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电气主接线常见8种接线方式优缺点分析

电⽓主接线常见8种接线⽅式优缺点分析⼀、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就是线路和变压器直接相连,是⼀种最简单的接线⽅式,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优点是断路器少,接线简单,造价省,对变电所的供电负荷影响较⼤,其较适合⽤于正常⼆运⼀备的城区中⼼变电所。
⼆、桥形接线桥形接线采⽤4个回路3台断路器和6个隔离开关,是接线中断路器数量较少,也是投资较省的⼀种接线⽅式,根据桥形断路器的位置⼜可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由于变压器的可靠性远⼤于线路,因此中应⽤较多的为内桥接线,若为了在检修断路器时不影响和变压器的正常运⾏,有时在桥形外附设⼀组隔离开关,这就成了长期开环运⾏的四边形接线。
三、多⾓形接线多⾓形接线就是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相互连接,且每⼀台断路器两侧都有隔离开关,由隔离开关之间送出回路,多⾓形接线所⽤设备少,投资省,运⾏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较好,正常情况下为双重连接,任何⼀台断路器检修都不影响送电,由于没有母线,在连接的任⼀部分故障时,对电⽹的运⾏影响都较⼩,其最主要的缺点是回路数受到限制,因为当环形接线中有⼀台断路器检修时就要开环运⾏,此时当其它回路发⽣故障就要造成两个回路停电,扩⼤了故障停电范围,且开环运⾏的时间愈长,这⼀缺点就愈⼤,环中的断路器数量越多,开环检修的机会就越⼤,所⼀般只采四⾓(边)形接线和五⾓形接线,同时为了可靠性,线路和变压器采⽤对⾓连接原则,四边形的保护接线⽐较复杂,⼀、⼆次回路倒换操作较多。
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段母线⽤断路器分为两段,它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投资省,操作⽅便;缺点是母线故障或检修时要造成部分回路停电。
五、双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就是将⼯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次/⼆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作线,⽽每⼀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
与单母线相⽐,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不使供电中断,当⼀组母线故障时,只要将故障母线上的回路倒换到另⼀组母线,就可迅速恢复供电,另外还具有调度、扩建、检修⽅便的优点;其缺点是每⼀回路都增加了⼀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积,投资费⽤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误操作,且不宜实现⾃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型发电⼚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
断路器零线火线怎么接线?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

断路器零线火线怎么接线?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家庭中使用的断路器可以详细分为五种:1P断路器、1P+N断路器、2P断路器、1P漏电断路器和2P漏电断路器。
接线时,1P断路器不需要区分零火线方向——由于它只需要接火线(进出线各一个接线柱)除了1P断路器以外,剩下的四种断路器都是上下各两个接线柱,需要在接线时留意零火线的挨次——上下为一组,零火线分左右(进线的左右与出线的左右全都)。
面对多个1P+N断路器、2P断路器、1P 漏电断路器和2P漏电断路器时,首先查看1P+N断路器和1P漏电断路器,在它们的接线柱上,会有一个“N”标识。
不同品牌的断路器,N 标识的方向也不同——可能在左,也可能在右。
在购买断路器时,应购买N接线柱在同一侧的产品——一台配电箱内,不允许既消失左侧N接线柱的断路器,又消失右侧N接线柱的断路器。
接线时,将零线接到N接线柱上,无标识的接线柱接火线即可。
2P断路器和2P漏电断路器,理论上来说不需要区分零火线——左侧接零线或右侧接零线均可。
但假如根据规范操作,则应当参考同一个配电箱内的1P漏电开关和1P+N开关的N接线柱方向,保证2P断路器和2P漏电断路器的零火线挨次与1P+N和1P漏电断路器的零火线挨次相同。
假如接反接反了零线和火线,对于2P断路器和2P漏电断路器来说没有太大阻碍,唯一影响就是看起来不规范,修理时需要重新查找零火线,带来一点点不便。
1P+N断路器和1P漏电断路器在断开时,只能断开火线——即无标识接线柱上接的那根线。
假如错接了零火线,则当断路器断开时,实际上断开的是零线。
此时虽然电路中没有电流了,当时依旧存在电压。
假如人摸上去,还是会触电的。
1P断路器的零线在零排上,特别不简单接错。
1P断路器接错的后果与1P+N断路器反接零火线的后果相同。
塑壳断路器的接线方式与种类

塑壳断路器附件篇--接线方式和种类薛 彪 罗格朗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前言塑壳断路器的接线方式一般有板前接线、板后接线、插入式接线及抽出式接线四种。
塑壳断路器板前接线板前接线是使用最普遍的接线方式,一般不需要特别说明。
其是指在断路器安装于成套装置(开关柜、配电箱等)时在安装板前,在断路器基座的连接板上直接连接电源线和负载线,用接线螺钉紧固的接线方式。
--对于我司的断路器产品来讲还可拓展加长排或延展排。
塑壳断路器的板后接线板后接线是指在断路器安装于成套装置安装板上后,在断路器基座上的连接板上已有穿过成套装置安装板的螺杆型导体或铜排上连接电源线和负载线,用接线螺钉或双螺母紧固的接线方式。
--如是铜排则有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之分。
塑壳断路器的插入式接线插入式接线是指在成套装置的安装板上,要预先安装一个断路器匹配的插入式基座,基座的两端上有连接板或基座的后面有螺杆型导体(铜排),基座上的导体可预先接上电源线和负载线。
使用时,断路器先安装上与基座匹配的连接插头,将断路器直接插进基座相对应的位置。
如断路器需更换或维修只需拔出相对应的断路器就可,方便快速。
插入式接线有板前接线,板后水平安装及板后垂直安装之分,有些还具有机械连锁功能。
塑壳断路器的抽出式接线抽出式接线是指在成套装置的安装板上先安装一个抽出式装置, 抽出式装置的两端有连接板, 抽出式装置后面还有铜排。
在抽出式装置的连接板或铜排上可直接连接电源线和负载线。
使用时,断路器先安装上与抽出式装置相匹配的连接侧板。
断路器轻轻地放置在抽出式装置的最上面,然后用一根摇杆插入抽出式装置的摇杆孔内,作顺时针转动,在涡轮涡杆作用下,断路器渐渐往下直到与抽出式装置紧密接触啮合,这就是连接;如果要取出,就将摇杆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断路器与抽出式装置分离并可取出。
抽出式一般适用于400A及以上的壳架但也有公司最小做到160A壳架。
抽出式接线有板前接线,板后水平安装及板后垂直安装之分,必需具有机械连锁功能。
低压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低压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02-3-31 1.概述断路器垂直正向安装或横向安装时,以断路器面板上铭牌的字或标识做参数,将断路器上方的接线端作为电源的进线端,又名电源端,将断路器下方的接线端作为负载的连接端,又名负载端,这种接线方式,称为上进线;反之将断路器上进线中的电源端当作负载端,负载端作为电源端来使用的接线方式,称下进线。
2.典型的母联形式断路器连线通常为上进线方式,但往往也因安装场合的缘故,对断路器要求下进线方式接线。
例如:电源处于配电柜的下方,电源进线至断路器负载端较方便;也有柜子里上、下装有二台或二排的断路器,电源进线从中间部位引入,对上、下二台或二排的断路器接,分别为下进线和上进线的接线方式。
还有一种特殊场合,不管采用何种措施都避免了下进线的方式,在建筑电气中较为经典的母联形式,如图1。
图1中的QF1、1F2、QF3三台断路器是互为连联的形式,只能有2台断路器同时处于合闸状态,并必须有一台处于断开状态。
在实际运行中,常用三锁二钥匙来保证其连锁的可靠性,如HSW1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就有此功能,三台断路器均具有相同的锁,能可靠地锁住机构的脱扣部位,三台断路器只能配有二把相同的钥匙,当钥匙插入并解锁,断路器的机构才能运作,使断路器正常合闸。
正常运行时QF3不配备钥匙,断路器QF3处于断开位置。
当二个电源中任一电源如QF2不能供电时将QF2的钥匙移至QF3上,则QF2断开,QF3能合闸,所有负载通过QF1和QF3由同一电源供电,此时QF3为上进线方式。
而当QF1不能供电时,所有负载通过QF2和QF3由同一电源供电,此时QF3为下进线方式。
因此,对于断路器QF3来讲,不管怎样的连线方式,分别对两个电源来言,总有一个是上进线方式,一个是下进线方式,因此讲这种场合是避免不了采用下进线的。
3.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上下进线方式是不是所有的断路器都能同时满足上进线和下进线的方式呢?按GB14048.2-94国家《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标准规定:在断路器铭牌上或载明在制造厂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载明电源端和负载端(如有必要区别的话)。
塑壳式断路器的接线原理

塑壳式断路器的接线原理塑壳式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保护设备,用于在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自动切断电流,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它的接线原理如下:首先要明确塑壳式断路器的结构,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磁脱扣装置和热脱扣装置。
电磁脱扣装置用于检测电路中的瞬时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并在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流;而热脱扣装置用于检测电路中的长时间过载电流,并在超过设定时间后切断电流。
塑壳式断路器的接线原理根据电路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接线方式:1. 单相接线方式:在单相交流电路中,塑壳式断路器通常用来保护电路中的负荷。
其接线原理是将负载与电源连接,并在断路器的出线侧再连接负载。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流从电源进入断路器内的触点,在负载中流动,然后返回电源。
当负载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电磁脱扣装置会感应到过流信号,并将触点打开,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2. 三相接线方式: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塑壳式断路器可以用来保护三相负载。
其接线原理是将三个负载分别与三个电源相连接,并在断路器的出线侧再连接三相负载。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流从三相电源进入断路器内的触点,在负载中流动,然后返回电源。
当负载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电磁脱扣装置会感应到过流信号,并将触点打开,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除了以上两种接线方式外,塑壳式断路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并联接线或分段接线。
并联接线方式适用于需要更大额定电流的电路,它可以将多个塑壳式断路器并联连接,以实现电流的叠加。
分段接线方式适用于需要分段保护的电路,它可以根据电路的不同部分,通过连接多个塑壳式断路器,实现对不同部分的独立保护。
总结起来,塑壳式断路器的接线原理是根据电路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
通过合理的接线方式,可以实现对电路中负荷的保护,确保电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接线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额定电流和短路容量,以及正确连接电源和负载,以确保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和可靠保护。
断路器的上进线与下进线

断路器的上进线与下进线2012-02-17 11:30:16断路器的上进线和下进线在上面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了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和种类,文章中也提到过断路器的上进线和下进线会对断路器的使用会有影响。
在本文中详细讨论下。
关于上进线与下进线。
什么是上进线和下进线呢?上进线表示电源是接在断路器盖板标有LINE或1、3、5、7字样的一端(塑壳式断路器手柄“ON”(“合”)的上方),负载接在断路器盖板标有LOAD或2、4、6、8字样的一端(塑壳式断路器手柄“OFF”(“分”)的下方)。
下进线则是倒一个方向,电源线接LOAD,负载线接LINE。
对于绝大多数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如DZ20塑壳断路器等系列只能上进线而不能下进线。
万能式断路器的DW15-630、DW16-630也只能上进线。
DW16-2000、DW16-4000规格既可上进线,也可下进线。
DW40、DW45各种电流都可上进线也可下进线。
对只能上进线而不能下进线的理由是:1)结构原因:对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来说,上进线表示电源线经过联接板-静触头-动触头-软连接-保护系统(双金属元件或发热电阻元件和电磁铁系统)-连接板;而下进线则是电源线-连接板-保护系统-软连接-动触头-静触头-连接板。
下进线时,如果开断短路电流,电弧虽然大部分进入灭弧室,但总有一部分带电的游离气体向动触头连接部分移动,某相的游离气体与相邻相带电体接触,就可能发生相间短路。
另一方面,断路器即使成功地开断短路电流,但因是下接线,保护系统、软连接、公共转轴一直处于电源电压下(尽管无电流流过),将使绝缘件老化,也可能产生相间爬电等事故。
2)恢复电压的原因:所谓恢复电压是指断路器开断短路电路的过程,加在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压。
只要电弧经过拉长和驱入灭弧室,使其受冷却,提高电弧电阻和电弧电压,且电弧电压大于恢复电压时,电弧才能被熄灭。
恢复电压分有稳态恢复电压和暂态恢复电压两种。
暂态恢复电压有两个重要参数就是振荡频率f和过振荡系数r,f和r越大,触头间的电压增大速度也越高,电弧的熄灭就更困难。
断路器控制回路接线图

+KM
KDJ
KDJ
TBJ2
HQ
TBJ1
I
TQ
-KM
FWJ
HWJ
发“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KM
线圈
+KM
线圈
-KM -KM
证断路器可靠分闸。 重合闸:断路器保护分闸后,重合闸启动,(HCJ1—1)8—5
接点闭合。+KM—ZK—4d2—(HCJ1—1)8—5—D25—HCJ24—1 —4d12—HLP—4d14—(TBJ2—1)5—6—4d10—x:14—DL 常闭接 点—HQ—x:8—ZK—-KM 回路接通,HQ 受电,断路器合闸。 HQ 受电的同时,HCJ2 也受电,其自保持接点(HCJ2—1)7—8 闭 合,HCJ2 自保持,保证断路器可靠合闸。
手动分闸:SK 打至当地位,SK1—2 接点接通;WK 打至分 位时,WK1—2 接点接通。+KM—SK1—2—WK1—2—4d8—TBJ14—1 —4d4—X:17—DL 常开接点—FQ—x:8—ZK—-KM 回路接通, FQ 受电,断路器分闸。
远动合闸:SK 打至远方位,SK3—4 接点接通;调度远方合 闸时,(WKH—892)3d2—3d6 接通。+KM—SK3—4—(WKH—892)3d2 —3d6—4d14—(TBJ2—1)5—6—4d10—满足闭锁条件—x:14—DL 常闭接点—HQ—x:8—ZK—-KM 回路接通,HQ 受电,断路器 合闸。
远动分闸:SK 打至远方位,SK3—4 接点接通;调度远方分 闸时,(WKH—892)3d2—3d4 接通。+KM—SK3—4—(WKH—892)3d2 —3d4—4d8—TBJ14—1—4d4—X:17—DL 常开接点—FQ—x:8— ZK—-KM 回路接通,FQ 受电,断路器分闸。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接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接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电能表外置断路器作为电能计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电能表和电路系统,防止过载和短路等电路故障,确保电能计量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接法方面,正确的接线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了解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作用和接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接法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和操作这一关键设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外置断路器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对外置断路器的基本了解。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接法,包括具体的接线步骤和注意事项。
最后,我们将对接法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并提出应用建议,展望未来在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接法方面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接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接线操作。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接法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外置断路器的作用和正确接法方式,以确保电能表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同时,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还可以了解到接法的注意事项,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操作导致的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外置断路器的连接方式,读者可以提高对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理解,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读者在电能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技能水平,保障电能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正文2.1 外置断路器的作用外置断路器是一种用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的重要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1. 过载保护: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断路器额定值时,断路器会自动跳闸,切断电路,防止电路过载损坏设备和线路。
2. 短路保护:在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断路器能够及时跳闸,防止电流过大引起火灾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3. 便于操作:外置断路器可以手动操作,方便对电路进行检修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板前接线
板前接线方式为断路器的默认接线方式,如采用板前接线方式,无需做特殊说明。
用户可在断路器安装于成套设备之前,即在断路器基座的连接板上直接连接电源线及负载线,用螺钉紧固的接线。
二、板后接线方式
板后接线是指在断路器安装于成套设备内时,在断路器基座上的连接板通过安装板的螺栓上接电源线和负载线。
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更换或维修断路器时,不必重新接线,只须将前级电源断开。
由于该结构特殊,产品出厂时已按设计要求配置了专用的安装板和安装螺钉及接线螺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大容量断路器接触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安装时必须引起重视,严格按制造厂要求进行安装。
三、插入式接线
插入式接线是指在成套设备的安装板上,先行安装一个带六个插座安装座,与断路器的连接板上的6个插座配套使用。
安装座的面上有连接板或安装座后面有螺栓,安装座预先接上电源和负载线。
使用时,用户可将断路器直接插入安装座进行使用。
如断路器损坏,仅需拔出更换即可。
其更换时间比板前、板后接线要短,且方便。
但由于插入式接线断路器的插、拔需要一定的人力,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插入式产品,最大壳架电流为400A。
四、抽屉式接线
抽屉式接线一般用于万能式断路器的安装,断路器的进出抽屉由摇杆顺时或逆时转动完成,在主回路和二次回路中均采用插入式结构,省略了固定式安装所必须的隔离器,可做到一机二用,提高使用的经济性,在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给操作及维护带来极大方便。
万能式断路器可采用板前(垂直)、板后(水平)接线这两种固定式接线方式,也可采用抽屉式接线方式。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ABB断路器、施耐德断路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