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饲养管理五个关键点

合集下载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白羽肉鸡是目前肉鸡行业中非常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

由于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快、能耐艰苦环境、抗病力强等特点,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然而,要养殖出高质量、高产量的白羽肉鸡,农民必须严格执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白羽肉鸡的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

养殖户可以咨询专业饲料生产商或兽医,以确保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比例准确无误。

同时,根据鸡群体重的变化,灵活调整饲料配方。

2. 饲料供给:饲养白羽肉鸡时,应注意合理的饲喂量和频率。

饲料的供给应根据鸡群平均日增重、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刚开始喂养时会比较频繁,后期则要根据鸡群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3. 饲料质量:白羽肉鸡的生长与饲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提升肉质品质以及增强免疫力。

因此,养殖户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饲料品牌,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没有霉变或污染。

二、环境管理1. 温度调控:白羽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在育雏期和生长期的前几天,要特别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

初始的温度要在32-35摄氏度之间,每周降低2-3摄氏度,直到鸡舍内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相同。

2. 通风通气:确保鸡舍内空气的质量是白羽肉鸡健康生长的关键。

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

养殖户可以通过安装风扇、通风窗和排气设备来维持空气流通。

此外,也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3. 鸡舍空间:鸡舍的空间大小需要充足,以确保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过大的鸡舍可能导致鸡群的互相碰撞,而过小的鸡舍则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理想情况下,每平方米可饲养8-10只肉鸡。

三、疾病预防与管理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按照兽医的建议,为白羽肉鸡提供合适的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

白羽肉鸡养殖技术大全

白羽肉鸡养殖技术大全

白羽肉鸡养殖技术大全概述:目前经济发展购买先进的养鸡设备很容易,但如何发挥设备的作用,**养鸡技术水平,按照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数据指导生产,真正做到养鸡精细化管理,是人员素质问题,关键在于管理者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人员素质的**,培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了高素质人员队伍,设备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饲养人员要求既要有饲养管理技术,又要懂的饲养设备的维护管理,养鸡业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

1、养鸡场要建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无有害气体、烟雾即其他污染的地区。

并距离交通要道、居民区、学校500m以上。

2、饲养后粪便污染处理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布局合理,且相互分开,符合防疫要求,鸡舍建筑更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暖风炉、温帘、风机、水线、料线、空气质检测仪、臭氧消毒机),先进的设备对鸡舍内小气候能**控制和调节。

二、肉鸡饲养方式1、平养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简便易行投资少。

但劳动强度大,饲料浪费,房舍面积利用率低,易发球虫2、笼养阶梯式笼养和层叠式笼养;饲料管理方便,减少料浪费,充分利用鸡舍空间,**了自动化水平,改善了鸡舍环境条件,**养鸡效益。

但鸡易折伤脚翅。

三、进苗前的准备1、鸡舍的准备①鸡舍应在上批鸡转走之后就将舍内粪便清除干净,并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防止漏雨、堵好鼠洞,还要把鸡舍周围打扫干净,喷药消毒。

②笼具使用笼具育雏工艺时要检好笼具,还有如远红外热源、底网、类盘、挂网等是否具备,如有损坏应及时配齐更换好。

③对照明通风、供暖、供水、供料等系统的线路、管道、闸盒、开关和其它部件进行全面检修,使处于完好状态,以备使用。

2、饲养用具的准备①对饲槽、水罐、水槽、添料拌料用具等清洗干净,在鸡舍内熏蒸消毒之前放置舍内。

②消毒鸡舍笼具检修后用高压自来水冲洗,从高到低将顶棚、墙体、笼具、地面冲洗干净,**无尘、无羽毛、无粪便,自然干燥,温度21—25℃,在密封的鸡舍内从气雾喷洒自来水,使湿度达到60%—80%,然后用福尔马林溶液以每立方米20ml加等量水,加热熏蒸。

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

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

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1. 引言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鸡肉产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白羽肉鸡作为其中的一种养殖方式,其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成为农户和养殖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对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养殖方式的关键管理要点。

2. 饲养环境管理白羽肉鸡的饲养环境是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保证鸡舍的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

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干或过湿的环境。

合理的光照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都是保障白羽肉鸡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3. 饲料管理白羽肉鸡的饲料管理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在饲料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提供适宜的饲料配方,保证其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另外,在饲料的投喂上,要有固定的投喂时间和量,避免过度或不足造成的影响。

4. 饮水管理饮水是白羽肉鸡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是首要任务,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饮水的供应要稳定,保证白羽肉鸡能够随时随地饮用到新鲜清洁的水源。

这对于提高鸡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至关重要。

5. 疫病防控疫病是白羽肉鸡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要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处理;并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6. 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合理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并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7. 个人观点在白羽肉鸡的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中,注重细节,尤其是饲养环境的管理和疫病防控方面更为重要。

只有在这些细节工作上做到位,才能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同时也能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结语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饲养管理要点的深入探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养殖技术,同时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羽鸡养殖

白羽鸡养殖

白羽鸡养殖简介白羽鸡是一种优质的禽类产品,因其肌肉丰满、肉质鲜嫩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白羽鸡的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是一项具有稳定收益的农业项目。

本文将介绍白羽鸡的养殖方法、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意向从事白羽鸡养殖的人士。

养殖环境白羽鸡的养殖环境对其生长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合适的养殖环境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白羽鸡的快速发育。

以下是白羽鸡的养殖环境要点:1.温度:夏季温度在25-30摄氏度,冬季温度在10-20摄氏度之间为最佳。

2.通风:保持充足的通风,避免高温和缺氧。

3.光照:每天提供12-14小时的光照,适当控制亮度。

4.水源:保证充足的饮水,水源清洁无污染。

饲料与营养白羽鸡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合理的饲料供给和营养均衡。

提供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白羽鸡的生产性能,增加肉质的鲜嫩度。

以下是一些关于饲料与营养的要点:1.饲料种类:可选择优质的鸡料或自行配置饲料。

合理配比能够满足白羽鸡的营养需求。

2.营养成分:饲料要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3.喂养管理:定时定量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疾病防控白羽鸡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降低经济损失,并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于疾病防控的要点:1.卫生保健:维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

2.预防注射:定期给白羽鸡进行疫苗接种,提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养殖技巧1.合理密度:根据饲养场地和饲养设施,选择合适的饲养密度。

过高的密度可能会导致鸡只间的厮打和争斗,影响生长发育。

2.定期清理:定期清理饲养场地的粪便和杂草,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3.定期观察:定期观察鸡只的行为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合理繁殖:通过选育健康的种鸡,保证后代的质量优良。

5.合理饮水:保持饮水器的清洁,经常检查水量是否充足。

市场前景白羽鸡肉是一种受欢迎的禽类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增加,对于高品质禽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白羽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羽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羽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白羽肉鸡因其出色的生长速度、高产量和优质肉质而受到了广大养殖者的青睐。

然而,要想成功养殖白羽肉鸡,以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羽肉鸡最佳的饲养环境条件、合理的饲料配方以及常见的养殖技巧和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正文:一、饲养环境条件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白羽肉鸡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首先,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鸡的食欲和生长。

其次,饲养场所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此外,场所要干净卫生,饮水设备要保持水质清洁,并定期更换储存饲料的容器,以避免污染。

二、饲料配方白羽肉鸡的饲料配方应当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在育雏期,应提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优质饲料,以促进健康的生长。

而在生长期,则需要提供能量丰富的饲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

此外,合理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谷物类饲料可以有效降低鸡只的突发病和腹泻等情况的发生。

三、养殖技巧1. 合理的养殖密度:白羽肉鸡初始存栏密度一般为12-15只/平方米,生长至45天后可适当减少密度,以确保鸡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定时定量喂食:建立科学的喂食规律,定时定量地投喂饲料。

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干燥,避免过多剩饭或过少供应。

3.注意饮水管理: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每天检查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水质要清洁卫生,避免饮水器内出现异物。

4.管理环境温度: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场所的通风和加热设施,确保室内的温度恒定。

四、常见疾病防治方法1. 疫苗接种:合理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确保鸡只免疫力。

按照免疫流程进行疫苗接种,注意接种方式和数量。

2. 疫病监测:定期对鸡只进行农艺指标检测,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疫病检测和治疗。

3. 防治常见疾病:常见的肠道感染疾病有禽霍乱、腹泻等,容易发生的呼吸道疾病有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应随时关注疾病的防治措施。

白羽肉鸡饲养标准

白羽肉鸡饲养标准

白羽肉鸡饲养标准
白羽肉鸡是一种常见的肉用鸡品种,其饲养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下是白羽肉鸡饲养的一般标准:
1. 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2. 饮水设施: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水源的新鲜和安全。

3. 饲料供应: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粮食、蛋白质、维生素等,满足
白羽肉鸡的生长需求。

4. 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和常规的疾病预防措施,确保鸡群的
健康状况。

5. 定期检测: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
存在的问题。

6.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确保鸡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减少
鸡只之间的互相竞争和压力。

7. 健康管理:定期清理饲养场地和设备,保持卫生,预防细菌和寄生
虫的滋生。

8. 安全措施:做好消防和安全设施的配备,确保饲养环境的安全和可靠。

以上就是白羽肉鸡饲养的一般标准,旨在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之育雏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之育雏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之育雏成功育雏是白羽肉鸡饲养的关键,育雏期温度、湿度、舍内的空气新鲜度、鸡雏的密度都要合理,温度根据季节的不同略有差异。

青岛康地恩在白羽肉鸡养殖服务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摸索与试验,总结出了几个关键的饲养管理点,推荐大家学习一下:第一项重要的工作:温度与湿度。

鸡属于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健康鸡只的直肠温度:40.6~43.0℃),只有当鸡只的体温维持相对的恒定,才能确保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代谢水平。

在育雏的前14日龄,雏鸡基本没有自我体温调节的能力。

当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雏鸡的体温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所以,育雏时期的鸡舍温度相对来说就重要的多了,育雏时的鸡舍温度一般保持在33—35℃,如达不到育雏温度,会影响卵黄的吸收,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

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及早开水开食让雏鸡更早吃到营养全面且易于消化的育雏料,以及培养雏鸡良好的食欲。

及早开水开食不仅有利于促进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器官,特别是小肠)的发育,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

开食——是雏鸡生长发育的重大转折点!良好的食欲——是雏鸡今后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基础!培养雏鸡良好.食欲的关键时期——是育雏期的前72小时!那么如何开水开食及培养雏鸡的食欲呢?1、充足的开食盘和饮水器——为雏鸡提供充足的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2、开食盘和饮水器的合理布局——让雏鸡走很短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左右)就能采食和饮水3、科学的加料和加水程序——前72小时开食盘不能断料,饮水器不能断水4、营养全面的饲料——超级育雏料(前72小时使用)5、育雏料颗粒大小适宜——颗粒破碎料更好6、适宜的环境条件——良好的地面温度(28℃以上)、饮水温度(28 ℃以上)和相对湿度(70%左右)7、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前72小时不关灯,光照强度应达到30勒克斯以上育雏期管理小结:前72小时是消化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消化系统的发育为免疫系统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白羽种鸡是一种优质的肉鸡品种,适合在家庭农场或养殖场中饲养。

以下是白羽种鸡的饲养手册,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它们并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1. 圈舍建设:- 圈舍应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干燥清洁的地方。

- 圈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 圈舍内铺设合适的鸡舍垫料,如木屑、稻草等,保持地面干燥,便于清理。

2. 饲料管理:-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符合白羽种鸡的生长需要。

- 给予足够的饮水,保持水源清洁,随时供应新鲜的饮水。

3. 生长环境:- 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确保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在幼雏期和寒冷季节。

- 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洁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 给予白羽种鸡充足的运动空间,增加其体质和抗病能力。

4. 健康管理:- 定期检查白羽种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给予鸡群适时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

5. 饲养记录:- 记录鸡群的生长情况、饮食量、疫苗接种情况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掌握鸡群的整体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6. 市场调查:- 在养殖前,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白羽种鸡的需求和价格趋势,合理安排养殖规模。

7. 注意鸡群行为:- 观察鸡群的行为,特别是群体性的异常行为,如啄羽、打架等,及时排除压力源,保持鸡群稳定。

8. 养殖管理团队:- 组建养殖管理团队,确保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白羽种鸡的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

请注意,以上是一份基础的饲养手册,具体的饲养管理方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您能够用心照料白羽种鸡,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祝您养鸡事业蒸蒸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五个关键点随着现代肉鸡遗传育种工作进展不断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快,饲料转化效率越来越高。

美国科宝公司2012年发布的cpbb500肉鸡(公母混养)42日龄的出栏体重为2 732g,饲料转化率为1.70。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肉鸡每年都有40~45g的体重进展,饲料转化率每年有-0.02—-0.025的提高。

虽然现代肉鸡具有如此快速的生长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者饲养的肉鸡都能达到饲养手册上的性能指标。

在肉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管理失误,具有优秀遗传性能的肉鸡也会出现较低的生产水平。

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笔者在多年的肉鸡饲养管理工作中总结了影响肉鸡生产性能最为关键的五方面因素,即雏鸡质量、饲料营养、鸡舍环境状况、饲养技术和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希望获得肉鸡更高的成活率、更快的增重速度和更高的饲料转化率的业内人士必须重视这五个饲养管理关键点的工作。

一雏鸡质量健康的雏鸡是良好饲养的开始。

因此,许多肉鸡饲养专家建议把鸡苗孵化阶段的21天计算到肉鸡饲养阶段中来。

合格的雏鸡应符合绒毛蓬松、精神活泼、体格健壮、脐带愈合良好、腿脚部皮肤丰满圆润、跗关节无红肿、鸡苗无脱水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肉鸡场接收到合格的鸡苗,通常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保证父母代肉种鸡的健康父母代肉种鸡如果感染大肠杆菌、支原体、沙门氏菌和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或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后代鸡苗的质量将无法保证。

2种鸡饲喂营养均衡的全价配合饲料种鸡如果饲喂过多由棉籽饼、棉籽油配制的饲料、含铬皮革粉配制的饲料或霉变、酸败的饲料,其后代鸡苗的死淘率会提高。

3做好种蛋的孵化工作在种蛋孵化过程中,如果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通风不足、出雏时间长、孵化厅卫生状况差或其他不合理的工艺处理都会导致雏鸡质量低下,进而影响肉鸡生产}生能的发挥。

4做好鸡苗的存储工作鸡苗存储大厅如果空间窄小或没有安装自动环境控制系统,将会导致鸡苗存储大厅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使鸡苗遭受高/低温、脱水或缺氧等应激,从而影响雏鸡质量。

5 重视雏鸡的运输环节首先,要求雏鸡盒加垫瓦楞纸,以减小运输过程中雏鸡腿病问题的发生。

其次,建议运输车辆安装自动环境控制系统,使车厢内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为65%、最小换气量达到20cfm/1 000。

如果运输车辆无通风措施或通风有死角都有可能造成雏鸡过热、脱水或缺氧。

在寒冷季节如果运输车辆无空调等加温设备,雏鸡常常会遭受冷应激或由于过度保温密闭导致缺氧。

二饲料营养众所周知,要使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秀品种特性得到发挥,需要给肉鸡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

现今的肉鸡饲料配方师能够轻松地设计出肉鸡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营养的全价饲料。

由于肉鸡饲料占到肉鸡60%以上的生产成本,以及最近几年高昂的原料价格,有些饲料公司出于眼前利益的考虑,使用劣质原材料或超量使用肉鸡不易消化吸收的原料,或人为地降低饲料的能量和蛋白水平。

很显然,这种所谓“性价比高”的饲料将导致肉鸡增重速度慢,出栏日龄延长,增加养鸡风险和降低鸡舍周转率,最终结果是肉鸡生产性能低下和增加养鸡成本。

三鸡舍环境状况初生雏鸡体温在39.4~41.1℃之间,皮下脂肪少,毛相对较少,保温能力差,利用能量产温能力也差。

28日龄以后,羽毛开始长齐,体温调节机制开始健全,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而且肉鸡本身的新陈代谢速度也特别快。

这几方面的因素使得肉鸡对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特别高。

满足肉鸡的环境控制要求,肉鸡健康快速的生长发育才有保障。

1温度1日龄雏鸡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3℃~34℃。

7日龄时,环境温度降低到30℃~31℃。

以后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每周下降2℃~3℃,至35日龄时鸡舍温度控制在19℃~20℃。

特别强调要逐步降低鸡舍环境温度,使鸡舍每天的温差不超过1℃,以免造成冷应激。

2湿度肉鸡第一周湿度控制在60%~65%。

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湿度控制在50%~70%的范围内。

3通风现代肉鸡快速的生长速度和旺盛的代谢使得肉鸡需要至少0.5~0.6cfm/kg的通风量。

肉鸡正常的生长发育除了对空气量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空气质的要求。

合格的肉鸡舍空气质量标准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19.6%、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3%、氨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0ppm、粉尘小于3.4 mg/m3。

安装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的现代化肉鸡舍能够容易地实现肉鸡舍的温湿度和通风要求,从而为肉鸡健康快速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饲养技术我在几十年的肉鸡饲养工作中,找到了符合肉鸡生长发育规律的饲养管理技术,尤其是提高肉鸡7日龄体重和光照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肉鸡能够快速生长和获得更高的成活率。

1提高肉鸡7日龄体重研究发现,肉鸡7日龄体重每相差1g,会导致肉鸡出栏体重相差6.7g。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现代肉鸡饲养到7日龄,其体重可以达到1日龄体重的4.5倍(180~210g)。

优秀的肉鸡7日龄体重意味着肉鸡在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良好,也预示着未来会有较高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均匀度。

为了提高肉鸡的7日龄体重,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尽早给雏鸡开食雏鸡出壳后,尽早给雏鸡开食有利于刺激雏鸡消化道发育和培育雏鸡产生好的食欲。

近期美国科宝公司的肉鸡饲养专家针对相同来源的孵化后7小时的雏鸡进行开食时间的实验,设立接鸡后立即开食、接鸡后12小时开食和接鸡后24小时开食3个实验组。

测量这3个实验组1~5日龄雏鸡体重和雏鸡肠道重量,其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接鸡后立即开食组比接鸡后12小时开食组、接鸡后24小时开食组的5日龄体重分别高35.8g和44.7g,其肠道体重也分别高1.26g和1.92g,这充分表明雏鸡尽早开食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雏鸡出壳后要尽可能缩短鸡苗在孵化厅的存放时间,迅速运送鸡苗到达鸡场,并在鸡苗到达后立即给雏鸡喂水和喂料。

(2)育雏前3天,铺设垫纸,增大采食面积在实际肉鸡饲养工作中发现,如果在育雏第1周按照育雏饲养设备的说明书来配备育雏开食盘,将很难保证雏鸡同时开食,雏鸡开食6小时后的嗉囊饱食度低,7日龄雏鸡的均匀度也明显偏低。

这就要求我们在育雏前3天,除每80~1 00只雏鸡使用一个料盘喂料外,还要在料线下方或水线的两侧铺设垫纸。

垫纸面积占饲养面积的1/3~1/2,撒大约每只雏鸡60~65g的料量到垫纸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这种方法能极大地增加采食面积,减少雏鸡之间的竞争压力,让雏鸡尽可能地同时吃料和多吃料,对提高雏鸡的7日龄体重和均匀度有非常好的帮助。

(3)饮水管理水是肉鸡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在肉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水的管理十分重要。

在育雏第一周,如果饮水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肉鸡死淘率增加、均匀度差和生产性能不理想。

为了确保雏鸡从1日龄就能喝到水,并且保证雏鸡在:3m范围内就能找到水源。

考虑在肉鸡育雏第一周,在使用自动化水线的同时,还要每80~1 00只雏鸡额外补加1个水球或其它辅助饮水设施。

2光照控制技术刚刚出壳的雏鸡胆子小、体质弱,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增大采食量。

在雏鸡进入鸡舍的头两天,实施24小时的光照时间、601ux的光照强度以保证雏鸡多活动、多采食。

3日龄以后,再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

肉鸡生长到7日龄之后,其肌肉、骨骼和羽毛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使机体内各个器官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尤其是心肺功能往往跟不上新陈代谢的需要,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

同时,相对于快速生长的肌肉而言,肉鸡骨骼的发育就显得偏慢,这时肉鸡就会出现腿病问题。

为了解决肉鸡快速生长带来的猝死症、腹水症和腿病问题,需要通过使用光照控制技术,即通过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来减少雏鸡的采食量。

当肉鸡采食量减少了,生长速度就减缓了,肉鸡肌肉的发育、骨骼的发育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更加平衡,肉鸡的成活率也就提高了。

通常,当肉鸡体重达到167g之后,将光照强度控制在5~10lux,光照时间减少到18小时;在肉鸡8~21日龄时,光照时间再减少到16~12小时;肉鸡22~35日龄时,光照时间增加到18小时;当肉坞到了35日龄之后,每天增加1小时的光照时间,直至增加到23小时。

也就是说,在出栏前7天,通过增加光照时间来促进肉鸡采食,达到迅速增重的目的,以弥补肉鸡存饲养前期因为减少光照时间导致的体重损失。

五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大家都知道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对肉鸡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许多业内人士并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指望依靠疫苗和药物就能防控传染性疾病,以为对鸡群进行了某一特定疾病的免疫,鸡群对这种疾病就有了完全的保护力。

甚至幻想给鸡群喂喂药,鸡群就不会发病或者能够治愈疾病。

2012年肉鸡行业“速生鸡”、“药物鸡”事件的报道和持续发酵,警示人们必须规范化养殖肉鸡。

科学用药和控制药物残留是今后肉鸡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因此,出于现今肉鸡严峻的疫病情况及食物安全的考虑,实施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才是肉鸡健康养殖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肉鸡场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通过做好鸡舍的冲洗准备工作、病源隔离、物品与车辆的消毒、人员进出场管理措施、鸡群免疫计划的实施、鸡群科学用药与健康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来保证肉鸡的健康。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作者吴礼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