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_课程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4/8 总学分:8/44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0二.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级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在实验现场逐一检查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五. 实验项目:实验1 SHELL命令的使用1、实验目的通过对LINUX的系统启动、注销、关闭和关机,帐号管理,文件系统的日常管理,文件系统的权限控制等常用基本命令的使用及与Windows下DOS SHELL的比较,了解现代操作系统SHELL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编辑器vi的使用方法。
2、实验工具及环境LINUX系统网络环境或单机,Windows系统网络环境或单机。
3、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上机实际操作。
4、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⑴系统启动和关闭①使用自己的账户登录UNIX系统,查看系统提示符确定自己使用的shell程序类型别。
◎开机后,系统自检启动后提示login:(输入:root↙)password:(输入:用户口令↙,root用户为redhat)◎查看/etc/passwd文件可以获得用户使用的shell#grep $LOGNAME /etc/passwd↙可能的显示为:user001:*:200:50::/usr/user001:/bin/sh请思考上述命令怎样得到了当前使用的shell类型的?使用下面的命令也可以查看当前shell:#echo $SHELL②注销和关机命令。
◎用户注销使用:$exit↙或$<ctrl>+<D>↙或$logout↙◎超级用户关机使用:#shutdown↙该命令将结束所有的进程,当执行此命令后系统提示“Safe to Power off or Press Any Keyto Reboot”时可以关闭电源或按任一键重启系统。
◎haltsys(halt),reboot只能由超级用户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前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
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
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
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实验成绩考核:实验成绩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总评成绩的20%。
指导教师每次实验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对实验效果作记录,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每一次的实验成绩,在学期终了以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实验成绩。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操作系统⽤户接⼝实验⼀、实验⽬的熟悉操作系统的命令接⼝、图形⽤户接⼝和程序接⼝。
⼆、实验内容:1、使⽤操作系统的命令接⼝。
使⽤Windows常⽤命令:dir 、md、copy、date、help,显⽰这些命令的结果,并解释这些命令的作⽤。
图1-1 命令控制台图1-2 windows常⽤命令图1-3 windows常⽤命令图1-4 windows常⽤命令使⽤图1-5 windows常⽤命令使⽤2、使⽤操作系统的程序接⼝。
VB环境下:编制⼀⼩程序,使其可通过某个系统调⽤来获得os 提供的某种服务,如打开控制⾯板:Shell "rundll32.exe Shell32.dll,Control_RunDLL", 1VC环境下:⽤C语⾔编制⼀个⼩程序,使其可通过Localtime( )系统调⽤来获得OS提供的时间和⽇期。
3、使⽤操作系统的图形⽤户接⼝(略)。
三、思考:OS向⽤户提供的命令接⼝、图形⽤户接⼝和程序接⼝分别适⽤于哪些场合?实验⼆进程创建与撤消⼀、实验⽬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和进程创建与撤消算法;2、进⼀步认识并发执⾏的实质。
⼆、实验内容本实验完成如下三个层次的任务:(1)系统级—以普通⽤户⾝份认识windows的进程管理。
通过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进⾏进程的创建、切换和撤销。
(2)语⾔级—以普通程序员⾝份认识⾼级语⾔VC++/Java/VB的进程创建与撤销⼯具。
(3)模拟级—以OS设计师⾝份编程模拟实现进程创建与撤销功能,并在屏幕上观察进程活动的结果。
三、实验步骤1、windows的进程管理当前状态图2-1 windows任务管理器切换前图2-2 windows任务管理器切换后图2-3 windows任务管理器撤销图2-4 windows任务管理器2、VC++进程创建与撤销⼯具Windows所创建的每个进程都从调⽤CreateProcess() API函数开始,该函数的任务是在对象管理器⼦系统内初始化进程对象。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概述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
通过完成实验,学生将了解操作系统内核,进程调度,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等关键组成部分。
实验环境实验要求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 Linux 发行版。
可以在物理机上安装 Linux,也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来运行 Linux 虚拟机。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如 Ubuntu、Fedora 等)或虚拟机软件(如VirtualBox)。
2.熟悉 Linux 基本命令和操作,包括文件操作、进程管理等。
实验内容本次操作系统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一:进程管理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进程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2. 实验二:进程调度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等算法。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模拟进程调度算法的执行过程。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不同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顺序的影响。
3. 实验三:文件系统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掌握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和操作过程。
4. 实验四:输入输出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输入输出机制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文件读写、设备驱动和错误处理等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说明1、实验目的实验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系统原理》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门实验课程是对《操作系统原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与理论学习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实施《操作系统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课的实践学习,可以增强本专业的学生对系统实现的认识。
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相关原理有重要帮助。
2、实验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原理,提高系统设计的能力。
对每一实验题目,应独立完成,并要求:·上机前,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掌握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用任一种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上机时,认真调试,并观察、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上机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每个实验(包括选做的)均应编写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后要写出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文字通顺的、字迹公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及符号说明●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并附上注释(4)实验结果及分析●运行结果(必须是上面程序清单所对应输出的结果)●对运行情况所作的分析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
如果程序未能通过,应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熟悉使用计算机系统一、实验名称:熟悉使用计算机系统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如单用户、多任务、进程和文件等,熟悉Windows中命令行方式下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悉TC语言与开发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打好基础。
三、实验内容1.开机后,熟悉Windows的界面(桌面、任务栏、开始按钮<点击后出现“开始”菜单>、我的电脑图标、回收站、我的文档)。
操作系统试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1 存储管理1、实验目的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
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技术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2、实验内容(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①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②50%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③50%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①在 [0,319] 的指令之间随即选取一起点m;②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③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④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 m′+ 1;⑤在后地址[m′+ 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⑥重复上述步骤①-⑤,直到执行320次指令。
(2)将指令序列变换为页地址流设:①页面大小为1k;②用户内存容量为4页到32页;③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在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第0条-第9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一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地址为[310,319])。
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3)计算并输出下述各种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①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②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R);③最佳淘汰算法(OPT)先淘汰最不常用的页地址;④最少访问页面算法(LFR);⑤最近最不经常使用算法(NUR)。
其中③和④为选择内容。
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在本实验中,页地址流长度为320,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的次数。
3、随机数产生办法,Linux或UNIX系统提供函数strand()和rand(),分别进行初始化和产生随机数。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及代码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及代码《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环境 ................................................. 1 实验报告要求 ............................................. 1 实验一进程控制与处理机调度综合实验 ..................... 2 实验二存储管理与页面置换算法 (7)实验环境本课程实验硬件环境为PⅢ以上的处理器,带有显示器。
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基本编程环境为Turbo C。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环境(4)算法描述(5)程序源代码(6)出现的问题(7)对问题的解决方案(8)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9)实验思考(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收获的总结)实验一进程控制与处理机调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进程控制方法及单处理机系统的进程调度,了解进程的结构,进程的创建与撤消,进程的组织及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掌握进程调度策略。
二、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为单机模拟进程调度算法,在程序设计时不需真正地建立线程或者进程。
实验模拟创建若干进程(人为输入或随机数产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单处理机的进程调度算法,如FCFS(先来先服务),SPF(短进程优先),RR(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算法等,模拟进行进程调度。
每进行一次调度,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并能在进程完成后及时撤消该进程。
四、算法描述1 进程及进程的运行状态进程是现代计算机中的基本要素,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与程序不同,进程是系统中动态的实体,有它的创建、运行和撤销的过程。
PCB块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进程的创建必须首先创建进程的PCB块,而进程的运行也伴随着PCB块的变化,进城撤销也要同时撤销它的PCB块。
所以本实验的任务就是通过模拟调度进程的PCB块来调度进程。
Linux操作系统-实验1-环境搭建-指导书-PPT版本-V1

Linux操作系统第一章:Linux简介与系统安装实验一:实验环境搭建一台宿主机(Windows系统)加两台虚拟机(Desktop+Server)要求:(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安装(2)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桌面版操作系统(3)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服务器版操作系统(4)从宿主机登录桌面环境和服务器环境(SSH登录)(5)练习涉及到的基本命令,如apt-get、ifconfig、ssh等(6)练习vim编辑文件基本操作等Tips:(1)绘制网络拓扑图(2)把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记录下来。
实验环境设置☐宿主机(Windows)•网络配置VMware Network Adapter(VMnet8)☐客户机•Ubuntu-Server(ubuntu-18.04.6-live-server-amd64)•Ubuntu-Desktop(ubuntu-18.04.6-desktop-amd64)虚拟机安装安装时网络类型选择NAT方式安装完成后的两台Ubuntu虚拟机宿主机:Windows记录宿主机IP地址客户机1:Ubuntu-Server命令行模式记录IP:192.168.126.130客户机2:Ubuntu-Desktop图形化操作方法记录IP:192.168.126.131NAT模式宿主机:Windows192.168.126.1192.168.126.130192.168.126.131客户机1:Ubuntu-Server客户机2:Ubuntu-DesktopSSH服务1.安装SSH服务2.启动SSH服务3.配置SSH服务(可选)4.验证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端修改SSH配置文件:端口22修改为1022 vi /etc/ssh/sshd_config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Desktop客户机2: ********************.126.131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Server版客户机1: ***********************.126.130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SSH状态:记录监听端口和连接情况Server版客户端1查看SSH状态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 net-tools: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IP地址: ifconfig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Server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洪朝群编写适用专业:计算机(嵌入式)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9 月实验指导书前言内容要求前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介绍,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其中哪几项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主要了解、掌握的具体知识,训练及培养的技能。
本指导书的特点。
对不同专业选修情况说明。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界面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并且了解Linux 界面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用vmware workstation安装Ubuntu12.10系统。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下载Ubuntu12.10桌面版安装镜像,/download/desktop2、打开vmware,建立虚拟机镜像3、安装过程参考(“VMWare8.0安装Ubuntu12.04教程.pdf”文件),注意使用虚拟机的时候把镜像文件放在最后一个盘。
4、(可选步骤)如果本机上的wmware版本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下载新版进行安装。
/d/FWACAQQFRTZQ?p=09122七、思考题Linux与Windows有何不同?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尝试安装实验记录:记录虚拟机安装过程的选项设置和Ubuntu安装的选项设置实验报告:报告选项和安装结果情况。
九、其它说明注意:使用虚拟机的时候把镜像文件放在最后一个盘,否则关机后下次再使用的时候会因为自动恢复而被清理。
实验二:Linux Shell用户接口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 Shell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践Linux Shell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 根据课本附录D使用并熟悉常用Linux系统命令七、思考题命令行接口界面有何特点?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Linux Shell指令实验记录:记录操作过程的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三:Linux编程环境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 编程环境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践Linux 编程环境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Linux下常用的编辑器为vi1、输入vi a.c即可新建一个名为a.c的文件;2、进入vi后输入字母i即可进入编辑状态,此时下方显示INSERT3、在编辑状态下输入打ESC键即可退出编辑状态进入命令状态4、命令状态下输入w可保存文件,输入q退出,同时输入wq即可保存并退出二、Linux下常用的c语言编译器为gcc1、输入gcc a.c –o a,即可编译源文件a.c,并生成可执行文件a2、输入./a即可运行名为a的可执行文件。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 用vi编辑一个helloworld程序2、用gcc进行编译。
七、思考题Linux编程环境有何特点?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无实验记录:记录操作过程的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多进程编程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利用Linux多进程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根据教材实践Linux进程管理指令2、利用Linux多进程编程实现以下功能:创建两个子进程;一个子进程(生产者进程)依次向缓冲区写入整数0,1,2,...,19;另一个子进程(消费者进程)暂停3s后,从缓冲区读数,每次读一个,并将读出的数字从缓冲区删除,然后将数字显示出来;父进程等待子进程2(消费者进程)的退出信息,待收集到该信息后,父进程就返回。
七、思考题多进程编程与单进程编程有何区别?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Linux进程管理的指令实验记录:记录解决问题所用的代码和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代码和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利用Linux多线程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根据教材实践Linux线程管理指令2、利用Linux多线程编程实现以下功能:创建两个子进程;一个子线程(生产者线程)依次向缓冲区写入整数0,1,2,...,19;另一个子线程(消费者线程)暂停3s后,从缓冲区读数,每次读一个,并将读出的数字从缓冲区删除,然后将数字显示出来;父线程等待子线程2(消费者线程)的退出信息,待收集到该信息后,父线程就返回。
七、思考题多进程编程与多线程编程有何区别?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Linux线程管理的指令实验记录:记录解决问题所用的代码和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代码和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Shell编程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Linux Shell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完成最基本的ls指令的功能,即打印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和目录,每行一项2、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完成以下功能:1)显示文字“Waiting for a while….”2)长格式显示当前目录下面扩展名为”.h”的文件和目录,并输出重定向到/home/file.txt文件3、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完成以下功能计算100以内不是5的整数倍的数字的和4、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完成以下功能1)创建”/home/dir/”文件夹2)将当前目录下扩展名为”.c”的文件移动到之前创建的文件夹5、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完成以下功能在/userdata目录下建立50个目录,即user1~user50,并设置每个目录的权限为rwxr-xr--七、思考题比较C语言和Shell编程的一些异同点。
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shell编程基本方法实验记录:记录解决问题所用的代码和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代码和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七:Linux存储管理操作实践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存储管理相关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Linux存储管理操作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学习使用free命令及其参数使用,列出执行结果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2、学习使用top命令及其参数使用,列出执行结果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3、学习使用vmstat命令及其参数使用,列出执行结果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4、学习使用ps命令及其参数使用,列出执行结果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七、思考题Linux存储管理有何特点?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Linux存储管理操作方法实验记录:记录解决问题所用的命令和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八:Linux文件操作实践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文件系统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Linux文件系统操作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无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无六、实验步骤1、根据教材178-181页实践Linux文件系统操作2、利用以上操作编写函数,实现文件拷贝、移动操作,不可直接使用操作系统命令与函数。
七、思考题Linux文件系统管理有何特点?八、实验报告实验预习:复习理论课中学习到的Linux文件操作方法实验记录:记录解决问题所用的命令和运行结果实验报告:提交运行结果九、其它说明实验九:Linux多线程文件传输实现实验学时:12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综合实践,使学生掌握Linux多线程、socket编程和文件系统操作等多项知识。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Linux多线程文件传输实现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课程设计的要求是在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下,实现多线程文件传输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模块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两部分,客户端实现对文件的上传、下载和查看服务器默认路径下的文件列表;服务器可以对文件进行管理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和重命名等。
多线程文件传输是一种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系,一般是一个服务器对应着多个客户端。
客户端通过socket连接服务器,服务器要为客户端创建一个单独进程(线程)监听每个客户端的请求。
创建好连接之后文件就可以通过流的形式传输。
linux内核中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读写流,包括read()、write()和send()、recv()。
客户机对文件的查看指令也是通过流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类型返回不同相应流。
根据socket原理和特点绘画出链接流程图,将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相互通信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独立的功能项。
服务器输入指令管理目录下的文件,create filename是创建文件命令,rename oldname newname是删除文命令,delete filename 是删除文件命令,同时监听着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上传、下载和查看请求,从而得到不同的相应,包括将文件下载到当前路径下,从当前路径下上传文件给服务器,列出服务器的文件列表。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安装有Ubuntu系统的VMWare六、实验步骤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两部分。
•6.1服务器端创建监听与文件管理服务器负责的功能模块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对连接进来客户端所有线程的管理和服务器目录下的文件管理;二是创建线程来单独监听客户端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