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同步练习

《马背上的小红军》同步练习《马背上的小红军》同步练习1.查资料,把陈赓同志的生平事迹写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1)那pǐ( )马跑了很多路,bí zi( )里喘着粗气,看上去很pí bèi( )。
(2)小狗两眼dīng zhe( )我手里的gǔ tou( )。
3.为句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小船已经挨(āi ái)近码头了。
(2)苦日子总算挨(āi ái)过去了。
(3)生活一年比一年强(qiáng qiǎng jiàng)。
(4)尽管内心悲苦,但表面上还得强(qiáng qiǎng jiàng)颜欢笑。
(5)小男孩性格倔强(qiáng qiǎng jiàng)。
4.阅读课文片段。
“小鬼,你上去骑一会儿。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用命令的口气说:“上去,骑一段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这是要我跟你的马比赛呀!好,那就比一比吧!”说着,他把腰一挺,做出了准备赛跑的姿势。
这时,陈赓只好说:“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你先走。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陈赓无可奈何地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陈赓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
鄂教版四年级(下)《第11课 倔强的小红军》同步练习卷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倔强的小红军》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
②拜访。
③照管或注意。
④前来购物。
(1)陈庚同志回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华联商厦以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
(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3分)缩写下面的句子。
(1)陈赓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
(2)小鬼盯着陈赓同志那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
3.(3分)补充词语。
忍挨荒无满不无可十分4.(3分)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及青又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有。
(2)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谈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5.(3分)看拼音写词语。
qǐmǎlián luòzīshìchuán dì6.(3分)给带线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深奥③深刻;深入④感情厚;关系密切⑤颜色浓⑤距离开始的时间久⑦很(1)陈赓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2)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3)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
(4)阅读时注意从内容体会思想,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老师对我说的话深信不疑。
(6)许多科普书写得太深,我们看不懂。
7.(3分)根据意思写词语(1)完全不放在心上。
(2)一点办法也没有。
(3)偏僻、荒凉,没有人居住。
8.(3分)按课文《倔强的小红军》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陈赓同志一把小鬼,狠狠地:“陈赓啊,你怎么啊!”这情景是发生在的时候,陈赓同志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说?(2)那个小家伙不过岁,的小脸,大眼睛,两片,鼻子,两只脚穿着,冻得。
语文a版三下《马背上的小红军》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 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 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 走吧。”
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强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 比赛吗?那就比一比吧。”说着,小鬼把腰一 挺,做出一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陈赓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拓展延伸:
学完了《马背上的小红军》 这课,你认为小红军是一个怎 样的小红军呢?我们的红军战 士们又怎么样呢?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 短句。
时间: 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
中小学国防教育读本四年级第七课 马背上的小红军

长征路线图
长征重要事件
• • • • • • • • • • • 血战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懋功会师 过草地 激战腊子口 吴起大会师
• 从1934年10月到1969年10月,长征 历时两年,途经11(14)个省,翻 越大山18座,度过大河24长,共计 二万五千里! • 七天的粮食走二十天的路,雪山超 过五千米。 • 红军食谱:麦面疙瘩汤、野韭菜、 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汤、 青稞、牛皮带、旧牛皮鞋、牦牛肉、 ,正是雨雪纷飞的季节。太阳早偏西了。陈赓在行军中看到了一个掉队小红军。 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 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正慢慢地朝前走着。 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 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 一副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 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的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 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 走着走着,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那小红军把我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 向着原路奔跑了回去。 陈赓有着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他这一声突然的大喊,是因为他明白了小红军其实已经到 了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用开玩笑的口气和陈赓说话,实际上是为宽慰首长的心,不愿拖累同样 是筋疲力尽的首长。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 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
马背上的小红军

课题:27 马背上的小红军课型:精读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 3 个字。
2.能够了解外貌描写对表达任务情感的作用。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理解课文难点: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在读中感受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红军长征中的艰苦生活,体会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对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中的艰苦生活,体会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对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查阅资料: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课时:2板书设计:27 马背上的小红军陈赓一帮再帮悔恨小红军一推再推昏倒课后小结: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0 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10 分钟教学目标:学会11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一、看图激情,引起悬念。
(3')1、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而更为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有的用双脚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有的则牺牲在长征的途中。
《马背上的小红军》就是陈赓将军在红军过草地时亲身经历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0')。
1、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6')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倔强:性格刚烈不屈。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在意。
忍饥挨饿:忍受饥饿的折磨。
荒无人烟: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
无可奈何:一点办法也没有。
四、理清课文层次。
(14')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_倔强的小红军》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倔强的小红军》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闯关1. 看拼音写词语。
2. 用形近字组词。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4. 自读课文课文记叙了陈赓通知回忆的一件往事,赞扬了小红军________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________的美好品德。
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描写,刻画了小红军光辉的形象。
5. 研讨学习下列短文啊!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于们的课堂;勇士们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1)这节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2)选段中画最后两句体现了什么?________(3)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这句诗的含义是()。
A.大渡河两岸的梨花很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B.“梨花”象征着英雄们纯洁、高尚的品质,“梨花正在开放”象征着英雄:们的精神永存。
C.“梨花正在开放”点明了诗人游览。
6. 读句子,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________7. 研讨学习下列短文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件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棵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1)写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
薄________嘴唇倔强________ 说________服(2)陈赓同志同志之所以被说服,是因为小红军的话不仅机灵,而且理由充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课堂实录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马背上的小红军》课堂实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执教:苍南县教育局教研室宋旭整理:苍南县钱库镇三小鲍克楚师: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老师了解一下,你都做了哪些工作?生:我预习了生字新词。
生:我给自然段标上了序号。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给自然段标了序号,待会儿要学习哪一自然段,就能很快地找到它。
生: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师: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生:(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师:{出示句子}“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二三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师:自由读一读这一句,想想,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生读)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黄黄的小脸,天气这么冷,还穿着破草鞋,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生:是一个坚强的人,双脚冻得又红又肿,还坚持走着……生:小红军长得十分俊俏,有一双大眼睛,鼻子有点翘……生:小红军很穷,穿着破草鞋……生:小红军非常勇敢……生:小红军很饿……生:(有感情地朗读外貌的句子)师:这么一位小红军,最后的结果怎样了?生:牺牲了。
(读第11自然段的句子:“当陈赓找到那个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师:还有哪一段也是写结果?生:(读第13自然段)“陈赓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陈赓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速读课文前面的内容,划出有关句子。
生:(自由读)生:(读第12自然段)师: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生:明白了小鬼的干粮袋里只是一块牛膝骨。
《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1、下面的哪两个字可以组成新字?写下来,并组词。
弓奇虽米马一良止()()()()()()()()2、考眼力。
哪个字是本课的会认字?请把它圈出来。
(1)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2)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3)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盖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3、句子中的划线字选哪个解释更恰当?(1)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
()A、陈旧的B、极、很C、总是(2)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A、笔直B、撑直或凸出C、很D、量词4、陈赓是怎样发现自己受骗的呢?他是怎么想的?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
1、下面的哪两个字可以组成新字?写下来,并组词。
弓奇虽米马一良止
()()()()
()()()()
2、考眼力。
哪个字是本课的会认字?请把它圈出来。
(1)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2)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3)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盖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3、句子中的划线字选哪个解释更恰当?
(1)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
()
A、陈旧的
B、极、很
C、总是
(2)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
A、笔直
B、撑直或凸出
C、很
D、量词
4、陈赓是怎样发现自己受骗的呢?他是怎么想的?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用“不仅……还……”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强坚强骑骑马粮粮食正公正
2、(1)冻(2)港(3)膝
3、(1)C (2)B
4、略
5、
(1)①得心应手②豁然开朗③疑惑不解
(2)她不仅举止优雅大方,还平易近人。
(3)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的人,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