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循环(1)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3课循环结构(一)课件(共8张PPT)

想一想:适合什么 样的循环程序编写?
语句或语句组
变量i的值从1开始; [1,2,3,4,5]看成是一个有序的队 伍;每次执行循环时,i会取队 伍中的下一个值;
i每取一个值,该命令会执行一 次。
【Python for循环语句格式二】
—FOR循环range()函数
range()函数,参数:(开始值,终止值,步长值)注意:步长值默认是1
如range(1,101)表示循环变量从1开始至101截止,每次循环i都会增但 是不包括101,因为range(1,101)是一个左闭右开[1,101)区间。
你学会了吗?
输出语句
裁判(for循环判断)
起点(初始化变量) 跑道(循环体句)
for循环的基本格式
for 循环控制变量 in 循环控制变量变化范围: 语句块
循环控制变量和变化范围:
通过限定变量的变化范围和方式,可以限定循环执行次数
小贴士: 一空格、二冒号、三缩进
【Python for循环语句格式一】
for 循环变量 in 【[数1,列2,3],4:,5】
循环结构(一)
程序结构
顺序结构Leabharlann 选择/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循环:能让指 定的代码重复
执行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指在程序中需要反复执行某个功能而设置的一 种程序结构。它由循环体中的条件,判断继续执行某个功能还 是退出循环。
【循环流程图】
初始化循环变量
循环变量符合某个条件?
终点(输出语句)
是
否
循环体(数据块)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循环结构(一)》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循环结构(一)》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循环结构(一)》;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编程中的循环概念,包括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循环的必要性和工作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基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循环程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理解计算机科学的严谨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问题需求选择合适的循环结构,设计合理的循环逻辑。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编程基础,如变量的使用和条件判断的理解,但对复杂的程序结构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但可能在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上需要进一步引导。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任务驱动法: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编程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循环结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计数、打印等,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的工作原理。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活动导入: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游戏,比如“数字接力”,让学生们体验一遍重复执行某个任务的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2. 提出问题:在编程中,有没有可能让计算机自动重复执行某段代码呢?引出“循环结构”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1. 定义与解释:解释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它是编程中的一种控制流程,可以让程序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
2. 案例演示:展示一个简单的编程实例,如“打印1到10的数字”,解释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使用方式和区别。
循环结构-1.for语句

9
使用for语句的注意事项:
3. do后面如果有分号,说明循环体是空
do 后面有分号,所以循环体 是空 执行完for语句后,再执行1 次k:=k+1
var i,k:integer; begin for i:=1 to 10 do; k:=k+1; end.
能否用writeln?
24
阶乘
n的阶乘:1~n 的累乘 即 n! =1*2*3*…*n 规定 : 0!=1 1!=1 n!= n* (n-1)! ∵ n!= n* (n-1) * (n-2) * … * 3 * 2 * 1 (n-1) ! ∴ n!= n * (n-1) !
25
累乘器
10.求1*2*3*…*n 的积. 即求n! readln(n);
s:=s+1;
18
累加器
4.求1+2+3+…+100的和.
s:=0;
{变量s存储 累加和}
for i:=1 to 100 do s:=s+i; write(s);
19
编程练习
5.求1+2+3+…+n的和。(n<10000) 【输入】一个整数n(n<10000) 【输出】输出1+2+3+...+n的和。 【输入样例】100 【输出样例】 5050
【分析】设i为循环控制变量,偶数个数放在s中,利用循环变量i的值从1变 化到30的规律,逐一寻找偶数的个数,找到偶数就s:=s+1.
Var I,s:integer; begin for i:=1 to 30 do if i mod 2=0 then s:=s+1; writeln(s); end.
c#程序设计(循环结构)-求1到100的累加和

c#程序设计(循环结构)-求1到100的累加和循环是程序设计的重要结构之一,通过循环结构可以让程序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从而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循环结构求解1到100的累加和。
1. for循环结构for循环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循环结构,它可以循环执行一定次数的语句,通常用于遍历一个序列或者数组。
下面是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c#for (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循环后操作表达式){循环体语句;}```其中,初始化表达式只会执行一次,通常用于声明和初始化循环计数器;条件表达式每次循环都会被执行,用于判断循环是否继续执行;循环后操作表达式在每次循环结束后被执行,用于控制循环计数器的变化。
循环体语句是需要重复执行的语句。
下面是使用for循环求解1到100的累加和的代码:```c#int sum = 0; // 累加和初始化为0for (int i = 1; i <= 100; i++) // i从1到100循环{sum += i; // 累加i到sum中}Console.WriteLine("1到100的累加和为:" + sum); // 输出结果```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一个整数变量sum,用于存储1到100的累加和,然后使用for循环从1到100循环,每次将循环计数器i累加到sum中,最后输出结果sum。
2. while循环结构while循环结构是另一种常用的循环结构,它不像for循环那样需要提前定义循环计数器,而是通过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循环是否继续执行。
下面是while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其中,条件表达式在每次循环之前被执行,如果条件成立,则继续执行循环体语句;如果条件不成立,则结束循环。
4. 总结通过上面三种不同的循环结构,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循环是程序设计中非常常用的结构,熟练掌握循环结构,可以让我们编写出更加高效、精简的程序代码。
For循环结构

for循环结构
for语句属于控制结构中的循环结构。
是控制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结构。
当程序中需要按照一定条件重复执行一些语句时使用循环结构。
例如实现1加到100的和的程序,需要重复计算相加功能,这样的程序就适合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而for常用于设计已知循环次数的程序。
for 循环的语法:
程序进行循环后首先执行语句1为循环变量赋初值,然后执行语句2是否符合循环条件,如果符合,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块并执行语句3,否则退出循环。
示例:
for…in
for…in循环结构又称为遍历循环结构。
常用于数据集合的循环比如数组。
此结构不需要指定循环次数,会自动从第一个元素循环遍历到最后一个元素。
例如:
建议练习:
使用for循环实现1加到100的和,并输出结果。
使用for…in循环实现数组遍历。
第8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ppt(26张PPT)

输出:
第8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
浙教版一年有四季变换,星 期往复等等,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循环。如果编写程序 求1—100的和,顺序语句要写100次,有没有更好的 方法?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程序中的循环结构---for循环。
新知讲解
循环结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程序控制结构, 其特点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 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
sum= 0 For i in range(1, 101, 2)
sum=sum+i print(“1~100的所有奇数的和:”,sum)
新知讲解
其程序的运 行结果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例: 计算s=1+2+3+…+100 输入: #初始化变量“和” s=0 运算: #使用for循环100次加法 for i in range(1,101): #i 范围 1-101
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for<变量>in<序列>: 循环体
[else: 语句块]
for循环需要一个代码块来告 诉程序每次循环时做什么,这个 代码块(缩进的代码部分)称为 循环体
新知讲解
for循环的执行流程, 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变量>每经过一次循环,就会得到序列 中的一个元素,并通过循环体处理它。
给定的条件称为循环条件,反 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
在Python程序中, 主要有两 种循环结构的语句:for循环语 句和while循环语句。
新知讲解
重复一定次数的循环,称为计 数循环
重复直至发生某种情况时结束的循 环,称为条件循环
新知讲解
一、for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是通过遍历某一序列对象来构建循环, 循环结束的条件就是对象遍历完成。
《第13课循环结构(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五年级下册

《循环结构(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循环语句的书写规则,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编程实例,初步应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含义及循环语句的书写,通过实例操作让学生感受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循环结构的规律,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
三、教学准备教学前需准备好信息技术教室、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编程软件以及必要的教材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点。
此外,还需提前预习教材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首先会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简单的动画或小游戏,例如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会发现这个小游戏在执行过程中有重复的环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循环结构。
2. 概念讲解在概念讲解环节,教师将详细解释循环结构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让学生对循环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同时,教师会强调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循环结构来提高编程效率。
3. 实例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循环结构,教师会进行实例演示。
首先,教师会展示一个简单的循环结构代码示例,让学生观察其执行过程和结果。
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进来,共同编写一个稍复杂的循环结构程序,例如打印1到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循环结构的运用。
循环结构(for循环、while循环)

循环结构(for循环、while循环)循环结构(for循环、while循环)1、含义:循环语句可以在满⾜循环条件的情况下,反复执⾏某⼀段代码,这段被重复执⾏的代码被称为循环体语句;当反复执⾏这个循环体时,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把循环判断条件修改为false,从⽽结束循环,否则循环将⼀直执⾏下去,形成死循环。
2、分类:1、for循环2、while循环--do...while循环3、循环语句的组成①初始化语句:⼀条或者多条语句,这些语句完成⼀些初始化操作。
②判断条件语句:这是⼀个boolean 表达式,这个表达式能决定是否执⾏循环体。
③循环体语句:这个部分是循环体语句,也就是我们要多次做的事情。
④控制条件语句:这个部分在⼀次循环体结束后,下⼀次循环判断条件执⾏前执⾏。
通过⽤于控制循环条件中的变量,使得循环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for循环1、for循环:语句格式: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循环体语句;}2、执⾏流程:(1)执⾏初始化语句,只执⾏了⼀遍(2)执⾏判断条件语句,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是false,循环结束。
如果是true,继续执⾏。
(3)执⾏循环体语句 //注意:第3步是执⾏循环体,⽽不是控制条件语句(4)执⾏控制条件语句(5)回到(2)继续3、例:打印10⾏HelloWorld⽅法⼀:使⽤⽼⽅法public class For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法⼆:利⽤for循环public class For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int i=1;i<=10;i++){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程序解释:①int i=1; 初始化值的作⽤,因为我们要打印10句HelloWorld,从第⼀次开始,所以我们需要定义⼀个变量 int类型的变量去开始计数,表⽰第⼏次循环②i<=10; 条件判断语句,这个语句使⽤控制是否进⼊循环的条件③i++ 控制循环体中的条件的变化,在这⾥表⽰的是,每循环⼀次,i++4、使⽤for循环的注意事项:1、条件判断语句只能是boolean类型2、当循环体的语句只有⼀条的时候,可以省略⼤括号,如果循环体的语句有多条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添加⼤括号,如果不添加循环语句只针对第⼀条语句有效(建议,永远不要省略⼤括号)3、如果在⼩括号后加分号,默认有⼀个空语句体,后⾯的代码为正常的代码块,不参与循环4、初始化语句可以不在for循环中的⼩括号中体现,但是必须在使⽤之前定义好5、条件判断语句可以删除,但是删除之后,就没有了控制循环结束的条件,就变成了死循环6、控制条件语句删除之后,也变成了死循环,你可以删除,但是初始化的变量的值⼀定要在循环体中发⽣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
------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时间:2017年4月24日下午第三节
授课教师:李通德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105
课题: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Next循环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生活中已有的问题,思考如何联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
(2)结合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理解For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3)能对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进行分析和就具体问题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景,经历分析、实践、讲解、探究、归纳,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
(2)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进而完成知识的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所创设的悬疑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及所营造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VB循环结构》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内容。
For-Next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既需要前面知识的铺垫,同时还要学生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感受,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接受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维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在本章的前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VB界面设计,以及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这些内容并不十分难,学生还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基本格式和执行流程
难点:利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六、教学设备
计算机、Visual Basic6.0中文版、教学课件
七、课时数: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阅读程序并总结For-Next循环的基本
格式:
引导学生观察输出100个班级姓名的程序,并调试运行显示结果,强调Print 班级名称执行了100次,是循环次数固定的循环。
总结For-Next循环的基本格式,并配合For-Next循环语句流程图讲解语句执行流程。
2.For-Next循环的基本格式:
For 循环变量= 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语句组
Next 循环变量
3.For-Next循环语句流程图:
4.【教师讲解】现在请同学们将书翻至51页,阅读第二部分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重点阅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5. 【练习1】找找看
在以下For-Next循环结构中寻找出错误的地方。
【答案】○1:循环变量不是数值型变量;
○2:初值、终值、步长均为数值表达式;
○3:步长值为正,但初值大于终值;步长值为负,但初值小于终值;
○4:5、10、5、10
(四) For 循环知识点巩固8min 1.布置上机操作任务一:
求s=1+2+3+…+100(部分代码已给出)
提示学生:累加语句的使用。
【提示】
先画出求100以内整数累加和的流程
图,再编写程序。
注意For-Next循环的步长值。
累加语句:s=s+i
1、根据教师之前演示
的程序,学生仔细
思考比较,完成任
务一;
2、学生利用For-Next
语句并结合累加语
句s=s+i 实现1-100
的累加和。
1、掌握通过循
环计算累加
和的语句;
2、学生初步学
会For-Next
循环语句的
简单应用。
(四) 知识应用For 循环语句破解悬念7min 【回顾问题】
1. 分析问题:假设n为天数,S是一个累加
变量,t为每天应该存的钱数,那么第二天
的钱数为第一天钱数的2倍,即t=2*t,那
么就有:
令存钱的总数为S,那么初始状态下S为0;
第1天存钱t=0.1元,存完钱之后,存钱的
总数S为0+0.1;
第2天存钱t=0.1*2元,存完钱之后,存钱
的总数S为0+0.1+0.1*2;
第3天存钱t=0.1*2*2=0.1*22元,存完钱之
后,存钱的总数S为0+0.1+0.1*2+0.1*22;
…
第n天存钱t=0.1*2n-1元,存完钱之后,存
钱的总数S为
S=0+0.1+0.1*21+0.1*22+…+0.1*2n-1;
…
第30天存钱t=0.1*229元,存完钱之后,存
钱的总数S为
0+0.1+0.1*2+0.1*22+…+0.1*229;
2. 【提问】
那么请问一个月能存多少钱?首先完
善流程图,并正确编写程序。
1、根据老师分析,学
生完成流程图中缺
少的部分;
2、上机操作,完善程
序:
3、t = 1
For i = 1 To 30
s = s + t
t = 2 * t
Next i
输出一个月共存多
少钱;
4、学生会发现这是一
个非常巨大的数
字,如果使用人力
去完成,基本上完
成不了,但是使用
计算机去操作,只
需要几行代码,就
可以完成任务,体
会到计算机编程能
力的强大。
1、通过分析问
题,更加深
入理解循环
的执行过
程;
2、掌握循环结
构流程图,
学会根据流
程图完善
For-Next循
环代码;
3、通过编写程
序的过程,
体验编写程
序的乐趣;
并且亲身体
会计算机编
程能力的强
大。
(五) 课堂总结1. 选取几份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做简单点
评;
2. 总结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应该
1、学生提交VB窗体
文件;互相欣赏作
品,指出优缺点;
通过对本节课的
回顾,使学生掌
握本节课的教学
附件:
【练习1】找找看:在以下For循环过程都存在什么问题?
○1Dim A as String
For A = 1 to 10 step 2
Print A
Next A
○2For A = s To 10 step 1 s = 1
S = S + A For A = s To 10 step 1 Next A S = S + A
Next A
○3For A = 10 To 5 step 1 For A = 1 to 10 step -1 S = S + A S = S + A
Next A Next A
○4将上述程序修改正确后,计算循环体执行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