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特征X射线能谱表
eds能谱表

EDS能谱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谱分析技术已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
其中,EDS能谱表作为一种常用的能谱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EDS能谱表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详细阐述。
二、EDS能谱表基本原理EDS能谱表,即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是一种基于X射线照射样品后产生的特征X射线来进行元素分析的仪器。
当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时,样品中的元素会发射出具有特定波长和能量的特征X射线。
通过测量这些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EDS能谱表的原理基于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能量损失和光谱线特征,能够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EDS能谱表技术特点EDS能谱表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高精度元素分析:EDS能谱表可以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高精度分析,检测范围广泛,包括轻元素到重元素。
2.快速分析:EDS能谱表具有较高的分析速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元素分析。
3.空间分辨率高:EDS能谱表的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够提供元素在样品表面分布的信息。
4.无需样品制备:EDS能谱表分析时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特殊制备,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
5.操作简便:EDS能谱表的操作系统较为简单,便于用户快速掌握。
6.适用范围广:EDS能谱表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分析,如金属、陶瓷、塑料、生物组织等。
四、EDS能谱表应用领域EDS能谱表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1.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中,EDS能谱表常被用于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元素分析和成分研究。
通过对材料表面元素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2.生物学:在生物学领域中,EDS能谱表常被用于生物组织、细胞、蛋白质等样品的元素分析。
通过对生物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生理机制。
3.环境科学:在环境科学领域中,EDS能谱表常被用于土壤、水、空气等样品的元素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谱图分析

一、X光电子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X光电子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定能量的X光照射到样品表面,和待测物质发生作用,可以使待测物质原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
该过程可用下式表示:hn=Ek+Eb+Er (1)其中:hn:X光子的能量;Ek:光电子的能量;Eb:电子的结合能;Er:原子的反冲能量。
其中Er很小,可以忽略。
对于固体样品,计算结合能的参考点不是选真空中的静止电子,而是选用费米能级,由内层电子跃迁到费米能级消耗的能量为结合能Eb,由费米能级进入真空成为自由电子所需的能量为功函数Φ,剩余的能量成为自由电子的动能Ek,式(1)又可表示为:hn=Ek+Eb+Φ(2) Eb=hn-Ek-Φ(3)仪器材料的功函数Φ是一个定值,约为 4 eV,入射X光子能量已知,这样,如果测出电子的动能Ek,便可得到固体样品电子的结合能。
各种原子,分子的轨道电子结合能是一定的。
因此,通过对样品产生的光子能量的测定,就可以了解样品中元素的组成。
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结合能会有微小的差别,这种由化学环境不同引起的结合能的微小差别叫化学位移,由化学位移的大小可以确定元素所处的状态。
例如某元素失去电子成为离子后,其结合能会增加,如果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则结合能会降低。
因此,利用化学位移值可以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和存在形式。
二、电子能谱法的特点(1)可以分析除H和He以外的所有元素;可以直接测定来自样品单个能级光电发射电子的能量分布,且直接得到电子能级结构的信息。
(2)从能量范围看,如果把红外光谱提供的信息称之为“分子指纹”,那么电子能谱提供的信息可称作“原子指纹”。
它提供有关化学键方面的信息,即直接测量价层电子及内层电子轨道能级。
而相邻元素的同种能级的谱线相隔较远,相互干扰少,元素定性的标识性强。
(3)是一种无损分析。
(4)是一种高灵敏超微量表面分析技术,分析所需试样约10-8g即可,绝对灵敏度高达10-18g,样品分析深度约2nm。
X射线光谱法

5.2.1. X射线辐射源
5.2.1.1. X射线管
分析工作最常用的X射线光源是各种不同形状和方 式的高功率X射线管,一般是由一个带铍窗口(能透过X 射线)的防射线的重金属罩和一个具有绝缘性能的真空 玻璃罩组成的套管。
5.2.1. X射线辐射源
5.2.1.2.放射性同位素
许多放射性物质可以用于X射线荧光和吸收分析。通 常,放射性同位素封装在容器中防止实验室污染,并且套 在吸收罩内,吸收罩能够吸收除一定方向外的所有辐射。 多数同位素源提供的是线光谱。由于X射线吸收曲线的形 状,一个给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适合一定范围元素的 荧光和吸收研究。
5.1.1.2.电子束源产生的特征X射线
在对钼靶进行轰击后产生了两条强 的发射线(0.063和0.071nm),在0.04~ 0.06 nm还产生了一系列连续谱。在原子 序数大于23的元素中,钼的发射行为很 典型:与紫外的发射线相比,钼的X射线 非常简单;它由两个线系组成,短波称为 K系,长波称为L系。下表列举了部分元 素的特征X射线。
目前在X射线光谱分析中,特征线的符号系统 比较混乱,尚未达到规范化。通常,在一组线系中, α1线最强。除Kα2比Kβ1强以外,一般β1为第二条最 强线。元素中的各谱线都是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的。 上述能级图适用于大部分元素,能级差会随原子序 数增大而规律性的增大;而核电荷的增加也会提高最 低加速电压。
5.1.3. X射线的散射和衍射
X射线衍射所需条件有两个:1.原子层之间间距必 须与辐射的波长大致相当;2.散射中心的空间分布必须 非常规则。如果距离
AP+PC=nλ n为一整数,散射将在OCD相,晶体好象是在反 射X辐射。但是,
AP=PC=dsinθ d为晶体平面间间距。因此,光束在反射方向发 生相干干涉的条件为:
xps与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俄歇电子能谱)

真空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电子结合能、电子结构}
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 {表面结构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用X射线做激发源去轰击样 品,使原子或分子的内层电 子受激发射出来,并直接测 量二次电子的能量,这种能 量表现为二次电子的结合能 Eb , Eb随元素而不同,并且 有较高的分辨力,它不仅可 以得到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而且可以得到从价电子到K 壳层的各级电子电离能,有 助于了解离子的几何构型和 轨道成键特征,是目前表面 分析中使用最广的谱仪之一。
光电子能谱分析
电子能谱是多种表面分析技术集合的总称。电子能 谱是通过分析各种冲击粒子与原子、分子或固体 间碰撞后所发射出的电子的能量来测定原子或分 子中电子结合能的分析技术。
电子能谱主要包括: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结合能、元素原子价态、表面原子
组分、杂质原子能带结构}
俄歇电子能谱(AES){表面元素分析、结合能元素的原子价态、结合态}
计数 / 任意单位
C KLL Ti KLL
O KLL
278.0
415 385
510
X射线能谱仪工作原理及谱图解析1X射线能谱仪分析原理X射线能谱

X射线能谱仪工作原理及谱图解析1、X射线能谱仪分析原理X射线能谱仪作为扫描电镜的一个重要附件,可被看成是扫描电镜X射线信号检测器。
其主要对扫描电镜的微区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B-U的所有元素信息。
其原理为:扫描电镜电子枪发出的高能电子进入样品后,受到样品原子的非弹性散射,将能量传递给该原子。
该原子内壳层的电子被电离并脱离,内壳层上出现一个空位,原子处于不稳定的高能激发态。
在激发后的10-12s内原子便恢复到最低能量的基态。
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外层电子向内壳层的空位跃迁,同时产生X射线,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对任一原子而言,各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都是确定的,因此各种原子受激发而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也都是确定的(图1)。
X射线能谱仪收集X射线,并根据其能量对其记数、分类,从而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图1. 粒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特征X射线本所能谱仪型号为:BRUKER X-Flash 5010,有四种检测模式:点扫描,区域扫描,线扫描,面扫描。
2、能谱仪检测模式介绍及参数解读2.1 点扫描及区域扫描模式图2 X射线能谱仪点扫描(A)、选区扫描(B)报告点扫描与选区扫描主要用于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选定的点或区域范围内存在的所有元素种类,并对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计算。
能谱检测对倍数要求不高,不同倍数条件下检测结果差异不大,关键在于选取检测的部位。
一般选择较大的块体在5000倍以下检测,因为X射线出射深度较深,除金属或陶瓷等非常致密的材料外,一般的块体在20kV加速电压下,X射线出射深度2μm左右,且点扫描的范围也在直径2μm左右。
因此块体太小或倍数过大,都会造成背景严重,测量准确度下降。
此外,最好选择比较平整的区域检测,因为电子打在坑坑洼洼的样品表面,X射线出射深度差别较大,定量信息不够准确。
特别低洼的区域,几乎检测不到信号,或信号很弱,得到的结果也便不准确。
第三,电子束与轻元素相会作用区域较大,干扰更强,因此轻元素的定量比重元素更加不准确。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另外,原子中的电子既有轨道运动又有自旋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耦合(电磁相
互)作用,使得能级发生分裂。对于ι >0的内壳层,这种分裂可以用内量子数j来
表示。其数值为:
j=
l + ms
=
l±
1 2
所以:对于ι =0,j=1/2。对于ι >0,则j= ι +½或者ι -½。也就是说,除了s能
级不发生分裂外,其他能级均分裂为两个能级:在XPS谱图中出现双峰。
3
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就是光电效应。
能量关系可表示:
hv = Eb + Ek + Er
电子结合能 电子动能
原子的反冲能量
Er
=
1(M
2
− m)υa*2
忽略 Er (<0.1eV)得
hv = Ek + Eb
4
对孤立原子或分子,Eb 就是把电子从所在轨道
移到真空需的能量,是以真空能级为能量零点的。
S能级的内量子数½通 常省略。如:C的1s 能级没有分裂,在 XPS谱图上只有一个 峰,表示为:C1s。
C1s
14
基本原理
4、电子结合能Eb: 一个自由原子或者离子的结合能,等于将此电子从所在的能级转移到无限远处所 需要的能量。对于气体样品,如果样品室和谱仪制作材料的影响可以忽略,那么 电子的结合能Eb可以从光子的入射能量hν以及测得的电子的动能Ek求出,即:
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5、XPS信息深度: 在XPS分析中,一般用能量较低的软X射线激发光电子(如:Al 和Mg的Kα线)。虽然软X射线的能量不高,但是仍然可以穿透 10nm厚的固体表层,并引起那里的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光电离。 产生的光电子在离开固体表面之前,要经历一系列的弹性(光 电子与原子核或者其他电子相互作用时不损失能量)和非弹性 散射(光电子损失能量)。弹性散射的光电子形成了XPS谱的 主峰;非弹性散射形成某些伴峰或者信号的背底。 一般认为:对于那些具有特征能量的光电子穿过固体表面时, 其强度衰减遵从指数规律。假设光电子的初始强度为I0,在固体 中经过dt距离,强度损失了dI,有:
EDS元素分析-eds图像

(3)在电镜图像和线扫描图像上都使用图像强度光标。当移动某一个光标时,另一个光标 也随之移动。电镜图像上的光标指示出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横、纵坐标及灰度值:线扫描图 像上的光标指示岀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某一元素的计数值。
(4)将某一元素的线扫描图像叠加在电镜图像上显示:单击线扫描图像下的该元素标签, 即可叠加/不叠加显示该元素的线扫描图像。叠加属性可按如下方式修改:
EDS的工作原理
探头接受特征X射线信号一把特征X射线光信号转变成具有不同高度的电脉冲信号一放 大器放大信号一多道脉冲分析器把代表不同能量(波长)X射线的脉冲信号按髙度编入不同 频道一在荧光屏上显示谱线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楚性和定疑计算。
(二)EDS的结构
1、 探测头:把X射线光子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脉冲高度与X射线光子的能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比。
EDS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能谱仪(ED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能谱仪(EDS)的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
二、 实验原理
在现代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中,能谱仪(EDS)是一个重要的附件,它同主机共用一 套光学系统,可对材料中感兴趣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点分析、而分析、线分析。它的主要优 点有:(1)分析速度快,效率髙,能同时对原子序数在11—92之间的所有元素(甚至C、N、0等超轻元素)进行快速定性、泄量分析:(2)稳定性好,重复性好;(3)能用于粗糙表而 的成分分析(断口等):(4)能对材料中的成分偏析进行测量,等等。
2、 左疑分析:左量分析是通过X射线强度来获取组成样品材料的各种元素的浓度。根据实 际情况,人们寻求并提出了测量未知样品和标样的强度比方法,再把强度比经过泄量修正换 算成浓度比。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定星修正技术是ZAF修正。
2019年EDS元素分析

EDS元素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能谱仪(ED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能谱仪(EDS)的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在现代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中,能谱仪(EDS)是一个重要的附件,它同主机共用一套光学系统,可对材料中感兴趣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点分析、面分析、线分析。
它的主要优点有:(1)分析速度快,效率高,能同时对原子序数在11—92之间的所有元素(甚至C、N、O等超轻元素)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2)稳定性好,重复性好;(3)能用于粗糙表面的成分分析(断口等);(4)能对材料中的成分偏析进行测量,等等。
(一)EDS的工作原理探头接受特征X射线信号→把特征X射线光信号转变成具有不同高度的电脉冲信号→放大器放大信号→多道脉冲分析器把代表不同能量(波长)X射线的脉冲信号按高度编入不同频道→在荧光屏上显示谱线→利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和定量计算。
(二)EDS的结构1、探测头:把X射线光子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脉冲高度与X射线光子的能量成正比。
2、放大器:放大电脉冲信号。
3、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把脉冲按高度不同编入不同频道,也就是说,把不同的特征X射线按能量不同进行区分。
4、信号处理和显示系统:鉴别谱、定性、定量计算;记录分析结果。
(三)EDS的分析技术1、定性分析:EDS的谱图中谱峰代表样品中存在的元素。
定性分析是分析未知样品的第一步,即鉴别所含的元素。
如果不能正确地鉴别元素的种类,最后定量分析的精度就毫无意义。
通常能够可靠地鉴别出一个样品的主要成分,但对于确定次要或微量元素,只有认真地处理谱线干扰、失真和每个元素的谱线系等问题,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定性分析又分为自动定性分析和手动定性分析,其中自动定性分析是根据能量位置来确定峰位,直接单击“操作/定性分析”按钮,即可在谱的每个峰位置显示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自动定性分析识别速度快,但由于谱峰重叠干扰严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X射线强度来获取组成样品材料的各种元素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