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领域,它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森林火灾。
以下是与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相关的开发与应用的一些方面:1. 机器人设计与制造:开发一个有效的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需要考虑机器人的结构、材料、动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方面。
机器人应该具备足够的移动性、敏捷性和稳定性,以适应复杂的森林环境和不可预测的火灾状况。
2. 火灾监测与预警: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通常配备高精度的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如红外线、烟雾探测器等)来及早发现火灾,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
3. 火灾定位与导航:机器人能够利用定位和导航技术,准确地确定火灾的位置并导航到指定地点。
这有助于火灾的快速响应和定点灭火。
4. 灭火作业执行:机器人可以配备各种灭火装置,如水枪、干粉喷射器或灭火泡沫装置等。
它们可以通过机械臂、移动平台等适当的结构实现,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5. 通信与数据传输:机器人在执行灭火任务时,还具备与指挥中心或其他机器人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能力。
这样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和灵活调度。
6. 自主性与智能控制:森林灭火机器人通常应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智能决策能力,在应对复杂环境和不可预测情况时能够根据情况自主调整行动策略。
7. 其他辅助功能:除了主要的灭火任务,机器人还可具备其他辅助功能,如搜救、空气质量监测、地质勘探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森林灭火辅助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提高灭火效率、降低人员风险,并可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然而,这些机器人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阶段,需要继续研究和技术进步,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适应性。
采购内容及技术参数要求

产品名称一、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1、基本技术需求整机质量(kg):≤550外形尺寸(mm):长1665X宽820X高1240(介于长162OX宽800X高1200与长168OX宽83OX高1270之间)越障高度(mm):⅛200操控形式:无线遥控,视距遥控距离(m):10002、底盘(1)行走方式:履带式行走机构,采用全金属骨架,外敷阻燃橡胶(2)爬坡能力(°):上下坡度,38°(3)行驶速度(km/h):0-5.4(二档无级变速)(4)减震系统:独立悬挂式减震系统(5)拖带能力(N):拖动2条60m长充满水的80水带行走;2800N(6)降温功能:双重水幕自喷淋降温系统(7)集水器:双水带供水,具有防水带打结功能(8)涉水深度(mm):⅛350(9)转向方式:原地转向转弯半径(mm):0(10)驱动方式:锂电池驱动本体待机时长(h):⅛8h:连续行走时长(h):⅛1.5h(11)具有可自动复位固定装置的折叠脱钩装置3、消防炮接口:DN80两个;压力(MPa):0.8-1.5;射程(m):N80;最大流量(1/S):80;功能:柱状或雾化连续可调,具备自动扫射功能4、自动升降平台最高高度:≤1850mm自动升降平台搭载多种环境探测功能,能够探测现场声音、温度和多种气体浓度,可以采集不同平流位置的气体浓度,包括CO、02、CO2>H2S、NH3及可燃气体。
5、图像采集功能具有夜视功能的三路红外摄像头采集现场图像并实时上传,包括可升降的前方远景、后方远景及水炮跟踪(行走近景及喷水远景)。
6、运动控制功能机器人本体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进入灾害现场,能够完成前进、后退、转弯、越障、涉水等动作,适用于复杂的路况。
7、辅助运输功能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可运输一定的救援物资到达现场。
8、防爆及功能要求防爆性能: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应具有整机防爆合格证,满足II类电气环境使用要求,可以在具有易燃、易爆的气体环境中使用,适用于石油炼化、化工等环境应用。
消防防爆型机器人技术参数

消防防爆型机器人技术参数
消防防爆型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它具有消防和防爆的特性,主要用于可燃性气体爆炸危险环境中的检测、救援、关闭、事故
处理等工作。
它通过搭载灭火装备或危险气体传感器,在可燃性气体
爆炸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探测和救援,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消防防爆型机器人有两个重要的技术参数。
首先是稳定性,以保
证机器人在灾害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般而言,它的重心在底部,减少物理冲击,使机器人表现更加稳定。
其次是便携性,以方便
机器人运行任务与环境的搭配。
这样,它可以在窄小空间中变化运动,也可以在陡坡和斜坡上行驶,以及经受恶劣环境洗礼而不出故障,起
到良好的防爆防火作用。
此外,消防防爆型机器人的其他技术参数还包括:机器人的总重
量要小于30kg,紧急状况下可以满足机动要求,拥有足够的运动灵活性,机器人外部应采用耐酸耐碱性材料,抗爆能力需要满足特定标准,以及空气净化和传感器配置数量必须充分考虑到使用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消防防爆型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火灾和消防防爆服务,拥有良好的表现,能迅速而快速的救护受害者
和处理突发火灾情况。
为弥补人类力量的不足,以及改善现有技术参数,消防防爆型机器人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精进。
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技术的分析

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技术的分析摘要:在消防灭火救援任务执行的进程中,消防机器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装置可以精准地确定灭火工作的区域,并用最智能及最便捷的模式进行灭火救援工作,帮助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大大降低了消防人员执行任务的风险。
该文先简单研究了消防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作用,随即研究了消防用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使用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硬件设计1消防机器人的概念1.1关于消防机器人的定义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人不同于普通的机器人,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的出现为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工作思路,也为如何保证消防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策略。
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有很多任务危险性强是消防员无法做到的,而消防机器人的出现在这个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问题,它能够代替消防员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工作任务,以此来推动灭火救援的高效开展。
这不仅对于消防员来说是一种工作技术的新突破,对整个消防行业来说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消防机器人的优点及缺点消防机器人的优点是该装置能够代替消防救援人员完成某些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救援任务,例如在缺氧含量较低、浓烟及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之中,消防机器人依旧能够完成相关消防灭火救援任务,有效降低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概率,还可以为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争取非常宝贵的时间。
在消防灭火救援的进程中,有大量工作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假如要求消防救援人员持续进行相关工作,不仅会造成人力及物力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影响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执行效率。
因此,在相关状况下合理使用消防机器人,让它们去执行机械的重复劳动,确保整体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别是消防机器人具有可操作性优良的特性,只要在特定的周期内对它们进行全面的维修及保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机器人的优势,为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减轻相应的负担[2]。
消防机器人的缺点是制造成本高。
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分析

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分析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
其中,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领域。
消防机器人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力,还可以保护消防队员的安全。
相比于传统的消防设备,消防机器人拥有更高的智能化程度和更优秀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对消防机器人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分析。
消防机器人的任务消防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机器人,主要用于消防领域。
它们可以执行以下任务:1.灭火任务:用专业的喷水系统进行火灾扑救。
2.搜索和救援任务:在火灾现场寻找受困人员或动物,进行救援。
3.监控任务:应用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监控火灾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4.空气检测任务:通过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检测火灾中的有毒气体,保障消防队员的安全。
消防机器人的技术条件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机器人,需要满足若干技术条件,才能够在消防救援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消防机器人需要满足的通用技术条件:通用性和易操作性消防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高的通用性,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消防任务。
同时,消防机器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易操作性,方便消防队员进行操作。
操作界面应当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稳定性和安全性消防机器人需要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便在火灾现场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任务。
消防机器人应当具备良好的抗震性和防水性能,以保证在极端环境下仍能够正常运行。
智能化和自主化消防机器人需要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化,以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
消防机器人应当具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行快速的决策和行动,同时还需要具备自主导航和自主定位技术,能够自行完成任务。
效能和可靠性消防机器人需要具备优秀的效能和可靠性,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完成任务。
消防机器人应当具备强大的推进系统和高效的节能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多重备份和自我检测功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高可靠性。
集成化和模块化消防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高的集成化和模块化,以便消防队员对其进行维护和升级。
浅析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引言:消防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然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人类难以进入或操作,因此消防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浅析。
一、消防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消防机器人是指能够在火灾等危险环境中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系统。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消防机器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火灾侦测机器人:用于火灾的早期侦测,通过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技术来发现火源。
2. 灭火机器人:用于灭火作业,可以通过水枪、泡沫喷射等方式进行灭火。
3. 搜救机器人:用于搜救被困人员,具备移动和探测能力,可以在危险环境中执行搜救任务。
4. 通信与监控机器人:用于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和传输图像信息,提供实时监控和指导。
二、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 火灾侦测与预警消防机器人配备有高精度传感器和图像识别系统,可以在火灾初期发现火源,并通过传输数据给指挥中心进行预警和调度。
这样可以提前采取灭火措施,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2. 灭火作业消防机器人可以配备水枪、泡沫喷射器等灭火设备,能够在火灾现场执行灭火任务。
由于消防机器人可以承受高温和有毒气体,因此可以进入人类难以接近的危险区域进行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
3. 搜救被困人员消防机器人具备移动和探测能力,可以在火灾现场搜救被困人员。
消防机器人搭载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热能探测技术找到被困人员的位置,并提供实时视频给指挥中心,指导搜救行动。
4. 通信与监控消防机器人可以与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信,传输图像和数据信息。
这样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消防机器人的监控画面了解火灾现场的情况,并指导灭火和搜救行动。
消防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扩大通信范围,提供更广泛的监控和指挥能力。
三、消防机器人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1)安全性:消防机器人可以承受高温和有毒气体,可以进入危险区域执行任务,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消防灭火机器人火场应用技术

整机质 量不超过 1 6 0 k g的 小 型机 器 人 装 备 , 能 4人
( 或 2人 ) 抬动 , 也 可 以手 推 车 、 小 型 运 输 卡 车 及 消 防 车 器
材箱运载至火场 ; 在石 化 企业 的火 场 中亦 能 方 便 地 手 抬 翻
越高 1 . 5 m 以 下的 管道 或 油 罐 区 防护 堤 。
s ) 连 续 喷射 灭 火 。
术参数 , 如消防炮容量、 运载方式、 喷射仰角、 行驶速率等 , 介绍 目
前 国 内消 防部 队配 置 的 消防 灭 火机 器人 的应 用 。 结合 灭 火机 器人
在 火场 中的 实战应用 , 提 出适用于消防部 队配备的 小型消防灭火
机 器人 的产 品 开 发 方 向。
水 动力 配 备 以及 理 想 的机 动 性 能 。 ( 2 ) 消防炮流量在 4 0 L / s时 , 用 一组 DN8 O消 防 水 带 供 水 时 其 阻力 损 失过 大 , 6 0 m 供水 长 度 时 水 带 阻力 损 失 高
达O . 8 MPa以上 ; 采 用 两 组 DN8 0消 防 水 带供 水 虽然 解 决 了 压 力 损 失 过 大 的弊 端 , 却 失 去 了机 动 能 力 , 仅 可 在 固定
3 . 2 专 用 运 载 方 式
要适应应用场合和发挥功 能 , 消 防灭 火 机 器人 应 具 有 下列特 征 : 优 良的 火 场 机 动 性 能 和 防 水 功 能 、 便 捷 的 后 场 遥 控操 作 功能 、 智能化、 合理 的灭 火 能 力配 置 。 2 灭火 容 量 对 底 盘 机 动 性 能 的 影 响
摩擦 力 :( 1 5 0 0 +1 2 3 8 . 4 s i n 3 0 。) x 0 . 6 5= 1 3 7 7 . 4 N >
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前言本部分的第4、5、6、9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AX X《消防机器人》目前拟分为9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一一第2部分:消防灭火机器人:一一第3部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一一第4部分:消防排烟机器人;一一第5部分:消防救援机器人;一一第6部分:消防洗消机器人;一一第7部分:消防照明机器人;一一第8部分:防暴机器人;一一第9部分:排爆机器人:本部分为GAXX的第1部分。
根据国内目前消防机器人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消防机器人的发展规划,编制了本部分标准。
本部分标准首次发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SAC/TCll3/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robotGAXX.-XXXX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机器人的术语、分类、型号编制、功能、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陆地上行走的各类消防机器人,不适用于在空中或水面、水下等执行消防作业的其它特种机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6—2007 标准电压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金GB/T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T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208—2007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7251.8—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439—1998 灰铸铁件GB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5540—2006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消防机器人fire robot由移动载体、控制装置、自保护装置和机载设备等系统组件组成的具有人工、半自主或自主控制功能,可替代消防员从事特定消防作业的移动式机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部分的第4、5、6、9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AX X《消防机器人》目前拟分为9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一一第2部分:消防灭火机器人:一一第3部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一一第4部分:消防排烟机器人;一一第5部分:消防救援机器人;一一第6部分:消防洗消机器人;一一第7部分:消防照明机器人;一一第8部分:防暴机器人;一一第9部分:排爆机器人:本部分为GAXX的第1部分。
根据国内目前消防机器人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消防机器人的发展规划,编制了本部分标准。
本部分标准首次发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SAC/TCll3/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robotGAXX.-XXXX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机器人的术语、分类、型号编制、功能、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陆地上行走的各类消防机器人,不适用于在空中或水面、水下等执行消防作业的其它特种机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6—2007 标准电压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金GB/T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T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208—2007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7251.8—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439—1998 灰铸铁件GB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5540—2006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消防机器人fire robot由移动载体、控制装置、自保护装置和机载设备等系统组件组成的具有人工、半自主或自主控制功能,可替代消防员从事特定消防作业的移动式机器人。
3.2移动载体moving carrier由动力源、传动机构、行走机构、机架等组成,用于完成消防机器人的行走和承载功能的组件。
3.3复合式行走机构compound moving mechanism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型式复合组成的行走机构,如关节轮式、关节履带式等。
3.4 消防机器人后方辅助系统assistance system for fire robot与消防机器人配套使用的后方控制系统和运载车辆等辅助设备。
3.5机载设备on-board equipment安装在移动载体上的用于执行灭火、侦察、排烟、救援、洗消、照明、防暴、排爆等特定任务的装置,如消防炮、气体探测仪、排烟机、机械手、照明灯具等。
4消防机器人分类4.1 按行走机构型式可分为:(1) 轮式(2) 履带式(3) 复合式(4) 其它型式4.2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1) 人工控制(2) 半自主控制(3) 自主控制4.3 按机载设备主体功能可分为:(1) 灭火(2) 侦察(3) 排烟(4) 救援(5) 洗消(6) 照明(7) 防暴(8) 排爆(9) 其它5 型号编制5.1构成和编制消防机器人的产品型号由类别代号、分类代号、主参数代号、行走机构特征代号、企业自定代号等组成。
型号编制方法如下:5.2 类别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一部分,用三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前二个汉语拼音“Rx”表示消防机器人,第三个汉语拼音表示该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代号见表1。
5.3 分类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二部分,用一至三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若该产品仅有单一功能,则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功能,则以最常用的前二或三种功能为依据,用二或三个汉语拼音表示,其含义见表2。
字母排列规则为主要功能排列在第一位,其余功能的字母排序,按表2的顺序排列。
5.4主参数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三部分,其含义见表2。
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功能,则列出主要功能的主参数代号。
位于产品型号的第四部分,本代号用一至二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其含义见表3。
位于产品型号的最后部分,在前面的符号不能区别时才能使用,以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由企业自定。
当第一位是汉语拼音字母B时,表示该产品具有防爆性能。
5.7产品型号示例示例1:一种人工控制的消防灭火机器人,轮式行走机构,消防炮流量32L/s、其型号为:示例2:一种半自主控制的消防侦察机器人,可探测4种气体、关节轮式行走机构,防爆型、为第二次改进设计,其型号为:示例3:一种人工控制的,以救援为主,侦察为辅的消防救援、侦察机器人,机械臂额定载荷80kg,履带式行走机构,其型号为:示例4:一种人工控制的以灭火为主,侦察和照明为辅的消防灭火、侦察、照明机器人,消防炮流量32L/s,履带式行走机构,其型号为:6 功能6.1功能配置消防机器人的功能配置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各类消防机器人功能要求6.2 功能要求6.2.1控制功能应确保消防人员在灾害现场对消防机器人的行走或消防作业能进行可靠控制。
6.2.2行走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灾害现场实现直行、转弯、爬坡、越障等要求。
6.2.3灭火功能应满足喷射灭火剂扑救火灾的要求。
6.2.4自保护功能(1)冷却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高温、强热辐射环境下能靠近火源并实施灭火作业的要求。
(2)防倾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不大于其工作坡度的环境条件下行走或实施消防作业的要求。
(3)防碰撞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行走或消防作业过程中避免与障碍物相撞,造成损坏的要求。
(4)抗暴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作业时具有防接近、防烧、防砸等自卫能力。
6.2.5气体探测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灾害现场准确探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种类、及其浓度和变化趋势,并将探测结果实时传输到后方控制系统中的要求。
6.2.6视频信息采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采集消防机器人周围或其本体动作姿态视频信息的要求。
6.2.7音频信息采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采集其周围音频信息的要求。
6.2.8环境参数采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采集温度、湿度、辐射热强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的要求。
6.2.9防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进入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场所时,具有相应防爆等级的要求。
6.2.10信息传输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与后方控制台能进行可靠信息交互的要求。
6.2.11冗余通信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与后方控制台间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通道冗余通信方式的要求。
6.2.12机械手作业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执行人员或重要物品转输、阀门启闭、破拆等作业的要求。
6.2.13排烟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执行水雾冷却灭火、排烟等作业的要求。
6.2.14洗消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执行清洗、消毒、稀释等作业的要求。
6.2.15供电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为各类移动式电动消防设备就近提供电源的要求。
6.2.16照明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为灾害现场需要进行消防作业的区域提供一定照度的要求。
6.2.17驱暴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执行音频警示、威慑、释放各类驱暴介质等作业的要求。
6.2.18排爆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能执行现场可疑物侦检、处置、转输、摧毁等作业的要求。
6.2.19声光报警功能应满足消防机器人在灾害现场作业时能提供声、光警示信号的要求。
7 性能要求:7.1外观质量要求7.1.1铸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砂眼、夹砂、气孔、疏松、裂纹、结疤等有损强度和外观质量的缺陷。
7.1.2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或将材料进行防腐蚀处理,使其表面不受水、大气及灭火剂等的侵蚀。
7.1.3漆皮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漏漆、起皮、脱落等缺陷。
7.1.4镀层表面色泽应均匀、不应有烧黑、鼓泡、剥落、锈浊、露底、毛刺或划伤。
7.1.5塑料件表面色泽应均匀,无明显划伤、飞边、凹凸不平。
7.1.6焊接结构件焊缝应平整、均匀,不应有漏焊、虚焊、夹渣、裂纹、气孔及飞溅物等缺陷。
7.2零部件通用性能要求7.2.1铸件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化学成份应符合GB/T1173、GB/T1176、GB/T1348、GB/T9439中有关规定。
7.2.2金属材料应符合GB/T4237、GB/T69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7.2.3加工完毕的零部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包括涂防锈漆或防锈油。
7.2.4装配前各零件应清洗干净,装配应牢固可靠,在转动部位应涂以润滑脂。
7.2.5具有输送、喷射灭火剂功能的承压管路按8.2.2的规定进行水压密封性能试验后,各连接部位应无渗漏现象。
7.2.6耐压零部件(压力容器除外)按8.2.3的规定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后,零部件不应有渗漏、裂纹及永久变形等缺陷。
7.2.7借助外壳防护的电器设备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的相关规定。
7.2.8内燃机排气管及燃油箱要求(1)内燃机排气管出口设置应符合GB 7258中12.7.4的相关规定。
(2)燃油箱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 18296中第3条的规定。
7.2.9液压系统性能应符合GB/T3766中1.2、1.3、1.4、1.7.2及6.1的规定。
7.2.10气动系统性能应符合GB/T7932中4.3、4.4、4.5、5.3.2及10.2.2的规定。
7.2.11电动机及供电电源(1)电动机应装有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能正常启动和连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