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构图5

合集下载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与排版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与排版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与排版在平面设计中,构图和排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

构图指的是如何将不同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衡、吸引人目光的整体;而排版则是指如何将文字和其他元素放置在设计中的方式。

构图在平面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将不同的元素如图片、文字、图形等进行有意识地组合,以形成一个有序、协调的整体。

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传达信息的效果。

构图中的对称和平衡是一个常用的原则。

对称构图可以让设计有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能够让人感到舒适。

而平衡则是指在设计中平衡不同元素的视觉权重,使得整体看起来不会倾斜或失衡。

构图中的重点突出和层次感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通过巧妙地处理元素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可以使某些元素突出出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层次,可以使整个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有深度的空间感。

构图还需要考虑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设计中往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因此,在构图中,我们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使得设计作品更加鲜明、生动。

与构图相伴的,是排版的重要性。

排版是将文字和其他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通过合理地进行排版,可以使文字更加易读,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在进行排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字的字号、字体和行距的选择。

字号和字体的选择需要根据设计的整体风格和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合理搭配。

行距的设置则可以使得文字之间更加稳定、易读。

排版要考虑文字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文字与图片、图形等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关系,能够决定整个设计作品的观感。

通过合理地排布文字和其他元素,可以形成一个平衡的界面。

排版还需要考虑文字的对齐方式和版面的布局。

文字的对齐方式可以使得排版更加整齐、规则。

而版面的布局则可以决定整个设计作品的结构和流程。

总结起来,构图和排版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好的构图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的目光,传达信息的效果更好;而合理的排版可以使文字更加易读,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平面设计的构图方法有哪些

平面设计的构图方法有哪些

平面设计的构图方法有哪些巧妙地使用对比构图来突显主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那么下面和我来看看这篇平面〔制定〕的构图方法有哪些的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方法是最为普遍的,这种构图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主题特别和清楚,画面也容易达到左右平衡的效果,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央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因此最重要的信息应该放在中央,这样有助于信息传递。

二、中央构图要注意的问题1.采纳中心构图法时,要选用相对饱满的主体,所占比例要稍大一些。

单条形体不宜采纳中心构图,容易显得突兀。

但主题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依据具体状况而定。

2.背景不能是杂乱的,适当的背景可以很好地烘托主题,这在采纳其他构图方法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3.中心构图法不仅用于点,还用于面。

三、平衡构图平衡构图就是要平衡画面中的元素,这种构图也很考验制定者的功底。

目前最常用的平衡构图法是对称平衡,对称的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和谐。

但同时由于它的方正规矩,也会让人觉得很乏味。

另外还有一种是不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就是画面是平衡,但它是不对称的,这种处理不好的话就很影响美观,所以很考验制定师的功底。

四、巧妙使用对比构图巧妙地使用对比构图来突显主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通过明暗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凹凸对比,刚柔对比和颜色对比等几种对比来丰富画面。

五、主次分明构图想要表达中心思想,并且主题清楚,这就必须要很强的图片感染力,但制定讲究的是搭配,恰当的取舍和主次分明。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然后配合色彩的层次、距离和位置等,达到主次分明,让观众对你想要表现的主角产生深入的印象。

六、构图要稳重其实就是不能使画面的头大身细或上重下轻,虽然不是每一幅制定作品都要不偏不倚,但至少不要让人感觉"东歪西倒',这和上述的对称平衡也有关系。

七、曲线构图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展性和变化性,使人看起来有节奏感,产生优美,雅致,和谐的感觉。

平面设计师试题大全及答案

平面设计师试题大全及答案

平面设计师考试试题大全附答案一、单选题:70题.1、在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是(A )A、红色*B、白色C、黄色D、紫色2、按住Ctrl键在Photoshop中的空白区域双击可以实现( C )A、新建一个空白文档*B、新建一幅图片C、打开一幅图片D、只能打开一幅扩展名为.psd的文件3、在Photoshop7.0中,文件菜单中的”打开为"菜单项的作用是( B )A、打开一个新的图片B、只能打开一个扩展名为。

psd的文件*C、打开一个新建文件D、打开所有格式的图片文件4、色彩深度是指在一个图像中( A )的数量。

A、颜色B、饱和度*C、亮度D、灰度5、色彩中最为被动的颜色是( B ),属中性色,有很强的调和对比作用。

A、橙色B、灰色*C、黑色D、白色6、下列颜色中,亮度最高的是( C )A、红色B、蓝色C、黄色*D、白色7、在Photoshop7.0中,为了确定磁性套索工具对图像边缘的敏感程度,应调整的数值是:( B )A、容差B、边对比度*C、颜色容差D、套索宽度8、在平面设计构图的五大关系要素中,( C )构成形态之间的横竖、正斜、平行、成角等方向差异。

A、形状关系B、位置关系C、方向差异*D、层次关系9、在Photoshop7。

0中,变换选区命令不可以对选择范围进行哪个编辑:(C )A、缩放B、变形C、不规则变形*D、旋转10、Photoshop7.0中,在路径曲线线段上,方向线和方向点的位置决定了曲线段的:(B )A、角度B、形状*C、方向D、像素11、平面设计构图基本形式中,凸现科技感与时尚感的是:(C )A、指示型B、交叉型C、几何型*D、散点型12、在Photoshop7.0中,若想使各颜色通道以彩色显示,应选择下列哪个命令设定:( A )A、显示与光标*B、图像高速缓存C、透明度与色域D、单位与标尺13、Photoshop7.0中的Alpha 通道最主要的用途是:( C )A、保存图像色彩信息B、创建新通道C、用来存储和建立选择范围*D、为路径提供的通道14、在Photoshop7。

12种平面构图形式

12种平面构图形式

12种平⾯构图形式是关于⼆维空间的视觉艺术设计,依据不同的设计⽬的、不同视觉信息的传递,平⾯设计总是呈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不同的设计需要有⼀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作为各种视觉元素和视觉信息的统领和载体,需要建⽴在⼀个视觉平⾯的架构体系之上,需要相应的构图形式来承载和⽀撑。

构图的基本特点在平⾯设计中,和设计意图的体现、设计信息的传递都需要建⽴在⼀个视觉平⾯的架构体系之上,需要有⼀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作为各种视觉元素和视觉信息的统领和载体,这种结构形式和载体就是构图。

如果说视觉元素是视觉信息的载体,那么构图就是视觉元素的载体。

在平⾯设计中,图形、⽂字、是平⾯设计构图的基本视觉元素,设计构图通过这些元素来表现⾯设计的形式美感,传递平⾯设计意图与设计信息。

以图形、⽂字、⾊彩作为基本构图元素来进⾏思考和构图,在四条直围成的⼆维构图空间中,平⾯设计的视觉元素可在构图的上、下、左、右、前、后进⾏调整和布局。

设计构图注重设计理念、设计美感和设计意图的体现。

形式在平⾯设计中,依据平⾯设计构图外框长、宽的⽐例关系以及视觉元素的组合⽅式,构图可分为中⼼式均衡型构图和偏中⼼特殊性构图。

中⼼式均衡型构图中⼼式指的是整个构图以平⾯的中⼼部位作为构图和视觉的中⼼;均衡指的是视觉元素聚散、疏密搭配的平均、平衡;中⼼式均衡型构图是⼀类构图形式的总称。

中⼼式均衡型构图以设计平⾯的中⼼部位作为整个视觉中⼼来进⾏设计构图。

对构图中⼼部位视觉元素给予重点表现,对视觉边缘的图形、⽂字进⾏相应的虚化处理。

中⼼式均衡型构图采⽤长⽅形和正⽅形的构图框来进⾏构图,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分述于下:三⾓形三⾓形构图,有崇⾼、坚实、稳定的感觉,建筑上的运⽤如埃及的⾦字塔;长三⾓形使⼈有向上、飞驰的感觉,⼀般画⾯的⾼潮是节奏变化最强的部位,⽽视觉中⼼并不⼀定是画⾯中央,⽽是指视觉上最有情趣的中⼼。

⽅形⽅形构图形式是视觉元素以⽅形⾻架或外形呈⽅形重复排列形成的构图形式。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原则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原则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原则在平面设计中,构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良好的构图,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有条理、易于理解和传达设计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平面设计中的几个常用的构图原则,包括对称、平衡、节奏和重点,以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

对称是一种常见的构图原则,它是指将设计元素沿着中轴线或其他直线进行对称排列。

对称构图可以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整洁、稳定和平衡。

设计师可以通过在设计中使用相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元素来实现对称效果。

同时,对称构图也可以传达出稳定、庄重和正统的感觉。

平衡是另一个重要的构图原则,它可以平衡设计中不同元素之间的视觉重量。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设计中的元素在中轴线两侧呈现对称的分布,而不对称平衡则是指元素在设计中以不对称的形式分布,但保持视觉平衡。

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元素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来实现平衡效果。

节奏是指设计中元素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良好的节奏,设计作品可以呈现出活力、动态和流动的感觉。

设计师可以利用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创造节奏,例如重复使用相同的形状、颜色或线条。

利用大小、位置和间距的变化也可以产生节奏感。

重点是设计中需要强调的主要元素或信息。

重点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其更快速地理解设计的目的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颜色的对比、大小和形状的差异来营造重点。

适当运用空间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重点,并使之与其他元素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以上几个常用的构图原则,还有其他一些构图原则可以用来提升设计作品的品质。

例如,比例是指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通过合理运用比例,可以使设计更加美观和平衡。

层次感是指设计中元素的前后次序和深浅关系。

通过合理地排列元素的前后层次,可以使设计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平面设计中,构图原则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易于理解和传达设计意图。

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同时提供清晰的信息传达。

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构图原则,并通过反复尝试和实践来不断提高构图的水平。

五种设计构图原则详解

五种设计构图原则详解

五种设计构图原则详解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和科学的领域,构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有效传达信息。

以下将详细解析五种设计构图原则。

对称构图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原则之一。

对称构图指的是将元素以两侧或中心线对称分布,形成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种构图常见于正式场合和传统设计中,因为它给人一种稳定和整齐的感觉。

同时,对称构图也能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设计的主题和信息。

不对称构图则是一种相对于对称构图的反义词。

不对称构图指的是通过不同形状、大小、颜色或位置的元素来创造紧张或有趣的效果。

不对称构图常见于现代设计中,它能够给人一种活力、创新和非传统的感觉。

不对称构图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特定元素,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第三,黄金分割是一种基于数学比例的构图原则。

黄金分割指的是将设计元素按照黄金比例(约为1:1.618)分割,以达到最理想的平衡和美感。

黄金分割常被应用于摄影、绘画和平面设计中,因为它能够产生令人愉悦和自然的感觉。

使用黄金分割构图的设计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和谐。

第四,对角线构图是一种通过将元素沿着对角线排列或分布来创造动感和层次感的原则。

对角线构图常见于摄影、插画和网页设计等领域,因为它能够拉伸图像并吸引观众的目光。

对角线构图也可以用来传达运动、能量和紧张的感觉。

重复构图是一种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创造节奏和统一感的原则。

重复构图常见于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中,因为它能够形成一种视觉的一致性和品牌识别。

重复构图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特定元素,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

总之,构图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运用对称、不对称、黄金分割、对角线和重复构图原则,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有吸引力、有力量、有效传达信息的作品。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构图原则,以达到更好地表达设计目的的效果。

ps平面设计基本理论(构图和色彩搭配)1

ps平面设计基本理论(构图和色彩搭配)1

相同结构的重复、配色的空间延伸都能产生动感和节奏感。也给 产品的整体增加了视觉的震撼。但车头和车尾部分的不同,又打 破了单调重复的呆板,使整体有韵律感。
4、对比与调和
对比
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 功地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 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 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 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 暖,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方 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 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 图地的虚实黑白轻重,形象态势 的动静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达到。
中国馆的设计改 变了建筑常规的 上小下大,并通
过层次分明的榫
结构展现自身的 节奏和韵律,动 感和力量感就被 体现出来了。
摩托车本身就是具有速度和动
感的物体。车身曲面的过渡起
伏,把摩托车的特性节奏和韵 律加以了突出。
节奏不仅可以通过空间位置和几
何造型展现,材质的变化和重复
也可以体现节奏和韵律,使人产 生相应的联想。
平衡
平衡是一种比对称高一级 的视觉效果。 平衡:力学上的平衡状态。 在图案构成设计上的平衡 是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 、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 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 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 中心为支点,各构成要素 以此为支点保持视觉意义 上的力度平衡。
均衡
• 均衡是以重量来比喻物象、黑白、色块等在构图分布上的审美合理
二、平面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 • • • • 1.统一与变化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对比与调和 5.疏与密
平面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 1、统一与变化
– 变化中求统一 – 统一中找变化
手机整体风格圆 滑,柔性。功能 按键采用圆中套 方的几何图形,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十种构图方法详解1、平行构图:平行是一种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也是构图中最常用到的形式,它可以使作品具有统一性,简便明快。

在构图时,采用平行构图时,可以让作品表现出宽阔的感觉,同时也能够突出画面的主体物。

平行构图中,通常以水平、垂直或斜线来连接组成构图,比如可以将画面中的物体沿水平、垂直或斜线等形式连接成一定的构图。

2、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构图方式,它是根据构图中的物体两边所形成的对称,使画面具有统一性并呈现出结构化感。

对称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完整性,也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对比度,对于把握画面细节的能力会更强。

3、三角构图:三角构图是构图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将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组合成三角形的构图形式。

三角构图可以让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而且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来表现出更多的变化。

4、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可以让作品具有圆滑流畅的感觉,而且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圆形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圆形、椭圆形等,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5、节点构图:节点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以节点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可以让作品具有立体性,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变化。

节点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直线、曲线、圆等形式,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6、五线构图:五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根据画面中的物体的位置绘制五条线,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五条线也能够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横向构图:横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横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宽阔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8、纵向构图:纵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纵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高度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设计理论之平面构图学(五)
四.色彩与构图
色彩的对比应充分利用对比色,根据主体的颜色,尽可能选其相对的色彩背景,这样可以使主体更突出。

色彩的纯度越高,相对色之间的对比越强烈,视觉冲击力越大。

1.为了使图象色彩和谐,应避免对比生硬和过于强烈,这时要充分利用相关色和调和色。

对于单一色调的图象,由于主要由不同纯度和亮度的单一色彩所构成,图象反差小,显得单调、呆板,此时应注意引进黑白,以增强反差,活跃图象。

2.为了表达环境气氛,常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确定整个图象的基调色彩。

基调色彩在图象上往往占
有较大的面积,在整体上先声夺人。

作为基调色彩,应适应主题需要,具有概括力和象征意义。

如黄色基调——丰收的秋天;绿色基调——春天的生机。

3.不同色彩的面积分布,应避免等量、对称和凌乱。

等量则无主次之分,对称则平淡无味,零乱使人生厌。

色彩的分布要有大小、主次、轻重之分。

五.空间分割
画面通常由主体,陪体,环境(分前景和背景),和空白组成。

画面的布局就是研究如何使各种画面成分占有合理的位置,同时使之有主有次,相互关联地构成一个整体。

主体:主体即指画面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重心。

其它景物都围绕他来配置。

结构画
面首先要确立主体。

主体的表现手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表现即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最突出的地位,最佳照明效果。

将主体以最明显、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直接予以突出。

间接表现则着重于环境气氛的烘托或渲染。

突出主体的具体方法有:
(1)较大的物体比较小的物体首先引起注意,但是物体放大一倍并不等于注意增加一倍。

(2)刺激强度大的物体首先引起注意。

(3)在画面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物体首先引起注意: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优势区,画面上的优势区见下各图:
1.“黄金分割律”也叫“黄金律”。

“黄金分割律”(golden section)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引入的,19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侬辛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计算,而它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达。

芬奇等大师都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所谓美的形式,理在有了“黄金分割原理”。

学者们发现,一个长方形的长边(a)和短边(b)的比例,若与两边之和(a+b)与长边(a)的比例相等,即:a:b=(a+b):a。

这个长方形就具有多样的统一,且轻重匀称。

许多美学实验证明,多数人喜欢这种比例,认为最合乎美感的要求。

这个比例是一个常数,等于5比3,或8比5,或13比8。

现实生活所见的照片、银幕、电视荧屏和很多艺术品也都呈现这种比例。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结构中心,即观众视线最集中的部位。

一般将主体物处理在画面结构的视
觉中心位置。

视觉中心就是根据黄金分割律找出的画面上的四个点,如图所示。

这四个点我们称为视觉剌激点。

我们可以把所要表现的“趣味中心”或重点理解的东西安排在上述任意一点上或临近处,并保持向画面中心集中的方向性。

这样就能产生主体位置合适的美感作用,在拍摄静物时更应考虑这四个点。

将这四个美感诱发点连接起来,就能产生“九宫布局”(即井字分割)。

当拍摄贯通画面的地平线或垂直主体时,可把它们安排在井字分割线上或附近的位置上,可以避免画面被割裂的视觉感受而获得舒适、协调的构图。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分割律”作画。

黄金分割律在构图中被用来划分画面和安排视觉中心点。

画面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按下列公式寻找:用0.618 乘以画布的宽,就能得到竖向分割线,用0.618乘以画布的高,就能得到横向分割线。

用上述方法共能得到四条分割线,同样也得到四个交叉点。

这四个交叉点常被画家用来安排画面的主要物象,使之形成视觉中心点。

如委拉斯开兹的《崇拜耶稣》,其中小耶稣的头部正好处在黄金分割线的一个交叉点上,如图
当然,黄金分割法只是一般的构图方法,而不是绝对的构图规则,往往反常的构图更能吸引人。

六.利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①大小对比:任何一个均匀的构图中,能够打破其均匀性的某一个部分,就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如在一个均匀的由方块组成的画面中,要突出某一方块为主体,可以把它放大或缩小,打破原来整齐的行列,使其周围空间发生变化,产生差异。

②明暗对比:使主体变暗。

由明暗产生差异,如果把大小对比和明暗对比结合起来,则主体更为突出。

③形状对比:通过形状的改变取得画面上的新异刺激点,则这个刺激点具有更强的刺激强度,会形成注意中心。

④动静对比:电视画面最大的特点是“动”。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尽量地把主体安排称运动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更能引人注目。

七.空白的留取
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

单一色调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由于运用各种摄影手段的原因,它们已失去了原来实体形象,而在画面上形成单一的色调来衬托其它的实体对象。

空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

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使画面章法清楚,段落分明,气脉通畅,还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画面空白部分的处理及其所起的作用:
1、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

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如拍人物也总是避免头部、身体与树木、房屋、路灯及其它物体重叠,而将人物安排单一色调的背景所形成的空白处,在主体物的周围留有一定空白,可以说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

因为,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之中,就很难欣赏到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精美的艺术品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

2、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呼应关系的条件
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不同的呼应关系。

所谓呼应,总是由两个对象之间有一定距离构成的,如两上对象紧挨在一起,也就无所谓呼应。

一切物体因开头不同,使用情况不同,线条伸展方向不同,光线照射不同等等情况,都会显出一定的方向性,有向背关系,要仔细观察物体的方向性,合理地安排空白距离,以组织其相互的呼应关系。

3、空白的留取与对象的运动有关
一般的规律是:正在运动的物体,如行进的人,奔驰的汽车等对象,前面要留有一些空白处,这样才能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观众心上也觉通畅,加深对物体运动的感受,人的视线也是一种具有合乎人们欣赏的心理要求。

我国古代绘画论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也就是说在疏密的布局上走点极端,以强化观众的某种感受,创造自己的风格。

空白的留舍及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的确是一项创造性的画面布局的重要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