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长QT综合征Torsade de Pointes
可治性罕见病—长QT综合征

可治性罕见病—长QT综合征一、疾病概述长QT综合征(long QT interval syndrome,LQTS)是以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为特征的一种离子通道病。
常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T orsades de Pointes)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该病在世界各地和各色人种均有发现,但在非洲黑种人和美国黑种人中较为少见。
根据一项对44 000名新生儿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白色人种,健康活产婴儿的发病率约为1:2 000。
在这些婴儿中,QT间期超过470 ms的和超过460 ms的,可导致LQTS的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3%和29%。
因此,该病的发生与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自从1995年发现与本病相关的3个基因以来,随着分子医学的研究,现在已证实了13种导致LQTS的基因类型。
包括编码钾通道蛋白、钠通道蛋白、钙通道相关因子和膜适配蛋白的基因突变。
由KCNQ1、KCNH2和SCN5A突变所致的LQT1、LQT2和LQT3基因型占所有经基因检查确诊的LQTS患者的92%。
仍有15%~20%的LQTS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尚不清楚。
由KCNQ1和KCNH2辅勖β亚单位突变有关的LQT5(KCNE1)和LQT6( KCNE2)虽不多见,但其临床表型与LQT1和LQT2非常相似。
Jervell and Lange-Nielsen综合征则包括来源于双亲的KCNQ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突变,临床恶性度较高并与耳聋有关。
KCNJ2 (Kir2.1,LQT7)突变则可同时导致神经肌肉骨骼病变的Andersen-Tawil综合征。
而LQT4和LQT8-13只在少数家系和散在人群中发现。
二、临床特征主要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事件主要指尖端扭转型室速,根据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导致晕厥、心跳停搏,还可恶化为室颤而猝死。
未经治疗的患者,常在发生数次晕厥时间后,最终猝死。
而有些患者首次发作即表现为猝死,因此应对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
多潘立酮致心脏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多潘立酮致心脏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张庆;陈世耀【摘要】目的:提高对多潘立酮导致心脏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有关多潘立酮致心脏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使用情况及心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14例多潘立酮导致心脏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其中心律失常8例,心脏骤停2例,心绞痛1例,QT间期延长1例,QT间期延长并室性心动过速2例。
结论:多潘立酮致心脏的不良反应有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心脏骤停、QT间期延长,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后多可好转。
应用多潘立酮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确保安全用药。
%Objective: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cardiac rel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induced by domperidon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Literature about domperidone-induced cardiac ADRs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ral databases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patients' gender, age, primary disease, drug us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rdiac ADRs. Results: A total of 14 cases of domperidone-induced cardiac ADR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8 case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2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1 case of angina pectoris, 1 case of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2 cases of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onclusion: Domperidone-induced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ifbrillation, sudden cardiac arrest,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which can be improved due to withdrawal or symptomatic treatment. Cardiac related ADRs ofdomperidon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linical us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98-100,101)【关键词】多潘立酮;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药品不良反应【作者】张庆;陈世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多潘立酮在化学结构上属于一种合成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和处理

22
4. 抗感染药:作为一种类别,这些药物近来 对它们心电图影响正在详尽地研究。
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咪唑类抗真 菌药和抗疟药能延长QT间期已众所周知。 4.1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4.1.1 红霉素通过阻滞Ikr通道而延长QT间 期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9
老年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 血症) 女性 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肥大或扩张) 高血压 低血糖 低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缺血或梗死 肥胖 中毒(砷、有机磷、神经气体) 垂体功能不足
10
其中须特别关注二个重要的易感因素:
1、性别:尖端扭转型室速受病人性别的影 响特别大。可能是由于性激素对离子通道的表达 有特殊的调节机制,妇女占所有发生的TdP的 2/3。
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也有少数QT间期延长和 TdP的病例报道。
西酞普兰同QT间期延长的有关资料是属于超量 使用。
20
2.5 文拉法辛(venlafaxine):仅有的文献 报道表明本品与其他已知能影响QT间期延长 药物同用时会出现QT间期延长。
产品说明书提示要注意QT间期延长。
3. 抗组胺药 3.1 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可使QT间期延长, 特别是在药物相互作用存在时。此二药已从 美国市场撤去。这二药使QT间期延长的机制 是继发于钾通道阻滞,导致复极延迟。
加替沙星说明书中,警告本品给予QT间期延 长综合征患者及未校正的低钾血症患者须十分小心。 而且本品不应给予同时IA或Ⅲ型抗心律失常药或已 知可延长QT间期药物患者。
28
4.4 TMZ-SMZ:TMP-SMZ已使用多年,包 括最近治疗HIV感染相关的卡氏肺泡子虫肺炎, 从MEDLINE仅检索出2例QT间期延长的病例, 因此,如果TMP-SMZ同QT间期延长的关系 确实存在,那危险也是低的。本复合剂可能 确实抑制一种罕见类型的Ikr通道,并有报道 1例病人在使用本品后出现了QT间期延长。 4.5 奎宁:本品是奎尼丁异构体,也对QT间 期有影响,尽管这方面作用比奎尼丁小得多。 但偶见奎宁致TdP报告。
长QT综合征

遇到长QT综合征病人,医生怎么办?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亦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一种心室复极延迟的疾病,表现为心电图〔ECG〕上QT间期延长〔图1〕,这种QT间期延长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获得的。
受累患者处于晕厥、癫痫、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之中,常导致猝死。
这种特征性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称做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由法国的Dessertenne首先于1966年提出。
该名词很好地描述了QRS波群主轴沿基线上下翻转变化的现象〔图2〕。
在心律失常发作期间,心脏输出严重受损,常导致晕厥或癫痫样发作。
尽管这些事件多数是自限性的,但这种心律失常还是有导致室颤和猝死的潜在可能。
由于潜在的致命性后果,及时识别LQTS患者就显得极为重要。
1 LQTS的病因学LQTS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
1957年Jervell和Lange-Nielsen报告了遗传性LQT的第一种形式,后被称做Jervell-Lange-Nielsen〔JLN〕综合征。
他们描述了一个挪威家庭,6个孩子中有4个患先天性耳聋,QT延长和反复晕厥,其中3个发生猝死。
父母XX,无晕厥或其它病史。
1963年,Romano等和Ward独立报告了听力正常但有QT延长和晕厥的病例。
这种更常见的遗传性LQT形式被称做Romano-Ward〔RWS〕综合征。
从90年代初开场,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奠定了遗传性LQTS的分子遗传学根底。
LQTS是第一种已证实由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RWS至今已有7个基因亚型,而JLN有2个〔表1〕。
通常R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只要有一方携带异常基因既可传给后代。
JLN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必须都携带有异常突变才会使子女受累。
一般JLN患者病症更严重,猝死的几率也更高。
也有报道偶发病例由新发基因突变导致QT间期延长,即只有先症者携带突变,父母双方基因均正常。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建议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建议一、前言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亦称长QT综合征,是一种心室复极延迟的疾病,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和/或U波异常,进而可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pointes,TdP),临床表现晕厥、搐搦或猝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这种QT间期延长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
先天性LQTS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引起复极异常的遗传性心脏病。
获得性LQTS是指由药物、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或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T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其中药物性LQTS最常见。
本建议重点放在药物引起的获得性QT间期延长伴TdP的防治。
本建议的专家委员会认为:(1)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伴Tdp是致命的,但可防可治;(2)药物获得性LQTS更多见于住院患者,因为住院患者多数病情重,用药复杂,更易于发生Tdp。
可见于各科室,因此需普及Tdp的防治知识;(3)需要提高识别QT间期延长和Tdp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预警性心电图改变的能力,以便及时诊断;(4)治疗上已有规范可依,及时处理可预防或及时终止Tdp发作,减少院内医源性死亡。
为此本建议适用于各科医生,包括基层医院的医生。
二、定义1.QT间期延长:传统观点认为,当QTc>440ms时,就达到QT间期延长的界定标准。
AHA/ACC 2010发表的院内获得性LQTS防治建议的写作专家组推荐当QTc超过99百分位值才认为异常延长。
青春期后健康者QTc 99百分位值男性为470 ms,女性为480ms。
不论女性或男性,QTc>500ms都属于明显的异常[7-9]。
应注意的是,现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程序将QTc>440ms作为QT间期延长的界值,但实际上有10%- 20%的正常人是超出这个范围的。
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国人标准,本建议暂采用AHA/ACC推荐的QTc异常延长的标准。
长QT综合征

LOGO
LOGO
LOGO
LOGO
长QT综合征的治疗
LQTS治疗的最终日标是预防心脏骤停与猝死 对于获得性LQTS,去除致病因素是关键。镁可有效抑 制TdP。 对于先天性LQTS,避免应用延长QT的药物,保持电 解质平衡和避免基因特异性情景或环境刺激因素可降 低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治疗策略根据基因表型的严重程度而定。 一般来说,先天性LQTS可用药物、器械和手术来治疗。
后立即
心率 QTc
后 5min 后10min后 20min
LOGO
肾上腺素持续以0.1ug/kg*min静脉泵入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可见T交替(Talternans),为患者心肌延迟后除极不常见的心电图表现,表 示心电不稳定,局部复极不一致。但T交替没有明显的独立引起心脏危象的危险, 个别患者随年龄增长T波可渐趋正常
LOGO
心脏事件的基因特异性触发因素: LQT1:运动,特别是游泳易诱发心脏事件(晕厥,心脏骤停或猝死) LQT2:仅13%发生在运动时,大部分由情绪应激诱发,突然声音刺激对 其极其危险 LQT3:猝死通常发生在睡眠中
LOGO
LOGO
Diagram
低钾低镁导致细胞去 极化引发自发性心律 失常
导致复极不均一 延迟的药物
获得性
神经源性;Takotsubo综合征
心脏离子通道发生 重塑,导致复极化 延长
基因测定与功能表达
LOGO
运动试验前ECG:QTc:476ms,T波可见明显切迹
LOGO
Q-T延长综合症-

LQTS的 期后除极
是在心肌中层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不适 当延长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层心室细胞之 间的复极离散,触发 搏落入其易损期时 容易形成多形性室速或室颤
诱发因素
在LQT1型中,主要与运动、情绪波动相关 的因素占90%以上 在LQT3型中,多于安静或睡眠时引起心脏 意外 LQT2型介于两者之间,运动、情绪波动或 安静均能发病,另外闹钟或电话铃声的刺激 也可发病
Q-T延长综合症
概念
是一组有遗传倾向、以心室复极延长(QT 间期延长)为特征、易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综合征。 分为先天性QT延长综合症和后天性QT延长 综合症
流行病学
发病率2/万
LQTS基因突变率: 美国:1/5000-7000,全国约5万病人 我国:约20万人有LQTS基因缺陷
5年死亡率为3-4%
心电图表现
QT延长(LQTS的主要特点) T波改变( LQTS的主要表现) 心律失常(窦缓、窦性静止、尖端扭转室速) 运动试验的心电图变化
一、QT间期延长
当QTc>0.47s(女性>0.48s),无论有无家族史 或其他症状,均可诊断LQTS
二、T波改变
T波电交替(包括 极性和振幅),是 识别高危患者的一 个重要而且非常直 观的指征。 T波形态常有双向、 双峰、切迹,T波 特别宽大,呈正弦 波。
α受体阻断剂和K通道开放剂( Nicorandil)
在右交感神经切除有时有效 LQT2型:给予钾制剂或螺内酯有效 LQT3型:钠通道阻滞剂(美西律、氟卡胺) 或心脏起搏有效
LQTS治疗指南
谢谢!
发 给予异丙肾上腺素(仅用于后天性)
治疗
TdP发作时的转复: 硫酸镁:2g IV,2-4mg/min ivgtt 补钾:用于同时低钾者,尤其考虑为LQT2 型者。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廉玉蓉【摘要】目的分析获得性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获得性长QT 间期伴TDP病人2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获得性长QT 间期伴TDP病人中,通过停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补钾补镁治疗,20例病人TDP终止,有效率为76.9%.且治疗后心率校乒QT间期(QTC)间期明显短于治疗前.结论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所致TDP病情凶险,早期发现QTC延长并给予必要措施对减少TDP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6)018【总页数】2页(P2755-2756)【关键词】长QT间期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作者】廉玉蓉【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临汾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R256.2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亦称为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指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复极化时间延长,从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导致晕厥,甚至猝死的一类疾病。
长QT间期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2 000,即我国约有650 000例长QT间期综合征病人[1]。
长QT间期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在临床较为常见,多由药物、电解质紊乱及心脏疾病等因素引起。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6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明确其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供临床医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长QT间期综合征病人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35岁~76岁(50.1岁±11.6岁);冠心病9例(34.6%),缓慢性心律失常9例(34.6%),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肺栓塞1例,脑梗死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诱发因素:低血钾(血钾<3.5 mmol/L)15例(57.69%),服用地高辛2例,腹泻2例,感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