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合集下载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文革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并与外界沟 通的重要渠道。 通的重要渠道。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或起名 为“红星”、“工农兵”、“向阳花”等, 红星” 工农兵” 向阳花”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抓革命、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抓革命、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报纸的功能。 报纸的功能。
外因: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 消息: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央视在 “ 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 的特别节目 ,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 健美猪” 是用“ 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肉精” 喂成的, 且有一部分“ 瘦肉精” 汇公司。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据报道, 流入南京、 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但 传播新闻、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和广播,正在逐渐被新兴的媒介所取代,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和听音乐,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参与在线社交活动以及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多样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介的观众和读者大量减少。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已成为人们分享自己生活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发布个人动态、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家人以及其他用户实时交流。

此外,各种新闻、娱乐和品牌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到大众。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广泛和个性化。

最后,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也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如今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轻松地访问各种应用程序,包括新闻、游戏、娱乐和社交网络等。

移动应用程序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访问方式,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个性化选择和定制。

因此,移动应用程序在传播信息和娱乐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媒介正经历着巨大的更新和变革。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使得传统的传播媒介逐渐式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将继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播媒介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发布内容并与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进行互动。

这对于个人创作者和小型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推广自己的作品、产品和服务。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泛滥和真实性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可能包含虚假或不准确的内容,而且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所喜欢的观点和信息。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京剧《定军山》,演员为
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著 名电影导演、男女 演员和名作各有哪 些?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的普及——电视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的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 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 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 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
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在 巴黎公映,标志着 世界电影的诞生。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 出。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了解这部电视纪录片的 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6.24 04:41:0 904:41 Jun-202 4-Jun-2 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1:0 904:41: 0904:4 1Wednesday, June 24,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6.24 20.6.24 04:41:0 904:41: 09June 24, 2020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 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 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 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6、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 亿。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
1、产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 2、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 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6月24 日星期 三上午4 时41分 9秒04: 41:0920 .6.24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6 月上午4 时41分 20.6.24 04:41J une 24, 2020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正确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要求各小组整理出一份不少于500字的探讨报告,报告中需包含具体实例和分析,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布置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预测未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并阐述自己的观点。题目如下:“请谈谈你对未来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看法,你认为哪些新技术、新平台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要求不少于1000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互联网、手机等,探讨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的报纸、近现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2.详细讲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如清朝的《申报》、民国时期的广播、新中国成立后的电视、21世纪的互联网等。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讨论以下问题:
a.该传播媒介的出现背景和发展历程。
b.该传播媒介的主要功能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c.该传播媒介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准备课堂分享。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组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教师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媒介变迁,树立时代观念和前瞻性思维。
5.课后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手机、互联网等,分析其发展历程、功能特点以及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0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0
懂,久而久之,“亦多有融会贯通者”,运笔写 信,居然文理通顺。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 是什么?维新运动期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有哪 些?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报纸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1)第一份报纸:《昭文新报》。 (2)维新时期:《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3)作用:促进识字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
归纳综合
三 大众传播 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 . 原 因 : 进 入 19 世 纪 , 品 种 单 一 的
_官__方__报___纸___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
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 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概况 (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 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年3月 了广播电台
播电台
1928 中央广播电台在南 近代中国第一座全
年8月 京开播
国性的广播电台
(3)现代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 的各级广播电台。
②改革开放以来,__广___播__事___业_有了新发展,
广播节目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4)地位 ① __无__线__电__广__播__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 个重要内容。 ②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 乐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近代
时间
表现
特点
1923年 1月23日
英美报商创办的 “大陆报—中国无 线电公司广播台”
中国境内第 一批广播电 台
时间
表现
特点
1926 年6月1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 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 座广播电台
1927 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4、辛亥革命时的《民报》、新文化运动 时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的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都是有力 的思想宣传武器。
探究:清末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
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 提创总由君。” 思考:(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功能? (2)这种传播媒介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案: (1)报纸。 (2)了解重大事件、通达民情、唤醒民众(开启 民智)、制造舆论、针砭时弊、舆论监督、传 递信息、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
2012年3月22日...据《长江商报》报道湖北省通城县广播电视局 副局长徐某醉酒驾驶无牌轿车回家,被当地民警查获,徐某指使 人停掉了警用步话机,还扬言开除处警民警女儿。...
张朝阳搜狐公司:中文世界最 强劲的互联网品牌;34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 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 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 天的太阳。 ”
墨西哥电信巨子卡洛斯· 斯利 姆· 埃卢(Carlos Slim Helu)590亿美元资产 中国金融网创始人何世红:创 造网络产业的金融神话
1.广播事业(20世纪20年代初——今)
70、80年代“小喇叭”唱响了那个年 代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
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
前苏联时代的留声机和收音机
民国时期的矿石收音机
张文新坐在新盖好的广播站机房前(河南民权县双塔乡 ) 1995年4月24日 我国卫星数字广播开播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旧址,现位南京鼓 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
3.电视事业 (1)起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 北京电视台 __________开始试播。 (2)发展 中央电视台 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_____________。 中星九号广播电视 ②1978年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 己的电视台。③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 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 态的广播_____________ 。(90年代中后期: 电视传播网络 天上卫星、地上网络)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的发展史。

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例题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报刊,时间是在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电影电视出现的时间是在1915年,电报电话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铁路交通出现于188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 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
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 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重点突破:
通过以下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分析电视的功用。
想一想,这类节目对人们的政治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使人们了解时政,理解、 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参考答案:
电影发展的特点(3分):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电影的优点(1分):真、奇、活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法·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由 卢米埃尔兄弟
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
在巴黎公映, 标志着世界电 影的诞生。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地点
民族资产阶级传播思想的要求
参考答案:
近代报刊产生的原因(4分):
1.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使人们的信息需求大增;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4.民族资产阶级传播思想的要求;
第一组:
1.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中国近代报刊 什么时候兴起的?(1分)并分析其产生 的原因(4分)及其影响(4分)。阅读第3 自然段,概括通俗性报刊的特点(4分)
2.阅读第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近代广播事业的发 展概况。(2分)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3分)
3.阅读第6—8自然段,根据我国电影发展的历程,概括我 国电影发展的特点(3分)并分析,相对于广播,电影 有什么优点?(1分)阅读第9自然段,分析电视给人们 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西方报业的发展与文化扩张。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

大的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

治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创刊,是一份 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报纸。
1895年康有为在上海创 办《强学报》。
1895年康有为 在北京创办《万 国公报》,三个 月后改组为《中 外纪闻》,成为 中国资产阶级改 良派的第一份机 关报。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 漫画改编而成。2005年,在 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 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 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 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 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 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 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 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 巴黎。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 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 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 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2、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定军山》
1906年,北京丰泰 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 一部电影:京剧《定 军山》,演员为中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 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 》、《渔光曲》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 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 万,居世界第二位。
6、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占 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 55.4%。
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 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邸报》(887年)
《邸报》是官方主办的报纸,其主 要内容是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皇 室的动态,以及封建王府官员的升迁 罢黜、任免、赏罚等方面的消息。
第一组:
1.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中国近代报刊 什么时候兴起的?(1分)并分析其产生 的原因(4分)及其影响(4分)。阅读第3 自然段,概括通俗性报刊的特点(4分)
第三组:
阅读第6—8自然段,根据我国电影发 展的历程,概括我国电影发展的特点(3 分)并分析,相对于广播,电影有什么优 点?(1分)阅读第9自然段,分析电视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电影发展的特点(3分):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电影的优点(1分):真、奇、活 电视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
4.阅读第10—12自然段,分析互联网发展的原因(2分), 并例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4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 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上网?(4分)
汇报展示(16分钟)
各小组学生根据刚刚讨论的结果, 按着顺序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展示参考答案,并进行及时 评价。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第四组:
4.阅读第10—12自然段,分析互联网产 生和发展的原因(2分),并例举互联 网应用的事例(4分)作为一名中学生,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上网?(4分)
参考答案:
原因(2分):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
代的巨变。②互联网本身的优势。
例举(4分):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
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
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D
)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一度遭受 过重大挫折;改革开放后继续快速发 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 影大国之一。
1992年出品 导 演:陈凯歌 主 演:张国荣
张丰毅 巩 俐 ·第四十七届英国
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奖
·第四十六届戛纳 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获法国戛纳第47届国际电影节评 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1.下列不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影片(D )
A、《渔光曲》
B、《姊妹花》
C、《火烧红莲寺》 D、《一江春水向东流》
2.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D)
A、收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 B、订阅一些报刊 C、周末到电影院放松心情 D、晚上打开电视看看新闻
3.《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 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
如果了解这则新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大众传播媒介
专题四第3课
湖北襄阳三中 杨鹍鹏
6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
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 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组讨论:全班一共分成四个大组,讨论问题(12分钟)
1.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中国近代报刊什么时候兴起的? (1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及其对我们生活的 影响。阅读第3自然段,概括通俗性报刊的特点(4分)
对待上网态度(4分):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本节小结:
大众报纸的发展
方便信息流
广播影视的普及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互联网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牛刀小试:
5.(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3题)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 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
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B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6.(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8题)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
B 之事……广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
A.修筑铁路 B.创办报刊 C.放映电影 D.开通电话
4.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
D 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想一想,这类节目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使人们了解各种经济信息,引导人们生产和消费。
想一想,这类节目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 生活,获得休养。
全 国 电 视 台 台 标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 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表 现:①节目种类多,听众多; ②节目内容丰富多彩; ③深深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突破:
以上图片,可以看出广播发 展的特点(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体积越来越小,便于携带; 样式越来越时尚、美观。
第三组:
阅读第6—8自然段,根据我国电影发 展的历程,概括我国电影发展的特点(3 分)并分析,相对于广播,电影有什么优 点?(1分)阅读第9自然段,分析电视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 务报》,主要宣传进化论 ,倡导兴学校废科举,设 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 本主义,呼吁捍卫民族独 立,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 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 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
了很大影响。
上述报刊和文字材料,说明了中国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 近代报刊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了物质条件;
重点突破:
材料一:“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 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 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人心 者。”“西人谓中国人事无大小,非用压力不行, 故动以兵船相要挟。……西报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反谓中国之待外人如何凌辱,意在激怒其民,以 与中国为难耳。”——思想家郑观应 想一想,上述报刊和文字材料,说明了中国近代 报刊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