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大宗商品 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 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是指规模较大、价值较高且可交易的商品,如金、银、石油、天然气、黄金、铜、铁矿石等。

大宗商品市场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状况
对投资者和经济决策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大宗商品分析报告可能包含的要素:
1. 市场趋势分析:报告会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趋势,如价格走势、供需关系、市
场参与者情况等。

分析将基于历史数据、季度或年度数据以及相关指标来确定市场走势。

2. 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将分析大宗商品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如经济增长、通胀率、
货币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

分析将重点关注那些对市场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

3. 供需分析:报告将研究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供应方面的分析可能涉及
到生产者的供应情况、产业调整和政策变化等。

需求方面的分析可能涉及国内外消费
者的需求变化以及关键消费市场的动态。

4. 搬运指标分析:报告将包括对重要搬运指标的分析,如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市场
波动、交易量等。

这些指标将有助于提供市场波动的预测和趋势。

5. 风险评估:大宗商品市场通常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报告将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可能包括价格波动性、合规风险、政策风险、市场操纵等。

报告将提供风险预警和管
理建议。

这些是大宗商品分析报告中可能包含的一些要素,具体的报告内容和深度将根据分析
目的和读者需要而有所不同。

最终的目标是为投资者和经济决策者提供有关市场趋势、风险和机会的深入洞察,并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和决策。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大宗商品贸易,主要涉及原材料和基础产品,如金属、能源、农产品等。

这些商品由于其规模大、交易频繁,因此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宗商品贸易的活跃,往往对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大宗商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协会的数据,全球大宗商品贸易额在过去的五年内以年复合增长率约X%的速度增长。

其中,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贸易额占比最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经济大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续旺盛,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三、行业趋势与动态1、供应链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越来越注重供应链的优化,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精准和透明。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开始可持续性问题,例如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

这对未来大宗商品贸易的格局和方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3、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大宗商品贸易的方式。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贸易效率,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四、主要竞争者分析在这个行业中,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如嘉能可、维多等。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往往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阿里巴巴等,也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五、行业挑战与机遇1、价格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供求关系、汇率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同时也提供了套期保值等对冲工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

2、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大宗商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商品的进出口流向和价格。

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区域分布 (2)第二节北京市 (3)一、北京市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3)二、原油仍为第一大进口产品 (4)三、行业发展趋势 (4)第三节山东省 (4)一、山东省外贸行业发展情况 (4)二、山东农产品出口6年领跑全国 (6)三、行业发展趋势 (7)第四节珠江三角洲地区行业发展 (7)一、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8)二、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特征 (9)三、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趋势 (12)第一节行业区域分布自2013年开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进入“调整转型年”。

亿元市场数量增加,交易额超过9.5万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总量保持8万个。

预计2014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超过6000个,交易额超过9.5万亿元,大型市场不断涌现。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不断涌现。

截止2014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共739家。

其中,处于运营状态的市场为661家,处于暂停交易或停业状态的市场为78家。

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总体呈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综合实力与市场主体质量有明显提升。

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市场数量同比增长37.4%,实物交易规模超过20万亿元。

图1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地区分布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的地域分布,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市46家、天津市41家、河北省24家、山西省9家、内蒙古自治区12家、辽宁省31家、吉林省8家、黑龙江省10家、上海市50家、江苏省61家、浙江省59家、安徽省15家、福建省14家、江西省10家、山东省80家、河南省31家、湖北省12家、湖南省25家、广东省73家、广西壮族自治区20家、海南省5家、重庆市17家、四川省16家、贵州省9家、云南省15家、西藏自治区2家、陕西省14家、甘肃省4家、青海省2家、宁夏回族自治区6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家、香港特别行政区1家。

大宗分析报告

大宗分析报告

大宗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大宗商品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大宗商品的概念和特点、市场现状、影响因素和趋势预测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动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有效地进行投资决策。

2. 大宗商品的概念和特点大宗商品是指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巨大、流通范围广泛的商品,如石油、黄金、铁矿石等。

大宗商品具有以下特点:•供求关系: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

供需失衡时,价格波动较大。

•价格波动: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性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变化、经济形势等。

•市场交易:大宗商品市场以交易所为中心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合约等方式参与市场。

3. 市场现状分析3.1 石油市场现状石油市场是大宗商品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市场供需关系紧张。

近年来,石油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到政治因素、供应中断和地缘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3.2 黄金市场现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黄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黄金市场也受到美元指数、股市走势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3.3 铁矿石市场现状铁矿石市场是大宗商品市场重要的原材料市场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铁矿石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面临挑战。

价格波动主要受到中国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4.1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

政治局势、经济增长、利率变化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4.2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是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争爆发、地区冲突等事件都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价格波动。

4.3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大。

干旱、洪灾等天气灾害都会对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

5. 趋势预测根据对市场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趋势预测: - 石油价格将受到地缘局势和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波动性较大。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研究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研究报告

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 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 。橡胶树,落叶乔木,有乳状汁 液。
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是马来西亚 、印尼、泰国、中国、斯里兰卡 、印度、利比里亚和巴西等,除 中国外,其他都是天然橡胶出口 国。
贸易种植区域结构:全世界有4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天然橡胶,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 、印度四大植胶国的植胶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75%,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 贸易交易方式:泰国,有许多的橡胶贸易公司,以前这些橡胶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橡胶园,自 己种植、自己割胶、自己生产,还要自己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天然橡胶的生产、流通 过程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橡胶园由专门的经营人员来管理,生产出来的初级产品出 售给合作的橡胶生产厂家或拿到专门的橡胶原材料市场进行标价出售。泰国南部的天然橡胶主 产区合艾市中央橡胶市场就是著名的橡胶原材料市场,那里的原材料的价格成为橡胶生产厂家 或橡胶贸易公司的报价依据。橡胶的生产厂家把在原材料市场购来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后交 给橡胶贸易 贸易经营主体: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基本没有天然橡胶成品现货交易市场。新加 坡以其独具的地理位置和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为依托,积聚了很多橡胶贸易公司进行现货交易, 成为重要的橡胶集散地。橡胶贸易商报价多是参考新加坡期货交易所(234/5)每日行情的第二 手交易价格进行成本核算之后,再进行对外报价。日本的橡胶市场以套期保值而闻名于世界橡 胶业,日本东京商品交易所(./4/5)的行情成为世界橡胶价格走势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国天然橡胶现货交易方式:我国天然橡胶的交易方式仍以现货交易为主,上海有期货交易市 场,套期保值的数量有限,主要功能还是投机。在现货交易方面,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 主导全国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价格,并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其年销售量占国产胶的60%,国 营胶的55%。

大宗商品消费情况汇报

大宗商品消费情况汇报

大宗商品消费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宗商品消费情况备受关注。

大宗商品
是指金属、能源、农产品等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大宗商品消费情况的汇报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金属类大宗商品的消费情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金属类
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建筑、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对铁矿石、铜、铝等金属原材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同时,金属类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受到全球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其次,能源类大宗商品的消费情况也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类大宗商品的消费量持续攀升。

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能源的消费情况。

在能源消费方面,环保、可再生能源等议题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最后,农产品类大宗商品的消费情况也不容忽视。

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棉花、大豆等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对农产品价格和供应产生了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大宗商品消费情况的汇报和分析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大宗商品消费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以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挑战。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大宗商品消费情况可能带来的影响,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2-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发展及产业招商信息评估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发展及产业招商信息评估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发展及产业招商信息评估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宗商品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7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6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未来五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

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市场风险,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交易生态系统。

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关键性的支持作用。

针对未来五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招商信息,我们对该行业做出如下评估:一、深度整合厂商资源,构建龙头企业面对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各大电子交易平台应该加强深度整合,进行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资源整合,打造龙头企业。

同时,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电子交易平台的合作和交流,使产业发展进一步国际化和数字化。

二、拓宽金融服务,增加用户体验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也应该积极拓宽金融服务,扩展交易渠道,增加用户体验,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推进多元化发展。

此外,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还应该注重用户体验,打造专门的客户服务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增加交易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加强技术研发,推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电子交易平台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探索更加先进的交易技术和新型交易模式,推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应该注重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市场,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性龙头企业,推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未来五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机遇,各大电子交易平台需要切实加强整合和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和金融服务,注重技术研发和区域发展,推动行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更加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大宗商品贸易指的是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原材料和商品,如石油、金属、农产品等。

本文将分析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并探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在未来将呈现出更多多样化的交易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传统的线下交易将逐渐被线上交易所取代。

交易所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交易平台,提供便利、高效的交易环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大宗商品交易可实现去中心化,消除中间环节,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碳排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因此,大宗商品贸易将趋向于低碳、环保的方式。

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越来越广泛,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同时,环境监管和绿色贸易标准的加强也将对大宗商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趋向于区域化和多边化。

地理接近和相似经济结构的国家往往形成贸易集团或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以促进贸易合作和互利发展。

例如,欧盟、东盟和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等经济体都通过签订自贸协定或建立贸易组织,推动大宗商品的贸易自由化和互通有无。

此外,跨国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哈回合谈判,也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家间关系的紧张都可能对大宗商品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国际制裁、贸易纷争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商品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

因此,政府间的外交努力和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以维护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我国经济而言,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宗商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行业区域分布 (2)
3第二节北京市............................................................................................
一、北京市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3)
二、原油仍为第一大进口产品 (4)
三、行业发展趋势 (4)
4第三节山东省............................................................................................
一、山东省外贸行业发展情况 (4)
二、山东农产品出口6年领跑全国 (5)
三、行业发展趋势 (7)
第四节珠江三角洲地区行业发展 (7)
一、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7)
二、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特征 (8)
三、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趋势 (10)
第一节行业区域分布
自2013年开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进入“调整转型年”。

亿元市场数量增加,交易额超过9.5万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总量保持8万个。

预计2014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超过6000个,交易额超过9.5万亿元,大型市场不断涌现。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不断涌现。

截止2014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共739家。

其中,处于运营状态的市场为661家,处于暂停交易或停业状态的市场为78家。

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总体呈现向规范化、专
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综合实力与市场主体质量有明显提升。

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市场数量同比增长37.4%,实物交易规模超过20万亿元。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地区分布
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的地域分布,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市46家、天津市41家、河北省24家、山西省9家、内蒙古自治区12家、辽宁省31家、吉林省8家、黑龙江省10家、上海市50家、江苏省61家、浙江省59家、安徽省15家、福建省14家、江西省10家、山东省80家、河南省31家、湖北省12家、湖南省25家、广东省73家、广西壮族自治区20家、海南省5家、重庆市17家、四川省16家、贵州省9家、云南省15家、西藏自治区2家、陕西省14家、甘肃省4家、青海省2家、宁夏回族自治区6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家、香港特别行政区1家。

从地域分布看,市场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较高,相对较为发达东部地区,约占全国总量的61.3%。

从增长幅度看,东部地区新增市场数量123家,同比增长37.3%;中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50%;西部地区次之,同比增长38.1%;东北地区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同比增长16.7%。

各地域市场数量快速增长的主
要原因,一是传统商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二是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
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

第二节北京市
一、北京市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北京外贸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是环渤海地区外贸主力。

2014年,北京地区
全年外贸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4位,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7%;在环渤海地区实现的进出口10313亿美元中北京地区占40.3%。

2014年北京地区(包含中央在京单位)累计进出口 2.6万亿元人民币,与2013年相比(下同)下降 4.4%。

其中,进口 2.2万亿元,下降 4.7%;出口3829亿元,下降 2.3%;贸易逆差 1.8万亿元,下降 5.2%。

以美元计价,2014年北京地区累计进出口4157亿美元,下降 3.3%;其中进口3533亿美元,下降 3.7%;出口624亿美元,下降 1.2%。

从贸易方式来看,2014年北京地区一般贸易进出口2万亿元,同比下降6.9%;加工贸易进出口2912亿元,增长 1.5%;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1392亿元,增长16.8%。

从进出口企业类型来看,2014年北京地区国有企业进出口 1.7万亿元,下降2.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878亿元,增长 5.1%;民营企业进出口1375亿元,增长9.9%。

主要贸易伙伴上看,2014年北京地区与欧盟(28国)双边贸易规模2884亿元,增长12%;与美国进出口2135亿元,下降 2.9%;与沙特阿拉伯进出口1697亿元,下降14%。

数据来源:北京海关
2010-2014年北京市进出口总值及增长速度
二、原油仍为第一大进口产品
原油仍为北京第一大进口商品。

在主要进口商品中,2014年北京地区进口机电产品4791亿元,增长7.8%;高新技术产品1809亿元,微降0.3%。

具体来看,进口原油9842亿元,微降0.3%;铁矿砂660亿元,增长 1.7%;汽车1785亿元,增长26.5%;农产品815亿元,下降9%;食品665亿元,下降 6.1%。

成品油出口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产品。

在主要出口商品中,2014年北京地区出口机电产品2328亿元,下降 3.7%;高新技术产品1152亿元,下降8.9%。

具体来看,出口手机567亿元,下降17.7%;成品油544亿元,增长10%;钢材193亿元,微降0.3%;纺织服装140亿元,下降12.3%;集成电路111亿元,下降2%。

三、行业发展趋势
海关企业之间不断增进相互信任,充分发挥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便于企业分类管理,和享受海关便捷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三节山东省
一、山东省外贸行业发展情况
2014年外贸市场复苏缓慢的形势下,山东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实
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771.2亿美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447.5亿美元,增长7.9%;进口1323.7亿美元,总量与上年持平。

主要出口市场中,对美国、欧盟、东盟和韩国出口分别增长13.2%、8.8%、13.8%和8.9%,
对日本出口下降0.9%。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机电产品出口561.6亿美元,增长1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5.9亿美元,增长18.4%。

2014年山东省出口增幅全国最快,为7.9%,增长率创近三年新高,总额达到1447.5亿美元;进口1323.7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6.8%。

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均达到了2位数的增长。

特别是进口增速达到18%,反映出山东省注重发挥进口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构建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沿海城市依然是全省的外贸大户,但增幅最快的
却是内陆城市泰安,增长了18.3%。

美国仍然为山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其次是韩国,借助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利好机遇,山东对韩贸易达到328.8亿美元,增涨了10.4%。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山东对32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47个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也保持了良好态势,增幅分别为7.3%和4%。

2014年山东省各地市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元
地市
进出口出口进口
金额同比(%)金额同比(%)金额同比(%)
青岛4906.8 1.5 2812.1 8 2094.7 -6.2
烟台3240.7 6.7 1806.1 -0.1 1434.6 16.7
日照2134.8 4.1 294.1 22.1 1840.7 1.7
潍坊1092.4 8.9 757.3 5.1 335.2 18.4
威海1018.9 -4.3 698.6 5.2 320.3 -20.1
东营814.1 3 374.3 4.1 439.8 2.1
临沂662.8 13.3 349.8 21.6 313 5.3
济南645.1 8.6 372.4 9.4 272.8 7.6
淄博549 -1.8 343.8 5.7 205.1 -12.2
滨州442.2 -13.9 232.2 5.6 210 -28.4
聊城353.3 -7.7 146.5 17.8 206.8 -20
济宁321.3 -1.1 200.8 -3 120.5 2.3
菏泽216.3 17.8 132.5 22 83.8 11.6
德州215.4 -4 136.8 8.8 78.6 -20.4
泰安182.6 18.3 106.3 25.4 76.3 9.7
莱芜136.2 -12.4 56.5 21.3 79.7 -26.8
枣庄88.5 13.9 70.9 20.7 17.6 -7.1
合计17020.2 2.9 8891 6.8 8129.2 -1 数据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二、山东农产品出口6年领跑全国
出口商品如机械及设备、运输工具,水海产品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分别同比下降1.8%、8.8%、3.7%。

电器及电子产品涨幅最大,达到24.1%。

其次为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