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及混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一、极端假设极端假设就是将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多种极端情况,并针对各种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 1.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 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 、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10%B.30%C.50%D.70%解析:本题采用极端假设法较易求解,把原混合气体分两种情况进行极端假设。

(1)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 。

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x, 则12/28=24%/xx=56%,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56%=44%(2)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2。

设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y, 则12/44=24%/yy=88%,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88%=12%由于混合气体实际上由CO 、CO2、N2三种气体组成,因此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应在12% ~44% 之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

二、中值假设中值假设就是把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量值假设为中间值,以中间值为参照,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巧妙解题。

例2. 仅含氧化铁(Fe2O3) 和氧化亚铁(FeO) 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 ,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解析:此题用常规法计算较为复杂。

由化学式计算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 ,氧化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约为77.8% 。

假设它们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各为50%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70.0%+77.8%)/2=73.9% 。

题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73.9%, 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 ,显然只有选项D 符合题意。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 3.2 克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和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

初中化学百分比含量计算题技巧

初中化学百分比含量计算题技巧

巧解初中化学式计算题一. 有关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例1.多少吨NH 4NO 3的含氮量和1吨尿素[CO(NH 2)2]的含氮量相当?[解题思路]:由一定量的一种物质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求含有相同质量的该元素的另一种物质的量.通常用关系式法进行计算。

本题根据化学式NH 4NO 3中所含氮原子数与化学式[CO(NH 2)2]中所含氮原子数相等这一关系解题。

解:设和一吨尿素含氮量相当的NH 4NO 3的质量为x关系式: [CO(NH 2)2] - NH 4NO 3已知量: 60 80未知量: 1吨 x比例式:吨160=x80 x =1.33(吨) 练习题:18g 水(H 2O)中所含氧元素与多少克CO 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答案:22g)例2.求氧元素质量相等的CO 和CO 2和质量比[解题思路]由于2CO 和CO 2的氧原子个数相等,即氧元素质量相等,故可按等效相同氧原子的方法,即”等效化学式”巧解此题。

解:关系式: 2CO - CO 2物质质量比: 56 44即56份质量的CO 和44份CO 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引申发散]求等质量的CO 和CO 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答案:44:56)从此答案中你是否能找到一种解题诀窍?练习题:1.氧原子个数相等的SO 2和SO 3的质量比是多少?(答案:16:15)2.纯净的SO 2气体和纯净的SO 3气体各一瓶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1,则SO 2和SO 3的质量比是( )A.1:1B.4:1C.4:5D.2:5 (答案:B )例3.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的含氮质量百分含量是20%,则该样品含硫酸铵的纯度是多少?[解题思路]: 若样品中含 (NH 4)2SO 4100%则含氮的质量分数为424 SO )(NH N 2X100%=21.2%解1:设样品中(NH 4)2SO 4的纯度为x%,则:(NH 4)2SO 4 - 2N x%%100 = 21.2%%20 得样品中(NH 4)2SO 4纯度为94.3% 解2:关系式法:(NH 4)2SO 4 - 2N132 28x 20 x =94.3 得样品中(NH 4)2SO 4纯度为94.3%很明显,关系式法解此题方便。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运算题的解题技能近年中考虽然对化学运算的要求有所着落,但对同学们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做好化学运算的复习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运算题的解题技能,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何做好化学运算的复习1、有关化学式的运算:根据化学式运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运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运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运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或含一定质量某元素的化合物的质量;不纯物质中某元素养量分数的运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运算: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有关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运算;触及气体体积的运算。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运算:结合溶解度的运算;有关溶液稀释的运算;有关溶液混合的运算;与化学式相结合的运算;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运算。

4、综合运算(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之间的综合运算)。

抓住核心,做到有理可依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运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化学运算与数学运算的区分,实际上,化学运算并不是纯洁的数学运算,它主要是考核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的具体运用,对物质间相互反应规律及定律关系的知道和运用。

只要抓住这一核心,化学运算题便会迎刃而解,由于化学运算中的数学运算常常是比较简单的。

因此,在复习时,要切实抓住有关概念、定律和原理,准确知道它们的含义及运用范畴,为化学运算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

运算题的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步骤1、审题: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审清题目中所给的图像,表格的含义,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理清题中触及的化学变化的进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这是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析题:就是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沟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解题做好准备。

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3、解答:就是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挑选适当的方法,设出恰当的未知数,简洁而准确地实行解题方案,写出完全的解题进程。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

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对称法。

一、差量法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

化学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

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c ad bab cd a cb d或。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

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

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3,先在100℃时将KNO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3。

现欲制备500g较纯的KNO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

(KNO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30℃时为46g)3.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多少?化学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Al>Mg>Fe (B)Fe>Mg>Al(C)Mg>Al>Fe (D)Mg=Fe=Al5.取Na2CO3和NaHCO3混和物9.5g,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碱石灰(成分是CaO和NaOH),充分反应2+-2-后,使Ca、HCO3、CO3都转化为CaCO3沉淀。

初中化学8种解题方法轻松搞定质量分数的计算题

初中化学8种解题方法轻松搞定质量分数的计算题

初中化学8种解题方法轻松搞定质量分数的计算题一、极端假设极端假设就是将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多种极端情况,并针对各种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 1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解析:本题采用极端假设法较易求解,把原混合气体分两种情况进行极端假设。

1.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

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x,则12/28=24%/xx=56%,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56%=44%2.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2。

设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y,则12/44=24%/yy=88%,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88%=12%由于混合气体实际上由CO、CO2、N2三种气体组成,因此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应在12%~44%之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二、中值假设中值假设就是把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量值假设为中间值,以中间值为参照,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巧妙解题。

例2 仅含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A.30%B.40%C.50%D.60%解析:此题用常规法计算较为复杂。

由化学式计算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氧化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约为77.8%。

假设它们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各为50%,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70.0%+77.8%)/2 = 73.9%。

题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73.9%,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显然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三、等效假设等效假设就是在不改变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化学式,把复杂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若干个简单、理想的组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迅速解题。

高考化学复习 十字交叉的应用技巧

高考化学复习 十字交叉的应用技巧

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 十字交叉的应用技巧金点子:对于二元混合物,如果用C 表示己知的两个量C 1、C 2的平均值,n 1、n 2表示C 1、C 2对应的份数,则有:C 1 n 1 + C 2 n 2 = C (n 1 + n 2) = C n 1 + C n 2n 1(C 1 - C ) = n 2 ( C - C 2 ) ,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写成十字交叉图式:(斜看差数,横看结果)这种运算方法叫十字交叉法。

在运算时,C 必须是已知量或可间接求得的量。

通过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 1与C 2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经典题:例题1 :(1999年全国高考)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1)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 A .77 B .114 C .191 D .268 (2)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 .39︰61B .61︰39C .1︰1D .39︰11方法:(1)可利用“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求解,(2)利用“十字交叉”求解。

捷径:(1)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知:中子数=191-77=114。

选B 。

(1) 利用“十字交叉”可得:以此19177Ir 与19377Ir 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为:0.78︰1.22=39︰61,得答案为A 。

总结: 该题在当年高考中为两条选择题。

若能巧用“十字交叉”,便能迅速获解。

例题2 :(1999年上海高考)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1︰14C .13︰8︰29D .26︰16︰57方法:将题中三种气体的式量与氮气的式量作比较,找出其间的联系,然后用“十字交叉”19177Ir 19119377Ir 193192.22 193-192.22 = 0.78 192.22-191 = 1.22 C 1 C 2C│C -C 2│ n 1│C 1-C │ n 2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主要用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有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式,然后进行计算,这样能够省去中间过程,快速而准确。

例一、今有13g锌,把它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的氢气可以跟多少克纯度为80℅的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此题如果用常规方法需要几步计算:①根据13g锌求生成氢气的质量,②根据氢气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③根据氧气的质量求KClO3的质量,这种解法步骤多计算量大,费时费力,但如果用下述方法则极为简便。

解:设需纯度为80℅的KClO3的质量为X2KClO32↑ 2H2+O2=====2H2OZn+H2SO4=ZnSO4+H2↑依上述方程式可得:2KCLO3~3O2~6H2~6Zn可知:KCLO3 ~3Zn3*6580%x 13g解得:x=用关系式发解题,首先要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联的各个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物质的计量数相等,进而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再找出关系量进行计算。

二.差量法差量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建立解题关系式的方法,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将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之差值跟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应量列成比例关系,然后求解。

这种方法不受混合物中其他不参加反应物质的影响。

差量的范围可以是“物质的质量差、相对分子质量差、相对原子质量差”。

MnO2点燃例2、将H2缓慢通入盛有20gCuO的试管中,加热使其反应,过一会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求生成铜的质量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CuO+H2==Cu+H2O 固体质量减少80 64 16X 20—=64:X=16: X=(g)差量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当遇到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增减的混合物,可抓住质量变化的原因,运用差量法计算。

3、守恒法守恒法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数目守恒、元素种类守恒、电荷守恒等。

其基本解题思路是根据问题的始终态之间的某种守恒关系求解。

这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上的应用。

例3、在CO和CO2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64%,将该气体5g通入足量的灼热CuO中,充分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多少解、混合物中碳元素全部转化到CaCO3中,根据元素质量守恒,生成物CaCO3中C元素与原混合物中所含C元素质量相等。

设得到CaCO3质量为X则 5g*(1-64%)=X*C/ CaCO3*% 解得X=15g4、十字交叉法此法在溶液的配制计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也广泛应用于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计算,找准十字交叉点是计算的关键。

例4、怎样用85%的酒精和20%的酒精配制70%的酒精解、高浓度 85 70—207050:15=10:3加热低浓度 20 85—70既取10份质量为85%的酒精和3份质量为20%的酒精混合即可得到70%的酒精。

5、质量比例法此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利用元素或有关物质的质量比进行求解,此法能有效避免书写化学方程式,运算简便的特点。

例5、在高温时克某铁的氧化物与CO充分反应,得到克铁,求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得X:Y=2:3则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 36、规律法中学化学知识有许多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回对做化学习题带来很多方便。

例6、同质量的铁锌镁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解、等质量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有以下规律: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比值越大,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多,因为3:27>2:24>2:56>2:65,所以其顺序为Al、Mg、Fe、Zn。

7、特殊值法此法是以满足题意要求的特例代替一般式子或符号,能使比较抽象复杂的题目变的具体简捷,特别是对计算型选择题有更广泛的应用。

例7、有关数据如下,请计算W%化合物 X2Y YZ2X2YZ3Y的质量分数 40% 50% W%解、因为此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可用30、40、20作为X、Y、Z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W=40/30*2+40+20*3*100%=25%8、估算法有时计算选择题可以不经过精确计算,而通过分析、推理或简单口算、心算达到快速求解的效果。

例8、A、B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A、B中X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和%,若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A、XY2 B、X2Y C、X2Y3D、X2Y5解、根据相关比较A的化学式为XY2且X含量A>B。

所以B中的XY原子个数比必须小于1:2。

故选D。

9、拆分定比法此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成物中部分元素的原子个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来求解例9、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2a%,则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此题按照一般方法列式容易,但计算繁杂。

通过分析可以把混合物分成两种成分:Fe和SO4,而不论FeSO4和Fe2(SO4)3以何种比例混合,S原子和O原子个数比均为1:4,质量比为1:2,因为O的质量分数为2a%,,则S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Fe的质量分数为1-3a%。

10、平均值法例10、现有KCl和KBr的混合物8克,将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3克,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用X代表Cl,Br,用Y代表其相对原子质量。

KX+ AgNO3==AgX↓+KNO339+Y 108+Y8g 13g 解得Y= W(K)=39/(39+)*100%=%跟踪训练:用足量CO还原克FeO和Fe2O3的混合物,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25克,混合物中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多少提示:此题首先要根据得到沉淀25克,计算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然后列出方程组,就可以解出答案。

设生成CO2质量为XCO2+Ca(OH)2==CaCO3↓+H2O44100X 25g 解得X为11克另设混合物中FeO的质量为Y,则Fe2O3的质量为(),FeO反应生成CO2质量为Z,则Fe2O3反应生成CO2质量为(11-Z)CO+FeO===Fe+ CO2; 3CO+ Fe2O3==2Fe+3 CO272 44 160 3*44 Y Z 11-Z72:44=Y:Z (1)160:132=:11-Z (2)解(1)和(2)的方程组就可以得出答案。

混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技巧混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由于涉及到很多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而且要设很多的未知量,计算过程显得繁琐。

在考试过程中,这样的计算无疑会占了大量的考试时间。

所以有必要寻求它们的计算技巧,以下就是这类题目的计算技巧。

一、混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忽略例1:Na2O2和NaOH的混合物,其中Na的质量分数为5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分析:初看此题,在Na2O2和NaOH的混合物中,钠、氧、氢三种元素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应用平常的方法去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细细分析,我们知道,在Na2O2和NaOH的混合物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是非常小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接近于42%(由100%-58%得到)。

二、混合物中某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例2: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其中Fe的质量分数是31%,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分析: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那只能求得硫与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69%。

我们仔细分析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发现不管是FeSO4还是Fe2(SO4)3,硫元素的质量与氧元素的质量有固定的比值,为32比64,即1比2,又硫与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6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

二、混合物中把有固定组成的元素进行归类。

例3: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其中S的质量分数是%,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分析: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也有三种元素,如果想用例2的方法去寻找三种元素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则毫无办法。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可以把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分为二种“成分”,一种是Na2S,另一种是O元素,很明显,在第一种“成分” Na2S中,钠元素与硫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即46比32,而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例4:在混合物CO、HCOOH和C2H2O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析:本例题的解题方法与例3非常类似,在我们找不到C、H、O三种元素的固定的质量比关系时,我们想办法把混合物CO、HCOOH和C2H2O3分成两个固定组成的“成分”,即CO和H2O,所以,混合物CO、HCOOH和C2H2O3可以看成是CO、CO·H2O和2CO·H2O。

在H2O中,氢元素与水的质量比为2比18,即1比9,又已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H2O的质量分数为9a,则CO的质量分数为1-9a,而碳元素占CO的比例是12比28,即3/7,所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a)3/7。

例5:Na2S、NaBr的混合物中,钠的质量分数为37%,求Br的质量分数分析:(化合价法则法)该题的解答用上述几种方法均难奏效,将混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利用起来,然后用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规律(化合价法则)去列式求解不失为一种巧妙方法。

首先,设混合物的相对质量为100,Br的相对质量为x,则混合物中Na的相对质量为37,硫的相对质量为(100 –x-37),从而得出Na、S、Br三种原子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7/23、(100-x-37)/32、x/80;接着,利用化合价法则列出方程----37×1/23+(100-x-37)×(-2)/32+x(-1)×/80=0;最后,解此方程求出x的值为46.6克,得出混合物中Br的质量分数为%。

例6.已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A. 9:20:5B. 9:20:33C. 2: 5:3D. 5:6:3分析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的是混合物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答题思路。

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问题的解答就会由“疑无路”进入“又一村”的境界: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可得出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56:8/16=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