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仁爱、 礼仪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 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
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治国。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 整的哲学体系。儒家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孝顺、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 治国应以德为主,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03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书法艺术
9字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 情感和意境。
9字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 ,更是艺术品,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气质和修养。
9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 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 种书体,各具特色。
9字
书法艺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 于书写碑文、匾额、对联等 ,在现代则更多地被欣赏和 收藏。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
中国绘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工笔 、写意、没骨等多种画法,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注重笔墨和气韵,强调意境和 神韵。
中国绘画在古代是士人表达情感和志 向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载体。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底蕴、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 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历史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如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4.2 民俗文化展 课件(37张PPT)

4.2 民俗文化展 课件(37张PPT)
生活禁忌:西炕不准放空盆,
不准坐人:表示对祖先、神 灵的尊敬;不食狗肉
宗教信仰:仰萨满教。“
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 “疯狂的人”。汉译为巫 师。
风土人情-婚俗

旗头
美食节
黄米饽饽(粘豆包)
满族八大碗
萨其玛
酸菜血肠
火锅
八宝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设 计了美观、大方的民俗文化展,同时也让 我们了解了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他们是我 们民族文化的记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 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 国的剪纸艺术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今 它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成 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因此,我们应该学会 珍惜和保护这些民俗文化,让他们能够代 代相传、源远流长!
man zu min su wen hua zhan
如何 设计 制作 展板?
1.主题明确 2.资料收集 3.版面设计
确定主题
文字资料: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图片资料:与文字相符,有代表性
1主题突出,简洁明快,色彩醒目 2板块清晰,不拥挤,色彩统一
五大版面
满族 八旗 传统 民族 风土 兴起 制度 美食 服饰 人情
生活禁忌:西炕不准放空盆,
不准坐人:表示对祖先、神 灵的尊敬;不食狗肉
宗教信仰:仰萨满教。“
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 “疯狂的人”。汉译为巫 师。
风土人情-婚俗

旗头
美食节
黄米饽饽(粘豆包)
满族八大碗
萨其玛
酸菜血肠
火锅
八宝粥
满族的概况:
清前时期: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
前的肃慎.1583年起,在30多年时间中,清 太祖努尔哈赤将女真各部全部统一起来。

《民俗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绪论

《民俗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绪论

六、民俗的功能
1、教化功能 2、规范功能 3、维系功能 4、调节功能(娱乐、宣泄、补偿的概念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 事象的独立学科。
二、民俗学的学科定 交叉学科性质
三、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
俗学方法论;资料学
四、民俗的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4、民俗的类型性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国少数民族三 大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类型) 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6、民俗的地域性 7、民俗的历史性和传统性
五、民俗的形成
经济的原因 政治的原因 地缘的原因 宗教的原因 语言的原因 心理的原因
2、“民”、“俗”
(民:非官方;俗:与雅相对)
3、民俗内涵的变迁
4、民俗与民间文化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文 化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 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
5、系统的文化整体
6、民俗与官俗?
三、民俗的分类
1、钟敬文先生的分类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精神民俗 语言民俗
《民俗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绪论
二、民俗的概念
1、概念:狭义与广义的分野
狭义:文化遗留物说(英国)、“精神文化说” (英国)、“民间文学说”(美国、苏联)、“传统 文化说”(西方)。
广义: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 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 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 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 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三、近现代民俗
(清代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

(三)江南水乡民居——四水归堂 (四)南方客家民居——土楼
二、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一)北方地区少数民族 1、满族民居 2、蒙古族民居 3、回族民居 4.维吾尔族民居
(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苗族民居 2、藏族民居 3.彝族民居
(三)中国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壮族民居 2、土家族民居 3.黎族民居
第二节 中国服饰民俗
一、汉族服饰民俗的发展 (一)商周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三)秦汉时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唐时期 (六)宋朝时期 (七)元朝时期 (八)明朝时期 (九)清朝时期 (十)民国时期 (十一)现当代时期
图2-1 商代服装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 1.满族 满族服饰分为旗装、女式旗鞋、马褂、坎肩、大拉翅、靰鞡等。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装,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旗头”是满族妇女头上的配饰,其特点是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
第二章 服饰民俗
第一节 服饰民俗概述
一、服饰及服饰民俗的概念 (一)服饰的概念 (二)服饰民俗的概念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 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共同行为和文化习惯。
二、服饰民俗的形成及功能 (一)服饰民俗的形成 (二)服饰民俗的功能 1、实用功能 2、标志功能 3.审美功能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因素 (二)人文环境的因素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
(一)埃及人的饮食民俗 (二)南非人的饮食民俗
第五节 酒俗 第六节 茶俗
第四章 居住民俗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分娩与报喜
三朝礼俗
满月与百日庆典
如避免参加婚礼或葬礼等,以求母子平安。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三仪式,祈求婴儿健康成长。
家人通过放鞭炮、挂红布等方式庆祝新生命的到来,并向亲友报喜。
满月时设宴款待亲友,为孩子剃胎发;百日时则再次设宴庆祝,祈求孩子长命百岁。
04
CHAPTER
中国民间艺术与手工艺
03
CHAPTER
中国传统婚丧嫁娶习俗
包括提亲、合八字、订婚等步骤,体现了双方家庭的意愿和尊重。
选定良辰吉日,准备婚房、婚车、婚纱礼服等,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包括迎亲、拜堂、敬酒等环节,展示了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对长辈的尊敬。
如回门、满月酒等,体现了新婚后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婚前礼仪
婚礼筹备
婚礼仪式
02
创意化发展
鼓励创新创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特别注重祭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为广泛流传的习俗。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倒贴福字、吃年夜饭、守岁、压岁钱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团圆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26
白族 朝鲜族 壮族
藏族 布朗族
布依族 阿昌族 达斡尔族 傣族 满族27
案例--苗族服饰
现有的苗族服饰,主 要以地域而定,分为 黔东南型、黔中南型、 川黔滇型、湘西型和 海南型五种。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 200种,是我国和世 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 多、保存最好的区域, 被称为“苗族服饰博 物馆”。
8
二、 中国民俗的特征
阶层性和地方性 多元性和复合性 传承性和传播性 稳定性和变化性
9
不同的婚俗
10
三、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释义:
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 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 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 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17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贴春联 、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 、年 画 、守岁、爆 竹、拜年等;而 春节食俗就有吃 年糕、饺子、汤 团等。
18
二月初九惊蛰日 吃梨 扫虫炒虫 祭白虎
惊蛰是一年的第三个 节气,此时“万物出 乎震,震为雷,故曰 惊蛰,是蛰虫惊而出 走矣。”
惊蛰落雨到清明,一 日落雨一日晴。惊蛰 过,暖和和,蛤蟆老 角唱山歌。
中国民俗文化
1
目录
导言: 一、七个风俗文化圈 二、民族旅游区 第一节 中国民俗 一、民俗的概念 二、民俗的特征 三、中国的民风民俗 四、吉祥文化 第二节 民俗文化与旅游 一、民俗文化中旅游中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审美体验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
2
导言 •民俗旅游 •自然风光旅游 •历史文化旅游 并列为我国旅游 的三大支柱。
民间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民间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对一般民众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民俗学全套PPT课件

民俗学全套PPT课件

三、农业民俗
1、内涵:反映传统农业历史风貌;祈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体现。
2、主题:迎春、劝耕、祈求一年农业丰收。
3、内容:①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二十 四节气;②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天文学; 除夕、初一观察天象;③农业禁忌、祭祀习 俗:迷信、经验;④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 习俗;⑤农业生产过程习俗:物质生产与精 神文化;⑥农业娱乐风习:实用与艺术审美 的结合
中国民俗的基本特征
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 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起着继承历 史文化的作用。
❖ 教化功能:教育、模塑,向着社会与集体 ❖ 规范功能:约束;层次:法律、纪律、道德、
民俗 ❖ 维系功能:稳定,向心力与凝聚力:统一行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产生、流传,社会性 传承性与扩布性:纵向和横向,时间与空间 定性与变异性:如服饰、石榴 类型性:民间故事,灰姑娘、巧女呆女婿;居住民俗 规范性:乡约,族规、家规;禁忌 服务性:社会;生产;生活;心理;审美 地域性: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乡土
民俗的形成
《元旦》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居住形态
算命、看相、风水
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 式; 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 忌; 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 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弗雷泽《金枝》:在别的事情已经升到较高的平面的 民族,那里所见到的较原始的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
• 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钟敬文教授认为; “今天我国的民俗学,似乎负有这样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 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包括那些相关的思 想、感情和想像的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 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过去长时期内不为学 者所记录和谈论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 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 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 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第六类:民俗是一种主要靠口头流传的 大众文学,包括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和谚语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东 西。
❖ 第七类:民俗是“民俗文化”,是文明 社会中受教育较少的平民所具有的文化 表现,是民间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
9
出现众多的分歧,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不同学者受到各国不同政治制度、 生活环境、不同时代、学术观点和研 究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
❖狭义的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 ❖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
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 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 ❖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 ❖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 ❖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4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 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记 载有民俗一词概念的简明定义达21 条之多
5
综合各种概念,可讲民俗的定义分为7类
❖ 第一类:民俗是旧时的残存遗风。此观点 将民俗一词的含义界定为:“古时候大众 信仰、风俗及传统的整个本体,它在文明 社会内受教育较少的分子中一直残留到现 在”;“民俗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
❖ 第二类: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 包括原始民族的传统创造,或指说不出确 实可信的发明人或制作人而一代代传承下 来的那些人类文化。
语言民俗
15
❖物质民俗:(经济民俗)指人们 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 形成的民俗。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 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 交通民俗,等等
16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 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 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 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 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 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第二,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 现象。
❖第三,民俗的核心在于传承。
13
❖ 综上所述 :
❖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 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 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生活 与精神生活文化。
14
二、民俗的分类
❖ 三分法:行为民俗、语言民俗、心理民俗 ❖ 四分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
❖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 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 俗等等
17
❖精神民俗:(信仰民俗)指在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 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 民间禁忌等等。由宗教信仰派 生出来的信仰民俗已经融入日 常生活的迷信与俗信
18
❖语言民俗:(游艺民俗)指民间 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 于官方 )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 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2
❖ 在学术界中认为:
❖广义的民俗概念认为: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
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 ❖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
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 活。
6
❖第三类:民俗是指含义广泛的传统 现象。民俗比其他文化现象和社会 现象更能表现传统文化特色,其外 延“包括舞蹈、歌谣、故事、传说 和传统、信仰和迷信,以及任何地 方的民族谚语”,还包括这个民族 的文学。
7
❖第四类:民俗是已经退化了的宗教, 民间宗教是民俗的主要内容
❖ 第五类:民俗是指民间故事,是一种范 围不能够予以明确界定、与神话和传说 没有明显分别的故事。
❖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 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等。
19
《民俗学》第2周课件
民俗学概论 ❖一、民俗的定义 ❖二、民俗的分类
1
❖ 一、民俗的定义
❖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 “folklore” 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 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将 “folk”(民 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 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 象
10
❖二是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所 拥有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民俗学 者对民俗概念的界定自然有着截然 不同之处;
11
❖三是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 人们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 晰和共同的认识,对民俗一词的 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于有待深 化的过程之中。
12
共识性的东西
❖第一,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 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 民俗的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