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量逐年增长,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类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类型、应用实例、优势与挑战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视角。

本文还将探讨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造纸和印染等行业。

这类废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性:高有机物浓度: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或悬浮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副产品和中间产物。

这些有机物通常以溶解性有机碳(DOC)或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形式存在,其浓度远超过普通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成分复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化学成分复杂多变,可能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如酚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胺类、烃类等,这些化合物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结合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物。

高毒性: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卤代烃、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高色度和浑浊度: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印染废水)具有较高的色度和浑浊度,这些特征不仅影响废水的外观,还可能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光照、氧传递等过程产生影响。

难降解性: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难降解性,这些物质在生物处理过程中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啤酒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啤酒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C2 O 的过程 。它特别适用于 C D 2 0 g ,B D 10 g O >00 / m L O >00 / m 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参加生化降 解的有机质 5 % ~ 0 0 9 %转化为沼气 , 而发酵后的剩余产物还可 回收作 为优质肥料和饲料_ 通过与好氧 4 l 。
相 比,厌氧法有许多优点如表 2 司 ,I时厌氧生物法还 能产生新能源一沼气 ,因此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啤酒 废水 越来 越受 关 注 。
出水处理 效率 达 9 %以 上 。 0 高浓度的活性污泥 , 可以降低难降解物质的污泥负荷 , 有利于培养降解难 降解物质的微生物 , 有利
于易分解和难分解物质 的去除 , 处理效率高 ;当污泥浓度升高到一定 的程度 , 可增大活性污泥平均停留 时间 ,反应器内污泥处于消长平衡状态 ,很少或基本上不排污泥, 从而减少了排放剩余污泥的费用 ;污 泥浓度高承受 冲击负荷能力大 , 对水质水量波动适应强 , 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 有利于生化系 统稳定运行 ; 水力停留时间短 , 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 可以缩小生化工程规模 , 减小 占地 , 降低基建和运行费用 。梅荣武等 研 究用高浓度法处理江苏某啤酒 厂废水时 ,进水 C D 9 0 30 O =0 — 80 m / ,p = —1, g L H5 3 经高浓法处理后 ,出水 C D 8 ~10 g ,p = ~ , O 去除率达 9 %上。 O = 0 4 / m L H6 9 C D l 高浓法存在的问题是 :活性污泥浓度高 ,颗粒污泥易于沉降,颗粒污泥处于基本稳定的静止状态 , 不易传质,同时影响颗粒污泥的健康成长 ,以致解体 ; 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与废水不能充分接触 , 污泥 活性受到很大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其活性 ; 污泥浓度高 , 固液难分离 , 易造成活性污泥的流失 ,同时活 性污泥易堵塞设备管道 ,f现短流和死角问题 。 } {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厌氧生物处理,也称为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是一种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生物技术。

这种处理方法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厌氧生物处理具有高效性。

在无氧环境下,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新的细胞物质。

由于没有氧气竞争,厌氧微生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使得处理效率高于传统的好氧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能够产生能源。

在转化有机物的过程中,厌氧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可以用于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

因此,厌氧生物处理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还为能源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再者,厌氧生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由于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氧气,因此不会产生大量的氧化还原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

同时,由于厌氧处理能够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

厌氧生物处理能够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是丰富的有机资源,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厌氧生物处理具有高效性、能源产生、环境友好和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等特点,使得它在废弃物处理、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厌氧生物处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启动慢、对水质和气候的适应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厌氧生物处理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IC厌氧反应器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厌氧生物处理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然而,传统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因此研发新型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生活与工业废水的研究与发展

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生活与工业废水的研究与发展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0 7)1 0 l— 2 10 — 0 32 0 3 — l9 0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作用 的一方 面体现在各项 法律 、 法规对 行为的规 范. 一点随着我 国法 这
[ ] 魏 明海. I 会计管理激励 和业绩 管理评价 的研究 [ . : M] 北京 中国财政
经济 出版社 。0 5 10 10 2 0 :5 — 6 .
学 出版 社 .0 6 15 12 2 0 :2 — 3 .
三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 。 1 】 在这个阶段 。 废水中的可溶性
在很长的一 段时期 内,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一直 是生活污水与工业废 水的主要处理方 法 。 而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的实质 是利用电能的消耗 来达到改善水质 使其符合水域 环境质量要求 的一种技术措 施。所以 。 废
水好氧生物处理是耗能型 的废水处理技术。而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
大分子有机 物和不溶性有 机物在 细菌释放到水 中的胞外酶 的作用下水 解成可溶性 小分子有机物 。不溶性有机物 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 白质 和 蛋 多糖类 。 细菌胞外酶 作用下 分解 为长链脂肪 酸 、 在 氨基酸 、 溶性糖类 。 可
第二节 阶段 是产酸和脱 氢阶段 。 解形成的溶性 小分子有 机物被产酸细 水
口的不断增加 , 能源 、 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目趋严重 , 3 年 来 。 近 O 能源的短 缺变得更加突出。世 界各 国尤其是第三世界 国家 。 日益感 到为了解决 已 环境问题所需付 出大量 能耗 的沉重负担 。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 和探索采用 高效率 低能耗 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法是一种既节能叉产能的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六章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概况及特征一、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简史实际上,厌氧生物过程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但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利用厌氧生物过程来处理废弃物,则是在1881年由法国的Louis Mouras所发明的“自动净化器”开始的,随后人类开始较大规模地应用厌氧消化过程来处理城市污水(如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和剩余污泥(如各种厌氧消化池等)。

这些厌氧反应器现在通称为“第一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水力停留时间(HRT)很长,有时在污泥处理时,污泥消化池的HRT会长达90天,即使是目前在很多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内所采用的污泥消化池的HRT也还长达20~30天;②虽然HRT相当长,但处理效率仍十分低,处理效果还很不好;③具有浓臭的气味,因为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原污泥中含有的有机氮或硫酸盐等会在厌氧条件下分别转化为氨氮或硫化氢,而它们都具有十分特别的臭味。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厌氧生物过程的兴趣大大降低,而且此时利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已经十分成功。

但是,当进入上世纪50、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利用厌氧消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得以强化,相继出现了一批被称为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工艺,从此厌氧消化工艺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废水处理,真正成为一种可以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提并论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这些被称为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又被统一称为“第二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它们的主要特点有:①HRT大大缩短,有机负荷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大大提高;②主要包括: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厌氧流化床(AFB)、AAFEB、厌氧生物转盘(ARBC)和挡板式厌氧反应器等;③HRT与SRT分离,SRT相对很长,HRT则可以较短,反应器内生物量很高。

以上这些特点彻底改变了原来人们对厌氧生物过程的认识,因此其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

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

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一、概述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些垃圾若不得当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寻求高效、环保的餐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生物处理技术在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堆肥、黑水虻生物处理等方式,实现了餐厨垃圾的高效降解和资源化利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餐厨垃圾的定义与分类餐厨垃圾,亦被称为食物垃圾或有机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主要源于家庭、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场所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在住建部2012年底发布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中,餐厨垃圾被定义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

餐饮垃圾主要来源于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餐饮场所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

这类垃圾以餐后垃圾为主,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

厨余垃圾则主要源于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这类垃圾以餐前垃圾为主,油脂含量上略不及餐饮垃圾。

按照更详细的分类,餐厨垃圾可分为家庭餐厨垃圾和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

家庭餐厨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内脏、瓜果皮核、米面粗粮、豆制品、水产食品(如鱼、虾、蟹、小龙虾等)、碎骨、汤渣、糕饼、糖果、风干食品、茶叶渣、咖啡渣、中药渣、宠物饲料、水培植物、鲜花等。

而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则主要包括食物残渣、残液、废弃油脂等。

餐厨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和推广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2. 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餐厨垃圾,也被称为食物残渣或泔脚,主要来源于餐饮行业、家庭厨房以及食品加工业等。

厌氧处理技术介绍

厌氧处理技术介绍
厌氧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厌氧处理技术的优点
能源回收
厌氧处理技术能够回收沼气,可用于发电、 供热或燃气等,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高效有机物去除
厌氧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降低后续处理的负担。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厌氧处理技术能够减少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甲 烷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剩余污泥少
厌氧处理技术的剩余污泥产量相对较少,降 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厌氧处理技术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 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 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气体。
厌氧处理技术的原理
01
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 碳等气体。
02
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化三个阶段被分解 。
03
水解酸化阶段:有机物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酸和醇类;产氢产乙酸阶段:有机 酸和醇类进一步转化为乙酸和氢气;甲烷化阶段:乙酸和氢气被转化为甲烷。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厌氧处理技术,通过在反 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固体颗粒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废 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微生物充分接触。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率和较短的停留时 间,能够适应较大的水质变化,同时能够实现固液分离。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缺点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和添加固 体颗粒。
3
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处理技术可以与其他工艺 结合使用,如好氧处理、膜分离等,提高废水处 理的效率和效果。
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应用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 ,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厌氧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农业废弃物处理,通过 厌氧发酵的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肥料 ,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厌氧生物耦合技术强化硝基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

厌氧生物耦合技术强化硝基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
第 41 卷第 6 期 圆园21 年 6 月
工业水处理 陨灶凿怎泽贼则蚤葬造 宰葬贼藻则 栽则藻葬贼皂藻灶贼
灾燥造援41 晕燥援6 Jun.袁圆园21
DOI院10.11894/iwt.2020-0644
厌氧生物耦合技术强化硝基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
卢昕悦 1袁张德龙 2袁赵泉林 1袁叶正芳 1
渊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袁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袁北京 100871曰 2.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袁北京 100053冤
1 电场耦合厌氧生物强化 NACs 降解转化
1.1 概念介绍 近年来袁 针对 NACs 类废水处理研究较多的是
生物电化学系统渊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袁BESs冤遥 BES 是电化学-微生物耦合工艺的常见形式袁具有阴 阳两极袁 通过耦合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在阳极产电或 在阴极进行污染物降解和物质合成遥 BES 从热力学 角度可分为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渊microbial fuel cells袁MFCs冤和耗电的微生物电解池渊microbial ele鄄 ctrolysis cells袁MECs冤也6页曰从反应器结构上可以分为双 室和单室体系遥 BES 的工作机理包括电化学的半电 池原理和微生物电子传递机制也7页遥 首先袁根据半电池 原理袁BES 可分为由阳极反应主导和阴极反应主导 的体系遥 对于多数 NACs尧卤代有机物尧硝酸根等氧 化性污染物袁通常需利用 BES 阴极的还原性氛围 实现有效转化也8页遥 除了半电池原理袁由于 BES 本质 上是基于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以电子传递为主导的氧 化还原过程袁因此当电极表面生成生物膜时袁需要借 助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途径来构成闭合的回路也9页遥 1.2 应用进展
156
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实现 NACs 矿化的有效技 术之一袁但由于 NACs 类废水一般有较高毒性袁且厌 氧生物代谢缓慢袁 使得反应系统存在驯化启动时间 长尧生物还原效率低尧电子供体用量大和稳定运行困 难等缺陷也3-4页袁从而使其单独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