采取空气净化措施外,还应注意下面问题:(1)手术中,应控制人员流动。

(2)手术间要加强门户管理,通朝走廊的门保持封闭,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3)禁止患病医务人员参与手术,尤其是患呼吸道感染、疖肿、或手部有破溃者。

(4) 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应戴好口罩、帽子、头发要全部塞入灭菌帽内,手术衣要遮盖全身皮肤。

(5) 做好经常性的清洁消毒工作。

28、特殊感染病人手术有哪些消毒隔离要求?答: (1) 特殊感染性疾病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等病人手术,在开具手术通知时应注明“感染”字样。

手术室应将其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手术。

(2)术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地面、手术床等用1000㎎/L 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抹拭消毒,手术器械应先消毒灭菌后再常规清洗。

29、手术切口感染与外科学术相关的确定危险因素有哪些?答:术前皮肤准备、手术类型(手术时伤口内源性污染的程度、如清洁、清洁-污染)、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技巧、手术的持续时间、病人潜在性疾病、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工作小组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等。

30、如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答:(1)选择手术者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选择手术者术前的感染应得到诊断和控制。

(2)术前有潜在疾病应给予正确处理,如糖尿病应以控制,营养不良者应予以改善,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

(3)做好病人术前皮肤的清洁准备,避免皮肤破损。

(4)手术室严格无菌操作。

(5)规范围术期预防用药。

(6)保持伤口引流通畅,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31、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对术前备皮有哪些新的要求?答: (1)避免不必要的备皮(剃毛),除非毛发在切口部位。

(2)备皮方式:采用电动剃毛或剪毛。

(3)备皮时间:手术当日,最好术前即刻备皮。

32、为什么提倡尽量不剃毛?答:因剃毛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局部皮肤,有助于细菌的聚集定植,而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33、如何预防新生儿肠道感染?答:接触新生儿前后、哺乳前严格洗手;患感染性疾病(包括家属)严格与新生儿接触;设置专用乳库。

34、NICU室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答:(1)工作人员如室换特定工作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