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 》同步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附答案)

13精卫填海基础在线1 给加点字连上正确的读音。

少年往返shào shǎo fǎn fán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溺"是左中右结构的字。

()(2)"曰"的读音是"yue"。

()(3)"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3 理解课文内容,解释下列的词语。

(1)炎帝之少女。

(2)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课文一共有 _______句话:第一句话是介绍 _________ 的由来,第二句话是写女娃的灵魂化成了 _________ 鸟,第三句话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神话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类在大海面前是 ___________的 ,活着要珍惜生命。

精卫虽然身小力薄,却衔来木石,是想把大海______,让后人不再遭受灾害,表现了人类渴望征服自然。

递拓展天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选自《山海经·海外西经》)【译文】刑天和黄帝在这里争夺神位,黄帝砍断了刑天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

刑天竟然用两乳作双目,用肚脐作口,操持盾牌来战斗。

(二)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威,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选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从以上阅读材料中,可以感受到:精卫和刑天不论是失败还是死亡,他们永不改变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组词。

啼()弱()饭()街()帝()溺()返()衔()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违伟:()反()大(2)曰日:美其名()()记(3)古故:()诗()事(4)弱溺:()亡微()三、翻译句子。

(1)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堙()故()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六、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一、返回饭菜衔着街头皇帝啼叫溺水弱小二、(1)违反;伟大(2)美其名曰;日记(3)古诗;故事(4)溺亡;微弱三、(1)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2)她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四、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

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六、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例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例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nìshuǐ()fǎnhuí()xiántǔ()()接dì皇()fǎn往()nì沉()yuē美其名()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身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答案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二.小女儿淹没因此填塞。

三.1.B2.A3.B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 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 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13精卫填海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溺.水( ) 曰.( ) 衔.接( ) 炎.帝( )二、看拼音,选择形近字填空。

返板饭贩有钱来fàn( )货,有粮能烧fàn( ),有木做黑bǎn( ),有车可往fǎn( )。

三、把下列词语和正确的解释连起来。

1.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少女2.小女儿溺3.溺水,淹没故4.因此炎帝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精卫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 )2.写“帝”的时候“立”要稍小,“冖”宽,上部点和下部竖居中对正。

()3.“衔”本来的意思是马嚼子。

( )4.“少女”一词中“少”的读音是shǎo。

()5.《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五、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六、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溺而不返:(2)故为精卫:(3)以堙于东海:2.翻译下列句子。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七、读文章,完成练习。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端。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

②请:求。

③西王母:仙人名。

④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斫:砍。

1.请你给这篇神话故事起个名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故异书言:(2)名刚:3.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4.对于嫦娥“窃之奔月”的行为,你怎么评价?参考答案一.nì yuē xián dì二.贩饭板返四.1.✓ 2.✓3✓ 4.× 5.✓五.1.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同步习题及答案)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zhè()()()()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给词语写出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填空。

2.写一写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3.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①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年少时应该好好读书,少玩电子产品。

(shào)2.游泳时遇到溺水应该如何自救呢?(lìnì)3.XXX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bìdì)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隐映没在雾气中。

(yǐnyìng)二、字词乐园。

1.选字组词填空。

日曰弱溺 (曰出、XXX、美其名曰、沉溺、反复、街道、衔接)2.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A.未成年的女孩2)溺而不返B.沉溺,沉醉3)以堙于东海B.填塞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2.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精卫以前叫大鹏鸟,因为触怒了XXX后变成了XXX,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勇敢顽强的XXX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XXX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XXX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河竭。

——选自《山海经》XXX的女儿名叫女娃,她游泳时溺水不幸去世,后变成了XXX。

XXX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神话故事描绘了XXX勇敢顽强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nì shuǐfǎn huíxián tǔxián接皇dì往fǎn沉nì美其名yuē2.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堙(yīn yān)溺(nì nǐ)曰(yuē rì)帝(dì chì)3.比一比,组词语。

帝溺返衔啼弱饭街4.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5.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A.小女儿B.年轻女子(2)溺.而不返()A.沉迷不悟B.溺水(3)故.为精卫()A.故意,有意B.原因C.因此(4)常衔.西山之木石()A.存在心里B.用嘴含C.相连接6.下面文言文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埋于/东海。

7.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写作恰当的理解()。

A.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

B.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C.小凡:大海非常广阔,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东海②“精卫鸟” ③炎帝的小女儿女娃④神话本文是一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海里被淹死后,化作一只,衔西山的木石投到海里,想要填平的故事。

二、阅读与理解9.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 一、皇帝 啼叫 溺水 弱小 返回 饭菜 衔着 街头 二、(1)美其名曰;日记 (2)违反;伟大
(3)溺亡;微弱 (4)古诗;故事 三、(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五、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 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 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 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六、略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
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
五、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
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 )
溺( )
堙( )
故( )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
》,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组词。
帝(
) 溺(
) 返(
啼(
) 弱(
) 饭(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 日: 美其名( ) ( )记
(2)违 伟:( )反 ( )大
(3)弱 溺:( )亡 微( )
(4)古 故:( )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
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衔( ) ) 街( )
(2)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