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十八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养身十八法

养身十八法

學會十八招讓你天天養生一、節食欲食不過飽,定時定量,保證消化器官健康無病。

二、忌怒氣遇事不怒,不生氣,不發脾氣,以免損害身心健康。

三、發常梳常梳理頭髮,撫模顱頂,能促進新陳代謝,起到健腦、清神智的作用。

四、面多擦洗面頰,多用軟毛巾擦,包括幹洗臉。

能益智凝神,面頰紅潤無皺紋。

五、舌舔腭經常以舌尖抵住上腭,閉氣凝神,可以提神補氣養心,多生津液,健脾胃。

六、齒數叩上下牙齒對齊,咬緊,嗑叩數次。

特別是在子夜堅持做幾遍,能固牙齒不脫不裂,使咀嚼肌健康有力。

七、呵濁氣在空氣新鮮處多行深呼吸,可促進血液迴圈,增進呼吸系統的機能。

八、咽津三唾液是個寶,能使消化好。

多生津液,使其充滿口腔,再分三口連續運氣下咽。

尤其是子夜做津三咽數次,有開胸理氣、增強內臟器官的功能,可以祛病延年益壽。

九、目運轉著重視神經各種肌肉的鍛鍊。

旋眼球、經常遠眺,做視力保健等。

十、耳常彈輕震耳輪,彈動耳肌,包括嗚天鼓等,以增強聽覺神經的功能。

十一、脊背暖背部一定要保持暖和。

十二、胸宜護護胸和暖背是保持體溫和保證軀體健康的關鍵。

對心肺肝脾腸胃腎等器官都有保健作用。

十三、腹自揉腹部肌肉的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

用手掌在腹部揉搓按摩,能助消化,消除淤積,益氣強身,舒通內臟經絡。

十四、谷道托每天運氣提氣使肛門括約肌做幾次收縮和舒張動作,增強括約肌的功能,可以提神補元氣。

十五、肢節搖經常進行體育運動和勞動鍛鍊。

十六、足心搓腳心為人之海底。

每晚洗腳,適當摩搓腳心幾十次,或以兩腳掌相對抵摩,可收到益氣血、清濁通絡,解除疲勞以及吐故納新的效果。

十七、便禁言大小便時,緊閉口、握雙手、神守舍。

能益智、補氣、提神、健身。

十八、凈體膚講衛生、保健康,常洗澡,不生病,精神煥發,延年益壽。

古医养生十八式

古医养生十八式

古医养生十八式
1、涂抹药油起手式(双手分三段展油于全背,可根据看顾客背部的毛孔张开度、是否有长痘、斑、展油时顾客背部的温度做出初步的诊断)
2.疏通督脉点长强(大椎至长强推通督脉)
3.督脉之上走八字(走夹脊骨缝,找阳性反应点和结节,并给顾客做出诊断)
4.两秒间隔点夹脊(点17对华陀夹脊穴)
5.拇指按推夹脊穴(可有效矫正脊柱,当脊柱向左弯时左手在前,脊柱向右弯时右手在前)
6.双拳半握疏膀胱经(疏通整个背部的膀胱经,要有渗透力、均匀。

到腰部的时候适当减轻力度,避免碰到腰骶椎让顾客产生疼痛)
7.提捏颈部点穴位(点风池穴、风府穴、肩井穴、天宗穴、肩俞、臂臑穴、膏盲、魄户)
8.太极揉按转大椎(疏通大椎穴,促使大脑供血供氧充足)
9.提捏揉按双肩井(拿捏肩井,疏通肩颈上的胆经)
10.回手拉抹揉肩胛(疏通肩胛骨,间接调理乳房)
11.反手旋按调肝脾(疏通肝胆反射区,间接调理乳腺问题:乳腺增生)
12.双拳携手固肾阳(加强腰部的血液循环,调节改善四肢不温的现象,并调理因月经引起腰酸腰困的现象)
13.马鞍双点肾俞穴、腰阳关(调理腰膝酸痛、目昏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
14.双手轮转养命门(调理腰背僵硬疼痛、带下、阳痿、遗精、泄泻)
15.循经点穴通下焦(点环跳、天宗穴,疏通三焦,提升人体之阳气,帮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16.双掌重叠通三焦(疏通一身之阳脉,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17.左右拉抹调阴阳(调节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18.全身放松排出毒素(排除体内毒素,有效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提升人体正气)。

中医养生十六法

中医养生十六法

中医养生十六法
1.按摩:中医认为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阳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健康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需要遵循“食物有药用”理念。

3. 草药汤剂:中药汤剂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同时对身体没有副作用,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

4. 动静结合:中医认为只有动静结合,才能提高身体素质,调节身体机能。

5. 精神调节:中医认为心情愉悦、精神舒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需要注重精神调节。

6. 水疗:中医认为水疗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7. 合理作息:中医认为合理的作息规律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8. 推拿:中医推拿可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9. 针灸:中医认为针灸可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增强体质。

10. 气功:中医气功可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

11. 瑜伽:中医认为瑜伽可调节身心平衡,提高身体素质。

12. 太极拳:中医认为太极拳可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调节身体机能。

13. 足浴:中医足浴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保持身
体健康。

14. 拔罐:中医认为拔罐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有助于治疗疾病。

15. 刮痧:中医认为刮痧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有助于治疗疾病。

16. 艾灸:中医认为艾灸可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增强体质。

文太极养生十八法(上)

文太极养生十八法(上)

图 2 4
图 2 5
图 2 6
图 2 7
七、 肩前 托球 步法 不 变 , 体微 下蹲 呈 马步桩 。 身 以腰 为轴 带动 上 体左转 , 左手 掌 向后弧 形 回带 , 臂微 曲 , 心 向下 。右 手
掌 随转 体 使 掌心 向上 向左 肩 前 托 举 ,然 后 再 内旋 翻 转 , 心 向下 抽 回右 腰 侧 的 同 时 , 手 向上 向右 肩 前 掌 左 托举 。左 右动 作 相 同 , 唯方 向相 反 。 要 点 : 腰敛 臀 , 松 腹腔 脏器 要 随腰 的转动 而转 动 。
刺激 作用 , 利 于腹 内器 官 瘀 血 的清 除 , 有 肠
要 点 : 推 手不 要 伸直 , 撤 手 也不 可直 向回抽 , 前 后 随转体
走弧线 。做 到上 虚下 实 , 沉丹 田。 气
蠕动 机 能 的改善 ,以及 腰 腹病 的防 治有 良
效 ( 8~1 ) 图 。 3
注意 : 推肘转 腰松 胯 , 前 两手 速度要 一致 , 免僵直 。 避 功能 :益 气补元 ,防治腰 酸腿 软及 坐骨 神经 痛 ( 1 ~ 图 8

然 后 身 体 慢 慢 下 蹲 呈 马 步式 再 慢 慢 上 肩 松 沉 肘 部 要 向下 坠 沉 胸部 略 内含 呼 吸 自然




起 落下
蹲 臀 部 不 可 外 突 但 要 保持 平 衡



注 意 :下 蹲 上 起 时 两 臂 与身 形 协 调
, , ,
注意: 五趾抓地 , 意守丹 田。
图 2 8 图 2 9 图 3 0
功 能 : 治 胁肋 及 腰 间 盘 病痛 , 防 以及 胸 痛 胀 闷 ( 图

上海世道健康养生十八法教程

上海世道健康养生十八法教程

上海世道健康伏病十八法功法教程第一:无极桩(两脚并拢,两手结印置于下丹田,百会上顶,神情自然,眉心舒展,呼吸匀畅、周身放松)第二:内八字拉筋术(肝肾经)(脚尖相对,脚跟打开,吸气,两手从两侧上捧,至头顶结印,向上拔伸,躬腰,两虎口卡于膝盖之上,肘尖向外,身体自然下垂,两膝绷直,目视前方;呼气向下,至脚尖,脚跟,吸气,缓慢起身,回归原位)第三:外八字拉筋术(膀胱经)(脚跟相对,脚尖打开,吸气,两手从两侧上捧,至头顶结印,向上拔伸,躬腰,两虎口卡于膝盖之上,肘尖向外,身体自然下垂,两膝绷直,目视前方;呼气向下,至脚尖,脚跟,吸气,缓慢起身,回归原位)第四:通天贯气转三轮(调整呼吸,两臂向两侧打开,吸气向上,至头顶结印,引气下行,归于丹田,顺时针方向吸气,半圈,呼气,半圈(重复三次),逆时针方向吸气, 半圈,呼气, 半圈(重复三次))第五:揉太极(左脚开步,与肩同宽,曲膝下蹲,掌抱腹前(与脐相平),吸气上提,呼气下按,)(右手向右)拨云见日、仙人摘桃、翻江倒海、意马收缰。

(左手向左)拨云见日、仙人摘桃、翻江倒海、意马收缰。

白猿献果、大鹏展翅、天女散花、万法归宗。

第六:揉按梁门护脾胃(两手五指相贴,点按梁门(梁门:脐上四寸,前正中线旁开两寸处),耸肩转肘(向前不多是三九,向后不少二十七)第七:抱球转肩神自在(两脚打开,与肩同宽,两膝微蹲,身体中正,两臂平伸,掌心相对,手若抱球,来回转肩各二十)第八:太清脾胃举单臂(两手结印置于丹田,吸气提至中脘(前正中线,脐上四寸),吸气,左手向里按压,右手向上,至头顶,屏气,掌臂成90度向上托举,呼气向下;吸气,右手向里按压,左手向上,至头顶,屏气,掌臂成90度向上托举,呼气向下,回归原位)第九:拉弓攥拳增气力(两手握拳,抱于胸前,右脚开步,左手拉弓,右手向右推掌,转掌攥拳,左手向左推掌,转掌攥拳,两手如握绳头,拽向中间,回归原位)。

养生十八功

养生十八功

两 腿 盘 膝 坐 在 床 , 目微 闭不 乱 想 : 二 用 鼻 调 息 五 十 次 , 守 丹 田切 莫 忘 。 意
两 腿 盘 膝 坐 , 闭双 目 , 胸 , 轻 抵 上 腭 , 手 轻 含 舌 两
四 指 轻 握 大 拇 指 , 拇 指 轻 扣 劳 宫 穴 ( 家 称 此 手 法 大 道


2 04 o1 .
——■囫尉
养生十 功
文/ 史 明


静 坐
回 扣 手 心 , 别 上 下 按 摩 耳 轮 侣 次 然 后 以 两 手 鱼 际 分 处掩 住 耳 道 , 指 放 在 后 脑 部 , 食 指 压 中指 并 滑 下 手 用 轻弹后 脑部2 次 , 听到 咚咚 响声( 4 可 旧称 鸣 天鼓 ) 。 后 头 枕 骨 内是 十二 经络 的诸 阳经 聚 会 之所 , 又 是 小脑 所在 部位 , 轻 击 可 以清 醒头脑 , 强记 忆 , 故 增 特 别 是 在 早 起 和 疲 劳 之 后 , 果 更 为 明显 。由 耳 针 图 效 解 就 可 以 了解 到 ,耳 部 组 织 和 全 身 的 各脏 腑 器 官都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中 医 讲 究 肾 开 窍 于 耳 , 常 按 摩 耳 轮 经 可 以刺激 听 觉神 经 , 其兴 奋 性增 高 , 力增 强 , 使 听 可
效。
四 、 功 舌
目功 用 指 擦 双 眼 , 毕 使 睛 左 右 旋 : 擦
防 止 目疾 增 视 力 , 持 练 功 有 效 验 。 坚 轻 闭 两 眼 , 指 微 屈 , 两 侧 指 关 节 处 轻 擦 两 眼 拇 用 皮 各 1 次 。再 用 两 大 拇 指 背 轻 擦 眼 眉 各 1 次 。再 轻 8 8 闭两 眼 , 眼珠 左 ;- 转 各 1 次 , 6旋 8 中 医理 论 认 为 , 眼 睛 的功 能 同 五 脏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以 有 肾 病 的人 , 瞳 子 多 昏暗 。 目功 可 以 使 眼 所 其 部 气 血 畅 通 , 肉保 持 丰 满 , 老 年 也 不 发 生 眼 帘 下 肌 到 垂 现 象。能促 进眼 球和 眼肌 的活动 , 速血 液循 环 , 加

养生十八式

养生十八式

养生十八式第一式骨肉分离排浊气站姿:双腿分开与肩宽,全身放松。

动作:抖动双腿双臂若干次,仿佛身上骨肉分离状,感觉抖开了体内气机。

接着掌心向后,两臂向外画圆,至水平时,掌心翻向上,两臂继续向上画圆,至头顶交叉,掌心翻向下,从胸前交叉画圆回至起势,再重复画圆,共六次。

要点:意想把晚上沉积在身体里的浊气、病气全部通过十指排出。

第二式抻筋拔骨站姿:接上势。

动作:两手手背相对合到胸前,掌心向上向前翻出,手臂向前向下画圆,同时身体向前探出,画至地面时双手在地面水平画圆,在回到胸前继续做同样动作六次。

要点:尽量拉伸身体各部位,达到抻筋拔骨的目的。

第三式松肌活节站姿:接上式。

动作:一、保持手心向上,双手从胸前向前穿出,再向两侧,上身后仰,两臂从头上环绕再从腋下环绕向前穿出,重复上述动作六次。

二、保持手心向上,双手从胸前回缩,从腋下向后穿,反向重复上述动作六次。

要点:做环绕动作时,腕、手、肩、髋、膝、踝各关节依次松开。

第四式画圆开智和气法站姿:接上式。

动作:两手手心向下,与腰平。

从身体左侧开始逆时针水平画圆,左面画九圈,正面九圈,右面九圈,再回到正面画九圈。

反向从右面开始顺时针画圆,顺序同上,四九三十六圈后回至正面。

要点:手心保持向下,以腰带动手臂画圆,全身活动,手心会发热,有气感。

第五式观音请圣站姿:标准站法是两脚并拢。

如站不稳可稍分开。

实在站不稳者,可采用前八寸后二寸的站姿。

动作:伸开双臂不要太直往后弯腰,同时吸气。

接着双手伸开不要太展观想两只手一下子抓住了两边的天边宇宙的边缘→在对准眉间的地方合掌千万别拉直,观想把宇宙合成一个能量球。

→压下巴→冲掌,把能量球举向头顶。

全身呈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拉得直直的将气憋得满满的。

接着两手掌稍打开,将能量球灌入头顶。

同时观想,身体是个瓶子,能量一下子灌满了。

手掌从头顶到脸前再到胸部,依次慢慢开大,到丹田时完全打开,同时将气呼出。

要点:1、一定要观想。

2、手、臂都不要伸得太直。

养生十八功

养生十八功

养生十八功作者:史明来源:《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04期一、静坐两腿盘膝坐在床,二目微闭不乱想;用鼻调息五十次,意守丹田切莫忘。

两腿盘膝坐,轻闭双目,含胸,舌轻抵上腭,两手四指轻握大拇指,大拇指轻扣劳宫穴(道家称此手法为握固),然后将两拳分置于两侧大腿上,意守丹田,用鼻吸鼻呼50次,初练者可采用自然呼吸法,以后随着练功的时间加长,呼吸可以逐渐加深,也可以采用深呼吸或腹式呼吸法。

通过静坐的锻炼,可以安定情绪,排除杂念,放松肌肉,平静呼吸,可以使大脑神经得到很好的休整,也为做好以下各功做准备。

静坐后要求深呼吸50次,可使肺脏吸氧排碳的功能增强,并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二、耳功两手上下摩耳轮,各十八次听力真;掩耳用指鸣天鼓,预防耳聋治头昏。

用两手大拇指和食指内外夹住耳朵,其余三指回扣手心,分别上下按摩耳轮18次;然后以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旧称呜天鼓)。

后头枕骨内是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所,又是小脑所在部位,故轻击可以清醒头脑,增强记忆,特别是在早起和疲劳之后,效果更为明显。

由耳针图解就可以了解到,耳部组织和全身的各脏腑器官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讲究肾开窍于耳,经常按摩耳轮可以刺激听觉神经,使其兴奋性增高,听力增强,可以提高肾功能,可以防治耳鸣耳聋。

鸣天鼓可给大脑以温柔的刺激,有调整中枢神经作用;鸣天鼓还能刺激循环中枢和呼吸中枢,使心肺功能改善,同时可以使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对解除头昏头痛也有帮助。

三、齿功方法简便叩齿功,上下牙齿轻轻碰;每次相叩三十六,坚固牙齿防牙病。

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凝神聚志,上下牙齿轻轻叩合36次(不要用力相碰),然后将上下牙齿错开,再轻叩合牙齿36次。

自觉有热气上冲于脑部为宜:如无,可以增扣叩齿次数以求效果。

中医讲究肾主骨,牙齿属骨,是骨的末梢,同筋骨也有直接关系,而且同脾、胃、肝、肾、大小肠等内脏活动也有密切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养生十八法有哪些
导语:很多人在养生的时候会给自己选择这种养生十八法来做一些相关的养生调理,养生十八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来养生的十八个方法,不管用哪一种
很多人在养生的时候会给自己选择这种养生十八法来做一些相关的养生调理,养生十八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来养生的十八个方法,不管用哪一种,那么所得到的滋补和保养效果也是最好,最合理的,而在养生十八法的过程中很多人不严格的遵守,这样就无法更好的锻炼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了,那么养生十八法到底是有哪些?
第1式:发常梳: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

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第2式:目常运: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

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第3式:面常浴:两眼轻闭,先将两手掌前后搓动24次,随后将两手掌面从鼻旁两侧向上按摩到前额,又向两侧分开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颌,反复浴面18次,最后两眼睁开。

能防治面部疮疖,消皱美容。

第4式:鼻常揉: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

能防治感冒、鼻炎。

第5式:齿常叩: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

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第6式:舌常搅: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

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