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成语运用错误

合集下载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分析及易错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汇总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分析及易错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汇总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分析及易错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汇总【常见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是“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与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成语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

成语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

成语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附一:一字见义的成语总结:1.“不名一钱”中的“名”义为“占有”,成语义为:一个钱也没有。

2.“文不加点”中的“点”义为“涂改”,成语义为: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3.“莫名其妙”中的“名”义为“说出”,成语义为: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

4.“文过饰非”中的“文”义为“掩饰”,成语义为:掩饰过失、错误。

5.“爱莫能助”中的“爱”义为“同情”,成语义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6.“不刊之论”中的“刊”义为“修改”,成语义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高屋建瓴”中的“建”义为“倾倒”,成语义为: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8.“久假不归”中的“假”义为“借”,成语义为: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9.“屡试不爽”中的“爽”义为“差错”,成语义为: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0.“不可理喻”中的“喻”义为“使明白”,成语义为: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11.“不足为训”中的“训”义为“准则、典范”,成语义为: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12.“不以为然”中的“然”义为“对”,成语义为: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13.“不速之客”中的“速”义为“邀请”,成语义为: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4.“食不果腹”中的“果”义为“饱”,成语义为: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15.“尾大不掉”中的“掉”义为“摆动”,成语义为:形容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

16.“适逢其会”中的“会”义为“时机,机会”,成语义为:恰好碰上那个机会。

17.“别无长物”中的“长”义为“多余的”,成语义为: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18.“恃才傲物”中的“物”义为“自己以外的人,众人”,成语义为:仗着自己有才能而瞧不起别人。

19.“自以为是”中的“是”义为“正确”,成语义为: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行其是|”的“是”也是“正确”。

20.“分庭抗礼”中的“抗”义为“对等”,成语义为:客人与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

望文生义误用成语50例

望文生义误用成语50例

望文生义误用成语50例注:例句均为误用,大家一定要注意。

1、向壁虚构例:他作画时喜欢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向壁虚构,这样灵感才会喷涌而出,画出境界。

向壁虚构指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2、旷日持久例:学好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旷日持久指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3、空谷足音例: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穿着高根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

4、不赞一词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5、炙手可热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比喻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6、万人空巷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被人误用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7、无所不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

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上句即是如此。

8、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显然不当。

9、不刊之论例:这是一篇不刊之论,因而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指无须修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不刊之论”的正确义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巨大活力,五一假期络绎不绝 的游客让人叹为观止。 B.十七岁出版第一本小说,二十多岁便常在写作论坛发表演说 ,她可谓锋芒毕露。 C.想象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阅读文章时浮想联翩,方 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D.中国女篮终进决赛!场下姚明看似一言不发,内心的喜悦自 是不言而喻的。
十秒钟思考
褒贬不分
解析:“哗众取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3: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小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 写手之一。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屈指可数”跟前面的“蓬勃发展”矛盾。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4: 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妙手偶得这篇中篇小说。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这里形容小 说,属于用错对象。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9: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 听众的热烈讨论。
十秒钟思考
谦敬误用
解析:“抛砖引玉”是谦辞,用来形容自己,不能形 容别人。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0: 这次的学习交流会,很多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解析】选择 C
A.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使用 正确; B.鲜腴:新鲜肥美;通常指刚生产的、未变质、滋味鲜美、有光彩 的食物。使用正确;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为贬义词。 不能形容对名利放在心上,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使用 正确;
【解析】选择 C
A.蔚然成风: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种风气;引申义是事 物盛极一时,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使用正确; B.妙手偶得: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做出的作品。使用正 确; C.骇人听闻: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不能形容好消息,使用 有误; D.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使用正确;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

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

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

成语运用错误范例155例(有代表性)

成语运用错误范例155例(有代表性)

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

意思反了。

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 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9.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句;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 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分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不合语境, 改为“抑制不住”)
例句:创文明班级是全班人的事,我绝不能责无旁贷。
分析:“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 别人。与前面的“不能”重复。语意重复。
例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村民们七嘴八舌 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例句:.种种人身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 出现在公众面前。
分析:“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 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 出来。褒义。而句中“种种人身安全问题”是贬 义,褒义贬用不当。
例句: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 精神值得提倡。 分析:“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 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注意:同学、 朋友、同事之间讨论问题或请教长着不能用“不耻 下问”。用错对象
分析;“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 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望文生义。
பைடு நூலகம்
成语考试
• 常见题型:选择题 •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1、褒贬不当 2、用错对象 3、不合语境 4、语意重复 5、望文生义
1、褒贬不当
例句: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 求精,锱铢必较。
分析:“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 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贬义褒用不当。
分析:“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与 “众说纷纭”意思一样,语意重复。
例句:央视“激情广场”在银杏公园激情上演, 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分析:“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 疲倦,不是开心高兴的意思,望文生义
例句: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将新车设计得八 面玲珑,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

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

成语运用八种常见错误一、感情色彩误用。

1、(2002年题)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

褒义词。

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显然语境是贬义,该用贬义词,却用了褒义词。

2、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

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

褒义词。

“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995年全国高考题)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年全国高考题)“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算计、谋害别人,也是贬义词;有些成语褒贬鲜明。

如“胸无城府”“叹为观止”“同心同德”“虚怀若谷”“大有作为”等都是褒义。

“信口雌黄”“有恃无恐”“无所不为”“肆无忌惮”“处心积虑、火中取栗、趋之若骛、炙手可热、无所不为”颐指气使”“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蠢蠢欲动”,“洗心革面”“过江之鲫”、“夸夸其谈”、“弹冠相庆”、“无独有偶”、“煊赫一时”、“无所事事”、“兴师动众”、“投其所好”等常用贬义场合,否则就是误用。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像处理问题。

“登峰造极”——(贬)比喻达到极点,多用于坏人;(中)有时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是中性词,也恰当。

这种类型中有一类需特别注意,有些成语身兼两种色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个成语运用错误
1.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杳无音讯"应改为"无影无踪")
2..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3..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不名一文"应改为"一文不值")
4..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佣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始作佣者"是贬义)
5.这几天,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和前政府官员还接连发表谈话或给克林顿总统写信,认为轰炸顶不了事,要干就干个痛快,派出地面部队,推翻萨达姆,另立新政府。

这就更与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应改为"背道而驰")
6.作为全市读书竞赛活动的倡导者,中共邢台市委副书记王三堂曾对一次社会调查疾恶如仇:相当一部分家庭买书。

藏书数量较少,读书、用书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业余时间打麻将、泡酒馆引发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

(."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用在这里不恰当)
7.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8.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

"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舍本逐末"改为"本末倒置")
9.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
10.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重整旗鼓"是褒义词,应改为"卷土重来")
11.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左右为难" 指人不指事)
12.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把人忧天"应改为"庸人自扰")
13.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恨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
14."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

(."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
15.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见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
16《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土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或比喻手段高超,这里应用"死灰复燃"C"推波助澜"是贬义词)
17.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推波助澜"是贬义词)
18.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
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话的一样)
19.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与胆量。

("弹冠相庆"多含贬义)
20上海一个钢厂厂长,伪装清廉好些日子,直到被捕那天还在座谈会上夸夸其谈他反腐倡廉的经验体会呢!(."夸夸其谈"改为"高谈阔论)
21.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如坐春风,自由自在地发表她的观点。

(如坐春风"应改为"满面春风")
22.人民组织起来和杀人放火、惨绝人寰的日寇英勇斗争。

(B."惨绝人寰"改为"惨无人道")
23.他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不谋而合"改为"不约而同")
24.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情不自禁"改为"不由自主")
25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
26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
27.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28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面目全非"是贬义词,应改为"面目一新")
29.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神机妙算"是褒义词)
30.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肥头大耳"是贬义词,"面红耳赤"指因急躁、害羞脸上发红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合)
31.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是褒义词)
3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33.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面面相觑"用于人与人之间)
34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
35.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36.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

37.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之间)
38.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改头换面"比喻只换形式不变内容)
39.电视剧创作有一种倾向,《北京人在纽约》一炮打响,不久就有《上海人在东京》。

《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却每每给观众以狗尾续貂之感。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
40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无动于衷"改为".心不在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