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Word版附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机械运动

(时间:30分钟)

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5 ;一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 _。

2.(2020·赣州模拟)2020年9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海洋二号C星,卫星在升空时相对于运载火箭是的,相对于地球是_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甲_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4.甲、乙两相同的木块同时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分析木块的运动速度v甲_ v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甲_ f乙。(均选填“>”“=”或“<”)

5.(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如图所示是咸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km,通过隧道的速度不能超过60

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 km/h=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s通过隧道。

6.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 g

B.小利跑完800 m所需时间是20 s

C.小利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 m

D.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 ℃

7.下列语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2020·青岛中考)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9.(江西中考)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

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图所示,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

A.100 km/h B.98 km/h

C.96 km/h D.没有观察到

10.(2020·福建中考)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 s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 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12.如表是赣州至福州D6576次列车运行部分时刻表。试求:(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D6576次列车从赣州到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今年元旦,刘颖同学计划陪同爸妈开车从于都至瑞金,然后乘坐D6576次列车前往福建漳州。刘颖网上查询家中至瑞金动车站路程约为130 km,假设开车平均速度为100 km/h,瑞金动车站候车准备时间至少为22 min,试问刘颖一家早上从家里最迟出发时间是多少?

1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 __。

14.小明利用斜面、小车等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_ _。

(3)小明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所需时间t,在上述测量中,路程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

(4)若小车的长度为0.1 m,小车从顶端滑下的过程中,停表计时如图所示(图甲为起始时刻,图乙为行驶一半路程时刻,图丙为终点时刻),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m/s。

机械运动

(时间:30分钟)

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5__cm__;一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__m/s__。

2.(2020·赣州模拟)2020年9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海洋二号C星,卫星在升空时相对于运载火箭是__静止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运动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甲__>__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__西__(选填“东”或“西”)运动。

4.甲、乙两相同的木块同时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分析木块的运动速度v甲__<__v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甲__=__f乙。(均选填“>”“=”或“<”)

5.(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如图所示是咸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__0.585__km,通过隧道的速度不能超过60 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 km/h=__1__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__35.1__s通过隧道。

6.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C)

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 g

B.小利跑完800 m所需时间是20 s

C.小利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 m

D.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 ℃

7.下列语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D)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2020·青岛中考)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D)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9.(江西中考)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图所示,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A)

A.100 km/h B.98 km/h

C.96 km/h D.没有观察到

10.(2020·福建中考)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C)

A B

C D

11.(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时,s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 =5 s 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D)

A .两物体在t =5 s 时一定相遇

B .两物体在5 s 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12.如表是赣州至福州D6576次列车运行部分时刻表。试求:(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D6576次列车从赣州到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今年元旦,刘颖同学计划陪同爸妈开车从于都至瑞金,然后乘坐D6576次列车前往福建漳州。刘颖网上查询家中至瑞金动车站路程约为130 km ,假设开车平均速度为100 km/h ,瑞金动车站候车准备时间至少为22 min ,试问刘颖一家早上从家里最迟出发时间是多少?

解:(1)D6576次列车从赣州到福州的路程s =672 km ,所用时间t =13:19

-8:00=5 h 19 min =51960 h ,全程的平均速度v =s t =672 km 51960 h

=126 km/h 。

(2)由v =s t 可得,从刘颖家中至瑞金动车站需要的时间t ′=s ′v ′ =130 km 100 km/h

=1.3 h =78 min ,已知瑞金动车站候车准备时间至少为22 min ,即刘颖一家至少要提前100 min 从家里出发;D6576次列车在瑞金的发车时间是08:58,则刘颖一家早上从家里最迟出发时间是7:18。

1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1.55__cm 。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

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 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D 1-D 22n

__。

14.小明利用斜面、小车等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刻度尺__、__秒表__。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__降低小车下滑的速度,方便测量时间__。

(3)小明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 后,再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所需时间t ,在上述测量中,路程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_小车运动的距离应等于s 减去小车的长度__。

(4)若小车的长度为0.1 m ,小车从顶端滑下的过程中,停表计时如图所示(图甲为起始时刻,图乙为行驶一半路程时刻,图丙为终点时刻),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0.2__m/s 。

本文使用Word编辑,排版工整,可根据需要自行修改、打印,使用方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宾发现在同一店家购买的同种蜂蜜没有上一次购买的蜂蜜粘。他想到磁铁的磁性与温度有关,于是猜想粘滞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小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同一瓶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质量相同的一滴蜂蜜,如图甲,分别滴到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记录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热水加热 在试管中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通过表格得到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________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宾将“物质的粘滞性”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测量。 (3)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______________等因素不变。(只填一个即可) (4)在实际生活中,油墨粘滞性会对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印刷过程中若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传墨不均,这都是由于油墨粘滞性________(选填“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 【答案】引力D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用时间物质的质量(试管倾斜度等)过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则粘性变小;所以图像B能反映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故选B。 (2)[3]此题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流淌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粘性的大小,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武资网2020年各地中考好题精选-八上物理机械运动(word版有答案)

2020学年度八上物理-机械运动(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与s、t 有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C.v A>v 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3.运动会短跑100米决赛,前一半路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一半路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亮的平均速度 B.在冲刺阶段,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亮的平均速度 C.两人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两人均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各阶段的速度都无法比较 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5.如图是某汽车的仪表盘,当该汽车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时,其显示速度的指针所指的数值是() A.15 B.20 C.30 D.54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光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C.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7.在商场里,妈妈和小东乘自动扶梯下楼,如图所示。小东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这里的“站着不动”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小东自己B.扶梯挡板C.小东妈妈D.商场地面 8.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0﹣6 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4 s内运动的路程为5 m C.物体在0﹣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物体在0﹣2 s的平均速度小于4﹣6 s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Word版附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机械运动 (时间:30分钟) 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5 ;一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 _。 2.(2020·赣州模拟)2020年9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海洋二号C星,卫星在升空时相对于运载火箭是的,相对于地球是_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甲_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4.甲、乙两相同的木块同时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分析木块的运动速度v甲_ v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甲_ f乙。(均选填“>”“=”或“<”) 5.(2020·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如图所示是咸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km,通过隧道的速度不能超过60

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 km/h=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s通过隧道。 6.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 g B.小利跑完800 m所需时间是20 s C.小利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 m D.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 ℃ 7.下列语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2020·青岛中考)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9.(江西中考)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

2020-2021学年江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期末考试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习题精选(2)

2020-2021学年江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期末考试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习题精选(2)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9秋•南康区期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A.6:1 B.1:6 C.3:8 D.8:3 2.(2019秋•南昌期末)地铁轨道交通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当地铁沿水平轨道在进站过程中,减小的物理量是() A.重力B.质量C.惯性D.速度 3.(2019秋•南昌期末)五子棋是一种深受同学们喜欢的棋类项目,如图中甲图所示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乙图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A.只有3 B.只有2和3 C.只有1和3 D.1、2和3 4.(2018秋•安远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 D.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5.(2017秋•景德镇期末)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0c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物理教材的厚度D.保温瓶的高度 6.(2018秋•大余县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

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图中的a点表示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C.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4s~12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18秋•青原区期末)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 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 8.(2018秋•丰城市期末)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B.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 9.(2017秋•大余县期末)下列物体的速度最接近20km/h的是() A.正常速度步行的人 B.骑行中的自行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 B、t 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从A到 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 cm,若t A、t B、t 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__________m/s ;v BC= 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山东滨州阳信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教学质量监测)【答案】 s v t =小 40.0 0.13 0.20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由图知,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 s AB=4.00dm=0.4m; s BC=4.00dm=0.4m; [4][5]小车通过AB、BC段的时间: t AB=t B-t A=10:35:03-10:35:00=3s; t BC=t C-t B=10:35:05-10:35:03=2s; 所以小车通过AB、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AB AB s t= 0.4m 3s ≈0.13m/s;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卷-附带答案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卷-附带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刺桐树花飘香 B.尘土飞扬 C.海水奔涌 D.天宫空间站翱翔太空 2、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 选手用时/s 刘翔13.07 奥利弗13.18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3、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的《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 ) A.大地 B.岸边的树 C.远处的山 D.坐在舟上的李白 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 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6、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1--2章 检测题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章机械运动 1.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得课桌的长度分别为70.20厘米、70.19厘米、70.19厘米、 71.20厘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71.20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 C.70.20厘米中的最末一位数“0”应去掉 D.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70.19厘米 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4.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同学借助如图甲、乙中的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 2,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3:1 B.1:3 C.4:3 D.3:4 s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7.龟和兔在路程为 说法正确的是( ) s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A.在完成 s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终点 B.在完成 s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C.在完成 s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D.在完成 8.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甲同学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中考复习专题《机械运动》专题检测(含答案)

《机械运动》专题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图,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园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见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4分钟B.3分钟C.2分钟D.1分钟 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3.下列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C.在学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获冠军的运动员平均速度可达15 m/s D.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m 4.在龟兔赛跑的某一过程中,乌龟与兔子通过路程之比为1∶16,运动所花时间之比是8∶l ,则乌龟和兔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8∶l B.1∶2C.1∶16D.1∶128 5.如图所示,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沿笔直铁轨上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B.踢到空中的足球

C . 人造地球卫星 D . 过山车 6.教室的课桌的高度最接近于( ) A .870cm B .87dm C .0.87m D .87m 7.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m ) B .千米/小时(km/h ) C .米/秒(m/s ) D .秒(s ) 8.小军同学利用课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B .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5min C .夏天,教室内的温度大约是48℃ D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0m/s 10.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 A .千米 B .米 C .厘米 D .纳米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小船从码头A 出发渡河,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若河宽为d ,v 船恒定不变,河水的流速与到河岸的垂直距离x 成正比,即水速u kx =(2d x ≤ ,k 为常量).渡河过程中小船沿岸向下游移动了距离s 并最终到达对岸码头B ,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题型复习专题:填空题(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题型复习专题:填空题(机械运动)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均向东直线行驶,甲、乙两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车;前40s,两车的平均速度(选填“甲车的大”“乙车的大”或“一样大”);甲车1min行驶的距离是km。 2.甲、乙两船长度均为10m,沿同一方向匀速划行。甲船在前,速度为8m/s,乙船在后追赶甲船,从乙船头追上甲船尾到乙船尾超过甲船头共经历的时间是80s,则在这段时间里,甲船行驶的距离为m,乙船行驶的距离为m,乙船的速度为m/s。 3.小李同学匀速步行的速度为1m/s,合km/h,则他10分钟所走的路程为米;若以相同速度走完5.4千米,则需用时。 4.如图是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的频闪照片,它记录了A、B两物体同时出发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分析照片可知,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物体A在前0.6s的运动路程为cm。此过程,物体(选填“A”或“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在前0.4s的运动中平均速度为m/s。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两个物体甲、乙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m甲>m乙),则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F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象所示,由图象可知,车运动得最快;若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在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7.小华在学习了长度知识后,对课本长度进行了测量。她测得的四组数据分别是25.91cm、25.92cm、26.91cm、 25.91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课本的长度为cm。 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以船为参照物,山是的;若湖面上甲、乙两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速度之比为。 9.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又要记录估计值;更要注明。如图尺子的单位是cm,尺子最小分度值是,木板的长度是cm。 10.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圆形物体的直径为cm。 11.高铁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一张重要的中国名片。小薇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为参照物,若列车的最高时速为360km/h,合m/s,某列车全长200m,以最高时速行驶,完全通过一隧道用了20s,则隧道的长度为m。 12.如图所示,物体A长为cm。如果要减少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如果选用现代最精密的仪器(选填:可以、不可以)消除误差。

机械运动选择、填空复习题——2021-2021学年上学期广东省各地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选编

机械运动选择、填空复习题——2021-2021学年上学期广东省各地八年级 期末物理试题选编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惠城·八年级期末)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2.(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3.(2021·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A.步行速度约为5m/s B.脉搏的跳动约为每分钟70次 C.身高约为1680cm D.他跳绳的高度约为5.0mm 4.(2021·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5.(2021·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关于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用 s v t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不能用 t v s =表示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C. s v t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s t 越大,运动就越快 D. t v s =是用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t s 越大,运动就越快 6.(2021·广东连南·八年级期末)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运动过程中,甲车一直走在乙车前面 B.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经过5s,丙车前进了20m 7.(2021·广东大埔·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2021·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八年级期末)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 9.(2021·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甲、乙两同学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同学比乙同学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乙同学仍从原起跑线起跑,甲同学从原起跑线往后移10m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甲同学先到B.乙同学先到 C.两人同时到D.不能确定 10.(2021·广东汕尾·八年级期末)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A. 1:2 B. 2:1 C. 9:2 D. 2:9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 80m/s B. 10 m/s C. 5 m/s D. 无法判断 4.下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所记录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5.3cm B. 5.25cm C. 3.25cm D. 3.3cm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小明测量小球直径,记录数据分别为2.41cm,2.43cm,2.40cm,2.42cm,2.50cm, 则该球的直径为() A. 2.43cm B. 2.432cm C. 2.42cm D. 2.415cm 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房屋 D. 河岸 8.下列正常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是40km/h的可能是() A. 卡车 B. 行人 C. 喷气式飞机 D. “神州六号”飞船 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行人()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C平均速度为3a/2△t;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t.

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2022秋·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年的礼炮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 C.超声波的频率很低,人耳不能听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2. (2022•梧州)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3. (2022•无锡模拟)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一定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 (2022•连云港)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 5. (2022·湖南益阳)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铁轨 C.车厢的窗台 D.路边的树木 6. (2020·泰安)一辆长20 m的货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 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 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 s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复习试卷(四)(含答案解析)经典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复习试卷(四)1.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 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 F1=G B. F2=1 3G C. F3=1 2 G D. F4=1 2 G 2.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 压伸缩撑杄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 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 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 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 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 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3.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C.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D. 滑轮组可以通过减轻动滑轮重,加润滑油等方法提高机械效率 4.一根原木放在水平地面上,粗略估计它的质量时,我们视其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 匀,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N的力(g=10N/kg),则原木的质量大约为( ) A. 50kg B. 100kg C. 250kg D. 500kg

5.如图所示,重800N的物体,在100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 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做的功为400J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80N C. 额外功的功率为12W D. 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会降低 6.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建造过程 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力都为8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 力及滑轮摩擦,此时A、B两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查字 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测 试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学完长度测量后,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 正确的是 ( ) A . 184毫米 B. 18.4毫米 C. 1.84分米 D. 184.0毫米 2. 中学生的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 ( ) A. 1㎜ B.1cm C. 1dm D. 1㎡ 3.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 (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4.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 单位是 ( )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 m B. cm C . nm D. mm 5.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的误差原因有 ( ) A. 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物体 B.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刻度尺热胀冷缩 6. 旅客乘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于电梯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6题图 7题图 7. 如图所示为A. 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 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 B都做变速运动 8.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 B.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照物 C.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可以选任何物体为参照物,包括欲研究其运动的物体本身。 D.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只能选太阳作为参照物 9. 一列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突然迎面开来一列300米的货车,以10米/秒的速度向后驶去,那么火车窗口的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A.米B.公里C.米/秒D.厘米 2.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C.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有关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小东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以6m/s的速度完成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4.8m/s C.5m/s D.5.8m/s 4.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 5.小明国庆期间乘坐大巴去重庆游玩,他正对车窗固定好照相机,先拍图甲,再拍图乙,均拍到同一路灯和同一轿车。如图所示,路灯上挂着的国旗、轿车车头的国旗随风飘扬,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大巴静止 B.以轿车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大巴向西运动 C.以大巴为参照物,路灯和轿车都在向东运动,且轿车向东的速度大于路灯 D.路灯上的国旗和轿车车头的国旗均向西飘,轿车车速一定高于风速 6.图中运动的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图中,腾空而起的战斗机B.乙图中,加速上升的火箭 C.丙图中,不停转动的扇叶D.丁图中,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 7.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在一次体育课上,初二年级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全程相遇3次; ②在6.5s时,v 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含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1) 1 nm=1×10-3μm=1×10-6mm=1×10-7cm=1×10-8dm=1×10-9m (2) 1 nm2=1×10-6μm2=1×10-12mm2=1×10-14cm2=1×10-16dm2=1×10-18m2 (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看量程和分度值;( 所有测量工具第一步都是选择测量、分度值) 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③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初中物理只有刻度尺要估读) ⑥注意单位 (2)中考常考长度估值 ①中学生身高约1.6—1.8m,手掌宽度约 10cm, ②指甲宽度约1cm。 ③中学生步长约50—70cm。 ④居民楼房每层约3m。教室门高约2m。 ⑤考试所用答题卡宽度约30cm。⑥一只新铅笔长度约18cm。 ⑦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18cm。 ⑧1元硬币直径约2.4cm,10元人民币长约14cm。 ⑨课桌高度约0.8m,椅子高度约0.4m。⑩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 时间的测量 (1)1h=60min=3600s (2)常见的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3)机械停表的使用 ①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②先读小盘的读数,单位分钟, ③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

④ 读大盘的读数,单位是秒,前半分钟就读0-30s ,后半分钟读31-60s 。 (4) 中考常考时间估值 ① 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70次/min ,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 ② 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 。 ③ 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5min 。 ④ 中学生百米成绩约15s ⑤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0.3秒 误差 (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3) 减小误差方法: 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 ③ 改进测量方法。 (4)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物理里物体位置的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 (1) 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速度 (1) 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 t s v (2) 单位:m/s 、km/s 1m/s=3.6km/h (3) 中考常考时间估值 ①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 m/s 。 ② 自行车速度约5 m/s 。 ③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3×108 m/s 。 ④ 声音在15℃空气中速度是340 m/s 。 ⑤ 高速公路上的汽车80—120km/h 。 ⑥ 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8m/s 。 ⑦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7 m/s ⑧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3×108 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计算题强化训练30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计算题强化训练30题 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0机械运动,含平均速度、火车过桥、刹车距离、图像题;21-30题质量密度计算,含空心球、等体积、图像、等密度等)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km,—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 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 2.小丽一家开车从横州出发经六景去南宁。其中从横州到六景走二级公路,以 50km/ℎ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从六景到南宁走高速公路,以100km/ℎ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求: (1)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所花的时间; (2)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的平均速度。 3.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全长为800m的隧道时,用时100s.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 (2)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个全长为400m的隧道需要运行的时间. 4.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1所示标 志. 第1页,共26页

(1)在不违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速度行驶,从如图标志牌到贵阳需要时间是多 少min? (2)若以如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ℎ,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5.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23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 表回答下列问题:K279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K279次列车由郑州到襄阳所用的时间; (2)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 (3)中途K279次列车以36km/ℎ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 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6.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知下表所示: (1)从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的运行时间是多少? (2)从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每分钟? 7.小明家车的车长4m,车宽2m,最高车速为180km/ℎ,星期一小明爸爸驾车带小 明去富川中学上学,途经阳新大道某路段时,从路边突然跑出一条小狗,小狗沿AB方向以1m/s的速度垂直横穿公路。如图,当小狗处于开始穿越的A点时,小车车头到AB的垂直距离为60m,已知A、C间的距离为8m,车靠近中线行驶,

机械运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专题1 机械运动 【思维导图】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差方 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 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知识点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例题精析】 [例题1](2022•潍坊)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