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门静脉高压症a2型题

门静脉高压症a2型题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是指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水压持续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癌栓、先天性门静脉狭窄等。

以下是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一例A2型题(单选题):
题目: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A. 腹胀
B. 腹水
C. 脾大
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特征性表现,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和胃底的静脉曲张,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脾大和腹水也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但不是最特征性的。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一、定义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指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血液淤滞,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即>25cmH2O),并出现脾脏肿大或伴有脾功能亢进、门腔侧枝循环形成及腹水等临床表现。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病史:常有肝炎病史,尤以乙型肝炎最常见。

2)症状:(1)脾肿大。

(2)上消化道出血,约占25%,以呕血最为常见,可为喷射状。

(3)腹水。

3)体征:(1)肝硬化所表现的体征(肝掌、痴蛛痣、黄疸)。

(2)腹壁静脉曲张。

(3)脾肿大。

(4)肝脏缩小。

(5)腹水。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

(2)粪常规:上消化道出血时出现柏油样便或隐血阳性。

(3)肝功检查:肝功有不同程度受损。

血浆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4)肝炎后肝硬化者HBV或HCV常为阳性。

(5)凝血功能检查:肝功不良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检查(1)B超和多普勒超声:提示肝脏萎缩,弥漫性点状强回声,脾大,门静脉主干或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增宽,有时可探及腹水,门静脉内血栓及逆肝血流。

(2)CT扫描提示肝体积缩小,脾大,腹水形成,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3)食管钡餐检查:食管粘膜呈虫蚀样改变,食管排空后曲张静脉为蚯蚓样或串珠样负影。

(4)门脉造影检查亦对诊断有帮助,但属非常规检查。

在有需要及条件许可时进行此类检查。

3)其他检查(1)胃镜检查:可见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有时可见胃粘膜糜烂或溃疡。

(2)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血液性疾病。

3.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

2)出血性胃炎:又称应激性溃疡,约占5%。

3)胃癌:约占2-4%。

黑便比呕血更常见。

4)胆道出血。

三、分型肝前型:见于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畸形(海绵样变性)、外在压迫等。

肝内型:分为窦前、窦后、窦型。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一、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的病生理变化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始动因素。

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

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可以发生下列病理变化。

1、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大,然后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2、交通支扩张由于正常的肝内门静脉通路受阻,门静脉又无静脉瓣,四个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3、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门静脉高压症时虽然静脉内血流量增加,但中心血流量却是降低的,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而加剧腹水形成。

二、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方法1、肝组织学活检此法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对于鉴别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至关重要,临床实践中常有两种途径,即经皮或经皮经颈静脉途径。

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表1)。

表1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的主要适应证根据不同病因发展的纤维化分为4种主要纤维化模式:①门静脉-中央静脉型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②门静脉-门静脉型纤维化(胆道疾病);③窦周和细胞周围型纤维化(代谢性疾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脏疾病);④中央-中央型纤维化(布-加综合征等静脉流出阻塞)。

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布-加综合征等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病程的早期就发生,而代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疾病的后期才形成。

2、肝静脉压力梯度(H V PG)H V P G是检测P H T变化的“金标准”,是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肘静脉插管检测肝静脉楔压与肝静脉自由压之差,从而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人门静脉压力<5 m m H g。

H VP G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对判断临床终点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表2)。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时,出现脾脏充血性肿大。

长期的脾窦充血,发生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引起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且急。

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4个交通支显着扩张,其中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有临床意义。

它离门静脉和腔静脉主干近,压力差大,因而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明显。

这些静脉发生曲张后,使覆盖的黏膜变薄,当腹腔内压和门静脉压突然增高时,可以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不易控制的急性大出血。

3.腹水:门静脉压力增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肝内淋巴液的容量增加,大量淋巴液自肝表面漏人腹腔,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时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此外,低蛋白血症、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在体内增多,也可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腹水和全身性浮肿。

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常见问题

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常见问题

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常见问题1.门静脉高压症定义是什么?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

2.门静脉高压病理改变是什么?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交通支扩张;腹水。

3.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有什么?(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早期即可出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可表现为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2)呕血和便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突发大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

(3)腹水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

(4)其他可伴有肝肿大、黄疸、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痔等。

4.门静脉高压处理原则是什么?以内科综合治疗为重点。

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解除或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1)非手术治疗适合有黄疸、大量腹水、肝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

输血、输液;使用血管加压素等药;三腔管压迫止血;内镜治疗,硬化剂注射;介人放射方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2)手术治疗适合无黄疽、无腹水或少量腹水的病人。

门-奇静脉断流术;门静脉分流术;脾切除术;腹水内引流术。

5.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

曲张的食管静脉或胃底静脉可因粗糙的食物、化学性刺激及腹内压增高而突然破裂,所以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

一定要吃软烂的食物,一般要避免吃油炸食物或其他粗糙的食物,以防止食物划破食管黏膜下扩张、弯曲的静脉丛。

同时也要少吃产酸的食物,如红薯能引起胃酸增加,强烈的胃酸能腐蚀胃黏膜及血管。

另外要注意防治剧烈的咳嗽和便秘,因为增高腹压的动作,同时也增高了门静脉内的压力,有造成血管破裂的危险。

当然酒和其他刺激性食物更不应该食用了。

总之,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对严重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应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防止发生肝昏迷;有腹水的患者应进少盐或无盐饮食,并常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和酵母。

一般患者的食欲较差,所以饮食要精心地调配,既要可口,又要有利于身体。

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

三腔二囊管牵拉压迫胃底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⑴ 病人头转侧,吐出全部唾液,以防误吞 ⑵ 严密观察,防止食道囊滑出,堵塞气管 ⑶ 放管不宜超过五天,每12小时放气 10~20分钟,以防黏膜坏死 ⑷ 出血停止后,停留管子24小时才拔管 ⑸ 拔管时先抽空食管囊,后抽空胃囊, 最后拔管
㈡手术治疗
对Child-Pugh A级、B级没 有明显黄疸、腹水的病人, 应该及早手术。

诊断和鉴别诊断
㈠诊断
1.病史 有肝炎或血吸虫史 2.临床表现 脾大、脾亢,呕血,便血和腹水
3.检查
⑴血象三少:WBC 、 RBC、血小板减少。 ⑵肝功能:蛋白代谢异常,清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A/G倒置。SGPT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黄疸指数升高。 ⑶食管吞钡:食管静脉曲张。 ⑷B超:肝硬化,脾大,腹水。 ⑸胃镜检查:可以见到食管胃底曲张的静 脉和出血的部位。
临 床 表 现 1.脾大、脾亢 2.呕血、便血(交通支扩张) 3.腹水
1.脾大、脾亢
左肋下可摸到肿大的脾脏,巨 大的脾脏可以到达左髂窝。脾亢表 现为三少:
WBC < 3×109 /L RBC < 2.5×1010 /L 或 Hb <70 g/L 血小板 <(70~80)×109 /L
2.呕血、便血(交通手术简单有效 ⑵ 断流后,肝的灌流改善, 有利肝功能的恢复 ⑶ 肝昏迷发生率低 ⑷ 远期疗效较分流术好
缺 点:
⑴术后门脉压更高,腹水更加 严重,而且较为顽固 ⑵ 也有不少病人再出血 ⑶ 可引起胃壁坏死穿孔,或吻合瘘
对严重脾大、脾亢的治疗
1.脾切除
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不明显、没有出血史 2.脾切除+断流术 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明显、有出血史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侧枝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

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 27~2. 35 kPa (13~24 cmH2O),平均值为1. 76 kPa (18 cmH2O),比肝静脉压高0. 49 ~ 0. 88 kPa (5~9 cmH2O)。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 kPa (30~50 cmH2O)。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不超过1. 6 kPa (16 cmH2O)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病理生理与解剖:a.肝脏双重血供b.门静脉系统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c.门静脉没有瓣膜d.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e.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4组交通支正常的门脉压为1.27~2.35kPa病理生理:当门脉压升高至2.45~4.9kPa时会引起以下改变: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

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见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加,引起血细胞减少(低下),称为脾功能亢进。

2.交通支扩张: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统的四个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最主要;2、肛管和直肠下段交通支;3、前腹壁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腔静脉。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此交通支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

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返流性食管炎,或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重负等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曲张静脉的破裂,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

2、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可以引起继发性痔;3、前腹壁交通支:脐旁静脉→腹壁浅静脉→腹壁上、下静脉→上、下腔静脉。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第一章:门静脉高压症概述1.1 定义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于门静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种临床病症。

1.2 病因1.2.1 肝内因素:如肝炎、肝硬化等导致的门静脉阻塞。

1.2.2 肝外因素: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腹部肿瘤压迫等。

1.3 临床表现1.3.1 慢性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水等症状。

1.3.2 急性期:剧烈腹痛、呕吐、休克等表现。

第二章: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肝病史、腹部外伤史等。

2.2 体格检查2.2.1 腹部检查:注意肝脏大小、腹水和腹部包块等。

2.2.2 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肝性脑病的表现。

2.3 辅助检查2.3.1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3.2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了解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情况。

第三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原则3.1 保守治疗3.1.1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抗生素等。

3.1.2 饮食治疗: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3.1.3 支持治疗: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

3.2 介入治疗3.2.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3.2.2 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栓塞术。

3.3 外科治疗3.3.1 门静脉分流术。

3.3.2 门静脉血栓取出术。

3.3.3 肝脏移植。

第四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4.1 生活护理4.1.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1.2 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1.3 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

4.2 病情观察4.2.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肝性脑病的前兆。

4.2.2 观察腹水、黄疸等症状的变化。

4.2.3 观察患者肝脏大小、腹水程度等。

第五章:门静脉高压症的健康教育5.1 疾病知识5.1.1 向患者讲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

5.1.2 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

5.2 生活指导5.2.2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静脉高压症多见于中年男子,病情发展缓慢。

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或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疲乏、嗜睡、厌食等。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正常情况下脾是摸不到的。

脾肿大后,可在左肋缘下摸到,程度不一,大者可达脐下。

巨型脾肿大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中尤为多见。

早期,肿大的脾脏质软、活动;晚期,由于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而变硬,脾周围粘连而活动度减少。

脾肿大均伴发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减少至(70~80)X 109/L以下,并逐渐出现贫血。

2.呕血、黑便由于食管下段和胃底黏膜下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急性、难以自止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可呈喷射状呕出鲜红色血液。

出血经胃酸及其他消化液的作用后,随粪便排出为柏油样的黑便。

出血难以自止的主要原因为:①肝功能不佳,凝血功能差;②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发生障碍;③门静脉压力高,使血管不能自行收缩止血。

大出血可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

3.腹水腹水是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大出血后,往往因缺氧而加重肝组织损害,常引起或加剧腹水的形成。

有些“顽固性腹水”甚难消退。

腹水患者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

此外,还有肝肿大、部分患者还有黄疸、前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