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说说黄胄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3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雏.(chú)儿气魄.(pò)凛.(lǐ)冽影影绰.(chuò)绰B.歧.(qí)途上卿.(qīng)颓.(tuí)废玲珑剔.(tī)透C.夺冠.(guān)侵略.(lüè)谎.(huǎng)言应接不暇.(xiá)D.报酬.(chóu)瞌.(kē)睡酵.(xiào)母倾.(qīng)盆大雨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消遣镜匣抵卸心旷神怡B.销毁后诲陪嫁栩栩如生C.荆棘隐蔽夜慕疲惫不堪D.妨碍叮嘱发誓津津有味3.下列俗语和词语的意思不相对应的一项是()A.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B.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C.前言不搭后语——人云亦云D.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B.万花筒里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吧!C.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烦琐..。
D.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A.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B.(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二、填空题(共25分)6.根据拼音写字词。
xùn期yōu然深yuān shè影shuāi老nàng酒lǎn duòkùshǔtái xiǎn méi tàn wǔrǔ7.填空。
说说黄胄先生

“ 你好啊! 来 啦! ”从不放下画笔 ,更不起身
倒茶 。解 放 初 ,二十 出头 的 黄 胄先 生 从新 疆 调 到 了北 京 ,向时 任 中央美 院 院 长 的徐 悲 鸿 先 生 提 出 了 去 美 院学 习 的 想 法 。 然
3 6 、3 7岁 的样 子 。
上 挂 着 陈 伯 达 书 写 的 丈 二 匹 的 四个 大 字 “ 道 法 自然 ” ,把 这 堵 墙 塞 得 满 满 的 。 以 后 ,他 换 上 了 自 己 画 的 “ 风 雪 巡 逻 ” 大 作。
一
位 出色 的画 家 ,天赋 与 勤奋 缺一 不
学习的请求 ,同样 ,也是伯乐 。
黄 胄先 生 画 毛 驴 堪 称 一 绝 。一 个 大 的清 水 笔 洗 ,一 支 干 净 的 大 羊 毫 笔 ,就 这 么 在 水 里 蘸 几 下 ,饱 含 清 水 以后 ,濡 一 点 淡 墨 ,然 后 或 轻 或
重 ,或 急 或缓 ,或 大 或 小 地 一 个块 面一 个 块 面地 往 宣 纸 上垛 。这 个 过 程 ,黄 胄先生 熟 练 到 不 需 要 看 画 面 ,可 以随 心 地 和 你 相 视 聊 天 。而 宣 纸 的特
可 。黄 胄先 生对 我 影 响 最 大 的就 是 他 的勤
奋 。我曾开玩笑说 ,他 除了睡觉之外 ,手
里 永 远 离 不 开 竹 子 ,吃 饭 时 是 一 双 筷 子 , 其余 的时间是抓着一支 毛笔。手不离笔 ,
是 他 日常 的状 态 。 无 论 什 么 朋 友 来 看 望
他 ,甚 至 是 他 的长 辈 画 家 、领 导 来 看 望 他 ,他 都 只顾 画 画 ,头 也 不 抬 ,只是 说 :
宜宾市五校联考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一)

宜宾市五校联考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题文)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贵阳市正式开通..。
”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
”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
”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D.四时俱.备(都)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B.玛丽继续练制,提取纯镭盐。
C.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D.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莹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遗嘱.(zhǔ)挪.威(nuó)投资.(zī)B.仲裁.(cái)议.会(yì)拨.款(bó)C.颁.发(bān)巨额.(é)贡.献(gòng)D.授.奖(shòu)建.树(jiàn)仪式.(shì)5.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广西省北海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

广西省北海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3)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uó)勉强.(qiáng)随声附和.(hé)B.迁徙.(xǐ)投奔.(bèn)宽厚仁慈.(cí)C.惩.罚(chéng)周济.(jǐ)任劳任怨.(yuè)D.溺.死(nì)衙.门(yǎ)不辍.劳作(chu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此之.谓大丈夫 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3.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
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的心灵的一份礼物。
A.文段中的“养育”“成长”同“漫步”的词性一样,都是动词。
B.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这是礼物。
C.“漫步”一词中的“漫”笔画为十四画,第五笔是横折“┐”。
D.文段中“馈赠”一词的近义词是“赠送”;“馈”读音与“愧”相同。
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
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2025届北京通州区语文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北京通州区语文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于施洋发布了《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主题报告。
报告显示,数字中国领域技术创新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智能家居、数据存储、控制系统、移动终端、物联网、数据处理等8个创新集群,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生活数字化为内核,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人工智能(AI)、集成电路(IC)和物联网(IOT)等“3I”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
未来,国家信息中心将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全力加强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加快释放“数宇红利”,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服务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能力。
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増强数据流动性,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
随着数据交易类型的日益丰富、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髙。
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358亿元,年增速达到47.3%,规模已是2012年的35亿元的10倍。
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731亿元。
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落地进程加快,产业价值将被进一步发掘。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均来自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新人教版(2)(含试卷)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展示交流内容。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活动准备】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上浏览、娱乐、游戏、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方便之极!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活动指导生成能力1.网络词语小研讨(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词语,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进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把意见告诉老师,也听听老师的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电子阅读的时间、方式、途径,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
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分发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汇总受访者的意见并分析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3.用互联网学语文(1)邀请信息技术课老师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说说黄胄梁先生

说 说 黄 胄 梁 先 生文
/ 韩 天 衡
40
黄胄 猫
老来多梦。最近居然梦到把黄胄先生从手术台上拉了出来,一起举步如飞地游 览长城。梦就是这般超越时空的自由驰骋,美妙浪漫。
与黄胄先生的认识是在1963年。当时海军部队开画展,由于我有参展作品,便 到了北京。当时海军有两位首长跟黄胄先生的关系非常好,梁先生有时候到首长家 里来,有时候首长就带着我去梁先生家里,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往。彼时我 才20出头,黄胄大我15岁,也就三十六七岁的样子。
艺踪寻绎
黄胄 松鹰图
黄胄 赶驴运粮
梁先生画毛驴堪称一绝。一个大的清水笔洗,一支干净的 大羊毫笔,就这么在水里蘸几下,饱含清水以后,濡一点淡墨, 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或大或小地一个块面一个块面地往宣纸 上垛。这个过程,梁先生熟练到不需要看画面,可以随心地和你 相视聊天。而宣纸的特点使每一块面间按下之后会产生水痕,这 时,他才把目光移回纸上,根据先前画面上随意产生的种种形态 的浅墨块面,用焦墨点上驴眼,驴嘴上牵的绳子,再将驴蹄一 勾,简单几笔,匹匹生动的毛驴跃然纸上,站着的、躺着的、跪 着的,一群栩栩如生的毛驴就呈现了出来。画毛驴,他像个魔术 师,实在是神奇得很!还记得有一次,一位首长拿着一本吴昌硕 的册页来找梁先生。册页经装裱后反面是空白的,首长有意让先 生在空白之处作画,他也欣然应允。12张的册页,梁先生用了半
画,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一种外溢。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 迈、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他人格的反 映。梁先生的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 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炯炯有神,像个打 铁匠。梁先生是个朴实且幽默的人,他的平易为人不会让人感到
考点巩固卷16 赏析结构(解析版)

考点巩固卷16 赏析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28分实际得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黄”记情徐刚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我生下三个月,父亲即因病去世,丢下了母亲、两个姐姐、我和一只大黄狗。
母亲告诉我,儿时摸墙学走路,大黄狗便亦步亦趋,跟在我旁边,如我摔倒,正好倒在它毛茸茸的背上。
这样的事情已没有记忆,唯一记得的是它的离世。
在萧瑟寒冷的腊月,一个下午,母亲在纺纱,让我关上门并插上门闩。
门外,堂哥呼叫我家的狗,他们似乎捉到了大黄狗,我觉得惊讶,母亲示意我不要开门,然后是宅门口沟边大杨树下传来的一声惨叫。
母亲哭了,没有出声,只是眼泪不断地落到纺车边上。
晚饭时飘来了烧狗肉的香味,母亲特意叮嘱我:“不要开门。
”少顷便有拍门声:“弟弟,开门!”“不开。
”“趁热,吃狗肉。
”“不吃!”我大声地说,“你还我大黄!”我在北大中文系做工农兵学员第一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时与母亲闲聊,言及大黄狗,母亲告诉我,父亲喜欢狗狗,大黄狗与家里人、宅上的叔伯都很亲。
父亲去世后,母亲视大黄狗为父亲的遗物,还能帮着照看我,珍贵何比!那又为什么要吃它呢?“过年想吃肉,没钱买,大家都穷,便来和我商量,把黄狗吃了如何?”母亲未及回应,几个堂哥就动手了。
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
“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不让他们吃又说不出口。
”这大黄狗便一命呜呼了。
母亲洒泪以祭。
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隐隐约约地留在了记忆中。
而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寻找大黄狗,也记住了母亲教我面对某种诱惑时的态度——“关门”!又见大黄狗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部队在江苏溧阳种地瓜和水稻。
生产队长迎接我们时,一只大黄狗突然飞奔而至,尾巴高翘,“呜呜”声不断,它不知道村子里为什么来了那么多陌生人。
次日早起晨练,声音惊动了大黄狗,它匆匆赶来,又怕又急,转身叫来了它的主人,生产队长摸了一下狗脑袋说:“大黄,那都是我们的朋友,兵哥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黄胄先生
韩天衡
黄胄先生画毛驴时,一个大的清水笔洗,一支干净的大羊毫笔,就这么在水里蘸几下,
饱含清水后,濡一点淡墨,然后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或大或小地,一个块面一个块面地
往宣纸上垛。
这个过程,黄胄先生熟练到不需要看画面,可以随心地和你相视聊天。
而宣
纸的特点是,按下之后每一块面间会产生水痕,当那些大大小小的块面堆垛得差不多的时
候,他才把目光移回纸上,根据画面上种种形态的浅墨块面,用焦墨点上驴眼、驴嘴上牵
的绳子,再将驴蹄一勾,简单几笔,站着的、躺着的、跪着的,一群栩栩如生的毛驴就呈
现了出来。
无论什么朋友来看望黄胄先生,甚至是他的长辈画家、领导,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
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
20世纪60年代初,黄胄先生已成为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文革”之前较长的时间里,中国画是式微的,以至于很多画家都去画连环画小人书,画供出口的檀香扇。
黄胄先生是个例外。
他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家,完全可以用如椽之笔表现新中国的社会风
貌,无论是画新疆的风土人情,画草原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还是画节庆举国欢腾的热闹
场景,题材都契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梁斌撰写小说《红旗谱》时,曾邀请他绘插图。
女主
人公春兰美俏聪慧的形象,感动了许多人。
当时在北京荣宝斋出售的在世画家的作品中,
没有一件作品的价格可以与他的比肩。
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迈,充满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
他人格的反映。
他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看到什么,他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有滋有味的。
黄
胄先生留下许多写生画册,他对人物、情景的捕捉,都细腻无比,将人物的性格、生活的
美好描绘得既细密入神,又气势如虹。
黄胄先生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生活是他艺术生命
中的空气、阳光和水,生活与艺术,在他身上是融为一体的。
所以他能那么强烈精准地提
炼出那个时代的精神。
“文革”期间,黄胄先生遭受到的身体以及精神上的折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随着“文革”的结束,黄胄先生也重获新生。
但由于“文革”期间受到无情摧残,苦难的生活使他
情绪低落,加上先生嗜酒,到后期,他的十个手指关节僵硬,已经不能正常地握着毛笔作
画。
1977年,黄胄刚为周恩来纪念馆创作完巨幅绘画《鞠躬尽瘁为人民》,脊椎综合征急性发作,四肢轻瘫,住进了医院。
第二年,他在医院中接到为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创作国礼
的任务。
医院没有作画条件,他就在杂物间拼起两张乒乓球台当作画案,手指发麻,只得
把笔攥在手心里,画完一次满身是汗。
如此艰难条件下,最后呈现的作品不见半点颓势,
英姿勃发。
后来,黄胄先生筹建中国画研究院,并出任常务副院长,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对于艺术及艺术品的情有独钟,使黄胄先生始终将传承文化视为己任,最终创办了中国第
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
黄胄先生一生惊险跌宕,像坐过山车一般,但他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
(选自《读者》,2016年16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78年黄胄画的《百驴图》被时任国家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作为国礼赠送给日
本裕仁天皇,黄胄也获得了艺术的最高荣誉。
(《黄胄:生活即艺术之源》)
②与别人强调师古人不同,黄胄强调师自然与生活,他主张画家一开始就用毛笔画速
写,只大胆地去写,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结合起来。
(《画驴的倔画家黄胄》)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用“中国画是式微的”一句表现“文革”前中国画的落魄,目的是通过对比表
现黄胄先生此时是中国画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B.“画如其人”的俗语用在黄胄先生身上十分贴切,他的画风大气豪迈、充满激情,
这也说明黄胄本人也应该是一位情感激越的人。
C.“像坐过山车一般”使用比喻的修辞形象表述了黄胄人生的坎坷及其奋进的精神,
即他的生活像过山车充满曲折但他一直勇往直前。
D.黄胄的绘画曾经被作为国礼赠给外国友人,他的《百驴图》在邓小平访问日本时赠
给了日本天皇,也曾经接受为铁托创作国礼的任务。
解析:选C C项,“但他一直勇往直前”错误,原文“黄胄先生一生惊险跌宕,像
坐过山车一般”主要说明黄胄一生经历的坎坷,但这句话没有表现“他一直勇往直前”。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用动作描写的手法刻画黄胄绘画时的随心所欲、潇洒自如,文本以此表现黄
胄绘画时的特点,从而引出下文对黄胄的相关描写。
B.“简单几笔,站着的、躺着的、跪着的……”是表现黄胄画驴用笔俭省,体现黄胄
笔下毛驴的形态,显示出黄胄绘画技艺的高超。
C.梁斌撰写小说《红旗谱》时,因为黄胄在绘画界的名声以及对重大场面的把握能够
契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于是邀请了黄胄绘小说的插图。
D.黄胄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遭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加上嗜酒,使得
他在生命的后期十个手指关节僵硬,不能够正常握笔作画了。
E.黄胄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绘画要向生活、自然学习,要注重速写,只
有对照生活的原生态绘画才能体现中国水墨画特点。
解析:选AB C项,“因为黄胄……对重大场面的把握能够契合当时的政治需要”错误,真正的原因是黄胄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家,这从后文的“女主人公春兰美俏聪慧的形象,感动了许多人”可以看出。
D项,“他在生命的后期”错误,文中有“加上先生嗜酒,
到后期”,应该是“文革”后期,这从后文1978年还能作画也可以证明。
E项,“只有对照生活的原生态绘画才能体现中国水墨画特点”错误,黄胄主张画家一开始就用毛笔大胆
地写生,这样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结合起来,不是对照生活的原生态绘画。
10.文章第一段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答:
解析:回答问题,注重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文段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刻画
人物的作用和与下文的关系等。
参考答案:①表现了黄胄绘画时的特点。
第一段表现了黄胄先生绘画时的随心所欲、
潇洒自如。
②表现了黄胄绘画技艺的高超。
黄胄画驴用笔俭省,但驴的形象十分生动,栩
栩如生。
③引出下文对黄胄的相关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