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的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刘亚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2)理解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学生体会历史就存在于现实之中。
(2)通过设置1787年制宪会议的情境,使学生对当时制宪过程中的争议和讨论有所了解。
(3)通过宪法文本材料的阅读加深学生对宪法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和感受开国精英们的政治智慧和宪政精神。
(2)认识民主政治历程的艰辛。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评价;教学难点: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的【教学流程】一、时事导入(“自由斗士”曼德拉逝世。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于12于5日走完了他极不寻常的人生历程,享年95岁,世界为之痛哭,对他的赞扬之词来自全球的每一个地方,也许只有那首歌中能描绘出老人的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自由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信仰。
那么今天,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我们也要讲一个有关自由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0年前的美国,看一看美国人是怎样企求自由、捍卫自由的。
二、切入正题(穿越时空)展示图片:英国在北美的扩张。
美国的前身是什么?英国在北美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进行了什么重大活动?独立战争独立后美国人民获得了自由,美国政府却又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探究一】:1、新生美国遇到了哪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呢?贸易、债务、安全问题。
2、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体制问题,什么体制呢?邦联体制这种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权力分散在地方各州,邦联只是各主权州的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十分有限。
3、要解决以上问题,当时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加强中央权力制定宪法。
【历史现场】制宪会议1787年5月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进展很不顺,代表们有迟到的、早退的、还有拒绝签字的,每天都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度过。
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希望大家喜欢!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一)【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学科指导意见】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的总统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评价1787年宪法,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和构建相应的结构示意图。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美国宪法的特点并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
4.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图表的设计,探究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人结合本国实际,自我创新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
2.要辨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结合时代背景用历史主义的态度评价具体的事物,对事物的评价不可苛求。
3.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均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均对本国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要认识到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独特性,能学会为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作用,还涉及总统制、邦联制、联邦制、共和制等政治概念,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思考:
结合教材思考美国当时面临什么处境?从材料中分析美国出现这一处境的原因是什么?
2、1787年宪法的原则?
3、几点原则分别对应宪法的哪些具体内容?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有人认为美国的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因为君主立宪制是封建政治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延续。你是这么看的吗?请阐述一下你的观点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7、下列对于美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执掌最高行政权,同时是武装部队总司令
B、美国总统享有立法权,并负责国家外交事务
C、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是艾森豪威尔
D、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是美国第二任总统
8、下列不属于美国法、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去得出结论,从而对美国1787年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作用和美国总统制度的特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为欧洲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它是一部进步性和革命性的文献。
5.教学策略设计
3.教材分析
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为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国家,它不仅为美国二百多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它还上承17、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治实践和启蒙运动,下启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实践,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影响深远、广泛而持久。且对我国当前的民主政治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A、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B、欧洲大国的威胁
C、人民的反抗D、松散的“邦联”存在诸多问题
5.(2013·海南卷)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2021年人民版必修一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有教学反思)

4.实践应用类作业
-参观当地法院、立法机构等地,了解宪法在实际运作中的情况,撰写一篇观察报告。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宪法在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的作用。
5.小组合作类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宪法修正案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美国1787年宪法”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对美国历史有了初步了解,但宪法知识相对薄弱,需要在本章节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2.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对美国宪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安排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填补知识空缺,提高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2.教学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宪法知识。
(2)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提升。
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美国宪法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美国宪法的内涵和特点。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对宪法全面深入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宪法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强调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讲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时,我以三个分支的政府架构、人民权利保障以及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分配为主线,条理清晰地阐述宪法的核心要素。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我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宪法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通过分析美国宪法对后世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强调宪法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3.总结宪法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宪法论文,深入分析宪法的某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美国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整个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理解宪法的基础上,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宪法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如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的政治状况、制宪会议的召开等。
2.详细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民主选举等,并通过举例说明这些原则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应用。
3.分析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国宪法中分权制衡原则的短文,要求结合实际政治生活,分析分权制衡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字数:800字)
2.选择一道以下题目进行论述:
a.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意义
b.美国宪法在世界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制定过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机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美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方面的具体实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但在深入挖掘宪法内涵、联系实际问题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4.兴趣与动机:学生对美国历史、政治制度等方面有一定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法治建设、宪法知识等内容可能缺乏热情,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美国宪法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有所了解,但可能存在认识片面、理解肤浅的情况。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教案标题: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3. 分析宪法对美国政府和公民权利的影响。
4. 探讨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解释宪法制定的原因和目的。
2. 展示一张美国1787年宪法的图片或相关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3. 解释宪法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宪法作为国家制度的基石和法律文本的重要性。
4. 介绍宪法起草和制定的历史背景,包括独立战争后的混乱和弱联邦政府的局限性。
5. 解释宪法的基本原则,如分权制衡、人民主权、法治和个人权利保护等。
分析宪法结构:6. 分析宪法的结构,包括宪法的前言、七个主要条款(称为“章程”)和修正案。
7. 解释宪法的章程,如国会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州权力、修正案等。
宪法的影响:8. 探讨宪法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如建立三权分立制度、确立总统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等。
9. 分析宪法对美国公民权利的影响,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个人隐私等。
10. 讨论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如启发其他国家制定宪法、推动全球人权保护等。
活动与讨论:11.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宪法修正案进行研究和展示。
1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宪法在当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挑战。
总结与评估:13. 总结宪法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14. 以小组展示、讨论和个人写作等形式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延伸活动:15.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国家的宪法,比较宪法之间的异同。
16.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宪法的相关话题。
教案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简洁准确地解释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3. 学生能够分析宪法对美国政府和公民权利的影响。
4. 学生能够探讨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
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教师:这表达了美国宪法的什么特点?学生:制约与平衡原则。
教师:美国宪法采用制约与平衡原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保证人民的权力。
教师:所以三权分立原则和制约与平衡原则表达了美国民主的什么精神?学生:表达了集体对个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用图示法可以清晰的揭示三权之间的关系,表达美国宪法制约与平衡的特点。
而且美国宪法采用制约与平衡原则的原因就是防止集权会危害人民的人权,从而表达集体对个人的尊重。
教师:三权的具体构成是怎样的呢?学生:最高立法权归国会,最高行政权归总统,同时总统还是海路空三军总司令,最高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选举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众议员按每州人口比例分配,任期两年。
总统掌握行政权,由联邦各行政机构组成,类似于我国的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人事部等,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多连任两届。
司法权由最高法院和各专门法院〔破产法庭、税务法庭、国际贸易法庭〕掌握,最高法院由9名最高大法官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任命,国会批准,终身制。
教师:在决定各州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数时,各州间的争议非常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大州由于人口多经济实力强,所以他们希望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数都按人口比例来算,这样一来人口少得小州自然不会同意,经过不断的协商,最后决定参议院人数大小州一样,每州两名,众议院人数按州的人口比例来算。
大州并没有凭着自己的优势恃强凌弱,而是在尊重小州利益的前提下,与小州平等协商,达成一致。
这表达了美国民主的什么精神?学生:大州与小州间的相互尊重,特别是大州对小州的尊重。
教师:另一对是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南方州主要是种植园州,他们拥有大量的黑人奴隶,所以他们希望黑人奴隶也按白人来算,这样他们在众议院的人数就会更多,如果这样的话,以工业为主的北方州当然不同意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只有极少数黑人,把黑人算进人口总数当然对他们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解释、呈现演示、问答、指导指示
1.学生观察漫画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1.利用漫画,形象而又生动,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由学生合作完成表格,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两种政体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两个国家政体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和比较。
五、课堂小结
1.结合板书,与学生回顾梳理本课知识点。
2.让学生畅谈感想,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两党制的雏形
1.展示漫画:《驴象之争》和《驴象本一家》,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及特点。通过漫画理解两党制的特点及本质。“扳手腕”和“驴象本一家”说明了什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并完成表格。
1816年,联邦政府通过新的关税法,将关税率从过去的5%—15%提高到25%—30%,从而第一次在美国确立了关税保护制度。所有这一切,都为阻止英国对美国的经济渗透,保护美国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保证。合众国从此正式踏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从1839年到1859年,美国对外出口额从10200万美元增加到31600万美元;而同时期在州际贸易中交换的美国产品从10900万美元增加到41600万美元。它说明美国的国内市场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学法
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合理分组
教学资源
黑板、多媒体、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激趣
1.设问:谈到美国你能想到什么?
2.引出材料:《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美国成功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提问:美国“良好的制度体系”指的是什么?
设问: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几对矛盾?矛盾的焦点分别是什么?代表们怎样解决这些矛盾?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提问学生:美国政府把权利收归中央后,中央政府又是如何运行的呢?
3.讲解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运作。
4.出示五则材料: 在汉密尔顿的主持下,联邦政府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财政经济政策,并确立了“工商立国”的方针。这样,联邦的财政和经济得以由混乱走向稳定,合众国第一次被奠定在某种坚实的基础之上。
1.学生自由回答
1.提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轻美国的困境
1.让学生花两分钟阅读课文,概括美国面临的困境。
2.让学生齐读材料:
“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的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华盛顿”
引导学生了解解决美国困境的办法是制定“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
1.学生阅读课本。
2.学生齐读材料。
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提高概括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和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齐读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宪法的制定
1.让学生结合课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会议过程中矛盾重重:中央集权派主张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行使绝对的控制权,民主派则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各州的权力;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产生,而小州代表新泽西州则要求各州代表名额相等;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联邦比例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则要求废除奴隶制,黑奴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
2.学生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认识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3.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评价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一系列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5.让学生结合教材与方才所学内容,畅谈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
3.听老师讲解。
4.阅读材料归纳知识点,并回答问题。
5.小组讨论。
1.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以此突破重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同时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1812年6月18日,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1814年,双方签定了《根特和约》,美国取得第二次反英战争的胜利。
1794年宾西法尼亚州发生了因联邦政府向地方征税而爆发的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其他地方,后联邦政府出兵迅速平定了起义。
——均摘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让学生从材料中归纳联邦政府成立后所发挥的作用,并提问。
《美国1787年宪法》的教学设计
设计者
课题
《美国1787年宪法》
教材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一的专题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讲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作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代表,它是美利坚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制度因素,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政体选择,从这一课的现实意义看,它对我国当今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而且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强国地位,学生对美国多少都是有些了解和兴趣感的,这为本课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本课涉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作用,还涉及总统制、邦联制、联邦制等政治概念,由于高一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科学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