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量体温一般用体温计腋下测量。
水银端放在腋下,测量10分钟。
正常是36-37摄氏度之间。
2、测量呼吸时可以观察胸腹起伏,一起一伏可表示一次呼吸。
通常可以计时30秒钟,所测的次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但如果是呼吸不够规律者,或者是婴儿以及呼吸较为微弱者测量时,可以测量完整的1分钟。
3、脉搏可以让病人休息5-10分钟,通过手触动脉搏动点,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心率。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测量脉搏次数,实际上就是检测桡动脉或其他动脉的搏动次数。
检查脉搏前,病人的位置应该舒适,平卧或坐位均可以,检查者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
4、首次测量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以测量血压偏高的一侧并密切监测。
测量血压时要充分暴露上肢,袖带捆绑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两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测量前需将袖带充分排空。
将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处,按开始键则自动开始测量,测量时手臂放松、手掌向上,过程保持平静,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和移动身体。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也称为生理参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等。
1. 体温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热量与能量平衡的一种生理参数。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膜测温和额温测温等。
例如,耳膜测温利用耳温计将传感器放置在耳道内测量耳膜的温度,并据此推测全身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状态。
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手动测量通常通过轻触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来计算每分钟的搏动次数,自动测量则通过脉搏传感器和计时装置来测量脉搏频率。
3. 呼吸测量:呼吸频率是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反映了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功能。
常见的呼吸测量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使用呼吸传感器。
手动计数需要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并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而呼吸传感器则利用压力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来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动脉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测量。
非侵入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动脉的压力变化。
侵入式测量通常需要在动脉内插入导管,并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来测量血压。
5. 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心电图测量通常通过将多个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化的电压信号。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呼吸音分析、脑电图、眼底成像等。
这些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舒适性以及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在现代医疗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
它们为评估身体健康、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生命体征测量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时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ppt课件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8
(5)从听诊器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 音响变弱或突然消失时为舒张压(WHO)
(6)测毕打开气门解下袖带排气整理 (7)记录:收/舒(如:120/70)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9
(四)注意事项
1. 测前应安静休息5-10min 活动后应休息30min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9
(四)体温计的检验法
1. 将所有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 2. 同时放入40度以下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用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0
二、脉搏的测量记录
(一)部位 (二)方法
腹部起伏
2.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
3.计数30s×2
4.如呼吸不规则或婴幼儿应测1min
5.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
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4
四、血压的测量记录
(一)血压计的种类
1. 水银血压计 2.表式血压计 3.电子血压计
(三)注意事项
(四)短绌脉的测量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1
注意事项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勿用拇指诊脉,以免混淆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偏瘫者测健肢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2
三、呼吸的测量记录
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标准标准分扣分备注素质要求5衣帽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举止稳健、沉着敬礼,报告班级、姓名、操作项目语言清晰流畅,态度和蔼可亲221操作前准备5用物齐全,摆放有序检查并清点体温表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解释221操作程序60测量体温口温: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闭合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腋温:擦干腋下将水银端置于腋窝,屈臂过胸加紧10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肛温:润滑肛表将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85335345 测量脉搏示、中、无名指置挠动脉搏动处测量30s(异常脉搏测1min)85 测量呼吸手仍停留在测脉处,观察胸或腹部起伏测量30s(呼吸不规则、婴幼儿测1min)65质量标准20病人安全、舒适,测量结果准确(误差呼吸<2次/分,脉搏<4次/分)操作符合程序,动作熟练、轻稳10min内完成操作操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8534相关知识问答10体温计消毒方法体温计准确性检查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442总分100 100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实际得分备注A B C D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 4 3 2评估10 了解病人病情、体位、基础血压及治疗用药情况;与病人沟通时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55443322操作前准备 5 备齐用物,按顺序放置;检查血压计的稳定性。
(水银、袖带)23121操作过程安全与舒适10环境安静、舒适,注意病人保暖;病人体位正确,心情平静。
(坐位或卧位时“二平”)3726154测血压50核对后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血压计放置合理;打开水银开关,汞柱降至“0”;清除袖带内气体,皮管不扭曲;系袖带位置正确;所系袖带平整、松紧适宜;听诊器使用方法正确;注气过程平稳;放气过程均匀;(水银下落0.5Kpa/s)测量结果正确;(一次听诊误差<1KPa以内为B,超过1Kpa为C)3224663451521135523413124412311133129 操作后12取下袖带帮助病人整理衣袖;整理好血压计,放置保管方法正确;记录准确。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正常人的体温、脉搏跳动、呼吸、血压均有一定范围。
但在生病时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观察、判断的依据。
老年人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应学习掌握人体生病指征变化规律,在可能的情况下自我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化,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测量测量体温是经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按测量方法不同,分口腔测温、肛门测温、腋下测温三种。
由于腋下测量方便且卫生安全,因此常用此法。
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测量前应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柱头端放置病人腋窝部正中,前臂曲肘将体温计夹紧,使其紧贴皮肤。
5分钟后取出,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体温计后,举至与眼平行高度,转动体温计,察看水银柱相对应的刻度,即为病人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腋下为36℃—37℃,一般午后稍高,清晨稍低,昼夜之差在1℃之内。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有升高。
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也稍低。
老年病人测体温时,要等测完体温后再做其他事,否则因记忆力差,夹上体温计后忘记取出,以致打破体温计,扎破皮肤。
2.脉搏测量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人动脉而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及其他病情变化,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可触到动脉搏动的桡动脉(在手腕拇指侧),足背动脉(足背正中部),颞动脉(耳前凹处),常用桡动脉,中医切脉的部位测量。
病人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取坐式或平卧位,伸出一侧手,掌心向上。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病人的桡动脉上,可清楚触感到病人脉搏的跳动。
计数1分钟搏动次数,即为病人的脉搏。
正常成年人脉搏每分钟60~90次,老年人稍慢,爱运动者可低于60次/分。
在发烧时,脉搏也要加快,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2—15次/分,正常脉搏的节律规则,强弱均等。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常可暂时增快、增强,故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
[教学设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教学设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2d0bf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7.png)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此,监测并及时正确地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测量一、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
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
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正常体温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2-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规程

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规程卫生室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场所,其中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常规的操作。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卫生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技术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
一、体温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体温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的腋下清洁干净,无异味和潮湿。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提醒患者不要进食、喝水、吸烟或参加剧烈活动30分钟前。
-安装或激活体温计,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指示操作。
-将清洁的体温计插入患者的腋下,确保有良好的接触。
-关闭测量仪器并等待信号表明测量完成。
-将体温计取出,读取测得的体温,报出,并记录在记录表或病历上。
-做好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二、脉搏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脉搏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平静患者的情绪,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找到患者的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或尺动脉。
-将脉搏计放置在动脉上或使用手指轻轻按压动脉。
-记录测量的时间和脉搏速率。
-检查脉搏的规律性和强弱。
-做好脉搏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三、呼吸测量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呼吸计的完整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患者松弛,尽可能放松。
-必要时提供隐私。
2.测量步骤:-用洗手液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平静患者的情绪,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或者将手放在患者的胸部或腹部上感受呼吸。
-记录测量的时间和呼吸频率。
-检查呼吸的规律性和深浅。
-做好呼吸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操作流程1.准备用物,告知患者,询问患者有无喝热水、热敷、沐浴、剧烈活动、检查患者测量部位皮肤情况。
2.评估患者玛丽,70岁,冠心病收入院。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能够配合治疗,能够自理患者30分钟内无热敷沐浴、活动,患者情绪稳定。
被测肢体无偏瘫无功能障碍、测量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
3.检查血压计水银是否足够,袖套囊有无漏气、听诊器是否符合要求齐用物(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记录单),了解病情做好解释。
保证用物完好适用(检查体温计的完整性,擦干,并将体温计水银甩至35℃以下)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位。
4.测体温:将消毒好的体温计给病人,必要时为病人擦干腋窝。
协助病人将夹体温计的上臂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5.测脉搏:测脉搏前,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一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
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按压病人桡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数30秒钟,将所得数乘2后,再做记录。
6.测呼吸:用眼睛观察胸腹部的起伏,默数呼吸30秒钟,将所得数乘二后,再起记录。
同时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深浅度及注意呼气有无异常气味。
心、肾、脑疾患,昏迷,休克。
出血等病人呼吸有改变时,必须数1分钟。
7.测血压:携带血压计、听诊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
协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衣袖不可过紧,伸直肘部并使用手臂外展约45度,手掌向上平放(使病人心脏、测量的动脉及水银柱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袖带下线距肘窝2-3CM,勿过紧或过松。
袖带松紧度为一指松。
测量血压。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
松开袖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袖。
关闭血压计,收体温表,洗手签字,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值
得分Βιβλιοθήκη 21 22
4
一、(1)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0.5(2)查对床号、姓名0.5(3)解释目的0.5(4)根据病情任选一种测温方法
0.5
2 11
实施 40分
二、测体温:1、口温:(1)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2(2)嘱患者紧闭口唇三分钟4(3)取出擦干1(4) 看明度数3(5)记录12、腋温:(1)解开衣纽1(2)抹干腋下汗液1(3)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 皮肤2(4)屈臂过胸1(5)紧夹体温计7-10分钟2(6)取出擦净1(7)看明度数2(8)记录13、肛温:(1)使 患者屈膝侧卧或仰卧1(2)露出臀部1(3)润滑肛表1(4)将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2(5)3分钟后取 出2(6)卫生纸擦净肛表及肛门1(7)看明度数2(8)记录1(注:口温、腋温、肛温各12分,任选一种) 三、测脉搏:(1)向患者解释测量脉搏的方法1(2)使患者手臂放舒适位置1(3)用食指、中指、无名 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2(4)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2(5)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2(6)脉搏细弱而触不清 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2 四、测呼吸:(1)测脉后将手仍按在诊脉部似数脉搏状1(2)观察患者胸腹部的起状1(3)一般成人或 儿童数半分钟乘21(4)呼吸不规则及婴儿默数1分钟1(5)气息微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 孔前1(6)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1(7)记录脉搏、呼吸1 五、测血压:(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1(2)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1(3)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1(4)用垫巾包妥上臂中部1(5)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1(6)放平血压计、驱 净袖带内空气1(7)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cm,松紧适宜1(8)打开水银糟开关 1(9)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搏动音消失1(10)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体贴肱动脉处1(11)关闭气门,打 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7-44Pa(12)慢慢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下降,注意汞柱所指刻度 1(13)整理血压计及床单位,记录1 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1 1、患者对护士操作满意2 2、测量结果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4 3、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操作熟练4
11
4
11
1
评价 10分
2 4 4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规定操作时间:10分钟(口腔温)12分钟(腋温)
科室: 姓名: 项目 内 容 1、全身情况:年龄、目前病情、神志和意识状态 2、局部情况:(1)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饮、吸烟或面颊部冷、热敷、有无剧烈运动等,如有应隔 患者 30分钟再测口温(2)婴幼儿、精神病患者、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忌测口温 3、心理状态:有无害怕、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 评 4、健康知识:患者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与否的认识 估 5分 环境 环境清洁、安静 1、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检查血压器,注意玻璃管有无损坏,水银有无漏出,加压气球、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听诊 用物 器是否完好 3、其他用物是否齐全 预期 1、结果准确,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目标 2、患者明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意义,主动配合 计 1、护士:(1)衣(2)帽(3)鞋(4)口罩(5)洗手(6)根据病情选择体位和测温的方法 划 2、患者:理解目的,愿意合作 5分 准备 3、用物:测温盘内盛:(1)体温计(2)卫生纸(3)记录本(4)笔(5)有秒钟的表(6)听诊器(7)血压计(8)石蜡 油(9)棉签(10)弯盘(11)垫巾(12)消毒液(13)干棉球 4、环境准备:向患者做好宣传教育,保持病室安静、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