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外因温度、压强(气体)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提示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
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
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内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溶解度(20℃)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
溶解度计算

综合 1.某学生在 ℃时取 某学生在10℃时取100 g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又取 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某学生在 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又取50g 水加入35.4g硝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发现有晶 硝酸钠配成溶液, 水加入 硝酸钠配成溶液 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体析出。已知10℃ 氯化钾、硝酸钠、氯化钠、 体析出。已知 ℃时,氯化钾、硝酸钠、氯化钠、硝酸钾的溶 解度依次为31g、80g、35.8g、20.9g。通过计算可推断出析出的 解度依次为 、 、 、 。 晶体是 D A.氯化钾 . B.硝酸钠 . C.氯化钠 . D.硝酸钾 . 2.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见下表 , 若把质量分数为 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见下表), 若把质量分数为22 %的该盐溶液由 6 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D ℃
例题 2.在t℃时,某物质 的溶液若恒温蒸发 某物质A的溶液若恒温蒸发 水,析出 无水晶体; 的溶液若恒温蒸发10g水 析出2g无水晶体 无水晶体; 在℃ 若恒温蒸发20g水,析出 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无水晶体, 若恒温蒸发 水 析出5g无水晶体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 B.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物质的溶解度为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物质的溶解度为 D.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物质的溶解度为 3.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 某温度下, 水中加入mg CuSO4或加入 或加入ng CuSO4·5H2O, 某温度下 水中加入 , 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为 与 的关系为 m= 1600n/(2500+9n) =
(完整版)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符号:S ,单位:g ,公式:S=(m 溶质/m 溶剂 )×100g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 >10g 1-10g 0.01-1g <0.01g3.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二、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2。
沉淀溶解平衡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
以AgCl 为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AgCl(s)Ag +(aq )+Cl -(aq ) 3。
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2)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3)定:达到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
2)表达式:以MmAn (s ) mMn +(aq )+nAm -(aq )为例:Ksp=[c(Mn+)]m ·[c (Am —)]n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 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4)影响因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完整版)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符号:S ,单位:g ,公式:S=(m 溶质/m 溶剂 )×100g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10g1-10g0.01-1g<0.01g3.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 1.溶解平衡的建立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
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
以AgCl 为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AgCl(s)Ag +(aq)+Cl -(aq)3.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2)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3)定:达到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
2)表达式:以MmAn(s) mMn +(aq)+nAm -(aq)为例: Ksp=[c(Mn+)]m ·[c(Am-)]n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 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因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完整版)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

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吗?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只需明白4点1: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如氯化氨,硝酸钾2: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基本不变,如氯化钠3: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如含结晶水的氢氧化钙,醋酸钙4: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既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好,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Solubility curve)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硫酸铜等。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食盐。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硫酸锂、氢氧化钙等。
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定义跟固体溶解度不同。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烧杯溶液中有未溶解固 体
未溶解的固体又溶解了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5gNaCl
10gNaCl
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 溶物质溶解
分析
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一、饱和溶液
加热烧杯,剩余的KNO3固体会有什么变化?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
冷却至室温
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130
硝酸钠
120
在_6_8_℃__时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钠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等__,___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1、概念: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
2、点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A: 表示t1℃时,Ca(OH)2
溶 解 度
的溶解度为S1g。
/g
S1 A
②曲线的交点B: S2
B
表示t2℃时,Ca(OH)2
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为S2g。
t1 t2
KNO3
NaCl Ca(OH)2
温度/℃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其中蕴藏着 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 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吗?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
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
解 200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硝酸铵 硝酸钾
.b . 硝酸钠 a
氯化铵
点:曲线上的点均表 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 的溶解度。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 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 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①当温度一定,改变溶剂和溶质的量。
温度 溶剂 溶液状态 溶质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溶解度
20℃ 100g 饱和
36g
136g
36g
50g 饱和
18g
68g
3?6g
200g 饱和
72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2g
?36g
②当温度改变时,如在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
可见: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外因只有温度,不会 随着溶剂、溶质的量的改变而改变。温度不同 溶解度不同。
2、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克)
(注: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 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自主练习、自我评价】
1、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3.9g,这 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 达到饱和状态。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自主练习、自我评价】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 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 0.0013g,所以碳酸钙是难___溶物 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4、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溶 200
5、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
/
解 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60
温
150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40
℃
130
溶
解
120
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10
100
(2)溶解度曲线
90
80
由点画线。
70
. .
硝
.酸
钾
.
定义: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 60
50
. 标表示溶解度,得到的溶解度随
40
. 温度变化的曲线。
30
.20 .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都是饱和点。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
(1)在一定温度下
(2)在等量的溶剂里
(注:人们统一规定100克溶剂里)
(3)溶液为饱和状态
(4)溶质的质量
(注:定量比较物质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规 定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单位用克。)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因此,为了具体表示一种物质溶解能 力的大小,我们引入另一个概念:溶 解度
这样行吗?
氯化钠不行 硝酸钾
10 ℃
40 ℃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这样行吗?
氯化钠 不行硝酸钾
应该溶剂的量相同
这样行吗?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不行
20克水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2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 解1克,这可以说明氯化钠、硝酸 钾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00
硝
90
酸
钾
80
讨论:
70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
60
氯化铵
50
氯化钾
变化影响情况。
40
氯化钠
30
20
硼酸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 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 小,如:Ca(OH)2。
小结
一、溶解性
1、定义: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二、溶解度
1、定义:
2、60℃时, 60g某物质溶解在50g水 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60℃时,该物 质的溶解度为 120。g
【自主练习、自我评价】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3g食盐,则食 盐在20℃时溶解度为23g。 B、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3g, 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3g。 C、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36.5g,则食盐 的溶解度为36.5g。 D、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为 36.5,则食盐的溶解度为36.5。
氯化钠 硼酸
曲线:曲线越陡,该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越大。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t)
/ /
溶 200 解 度 190
g
硝
180
酸
铵
170
160 150
140
130
硝
酸
120
钠
11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度
g 0.15
0.10
0.05
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同种物质在不
2、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同种溶剂中溶 解能力不同
内因: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
不同物质在同 一溶剂中溶解
能力也不同
外因:温度
注意:物质的溶解性只能
粗略的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 大小,不能确切表示一种物 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从生活走进化学
例如:我们知道蔗糖、食盐都易溶解 在水中,那么你能利用溶解性比较出 它们溶解能力的大小吗?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从生活走进化学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 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实验探究
等量的植物油
较多的 较少的熟石
蔗糖
灰
10ml水 10ml汽油 10ml水
10ml水
一、物质的溶解性
1、定义: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 大。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 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6、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4)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如:K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