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第一课时:我的身体- 教学目标:- 研究并掌握身体的一些基本部位的名称,如头、手、脚等。

- 能够正确使用身体部位的名称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和研究头、手、脚等基本身体部位的名称。

- 让学生自己触摸不同的身体部位,并描述自己感觉到的动作和感觉。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身体部位的问题。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触摸并指出他人的不同身体部位。

-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身体部位名称来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第二课时:感官- 教学目标:- 研究并了解五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 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示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的感官,例如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音乐、闻到香喷喷的花香等。

- 分别向学生展示各种感官的实物示例(如眼镜、耳机、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和猜测不同感官的作用。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和感知各种感官的作用,例如倾听自然的声音、品味不同口味的食物等。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整理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整理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
整理
1. 天空中的物体
- 月亮
- 形状:圆形
- 发光物体
- 属于地球的卫星
- 白天看不见,晚上可以看到
- 太阳
- 形状:圆形
- 发光物体
- 是地球的光源
- 白天可以看到,但不可以直接看太阳,会损伤眼睛
2. 物体的重量
- 描述物体的轻重
- 轻的物体举起来感觉不沉,容易移动
- 重的物体举起来感觉沉,难以移动
- 描述物体的质量
- 质量是物体内部的一种属性
- 以千克(kg)为单位表示,使用天平测量
3. 物体的浮力
- 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 密度大的物体沉在水中
- 密度小的物体浮在水中
- 使用浮力制作一个小实验
- 取一个塑料玩具和一个金属钥匙放入水中
- 塑料玩具会浮在水上,而金属钥匙会沉入水中
- 因为塑料玩具比水的密度小,而金属钥匙比水的密度大
4. 物体的形状
- 形状对物体移动的影响
- 物体扁平的一面面对风,就容易飞起来
- 物体扁平的一面背对风,就不容易飞起来
- 物体的形状与物体的用途
-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用途和功能
- 例如,剪刀的形状使其能够剪纸、剪布等
以上是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知识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物质是我们周围所有事物的组成部分,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能量则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2. 食物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我们将学习到食物的种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奶类等。

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我们将学习到水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水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清洁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等。

我们也将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4. 太阳和天气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我们将学习到太阳的作用和它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

太阳的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5. 动物和植物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都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6. 地球资源的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资源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学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世界的运作规律。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吧!。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应知应会一、位置和运动1.足球比赛中,同学们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2.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4.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答:汽车行驶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乘客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方式1.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

2.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及从树上落下的苹果的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

3.转弯的火车、转动的风车、荡秋千的小孩、投出的铅球和颠簸的木马的运动方式都是曲线运动。

4.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轮胎的运动包括旋转和滚动等运动方式。

三、运动的快慢1.完成相同距离的运动,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时间越长,运动越慢。

运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雨燕、猎豹、短跑运动员、蜗牛。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的也就越快。

3.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常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或千米/ 小时(km/h)。

我们出行通常要使用交通工具。

四、运动和力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常需要停止、启动、加速、减速……这些都是汽车不同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经常发生变化。

3.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吸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4.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可以使小车加速运动;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不同的力可以使小车转弯,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可以使小车停止运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活动与健康第一课时:学会观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惯;-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

教学重点:- 学会仔细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 研究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教学准备:- 观察器材:显微镜、放大镜;- 相关实物:昆虫标本、植物标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2. 介绍观察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3. 示范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自尝试。

4. 提供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5. 结束本节课,总结研究内容。

教学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寻找不同的观察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并观察周围的事物,记录自己的发现。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第一课时:认识物质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物质样本:水、纸张、铁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样本的特征。

3. 提问学生,根据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类。

4. 给出物质分类的基本规则,让学生进行分类练。

5.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展示学生正确分类的例子。

教学延伸:-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厨房,观察更多的物质样本,并鼓励学生进行分类实践。

...第六单元:夏季与冬季...。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
1. 动物的种类:
- 哺乳动物:如猫、狗、牛等
- 鸟类:如鸽子、鹦鹉、鸭子等
- 爬行动物:如蜥蜴、蛇、乌龟等
- 昆虫:如蜜蜂、蝴蝶、蚂蚁等
2. 植物的种类:
- 树木:如柳树、松树、橡树等
- 花草:如玫瑰、菊花、牵牛花等
- 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
- 水生植物:如荷花、莲藕等
3. 天气现象:
- 晴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雨天:有雨水降落
- 多云:天空有云彩遮挡,不是完全阴天
- 雾天:大气中悬浮大量水蒸气形成的浓雾
4. 四季的变化:
- 春季:气温回升,大地回春,植物复苏
-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植物茂盛
- 秋季: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叶子逐渐变黄
-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植物休眠
5. 食物与健康:
- 均衡饮食:吃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等多种食物
- 营养不良:食物摄入不平衡导致身体发育不良
- 饮食惯: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定时定量进食
以上是我根据部编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太阳与我们
- 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太阳光照下,地球白天亮,夜晚暗
- 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与地理方位有关
- 太阳的光照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和氧气给人类和其他生物
- 太阳的热能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形成云和雨
第二单元:水
- 水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有无色、无味、无臭等特征- 水可以在三种不同的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转化
- 人类和其他生物需要水来生存
- 水有很多用途,如饮用、洗涤、种植等
- 人们应当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第三单元:空气
- 空气是地球上的一种气体
-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 空气中有氧气,人类和其他生物需要氧气呼吸
- 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和微粒,有利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和天气- 空气污染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我们应当注重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 科学是一种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 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 人类的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 我们应当积极研究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日历:1、记录天气情况。

(温度、云、风向和风速、降水情况等)2、一周的天气变化趋势。

2、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室外温度。

2、注意:在记录气温时,我们应该同时记录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云量和雨量的观察要实事求是;风的观测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3、风的测量:1、借助风向标等物品测量。

2、注意:在观测风向时我们不仅要知道风吹来的方向,还要知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观测风速时,可以用一秒内风经过的长度来表示风速的快慢。

4、云的观测:1、认识常见的云,并能够根据云的特点将云分为三种类别:晴天、多云和阴天。

2、注意:在观察云量的时候,我们只要观察天空中被云遮住的部分有多少就可以了。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现象:1、物质在水中以分子状态均匀分布。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2、物质的变化:1、通过加入物质,观察水的变化。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严谨地得出正确结论。

3、分离食盐与水:1、通过加热、蒸发食盐水,观察食盐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水蒸气烫伤。

第三单元宇宙1、天文知识:1、太阳系中包括八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注意:在表述行星的顺序时,我们可以借助口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来记忆。

2、太阳系模型:1、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和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制作太阳系的模型。

3、月相变化:1、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形成的。

2、注意:在观察月相时,要按照观察顺序,记录下月相、时间和位置等要素;在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时,要考虑到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电路1、简单电路:1、连接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2、注意: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反,小灯泡的金属点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灯泡的连接点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7、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0、降水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5、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

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生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声音低.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9、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

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1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1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15、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上天的。

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

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_氮气__,能帮助燃烧的是_氧气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

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空气传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进行的。

7、物体冷热的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37℃___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__100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0_℃___。

8、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色素。

二、判断: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3.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4.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 (×)5.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7、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8、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饭。

………………………………………(×)10、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