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论文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相关推荐填的步骤,这一步骤的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决定着路面的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就目前的情况看,路基与沟槽回填土沉陷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通病,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夯实质量的不达标所导致的。

路基以及沟槽出现沉陷问题,路面也便会出现沉陷现象,这不仅会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对其加以解决。

1.2 桥梁裂缝。

在道路桥梁中很容易发生道路桥梁裂缝现象,可是一旦桥梁裂缝超出相应范围则会对道路桥梁质量以及行车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当前道路桥梁修建技术并不能彻底处理桥梁裂缝问题,可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控制。

并且桥梁裂缝的产生也有据可循,能够依照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防治。

产生桥梁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预应力不足、温度应力等因素。

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则较易产生混凝土铺设不均的状况,在路面压力过大或水浸泡时则会导致裂缝。

并且温度的变动也较易构成裂缝,在温差过大时,路面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因素出现裂缝。

因此对于桥梁裂缝问题,施工中应当注重混凝土的铺设密度,以便能够均匀,温度对路面形成的影响,在施工中应当避免高温季节或天气,尽量降低温度对路面形成的影响。

1.3 路基纵向裂缝现象。

路基纵向裂缝现象同样也是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中的一种,总的来说,这一裂缝现象主要出现的时间为路基修筑完成之后,主要位于道路的中心线上。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的过程无法得到保证,或者路基的宽度没有在相关标准范围内,以及施工过程中路面混杂进了垃圾以及落叶等,都有可能产生路基纵向裂缝。

1.4 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筋尤为关键,添加钢筋能够良好提升道路桥梁的硬度,提升道路桥梁的质量。

可是在道路桥梁中较易产生钢筋锈蚀的状况,这是由于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钢筋未经处理,令钢筋较易由于氧化而产生锈蚀问题,钢筋的锈蚀大多因为钢筋原材料、环境乃至施工中各类因素。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与预防处治措施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与预防处治措施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与预防处治措施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的使用年限和使用效果由路基质量的决定。

因此,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是公路工程的关键。

本文就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路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Abstract: subgrad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the lifespan of the pavement and using effect is determined by the subgrade quality. Therefor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mmon fault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subgrade; The quality common fault; Preventive measures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公路路基的工程质量对整个公路的质量影响较大。

所以在公路路基建设中,对路基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对路基当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此保证公路路基工程的质量。

1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当地的地质条件如果不好,土质就会比较软弱,所以在填筑前,不进行换土或进行软基的一些相关处理,路基就会很容易形成压缩下沉也有可能造成挤压位移:如果在沟谷时,工程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填土高度可能会不同,这样就会导致不均匀的下沉;环境的影响因素,积雪过大、洪水、地等自然灾害或温差过大,都会对路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进行路堤填料时,填料中如果混入一些劣质土,或者土层中含有大量的大块冻土等,或者填石料性质不均匀,在也有可能造成局部明显的下沉;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断面尺寸大小不合理,就会造成加固与排水不行;在施工的时候,没有按照设计的填筑顺序来施工,或者没有在全宽范围内进行分层填筑,填料质量和填筑厚度都不符合规定;不同性质的填料有不同的抗水性和可压缩性,这就可能造成沉降均匀,一般对于路基填料含水量没有很严格的控制,这就会使得压实不够充分;在施工过程中,路面积水过多,就会浸入路基内部,对内部造成破坏,所以会在天晴施工,对积水没有进行排除,就会造成质量隐患;当然还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责任心,偷工减料,这些都有事公路路基质量的通病。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摘要】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问题的背景,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接着对路基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问题的原因。

在预防措施讨论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在道路工程中预防路基质量通病的发生。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处治对策,并通过实例分析加以佐证。

最后结合案例总结,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道路工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路基质量,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路基质量通病问题,为道路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质量、通病、预防、处治、分析、措施、对策、实例分析、案例总结、重要性、未来展望、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时有发生,给道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和危险。

预防和处治路基质量通病成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对路基质量通病的定义、原因、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只有深入了解路基质量通病的起因,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制定预防和处治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分析,能够帮助更多的道路工程从业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意识到路基质量通病的严重性,共同探讨预防和处治的有效方法,提升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1.2 问题提出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是保障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的道路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路基质量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路基质量通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为疏忽和错误操作,导致路基材料的不均匀性和质量不达标;其次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路基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还有设计不合理和监理不到位等原因也会导致路基质量问题的出现。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治道路工程中,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而在路基工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路基沉降、塌陷、裂缝等问题,给道路使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预防和处治路基质量通病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路基工程质量改进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一、预防路基质量通病的措施1. 合理设计:在道路工程的初期,要充分考虑路基所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荷载等因素,对路基进行合理设计,尽量避免地质灾害风险和道路使用压力造成的影响。

2. 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

在土方开挖和填筑过程中,需要对土质进行认真筛查和检测,确保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合理排水:路基工程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地基土的水分含量,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4. 加固处理: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和塌陷的路段,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如土体梯度处理、路基加固等。

二、处治路基质量通病的方法1. 路基沉降:对于路基沉降,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或局部修复。

加固处理可以选择填充较好的土石料,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局部修复可以采用边坡切割、排水管道清理等方法。

2. 路基塌陷:对于路基的局部塌陷,可以采用填充法、加固法等进行处理。

填充法是指通过填充高标号水泥土或碎石料,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加固法是指通过加设加固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加固材料加固路基的结构。

3. 路基裂缝:路基出现裂缝时,可以采用灌浆封堵、表层铺装等方法进行修复。

灌浆封堵是指采用特殊的灌浆材料填充路基的裂缝,以加强路基的整体性;表层铺装是指在路基表面进行新的路面铺装,覆盖原有的裂缝部分。

预防和处治路基质量通病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和综合的处理。

在道路工程中,要充分重视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路基质量的整体水平。

对于已经出现的路基质量通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保障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毕业论文范文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毕业论文范文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毕业论文范文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引言道路工程建设是国家的重点项目,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实际建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运行效率等。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道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探讨了道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通病分析施工工艺不规范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工艺是最核心的环节。

如果工艺不规范,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实际建设中,我们发现,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常常不按照规范来进行施工。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材料不符合规范道路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材料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材料不符合规范,可能会对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采用劣质材料来进行建设,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质量监控不严格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

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监理单位等外部监管机构在监管不严格,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核查不严等原因,导致质量监控不严格,从而导致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标准化为了避免施工工艺不规范对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施工标准化。

我们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达到一个合理的标准化施工水平。

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为了避免材料不符合规范对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们应该严格把关材料质量。

我们应该在材料进货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把关,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为了避免质量监控不严格对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们应该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对道路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达到预期目标。

结论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是保障人们安全出行和物资运输的重要保障,要保证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不断加强施工标准化,把关材料质量,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原因与解决对策论文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原因与解决对策论文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摘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路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我国的路基工程却存在着一些顽疾无法治愈,被称为质量通病,本文就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路基工程质量成因对策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city road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role, but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re is some persistent ailment cannot be cured, known as the common faults, this article is to produc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a directional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quality causes countermeasures前言: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根据路线的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最重要的目的是承受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足够,耐久性强。

其强度会受到温度、水、土的变化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荷载的作用导致路基的设计、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探讨。

1.路基质量通病成因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路基建设的通病主要包括整体或者局部的不均匀沉降、裂缝、边坡塌陷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地质、地形无法满足施工的需求在一些道路路基的施工区域,地质条件较差,比较软弱,软基处理不到位,大致压缩下降或者是挤压位移;一些区域的地形十分的复杂,为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导致路基不均匀的沉降。

浅谈路基路面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

浅谈路基路面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

2019浅谈路基路面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杨建雄四川丽攀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摘要: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内容,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通行情况会产生较大影响。

对此,本文首先对路基路面工程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对路基路面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以及预防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路基路面;特点;质量通病;预防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合理,则会造成质量通病。

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只有对路基路面工程各类质量通病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预防策略,才能够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因此,对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预防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一、路基路面施工的具体特点(一)复杂性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中,要综合各项因素,将施工周围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有合理的衔接,因此,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项施工技术复杂且工程量巨大的工作。

(二)广泛性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候的一定要尽量缩减施工期限,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减少影响,但是这样也会给施工过程带来一些难度。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粉尘、噪音等污染,所以一定要处理好质量和文明施工的关系。

二、路基路面工程主要质量通病(一)路面不平在路基路面施工中,路面平整度是检验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路面不平整的问题比较常见,如果施工控制不当,则容易发生路面不平整的问题,进而影响行车质量、行车舒适度以及行车安全性。

导致路基路面不平整的因素比较多,其其中,压实度不足的影响比较大,另外,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当、路基基准线控制不当,也容易影响路基路面平整度。

(二)裂缝路基路面工程裂缝的形态有很多种,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等等。

其中,横向裂缝与公路的行车方向相垂直,而纵向裂缝则与公路的行车方向平行,另外,如果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均发生,则会形成网状裂缝,其危害程度比较大。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论文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论文

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的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辅助性设施常出现的质量通病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和辅助性设施,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现就一些较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1.路基与路面1.1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治理方法:(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

(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

(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

(4)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特征
1、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坡变碎、行车颠簸。

2、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

3、路面出现横向通裂,裂缝处出现错台。

二、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形成原因
1、设计方面
1)地质勘测资料不全,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原沟塘地段没有堪查清楚,对横向地层分布情况也钻孔较少或静力触探布点不足,设计依据不充分。

2)设计拟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处理深度不够,处理效果不明显。

3)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不设渐变段造成处理路段与非处理路段交界处形成沉降突变。

4)等载或超载预压路段预压期预计不足。

5)软土地基路段高填土路基未按规范规定设置反压护道或反压护道宽度不足,造成填筑过程及运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地面侧向变形,强度降低甚至导致滑动破坏。

6)高填土路段,特别是严重缺土路段,对填料的调查选择欠周到,设计取土坑沿深度方向土质变化未能列明,造成施工中不同
土类的填料混填或分段填筑,且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能的变异,形成不均匀沉降。

7)高填土路堤设置的暗埋式通道设计长度不足,不能满足超宽碾压要求。

8)路基排水设计不完善。

2、施工方面:
1)软基处理未达到设计深度,原材料进场未按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检验,导致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软土地基路段路堤填土速度过快。

3)使用不适宜的填料又未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4)不同土类的填料混填或分段填筑形成抗水性、压缩性的变异。

5)填挖交界或非全宽填筑或分段填筑时交接面未作妥善处置形成的沉降差。

6)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7)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8)分层填土辗压时压实层厚度偏厚,压实质量差。

9)分层填土未经初步找平,压实不均匀。

10)施工检测取样未按规程操作,实测压实度存在虚假现象。

11)巨粒土或粗粒土中所含漂石粒径过大难以压实均匀。

12)高塑性粘性土填筑路堤工序不连续,造成工后压实度下降。

13)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未按规范操作。

三、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方面:
1)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应进行详细探查,尤其必须对特殊路基的设计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

2)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必须根据不同的路堤高度(折算成附加荷载),不同的软土埋深、层厚和土性,分段计算分析在天然地基状态下的稳定与沉降情况。

进行计算分析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满足稳定和工后沉降标准要求
的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必需设置渐变段以避免路基沉降突变,渐变段的设计应按特殊设计要求进行,并需对侧向变形作出考虑。

3)基底设计
为利于实行填前压实,若遇地表湿软,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石灰、水泥或铺设土工布等措施;地下水位高或常年积水路段,除需完善降、排水设施外还宜设置隔水层(如用砂砾、碎石等渗水材料)。

4)路基填料的采用应对拟定取土坑或借土料场沿深度方向的土层分布、土性、含水量进行调查,并列表说明,避免不同土性填料的混填或分段填筑。

避免使用不宜于填筑路堤的填料,确有困难时必须提出改性措施及技术质量指标,但不能用于易产生稳定问题和下沉等敏感的部位。

5)高填土路堤设计应考虑采用土肩及边坡防护或用急流槽将水引离路堤,保证高填土路堤边坡稳定,护坡道的宽度应依照有无软土地基、填料的性质、取用的边坡坡率进行综合设计。

6)为减少粘性土路堤结构的压缩变形,在采用掺灰处理的基础上可再掺加少量水泥(掺灰剂量宜适当调整),设计工艺上采用先掺灰(提倡采用生石灰粉)改良土性再掺水泥进一步改良土性以提高路堤结构刚度。

2、施工方面:
1)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交通部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出自检要求,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交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交完整真实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分项工程自检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

2)对于地下水的埋置深度和地面水对填方路基的稳定性及施工影响,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补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隔水,疏水措施。

3)地基处理要点
(1)施工顺序:无论何种处理方法,都应按设计要求先开沟排水,再清表整平原地面,做好填前压实,并整出一定的横坡度。

设计竖向排水体处理的地基,应在铺设下半层砂或砂砾垫层后,方可打设排水体。

排水体顶端,应按设计预留一定的长度(30cm左右),最后再铺设上半层砂或砂砾层。

设计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地基,应在原地面整平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适当碾压,使之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再作地基处理。

沟塘必须在清淤换填分层碾压至相邻地面高程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

(2)所有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都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采购、堆放和使用。

(3)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要求
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时,其机械设备性能应符合接地压力与处理地基的承载力相适应;打设塑料排水板严禁出现扭结、断裂和撕破滤膜等现象。

剪断板体时,要预留足够的外露长度。

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板体的打设标高。

土工织物铺设时,要求做到绷拉无皱折。

水泥搅拌桩处理时,其施工机械应按水泥喷入的形态(即粉喷法或湿喷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组合。

采用粉喷法,其粉体发送器必须配有粉料计量装置,并准确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施工前应先以实际使用的水泥,进行室内配方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不少于5根的成桩工艺试验,取得满足设计喷入量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灰量等技术参数;确定搅拌的均匀性;掌握下钻桩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复喷范围。

复搅深度必须保证大于6m,粉喷桩的检测可采用静力触探或钻芯取样试验法。

挤密碎石桩处理时,需采用de40-60系列管式振动沉桩机,内置平底活页式桩尖,桩管直径一般为377mm或426mm,并设有二次投料口,最大沉桩深度能达20m。

施工顺序从四周边开始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跳跃间打。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挖除桩管带出
的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口。

施工中应记录沉桩深度、制桩时间,每次碎石灌入量,反插次数等,并按规定作质量自检记录,施工中如发现土层有较大变化,投料量或沉桩速度异常应立即停工,并报告监理。

4)路堤填筑要点
(1)路堤填筑与速率控制:地基处理完成后,应适时进行路堤填筑。

对于竖向排水体处理地基完成后,即可填筑;对于水泥搅拌桩处理的地基,应在一个月后填筑。

其填筑速率要动态控制,当日变形量沉降不大于10mm/d,水平位移不大于3mm/d时,一般可以正常填筑;若日变形(沉降和位移)陡增,就必须增加测次,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停止加载或减缓填土速率或卸载等)。

(2)填筑宽度,应按设计施工坡率超宽碾压要求控制。

摊铺厚度,要拉线控制,并经常检查。

(3)堆载预压与沉降补方:堆载预压时间越长,工后沉降就越小。

因此,对有预压要求的路段,在施工中应尽可能早地安排堆载。

堆载顶面要平整密实有横坡。

沉降后应及时补方,一次补方厚度不应超过一层填筑的厚度,并适当压实。

施工单位每月均应测定沉降量,并向监理报告一次。

严禁在预压期不补填,而在预压后期,或在路面施工时一次补填的做法,以免引起过大的沉降发生。

(4)位移观测:对于路堤施工的安全稳定,位移的观测比沉降观测更重要。

施工时必须按规定埋设位移观测桩,并坚持正常观测
记录。

5)细粒土(含粉土、粘性土等)易受降雨及气温等的综合影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合理安排工期,组织连续施工,雨后必须复压,过冬要注意覆盖,后续施工前必须复验。

6)应针对粉性土在填筑过程中的稳定性(如雨水冲刷等)进行分析并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7)路基施工过程应针对不同性质的填料及辗压工具性能选用不同的压实厚度,如轻型钢轮压路机适用于各种填料的预压整平,重型钢轮压路机适用于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重型轮胎压路机适用于各类土,尤其是细粒土,羊足碾则需与钢轮压路机配合使用,对细粒土的压实效果较佳,振动压路机则宜于用作砂类土、砾(碎)石土和巨粒土,若用于细粒土的碾压则效果相对较差。

8)填料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影响极大,施工前应根据标准击实试验取得的数据,按照施工气候条件及试压结果作出适量调整。

9)过湿粘性土的处理推荐使用生石灰粉替代块灰改良土性,另掺2%~3%的水泥(需由试验确定,石灰掺量可适当调整)以增加压实层的早期强度和刚度,减少压缩沉降。

10)对采用粗粒或巨粒土填筑路基时应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合理确定分层压实厚度,并需对最大粒径加以控制,一般路床下层最大粒径以不大于压实层厚的2/3为宜,超过限定粒径的巨粒料应在出料场前先加以剔除,路床最上层应控制粒径小于10cm,以利于路床顶面平整度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