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山东地区专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山东地区专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在测量木块长度时,分别使用如图所示的两把刻度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把尺子测量的结果相同B.甲分度值大,测量结果更精确C.乙分度值小,测量结果更精确D.甲分度值大,测量的误差更小3.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

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房子的窗户B.路边的灯杆C.行驶的卡车D.轿车的司机4.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在运载火箭推动载人飞船上升阶段,三位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

下列关于该阶段的说法中()①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①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翟志刚是运动的①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王亚平是运动的①以航天员翟志刚为参照物,王亚平是运动的A .只有①①正确B .只有①①①正确C .只有①①正确D .只有①正确5.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6.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 的长度为100cm ,B 点是斜面AC 的中点。

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 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 、B 、C 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 )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5cm/s②为了更方便计时,可以将木块向斜面顶端移动③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在BC 段的平均速度④若小车在AB 和BC 这两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可以用122v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A .只有①①正确B .只有①①正确C .只有①①正确D .只有①①正确二、多选题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8.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4~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三、填空题9.某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9.82cm,L4=18.81cm,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该方法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a)
(b)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做__匀__速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
O.6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6_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 的路
程为___1_.2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小__于___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80 _k_m_/_h_____, (2)图乙“南京市60 km ”的含义:_交__通__标__志__牌__到__南__京_
_市__的__路__程__是__6_0_k_m___ 。
·教育科学版
(2)图像速度计算题: 由图像找出对应的一组数据,应 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相 关计算。 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 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 的建筑是__运__动____ 的。如图所示的s -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 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 度为_____1___ m/s,它在30 s内通过的 路程为____3_0___ m。
s t=___v__交通运输计算题: 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单位是:km/h。
例如: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速度为20 km/h。
·教育科学版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 义,(1)图甲“80”的含义:_____车__辆__的__运__行__速__度__不__超过
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一般 __不__同__。
例: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 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舟”飞船
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__机械运动复习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__机械运动复习

掌握三个物理量的测量
时间 长度 速度 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比较法) 2、相同时间比路程 (观众比较法) 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观众比较法)
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
1、公式: v S
t
2、单位:
(1)国际单位: m/s
1m/s=3.6km/h
(2)其他常见单位: km/h
物体的运动
知识回顾 知道一种性质 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物 体 的 运 动 掌握三个物理量的测量 理解两个特点 提高两种能力
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m) 刻度尺 2、单位间的换算:
1km= 103 m 1dm= 10-1 m 1cm= 10-2 m 10-3 m 1mm= 1μm= 10-6 m 1nm= 10-9 m
乘客 司机
你能判断参照物?
地球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 ______为参照物 云层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 _____为参照物
运动还是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运动 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而以流 静止 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__的。
基础训练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常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 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 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因此运动具有相对性。 但在实际选取参照物时,要使问题简便。研 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常选择地面 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1、(2004杭州)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 一周所用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 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如何用刻度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和一根铜丝的直径?请写出你的方法。
解析
可以用累积法。先测出一摞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数量,就 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了。 测铜丝的直径时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密绕n圈,求出其总长度L, 则直径d=L÷n。
2.要想测量注射器的活塞直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请把它们写出 来。
相对于月球表面、嫦娥四号,桅杆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是在运动的;
解析
相对于太阳翼,桅杆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
5.观看电视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 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他 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屏幕中可以看到背景在飞快的后退,以背景作为参照 物,可以判定运动员跑的很快。
解析 "100"的含义是平均车速不能超过100km/h; 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
9.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每秒滴下2滴水的“滴水计时器他把滴水计 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并把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用来测量 玩具车运动的速度,如图1-4甲所示。释放玩具车后,水滴在木 板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如果他要测量玩具车在A、D间的速 度他还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玩具车在4、D间的速度是多少?
7.某老师从家步行去学校,用时25min。他手机 上的运动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如图1-2所示。他的 步幅(一步的距离)约为多少米?他步行的速度是多 少?
解析 解: 步幅约为:1650m÷2243=0.74m 步行速度是:
8.图1-3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 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 不能少于多少分?
解析 还需要知道A到D之间的而距离s家住在2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他用手表测出:电梯从 1楼一直运行到5楼用时8s;在5楼时有人出电梯,电梯停了10s; 接着电梯一直运行到21楼,又用时3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 3m,则电梯从1楼到5楼、从1楼到21楼运行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汇编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

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

(2)1h= 60 min= 3600s;1min= 60 s;30min= 0.5 h(3)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停、三恢复零。

4、误差是测量值与实在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毛病不同,毛病能消弭,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弭。

第2节运动的描绘: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假如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产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假如这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没产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机械运动期末复习

机械运动期末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内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基本单位:_______、符号___________,长度的换算关系:1Km=______m 1m=____cm 1m=_____mm 1m=____μm 1m=_____nm 。

(2)基本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测量值要估读到__________的下一位。

(3)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_______。

(4)时间:主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

巩固知识:1.如图1.2.3的读数分别是①_____ cm,②________ cm,③_____分_____秒2.请转化下列的单位(1)7×104m =_______km =______μm (2)850mm =_______m =______cm(3)6.5×10-4km =__________m =__________dm 3.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 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其结果分别是3.12cm 、3.14cm 、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3.12cm B.3.1267cm C.3.13cm D.3.14cm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的变化。

(2)参照物:被选作__________的物体,看其他物体与这个标准之间 有无变化。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巩固知识:4.2005年10月,“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工作舱。

5.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l0”战斗机 B .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 .“歼—l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三.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公式:________,主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1m/s=_______km/h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选择填空题或读数)1、长度单位、单位换算2、长度测量:刻度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课本P12 长度的读数需要估读3、时间单位和测量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以下简称同优)P2导学24、误差同优P2 导学3第二节运动的描述(选择填空题)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一般选取地面为参照物(注意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情况)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结合声速和光速考计算题)1、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2、V=S/t 单位m/s km/h 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第四节(实验题)1、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要注意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相对应时间段内的路程除以时间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于传播(选择填空计算题)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一般V固>V液>V气声速与物质种类、温度有关15O 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第二节声音的特性(选择填空题)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用f表示,单位Hz)决定。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频率越低。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次声波<20Hz 超声波>20000Hz2、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有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闻其声知其人,听声音判断不同的乐器,语音密码解锁等都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其他影响因素:声音的发散程度、与声源的距离第三节声的利用(选择填空题)1、声音传递信息:(1)说话声(2)回声定位(3)超声波探伤2、声音具有能量:(1)超声波碎结石(2)清洗牙垢和眼镜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选择填空题)1、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发出的声音2、噪声的控制:(1)声源处减弱:装消音器,禁止鸣笛(2)传播过程中减弱:消音墙,窗外种树,关门窗(3)人耳处减弱:戴耳塞耳机,捂住耳朵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选择填空题)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道 S
S车
解:v=36km/h=10m/s S=vt=10m/s×90s=900米
S道=S-S车=900m-200m=700m 答:这个隧道的长度为700m。
精品课件
第四节: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精品课件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 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看: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长 B:放:刻度线要和被测物紧贴及平行; 度 C:读、先读准确值,然后加一位估计值; 测 D:记:结果要在数值后面加上正确的单位; 量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5、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6、减小误差的方法:改进测量仪器,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
精品课件
例题:1、如上图所示, 木块的长度为3.49cm, 其中准确值为 3.4 cm,估计值为0.09cm。
精品课件
2、测出下图中A、B两物体的长度和球C的直径. LA= 1.4 m;LB1=.50 精品c课m件 ;球C的直径1=.0
单位及换算: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特 点及图像)
2、运动的分类
变速直线运动特点 及图像)
精品课件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a图是用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图是用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精品课件
当时间和路程都不同时,可以利用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
精品课件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 道的长度。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 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 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精品课件
2.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 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运动 )的, 船是( 运动)的。
相对于船来说,人是(静止 )的, 树是(运动 )的。
精品课件
3.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
和“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 ()
精品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步骤:①将一端垫高,略微倾斜,使小车能主动运动起来,但 又不至于太快。
②在小车释放处,车前端做标记作为起点;在斜面下端卡 上金属片作为终点,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距离就是路
程s。
③释放小车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车撞击金属片时停
止计时,得到时间t。
④由 v 算s 出速度。 t
精品课件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1、时间国际主单位:秒(s)
2、测量工具:钟表


3、机械秒表的读数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改变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 选取的标准物 注: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
2、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精品课件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 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 坐在行驶的车上的人,
S2
精品课件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精品课件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 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v3
s1 t1
s计2 算。 t2
精品课件
实验总结 问题讨论
问题①:为什么每组得到的两个速度v1,v2
不一样大?两者是二倍关系吗?
小车越走越快,下半段更快,因此全程速度大于上 半段速度,但不是二倍关系.
问题②:为什么各组之间测量的值差别很大? 是误差所致吗?
不是误差原因。一是斜面倾角不同,快慢不一; 二是路程不一致,故得到的速度互不相同。
精品课件
实验总结 问题讨论
问题③: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面?
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 读数误差;三是装置光滑度不均匀带来误差。
问题④: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 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
精品课件
5.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 地面上的人看到两车都在向东行使, 且甲行使的比乙快。如果以甲车上的 乘客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运动。 (填“东”或“西”)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定公义式::路v 程 与s 时间的比值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