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对口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奔波劳顿摧枯拉朽B. 恣意妄为脍炙人口C. 气喘吁吁毕恭毕敬D. 妙手偶得脱颖而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B. 美丽的家园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的未来。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而且提高了思想觉悟。

D. 我们要学习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奇花异草C. 鸡毛蒜皮D. 眼疾手快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团火。

B. 她的声音像银铃般清脆。

C. 小明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5. 下列词语中,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成长愿景B. 爱护欣慰C. 静静美丽D. 领悟高尚6.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和文学书籍。

C. 她是老师,也是妈妈,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7. 下列句子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朋友。

B. 那片海,那片天,那片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C. 小明唱歌、跳舞、画画都很棒。

D. 她喜欢看书、看电影、旅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关联词错误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B. 我既喜欢数学,又喜欢语文。

C. 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成绩,否则就无法考上理想大学。

D. 他不是因为学习努力,所以成绩优秀。

9. 下列句子中,使用引号错误的一项是()A.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B. 他喜欢看《哈利·波特》这本书。

对口升学考试真题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十五)

对口升学考试真题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十五)

对口升学语文真题模拟及答案(十五)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颤.动(chàn) 瘦削.(xuē) 千乘.( shèng)B.歼.灭(jiān) 给.予(jǐ) 绵亘.( gèng)C.徘徊.(huái) 模.样(mú) 修禊.(xì)D.裘.皮(qiú) 雾霭.(ǎi) 做窠.(kē)2.下列各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嘱咐弘扬勃然大怒B.浇灌超拔觥筹交错C.筹划峥嵘走头无路D.凄惨债券虚无缥缈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九寨沟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久久不愿离去。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4.下列课文和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论语》B.《劝学》——《荀子》C.《鸿门宴》——《史记》D.《寡人之于国也》——《孟子》5.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B.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C.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只要每个人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才不难实现低碳生活。

D.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2015-2016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第三册和第四册一、二单元)含答题卡、参考答案

2015-2016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第三册和第四册一、二单元)含答题卡、参考答案

宿迁市职业学校对口单招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烷.(wán) 左睇.右盼(dì)廊庑.(wǔ)喋.血(diã)B.媲.美(pǐ) 憎.恨(zēng) 嘉猷.(qiú)苒苒.(rán)C. 梁枋.(fāng) 瞋.目(chēng)肋.膜(lâi)引吭.高歌(háng)D.瘐.毙(yǔ) 契.约(qiâ) 不啻.(chì) 起哄.(h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第三,有秩序地进行思维,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按步就班地往前进,以达到最复杂的问题。

B.不是“唯毕作福,唯毕作威,唯毕玉食”么?C.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D.世世代代人民的全部经验,所有他们的性格的诗的方面,都韵含在这些词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黯黮..(新的面目)刑天舞干戚.(盾牌)杂乱无章.(条理)..(昏暗的样子)别开生面B.寒暄.(问候)出类拔.萃(超出) 民脂民膏.(猪油)不欺.暗室(昧心)C.媲.美(比得上)趋.之若鹜(快走)沉沦之渐.(浸,沾染)天作之合.(配偶)D.桀骜.(顺从)殒.身不恤(.顾虑) 轻而.易举(像,到达)感.同身受(感激)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在那个沉默、_________ 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____________,那么反常规。

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

她们的悲喜交加的______________故事,为我当时______________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 后裔(yi)岛水(fu)殷红(yin)有恃无恐(shi). .B. 自诩(xu)刀俎(ju)遏止(仓)黯然失色(如). .C. 瞥见(pie)巢禀(ke)枙杆(wei)杳无音信(yao). .D. 颓记(pi)亵渎(xi仓)徘徊(hui)针眨时弊(bian). . .【答案】c【解析】A项,般红(y T n)为yan。

殷红[yan h 6 ng] : 发黑的红色。

B项,刀俎(j u)为zu。

刀俎[d a o z u ] : 刀和站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D项,徘徊(hu1)为hu6 i。

徘徊[p6 i h u 6 i] :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针廷时弊(bi an)为bi an。

针及时弊[zh e n bi a n sh r b 1 ] : 发现或指出错误等,劝人改正。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旰陌踩蹑堆灿B. 炯娜窃宛惆怅C. 放诞渺茫贮藏D. 款待吞噬浩翰【答案】B 川流不息惊慌失措披荆斩刺没精打彩【解析】A项,“瑾灿”为"瑾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也用于人或事物。

项,“披荆斩刺”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披:拨开。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D"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 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 . 史铁生——《合欢树》——散文B. 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C. 曹禺——《《雷雨》——戏剧D . 老舍《我的母亲》诗歌【答案】D【解析】《我的毋亲》是老舍写的散文。

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扎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辽宁2015对口升学中职升高职语文真题含答案

辽宁2015对口升学中职升高职语文真题含答案

辽宁省2015年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分)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涤(tāo)自给(gěi)自足B、发难(nán)运筹帷幄(wū)C.怯(qiè)弱连袂(jué)演出D、遒(qiú)劲亘( gèn )古至今2、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刻勤刻俭心喜若狂 B 价值连诚兴高彩烈C.歇斯底里人声鼎沸 D 浅尝辄止禄禄无为3.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地质学家曾到天山那里的地质地貌。

(2)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位阔太太。

A.考察化妆 B 考查化装C 考察化装D 考查化妆4.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她为人坦诚,贻笑大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脸红了。

C.十年前我们在大学里相识,十年后我们又萍水相逢于沙漠深处。

D.这个服务员的态度之差,真是有口皆碑,令客人非常讨厌。

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怎么回事?你们。

”老师问道。

B.“我真是一个坏姑娘。

”李丽说:“老师,我不应该说谎,我错了。

”C.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去?我们都打听好了。

D.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我始终记得。

6.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病的是他的父亲B.各界人士齐聚北京,热烈庆祝“国庆节”的到来。

C.由于小红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D.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7.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B.我们有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像孔繁森等。

C.手脚像芦柴棒一样瘦,叫人可怜。

D.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一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如果把肥胖完全归罪与吃得过多,营养过剩,那是不太正确的。

有些重体力劳动者,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却还是身宽体胖。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jiān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矫枉过正qi 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重(zhòng)沉浸(jìn)沉浮(fú)B. 摧毁(huǐ)摧残(cán)摧枯拉朽(xiǔ)摧折(zhé)C. 稳健(jiàn)稳重(zhòng)稳如泰山(shān)稳步前进(jìn)D. 赋予(yǔ)赋税(shuì)赋闲(xián)赋有(yǒ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B.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一帆风顺(yī fān fēng shùn)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C.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D. 鸿毛之嫌(hóng máo zhī xián)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像鹰一样锐利。

15对口语文答案

15对口语文答案

附:参考答案一、1~8题CBCDD ABD二、(一)9 . B10.比喻手法,将小屋比作风帆、飞雁,化静为动,生动描写出小屋给无际的山上增添了生气与情调,是山美丽的点缀,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11.树荫笼罩、环境优美,轻灵自由、光线明亮,依山傍水、安静独立,立于山脊、如立空中。

(二)12.选文中的乞丐和农妇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4分)乞丐的不幸表现在他贫穷、有疾病、衰弱、孤独;农妇的不幸表现在她失子、丧夫、贫穷、孤独,不被人理解。

(共4分,各写出一点即可)13.《乞丐》中“我”称乞丐为“兄弟”,平等/同情/理解.《白菜汤》中地主太太在心里暗称农妇为“她们这种人”,这两个称呼分别表达了“我”和地主太太怎样的感情?(4分)“我”称乞丐为“兄弟”,表达“她们这种人”,表达了地主太太的惊讶、不解、轻视(不屑、轻蔑)(共4分,各写出两点即可)14.《乞丐》中的“我”能与乞丐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白菜汤》中的地主太太却无法理解农妇喝白菜汤的行为。

有人批评地主太太缺乏同情心,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你的意见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4分)示例一:地主太太缺乏同情心,因为她看到失去儿子的农妇喝白菜汤,不但没有安慰她,还责备她心肠硬。

示例二:地主太太是有同情心的,因为她得知农妇的不幸遭遇后,便在农妇儿子下葬的那天主动去探望农妇。

示例三:地主太太有同情心,但她无法真正走进穷人的世界,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她无法理解农妇喝白菜汤的行为,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评分标准:观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言之成理即可。

(三)15. C16.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7.本段共六句,请划分层次。

(4分)①②︱③④︱⑤⑥18.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比喻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对口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单项选择1(共24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便当(dāng) 燠热( yù ) 奖券(quàn)B.弥高( mí ) 撮土( cuō)惦念(diàn)C.廿十(niàn)家当(dāng )禅师(chán)D.厌恶( wù )冻疮(chuāng)踽踽( j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疑惑斩新笨拙油腻B.奖卷抽噎嘟哝踽踽C.宁谧眉黛翩然休憩D.遒劲逶迤皱褶沙砺3.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狼的叫声,在晚上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B.上语文课却出去打篮球,这是本末倒置。

C.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D.他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导别人。

4. 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去好呢?还是不去好?B.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D.你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吗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B.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得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所谓未晓处且放过”就是指读书不要因大失小,不要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6.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的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B.红柳的枝叶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

D.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一文选自《荀子》一书,作者荀子是我国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B.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辑录的言行录。

D.《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民歌(160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40篇)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裴多菲是德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

C.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D.以孙犁为首的河北作家群,在创作风格上形成独特风格特点,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周立波的“茶子花派”小说一起,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10. 下列各句与原文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四五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单项选择Ⅱ(每小题2分,共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1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于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二)阅读《劝学》完成13---20题(共16分)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 )以为轮虽有(yòu )槁(găo)暴(pù)B、金就砺(lì)则利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而行无过C、须臾(xū)(yú )跂(qì )彰(zhāng)骐骥(qí )(jì)D、舆(yú )马生(shēng)非异跬(kuǐ)步蛇鳝(shàn14、对下列通假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用火烤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神明自得(于是)B、故不积跬步(一步)C、驽马十驾(十天所走的路程)D、上食埃土(向上)16、对下列古今异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B、声非加疾也古义:强今义:疾病C、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D、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今义:黄金的简称17、翻译时不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有()A、爪牙之利B、筋骨之强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锲而不舍18、对下列名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乘坐车马的人,就相当于脚走得快,也(能)达到千里之外。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9、对《劝学》有关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A、《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第三位儒家的代表人物。

B、《劝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活到老,学到老。

D、《劝学》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20、对《劝学》有关内容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B、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C、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D、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三)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21——27题(共14分)2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中没有错误的一项()A 曾皙(xī)千乘之国(shèng)饥馑(jǐn)铿尔(jiān)B 摄乎(shè)撰(zhuàn)率尔而对(shuài)夫子哂之(shěn)C 莫春者(mò)喟然(wèi)风乎舞雩(è)冠者(guān)D 浴乎沂(yí)非诸侯而何(ér)端章甫(pǔ)比及三年(bì)22.对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C.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名作形,勇气D.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23 . 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 以吾一日长乎尔B. 毋吾以也C. 不吾知也D.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4.下列各句不属于状语后置的句子是()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异乎三子者之撰C.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夫三子者之言何如25.下列对句中虚词“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B.毋吾以也:动词,认为C.则何以哉:动词, D.加之以师旅:介词,因为26、下列对句中加线部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且知方也:方,方法和道理B、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D、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27、关于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子路:并否定了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孔子“哂之”B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孔子叹之。

C 文章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体现孔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

孔子惜之。

D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

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