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课时分层作业7 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含答案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诗词就像一碗清酒,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
它浓缩了深邃的体悟,是诗人用一生的执着写就了这华美的诗章,让生命之花绽放其中。
在我眼中,李白好杜甫好,元好问好纳兰容若好,但最好的还是李商隐。
有人说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
边塞诗推岑【课内挖掘】课内素材1.晚唐的李商隐先因文章才学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
就这样,李商隐虽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可惜他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
李商隐虽然没有像庄子所说的“游刃有余”,但面对厄运,能矢志不渝,终有所成就。
[运用角度] “不向命运低头”“志气”“壮志难酬”等。
2.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锦瑟./跋涉.琴弦./船舷.无端./急湍.B.沧.海/苍.凉杜鹃./捐.献年华./华.夏C.马嵬./葳.蕤占卜./弥补.宵柝./干坼.D.运筹./应酬.驻.马/珍珠.牵.牛/赊欠.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è/shè,xián,duān/tuān;B项,分别读cāng,juān,huá;C项,分别读wéi/wēi,bǔ,tuò/chè;D项,分别读chóu/chou,zhù/zhū,qiān/qiàn。
答案:B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
D.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徒然去打听。
思路解析:D项,“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托”都是动词,托付;B项,“然”都是副词的词尾,……的样子;C项,“休”,①动词,完结;②副词,不要;D项,“为”都是动词,做,担任。
答案:C4.对下列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C.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D.“鸡人报晓筹”的“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思路解析: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
答案:B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①。
月榭故香因雨发,②。
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11: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宵柝.(tuò)虎旅.(lǚ) 数.典忘祖(shǔ)度.德量力(duó)B.晓筹.(chóu)锦瑟.(sè) 流水浅.浅(jiān)泥.古不化(ní)C.琴弦.(xián)华.年(huá) 丢三落.(là)四危如累.(lěi)卵D.惘.(wǎnɡ)然占卜.(bǔ) 言简意赅.(ɡāi)屏.(bǐnɡ)气凝神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州驻马防患未然心心相印B.无端沧海闪烁其辞蓝田生玉C.徒闻造诣觥筹交错风平浪净D.怅惘杜鹃抱关击柝梦笔生花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比赛过程充满了荡气回肠:在半决赛,中国队实力最强的两名女将范可新、刘秋宏皆意外摔倒“折戟”,这不容置疑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夺金之路蒙上阴影。
可是决赛场上,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原本处于第四道劣势的中国选手李坚柔却因其他三位选手的接连摔倒而意外获胜。
这枚金牌是中国的首金,让中国队终成南柯一梦。
A.荡气回肠B.折戟C.不容置疑D.南柯一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特有的“五环展示”环节因为装置出现故障而出现了只打出四环的“意外失误”,并因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吐槽。
B.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节目结束后,制作方趁势拍摄了同名电影版,在受到市场青睐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
C.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不仅拼面子发压岁钱,而且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
D. 要不要逃离生活压力大、外来人口多的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有些人认为选择中小城市是性格和每个人具体情况决定的。
5.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3: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B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C .他生未卜.此生休 (卜:预测)D .空闻虎旅..传宵柝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这里指敌军)[解析]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这里指跟随唐玄宗入蜀的军队。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无计可.消除 D.⎩⎨⎧罗衾不耐五更.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A 项均为副词,空。
B 项,连词,和;动词,比得上。
C 项,副词,难道,哪能;副词,可以。
D 项,量词,古时夜间计时单位;副词,再。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B .望帝春心..托杜鹃C.此情可待成追忆..休..D.他生未卜此生[解析]“春心”在这里是“伤春之心”,今义为“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情怀”。
[答案] B4.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
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解析]B项,用“望帝啼鹃”的典故不是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
[答案] B5.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空谈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作业8: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积累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指弦长,好像没有尽头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庄生晓梦..迷蝴蝶晓梦:做梦醒来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3.对下列句中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C.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D.“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指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4.名句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4: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50depth深度□ 本刊记者 王丽 郭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部门利益阻碍“两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通过市场化改革建成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总体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我国资质资格类事项改革有重大意义。
根据我国各地“两资”去行政化改革的现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就“两资”去行政化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方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民生周刊:为了提高农村转移就业及下岗人员的就业能力,国家通过实施“专项职业技能考核培训”专项补贴确保这两类人从中受益。
然而,有些地方有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是否该取消类似补贴?汪玉凯:针对农民工和下岗人员的转移就业培训问题,要改善完善,而不是取缔。
长期来看,提高技能和素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很多地方做了一些的探索,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素养后,能从事档次较高的工作,这样不仅使他们在从事一些工作时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经济建设做贡献。
这些培训和一些部门自己设置资质资格门槛敛财,是不一样的。
这件事情要做好也要政府组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让他转移到更好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且一定要组织好,避免在过程中第二次出问题。
对于一些地方套取补贴的情况是要严格制止的。
对于真正需要培训的,政府可以强制培训。
做高一级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技能,培训和不培训完全不一样。
首先,农民工的意识变化非常大。
从政府负责人的角度来讲,是对农民工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民生周刊:“两资”去行政化的必要性是什么?汪玉凯:“两资”去行政化不汪玉凯:出生于陕西横山,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
主要从事公共管理、行政改革、电子政务以及非盈利组织等领域的研究。
去行政化以后,权钱交易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地方或是原地不动观望,或是避重就轻。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是“两资”认证都要取消,必要的市场门槛是肯定的,而是不能过多、过滥、重复设置;不能站在部门利益上,你也设置,我也设置,是要清理、整顿、合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17: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B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C .他生未卜.此生休 (卜:预测)D .空闻虎旅..传宵柝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这里指敌军)解析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这里指跟随唐玄宗入蜀的军队。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无计可.消除 D.⎩⎨⎧罗衾不耐五更.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A 项均为副词,空。
B 项,连词,和;动词,比得上。
C 项,副词,难道,哪能;副词,可以。
D 项,量词,古时夜间计时单位;副词,再。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B .望帝春心..托杜鹃 C .此情可待成追忆.. D .他生未卜此生..休解析“春心”在这里是“伤春之心”,今义为“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情怀”。
★★答案★★ B4.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
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解析B项,用“望帝啼鹃”的典故不是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
★★答案★★ B5.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空谈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7 李商隐诗两首

课时分层作业(七) 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B.此情.可待成追忆C.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D[古义:十二年为一纪。
今义:一百年为一世纪。
]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导学号:45412059】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C[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B.庄生晓梦.迷蝴蝶C.沧海月明珠有泪.D.当时七夕笑.牵牛B[“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4.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B[不是借代,是比喻,诗人自比为长城。
]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导学号:45412060】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①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②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A[律诗起承转合中,中间承转是两副对联。
对联除对上下句音韵平仄上有严格限制外,词性词义的一一对应也不可忽视。
例如,“他年”与“昨夜”都是表时间的名词,“断”和“惊”都是动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七) 李商隐诗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B.此情.可待成追忆
C.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
D[古义:十二年为一纪。
今义:一百年为一世纪。
]
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导学号:45412059】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
C[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B.庄生晓梦.迷蝴蝶
C.沧海月明珠有泪.D.当时七夕笑.牵牛
B[“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
4.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B[不是借代,是比喻,诗人自比为长城。
]
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导学号:45412060】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①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②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A[律诗起承转合中,中间承转是两副对联。
对联除对上下句音韵平仄上有严格限制外,词性词义的一一对应也不可忽视。
例如,“他年”与“昨夜”都是表时间的名词,“断”和“惊”都是动词。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A[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马嵬》使用对比手法表现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8.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得到的总比已经拥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
【导学号:45412061】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①春酒暖,分曹射覆②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③类转蓬。
【注】①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二组)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②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③兰台: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隐含自伤飘零意。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感情雄伟壮阔,炼句设色。
B.首联置身“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的“星辰”,沐着的“风”都和“昨夜”一样。
表达了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
C.“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D.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
E.诗歌最后四句由现实而转入回忆,诗人以华丽的辞章反衬困顿失意的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AE[A项,应是“感情深挚缠绵”。
E项,应是“由回忆而转入现实”。
] 10.结合全诗,写出你对“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紧承“心有灵犀一点通”,并将其场景化;营造一种融洽醉人的氛围,寄寓诗人对热闹和谐生活的向往;想象中的热闹与现实的凄清寂寞形成对
比,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怅然孤苦与自伤飘零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蝉栖息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E.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是诗人虚拟的,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DE[D项,“相警”,不是“互相提醒”的意思,此处的“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E项,“诗中的蝉是诗人虚拟的”有误,既是实指,也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
1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4题。
【导学号:45412062】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少有大志。
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②新丰酒: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
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13.下列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凄凉”两字,触目惊心。
再加上羁泊与穷年,已经把风雨的无限凄凉感觉送到人们眼底。
这是诗人总结一生,感触最深的情绪。
B.颔联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
这两句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反衬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的热闹景象。
C.颈联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
D.尾联是说自己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已经不想借酒浇愁了。
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
E.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
BD[B项,“黄叶仍风雨”是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和后一句形成对比;D项,“已经不想借酒浇愁了”错误,这里是说即使想如马周失意时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得,所以说“心断”。
]
14.文中首尾两联都运用典故,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尾两联,暗用郭震、马周的典故,反衬自己的悲惨际遇、孤立无援的悲凉,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