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4磁盘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版).doc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版).doc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版)《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学时:16适⽤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进程和线程的创建1. 在linux下编写⼀个应⽤程序,命名为an_ch2_1b。
这个程序不断地输出如下⾏:Those output come from child,[系统时间]另外写⼀个应⽤程序,命名为an_ch2_1a。
这个程序创建⼀个⼦进程,执⾏an_ch2_1b。
这个程序不断地输出如下⾏:Those output come from child,[系统时间]观察程序运⾏的结果,并对你看到的现象进⾏解释。
2。
在linux环境下编写⼀个控制台应⽤程序,程序中有⼀个共享的整型变量shared_var,初始值为0;创建⼀个线程并使其⽴即与主线程并发执⾏。
新创建的线程与主线程均不断地循环,并输出shared_var 的值。
主线程在循环中不断地对shared_var 进⾏加1操作,即每次循环shared_var 被加1;⽽新创建的线程则不断地对shared_var 进⾏减1 操作,即每次循环shared_var 被减1。
观察程序运⾏的结果,并对你看到的现象进⾏解释。
3。
提交源代码以及实验报告。
实验⼆:进程和线程同步和互斥1。
⽣产者消费者问题(信号量)参考教材中的⽣产者消费者算法,创建5个进程,其中两个进程为⽣产者进程,3个进程为消费者进程。
⼀个⽣产者进程试图不断地在⼀个缓冲中写⼊⼤写字母,另⼀个⽣产者进程试图不断地在缓冲中写⼊⼩写字母。
3个消费者不断地从缓冲中读取⼀个字符并输出。
为了使得程序的输出易于看到结果,仿照阅读材料中的实例程序,分别在⽣产者和消费者进程的合适的位置加⼊⼀些随机睡眠时间。
可选的实验:在上⾯实验的基础上实现部分消费者有选择地消费某些产品。
例如⼀个消费者只消费⼩写字符,⼀个消费者只消费⼤写字母,⽽另⼀个消费者则⽆选择地消费任何产品。
实验指导书-磁盘系统管理

实验:磁盘系统管理
实训课时:2
实训目的:
1、掌握Linux的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2、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挂载方法;
实验设备和环境
已经安装好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实训内容:
Linux服务器中新增了一块硬盘/dev/sdb,请使用fdisk命令新建/dev/sdb1主分区和/dev/sdb2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新建逻辑分区/dev/sdb5,并使用mkfs命令分别创建vfat和ext3文件系统。
最后,把这两个文件系统挂载到系统上。
子项目1.创建/dev/sdb1和/dev/sdb5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1主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2扩展分区。
●使用fdisk命令创建/dev/sdb5逻辑分区。
●输入子命令w,把设置写入硬盘分区表,退出fdisk并重新启动系统。
●用mkfs命令在上述刚刚创建的分区上创建ext3文件系统和vfat文件系统。
子项目2.挂载/dev/sdb1和/dev/sdb5
●利用mkdir命令,在/mnt目录下建立挂载点,mountpoint1和mountpoint2。
●把上述新创建的ext3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1上。
●把上述新创建的vfat分区挂载到/mnt/mountpoint2上。
●利用mount命令列出挂载到系统上的分区,查看挂载是否成功。
●利用umount命令卸载上面的两个分区。
《Linux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实用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Red Hat Linux系统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虚拟机软件VMWare的使用。
2.掌握Linux安装过程中的分区方法。
3.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二、实验内容:安装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要求:一台pc机,Redhat 9.0,VMWare虚拟机软件。
四、实验课时2课时五、实验指导安装步骤如下:1.通过虚拟机VMWare开始安装RedHat9。
2.语言选择。
3.键盘配置。
4.鼠标配置。
5.选择安装还是升级。
6.安装类型。
7.磁盘分区设置。
8.系统配置。
9.选择引导装载程序。
10.配置联网。
11.防火墙配置。
12.安装并支持多种语言。
13.时区选择。
14.设置根口令。
15.选择软件包。
16.选择单个软件包。
17.安装软件包。
18.创建引导盘。
19.安装完成。
20.引导系统。
21.第一次启动运行,输入登陆用户和密码,登录系统。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一、实验目的:了解liunx的基本命令,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1.操作linux常用命令。
2.查看命令执行后的结果。
3.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一台pc机,Redhat 9.0,VMWare虚拟机软件。
四、实验课时4课时五、实验指导1.进入linux终端。
实验三、X Window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GNOME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KDE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使用GNOME和KDE。
2.操作两种桌面环境下的常用软件。
3.对比两种桌面环境的不同。
三、实验要求:一台pc机,Redhat 9.0,VMWare虚拟机软件四、实验课时2课时五、实验指导1.配置X Window。
在如图所示的“X配置”窗口上选择“配置X窗口系统”按钮配置X 的第一步是选择默认的色彩深度和分辨率。
从相应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它们。
确定指定与视频卡和显示器兼容的色彩深度及分辨率。
linux实验四

实验四:磁盘管理、Linux文件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fdisk进行硬盘分区;2.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卸载;3.掌握Linux下使用光盘;4.掌握交换空间添加、删除。
二、实验预备内容理解相关的操作系统知识:硬盘分区、文件系统;学习课本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内容三、实验具体内容及详细步骤1.使用fdisk进行硬盘分区1)显示硬盘分区信息。
2)创建和删除主分区。
3)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4)查看并转换文件系统。
5)保存分区设置信息,并退出fdisk。
6)在非交互式界面下显示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fdisk -l)。
2.逻辑卷管理1)创建LVM类型的分区:fdisk /dev/sdbp 列出当前分区表l 查看分区类型帮助信息t 转换分区类型先指定分区号,再输入分区类型代码8ep 查看是否更改成功w 保存退出2)创建物理卷:pvcreate /dev/sdb5(提示successfully created,即为成功)查看物理卷信息使用命令:pvdisplay3)创建卷组:vgcreate vgsdb5 /dev/sdb5(提示successfully created,即为成功)查询卷组信息使用命令:vgdisplay4)创建逻辑卷:lvcreate -n lvsdb5 -L 32M vgsdb5(提示“lvsdb5” created)查询逻辑卷信息使用命令:lvdisplay5)格式化逻辑卷使用lvdisplay查看逻辑卷,看到路径为:/dev/vgsdb5/lvsdb5再进行格式化:mkfs -t ext3 /dev/vgsdb5/lvsdb56)挂载逻辑卷到系统的/opt目录:mount /dev/vgsdb5/lvsdb5 /opt(成功挂载后可以使用mount命令查看系统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情况)3.创建Linux文件系统将分区/dev/sdb5格式化为ext2文件系统:mkfs –t ext2 /dev/sdb1将分区/dev/sdb2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mkfs.ext3 /dev/sdb2将分区/dev/sdb1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mkfs.vfat /dev/sdb34.挂载和卸载Linux文件系统挂载:mkdir /home/kkmount /dev/sdb1 /home/kk(使用mount或df命令查看挂载情况)卸载:umount /dev/sdb1或umount /home/kk5.Linux下使用光盘:mkdir /media/cdrom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edia/cdromls /dev/cdrom(可在挂载后的目录看到光盘内容即表明正确挂载)6.查看Linux系统分区挂载情况:1)通过df命令2)通过mount–s命令3)查看/etc/mtab文件获取信息7.添加交换分区A.创建交换分区mkswap /dev/sdb2B.启用交换分区swapon /dev/sdb2C.确认已经启用交换分区cat /proc/swaps也可以用free命令查看D.如果要在系统引导时启用交换文件,编辑/etc/fstab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实验四Linux系统的磁盘管理..

iocharset=gb2312) - o loop 挂载ISO文件时用
例: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sda1 /mnt/usb (以保证 正常显示中文字符)
1.文件系统加载
2.磁盘管理基本命令
1. dd命令
功能:
从标准输入、文件或设备读取数据,依照指定的格式来转换数据, 再输出 至文件、设备或标准输出。
命令的格式:
dd [OPTION]...
实用例子:
把一张软盘的内容拷贝到另一张软盘上,利用/tmp/tmpfile作为临时存储文 件 1.把源盘插入驱动器中: $ dd if=/dev/fd0 of=/tmp/tmpfile 2.将源盘从驱动器中取出,把目标盘插入: $ dd if=/tmp/tmpfile of=/dev/fd0 3.软盘拷贝完成后,应该将临时文件删除: $ rm /tmp/tmpfile
-s -a
对每个FILE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FILE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 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1.文件系统加载
mount命令的格式
在一般情况下,本节的命令需要您有root身份才能执行。
mount命令可以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挂接点。
mount [-t vfstype] [-o optoins] device dir
linux实验四

实验四文件和目录管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在Linux系统下的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概念及命令;2) 掌握Linux系统下的目录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a)插入U盘,进行格式化,创建vfat文件系统;b)将/etc/passwd文件拷贝到U盘;c)查看所有磁盘的使用情况;d)卸载U盘;e)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两个目录dir1和dir2,然后将dir2目录移动到dir1中,最后删除dir2目录;f)从根目录下查找fstab文件g)将fstab文件中所有包含”ext3”的行存入f4文件。
h)将f4文件复制到dir1目录,并在dir1目录中创建/etc/fstab文件的符号链接文件fstabt-linki)将/etc/passwd按照用户的ID号进行排序并保存为用户的主目录下passwd.txtj)将/etc/X11目录归档压缩为X.tar.gz文件k)将X.tar.gz解压到dir1目录下三、实验环境l)硬件:PC机m)软件: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操作系统、虚拟机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a)插入U盘,进行格式化,创建vfat文件系统;输入命令fdisk /dev/sdb对U盘进行分区输入m获得帮助输入d删除现有分区输入w保存并退出输入命令fdisk /dev/sdb对U盘进行分区创建1个分区查看写入分区表输入命令mkfs -t vfat /dev/sdb1格式化U盘b)将/etc/passwd文件拷贝到U盘;c)查看所有磁盘的使用情况;d)卸载U盘;e) (1)输入命令“ls -l”,查看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2)创建两个目录,输入命令“mkdir dirl dir2”。
(3)再次输入命令“ls -1”,确认两个目录是否成功创建。
(4)输入命令“mv dir2 dirl”,将dir2目录移动到dirl目录。
(5)输入命令“cd dirl”,切换到dirl目录,再输入“ls”命令,查看到dir2目录。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21)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操作系统 (1)实验指导书 (1)目录 (2)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编译 (1)1.1 实验目的 (1)1.2 背景知识 (1)1.2.1 Linux简史 (1)1.2.2 内核的功能和结构 (3)1.2.3 内核源代码组织结构 (4)1.2.4 内核的功能版本和发行版 (6)1.2.5 学习Linux辅助软件介绍 (6)1.3 实验内容 (6)1.3.1 安装Ubuntu (6)1.3.2 编译Linux内核 (9)实验二Linux基本命令 (14)2.1 实验目的 (14)2.2 背景知识 (14)2.3实验内容 (14)实验三进程管理 (19)3.1 实验目的 (19)3.2 背景知识 (19)3.3实验内容 (19)3.3.1进程创建 (19)3.3.2进程控制 (19)3.3.3参考程序 (19)实验四进程通信 (22)4.1实验目的 (22)4.2背景知识 (22)4.3实验内容 (30)实验五存储管理 (38)5.1实验目的 (38)5.2背景知识 (38)5.3实验内容 (38)实验六文件管理 (49)6.1实验目的 (49)6.2背景知识 (49)6.3实验内容 (49)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编译1.1 实验目的●了解Linux发展历史、功能和特点。
●学习和动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学习和动手编译Linux内核。
1.2 背景知识1.2.1 Linux简史1981 年IBM 公司推出享誉全球的微型计算机IBM PC。
在1981-1991 年间,MS-DOS 操作系统一直是微型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的主宰。
此时计算机硬件价格虽然逐年下降,但软件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
当时Apple 的MACs 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价没人能够轻易靠近。
当时的另一个计算机技术阵营是Unix 世界。
但是Unix 操作系统就不仅是价格贵的问题了。
为了寻求高利率,Unix 经销商将价格抬得极高,PC 小用户就根本不能靠近它。
实验四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心得

实验四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心得前言实验四主要涉及磁盘和文件系统的管理,通过对磁盘分区、文件系统格式化、文件的创建、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盘和文件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四的心得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磁盘分区的原理与方法磁盘分区是指将一个物理硬盘分成多个逻辑区域的操作。
通过对磁盘进行合理分区,可以充分利用磁盘空间,并为不同用途的数据提供不同的存储空间。
磁盘分区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分区和GUID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GPT)。
MBR分区MBR分区是一种传统的分区方式,适用于BIOS引导的系统。
MBR分区表将硬盘的第一个扇区(512字节)用于存储分区表的信息,包括主引导记录、分区表项等。
MBR分区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其中,扩展分区可以进一步划分逻辑分区。
GPT分区GPT分区是一种新的分区方式,适用于UEFI引导的系统。
GPT分区通过GUID(全局唯一标识符)来标识分区,解决了MBR分区的一些限制,如只能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等。
GPT分区表存储在硬盘末尾的一个独立区域,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区信息。
文件系统的选择与格式化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和组织文件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ext4等。
在进行文件系统格式化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文件系统。
FAT32文件系统FAT32是一种通用的文件系统,在各个操作系统中都能够良好地兼容。
它支持的单个文件最大为4GB,簇大小可以灵活配置。
然而,FAT32文件系统对于大容量硬盘的利用率较低,而且不支持文件权限和加密等高级功能。
NTFS文件系统NTFS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用的文件系统,它支持大容量硬盘,单个文件最大支持16TB。
NTFS文件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持文件权限、加密和压缩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实验题目:磁盘管理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盘管理常用命令;掌握利用虚拟机增加新硬盘,使用fdisk对磁盘分区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盘显示信息内容;掌握使用卷组进行磁盘管理操作。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内容、方法、步骤:
1,使用GUI方式建立用户user01,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1, 用户id: 520, 用户组grp01
2,使用修改配置文件方式建立用户user02,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2,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2
3,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用户user03,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3,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3,附属组grp02 4,对user01,user02,user03,设置密码并登录。
一、磁盘和分区信息查看
1 fdisk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及分区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的磁盘容量,分区数量、名称和大小,分区挂载点,分区使用方式(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和大小)。
步骤:fdisk –l
2 显示当前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主要文件系统信息及使用情况(包括主要文件系统名称、挂载点、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骤:df –h
二、添加新硬盘
内容:关闭虚拟机操作系统,添加2块硬盘,大小分别为5G和10G。
开机后查看新硬盘是否成功添加。
步骤:
1 关机:init 0
2 添加新硬盘:右键单击虚拟机,选择setting(设置)。
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块新硬盘(HardDisk)
3 开机后,打开终端。
输入命令fdisk –l 或ls /dev/sd*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三、对新添加硬盘进行分区
内容:
1. 将第二块硬盘sdb分区(5G),要求分区1(sdb1)为主分区,类型为swap (82),大小为500M;分区2(sdb2)为主分区,类型为linux(83),大小为2G;分区3为扩展分区(sdb3),大小为sdb所有剩余容量;分区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8e),大小为2G。
分区后,查看sdb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2. 将第三块硬盘sdc分区(10G),要求分区1(sdc1)为扩展分区,大小为10G;
分区5(sdc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大小为5G;分区6为逻辑分区(sdc6),类型为lvm,大小为5G;分区后,查看sdc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步骤:
1 分区命令,以第二块硬盘(/dev/sdb)为例:
fdisk /dev/sdb
进入分区界面后,p为查看硬盘分区情况,n为添加分区,d为删除分区,t为修改分区类型,w为保存退出。
其中,主分区标识为p,扩展分区标识为e,逻辑分区标识为l。
分区大小起始值为默认柱面数,大小可采用+500M或+2G表示。
2 对/dev/sdb分区,大小为500M,类型为82(swap类型),则操作为:
p(查看)、n(新建分区)、p(选择分区为主分区)、1(分区号为1,即sdb1)、直接enter(默认起始柱面数)、+500M(大小)、p(查看)、t(修改类型)、分区号为1,类型为82,p(查看)、w(保存退出)。
四、将sdb1作为交换分区,创建相应文件系统后,挂载。
步骤:
1 mkswap /dev/sdb1执行后截图并添加到实验报告中,解释mkswap命令作用。
2 swapon /dev/sdb1
3 swapon –s执行后截图并添加到实验报告中,解释swapon命令作用。
4 vim /etc/fstab
加入:
/dev/sdb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执行后,截图并添加到实验报告中,解释每个字段含义。
5 mount -a
五、将sdb2作为普通分区,创建文件系统ext4后,挂载到/mnt/testb2中,并测试。
步骤:
1 mkfs.ext4 /dev/sdb2
2 vim /etc/fstab
加入:
/dev/sdb2 /mnt/testb2 ext4 defaults 0 0
3 mount –a
4 df -h执行后,截图并添加到实验报告中,并解释命名作用。
5 测试:挂载前在/mnt/testb2中添加文件和目录file1、dir1,挂载后查看/mnt/testb2中内容。
查看后,添加文件和目录file2、dir2,卸载后,查看/mnt/testb2中内容。
在实验报告中说明测试结果及原因。
(卸载命令为:umount /mnt/testb2 或umount /dev/sdb2)
六、创建物理卷/dev/sdb5,并在其上创建一个名为myvg的卷组,在myvg上分别创建2个逻辑卷share1和share2。
share1包含10个PE,一个PE大小为16M。
share2大小为1G。
开机后,share1和share2分别自动挂载到/mnt/share1和/mnt/share2上。
步骤:
1 pvcreate /dev/sdb5
2 vgcreate –s 16M myvg /dev/sdb5 创建卷组myvg
3 vgdisplay 查看卷组myvg
4 lvcreate -l 10 myvg -n share1 创建逻辑卷share1
5 lvdisplay 查看逻辑卷share1
6 lvcreate -L 1G myvg –n share2 创建逻辑卷share2
7 lvdisplay 查看逻辑卷share2
8 mkfs.ext4 /dev/myvg/share1 格式化share1
9 mkfs.ext4 /dev/myvg/share2 格式化share2
10 vim /etc/fstab
加入:
/dev/myvg/share1 /mnt/share1 defaults 0 0
/dev/myvg/share2 /mnt/share2 defaults 0 0
11 df -h 执行后,截图并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七、(扩展实验)创建物理卷/dev/sdc5和/dev/sdc6,用其扩展myvg。
将share 扩展为5G,将share扩展为5G。
partprobe
要求:
(1)按时参加实验,保证实验出勤率。
(2)独立或是在同学及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
(3)实验之前做好预习及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