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苏科版生物八下23.2生物进化的历程word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学会讨论生物进化的方法。

2、能说诞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通过比较法,培育对比分析力量;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育分析推断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各种生物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地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讨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

2、生物进化问题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很多科学领地的讨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很多讨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月化石的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比较等方法,推断诞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和。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之后又消失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学习讨论生物进化的方法。

5.阅读教材第53页资料分析1,思索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化石?②观看地球的地层,发觉地球地层有什么特点?③化石与地层有什么关系,如何从地层的挨次变化关系推断生物的进化关系?古生物学家对生物化石的讨论发觉,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越___,____生物也越多。

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_____生物也越多。

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是由_____到____,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到_____渐渐进化而来的.6.阅读教材第54页资料分析2,思索回答下列问题:①始祖鸟与现代鸟有什么异同?②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这说明白什么?7.阅读教材第54页资料分析3,思索回答下列问题:①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对不同类型生物的进化进行比较?②通过对不同生物所含有的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8.阅读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小组争论沟通完成课本上的三个争论题。

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23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四、教学设计用视频导入新课,生动地展现生物进化的几个瞬间。

通过数据和设置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兴趣;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始祖鸟的化石,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比较分析始祖鸟、鸟类和爬行类的相似方面,理解生物进化研究方法——比较法,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通过进化树的分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和规律,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

结合课堂资源开展科学实践的课外延伸,学生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检测1.如图表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 ,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 ,图示说明()A.物种A 比物种B 简单、低等B.物种A 比物种B 复杂、高等C.物种A 出现在物种B 之前D.物种B 一定生活在水中2.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A.节肢动物B.爬行类 C.两栖类 D. 鸟类3.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4.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A.鸟类和哺乳类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C.鱼类和两栖类D.古代爬行动物和鸟类5.将图中A-N指代的生物类别填在下面生物进化树的相应方框中。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苏科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苏科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资源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2。

什么是化石?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3.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植物进化的历程?动物进化的历程?4。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植物进化的历程;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23.2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学习过程 【探究新知】活动1:生物进化的证据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它是古代生物的 、 或 被迅速掩埋,长期 与空气隔绝,在特殊条件下经历漫长时间而形成的。

始祖鸟的化石发现的意义: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 进化而来。

3.分析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发现: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越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 。

4.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除了化石外,还有 、 等从不同的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

活动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2.观察生物进化树尝试把课本p29图23-5生物进化树中的方框内容补充完整。

用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的进化 和进化 ,以及各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构建概念】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从结构分析看,是从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向发展。

三、学习反馈1.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化石都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C.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D.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里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这两种动物是 ( )A.鸟类与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C.古代爬行类与鸟类 D.鸟类与两栖类3.如图表示几种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先出现的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戊最有可能比甲低等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4.关于蛇、鲤鱼、河虾、鹰、鳄鱼、狼和河蚌的说法正确的是()A.鲤鱼、鳄鱼都是鱼类B.它们都是脊椎动物C.鹰和狼进化的更高等 D.蛇是软体动物5.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哺乳类③两栖类④爬行类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6.生物进化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圈中的延续之后,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及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的学习。

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前两章的延续。

生物进化历程,又是在生命起源的基础上来学习,而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关注的焦点至今尚无定论。

生物进化的历程更是大家看不见的,不能亲身经历的事情,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的方法。

因此探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应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思路: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列出了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的“比较”的研究方法。

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采取如下策略:1、教师准备多种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或化石标本,以增强其感性认识。

比较出不同地层中的生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的特点,进化的地位。

2、准备始祖鸟和现代鸟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始祖鸟和现代鸟的异同,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上的应用,以及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到现代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的观点。

3、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见下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与这些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以及所说明的问题。

在分析比较之前,教师简单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的比较的原因。

十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生物名称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黑猩猩猕猴狗1马2鸡3金枪鱼21果蝇27向日葵38链孢菌43螺旋菌45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学。

运用,将动物和植物的类群以及特征分别列成表格(各种动植物在表格中出现的顺序应打乱)。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请将这些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②从你以排列好的动物或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什么特点?③如果再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加以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哪些特点?请归纳以上讨论所得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三个特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2苏教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2苏教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2苏教版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

教材分析重点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历程。

难点根据生物进化历程的实例,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一段恐龙的电影或短片《侏罗纪公园》,提出问题:“现今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恐龙的化石,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和其他资料研究表明,恐龙是距今约6000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的,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灭绝呢?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讲授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展示问题: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们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始祖鸟和现代鸟类、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有何异同?根据这些比较结果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比较生物之间细胞色素c的差异,能够得出什么科学推测?什么是比较,比较有哪些具体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并进行科学家角色扮演,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比较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插图“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中的空白,讨论下列问题: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各植物类群应该如何排列?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各动物类群应该如何排列?生物进化历程有什么样的总体趋势?请举例说明。

展示:植物进化历程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鸟类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总结布置作业金榜学案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趋势: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教学后记。

苏教版生物八下《生物进化的历程》word公开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苏教版生物八下《生物进化的历程》word公开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的历程。
欣赏图片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分析资料1:介绍什么是化石?什么是地层?思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地层中按什么顺序依次出现的?
分析资料2:介绍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
阅读资料1,观察化石,思考问题。
阅读资料2,观察模型,分析比较,思考
程,同时展示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思考:1、
问题。
始祖鸟与现代鸟类和古代爬行动物有哪
致历程。为了直观,把这个复杂的过程
化?进化水平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重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画成一棵进化树。
展示进化树FLASH游戏,演练动植物进
点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例)
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演示完成
课本上未完成的进化树。
逐步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教案
课题名称
《生物进化的历程》
科目
初中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认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难点: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资源
1.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3.动植物化石及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
4.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教师任务
学生任务
导入
我们学习了生命的诞生,知道了地球上出现的原始生命是原始单细胞生物。而如今生物圈中我们熟悉的景象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这些五彩缤纷的植物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经过什么样的历程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物进化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苏科版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中华龙鸟、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已有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排列出生物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赏四分钟短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进化历程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二、学习重点: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学习难点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藻类植物B、原始的苔藓植物C、原始的裸子植物D、原始的蕨类植物2、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3、下列各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的是 ( )A、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蕨类植物4、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①无脊椎动物②原始单细胞动物③脊椎动物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5、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原始节肢动物出现后,它们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这说明节肢动物 ( )①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②对阴湿的环境适应能力强③脱离了陆生环境④脱离了水生环境⑤结构更加复杂⑥结构更加简单A、①③⑥B、①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⑥6、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二、非选择题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习题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中华龙鸟、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已有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排列出生物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赏四分钟短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进化历程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二、学习重点:
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学习难点
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原始的藻类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裸子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2、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3、下列各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的是()
A、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4、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①无脊椎动物②原始单细胞动物③脊椎动物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5、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原始节肢动物出现后,它们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这说明节肢动物()
①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②对阴湿的环境适应能力强③脱离了陆生环境④脱离了水生环境⑤结构更加复杂⑥结构更加简单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⑥
6、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二、非选择题
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是。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顺序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