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王朝历史

合集下载

罗马帝国兴衰记(11) 安敦尼王朝

罗马帝国兴衰记(11) 安敦尼王朝

【文史】罗马帝国兴衰记(11) 安敦尼王朝鉴于罗马论坛在罗马,意大利三、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96年~192年)安敦尼王朝一共六位皇帝。

严格地讲,安敦尼王朝不能称其为一个王朝,因为这时期继承的几位皇帝之间并不都是亲族血缘关系,帝位承传实行在任皇帝收养具声望人士为养子作为继承人的体制。

六位皇帝是:涅尔瓦(Nerva,96年~98年),号“仁帝”。

图拉真(Trajan,98年~117年),号“勇帝”,元老院赠予“最优秀第一公民”称号。

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号“智帝”。

安东尼(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安敦宁.毕尤),号“忠帝”。

奥理略(Marcus Aurelius,161年~180年,马可.奥勒留或马可.奥里略),为斯多噶学派大师,外号“哲学家皇帝”或“哲帝”,著有《沉思录》。

康茂德(180年-192年),马可.奥勒留的儿子。

1、涅尔瓦(尼法王)(96年~98年)涅尔瓦是最后一位出生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皇帝。

不同于弗拉维王朝,涅尔瓦出身罗马贵族世家,曾与维斯帕先、图密善共任执政官。

涅尔瓦(Fgiusepp/维基百科)图密善被刺当天夜里,元老院便拥立涅尔瓦为皇帝。

涅尔瓦当政后,以宽政为主,废除图密善时代告密制度等苛政,释放被控叛乱的嫌犯并归还财产,这期间被解除流放的还包括一大批基督徒。

《启示录》撰写者圣约翰也是在这个时期因涅尔瓦解除驱逐基督徒出境令,而得以回到以弗所。

(以弗所:圣约翰遵守对耶稣承诺,奉养圣母玛利亚之地。

)由于图密善在位时受到军队的拥护,使得罗马的近卫军对涅尔瓦不积极追究图密善死因的作为甚为不满,进而逼迫皇帝,甚至将涅尔瓦软禁宫中。

涅尔瓦深感自己无法驾驭近卫军,于是在公元97年10月宣布将上日耳曼军团长官、在军中颇具声望的图拉真收为养子,并授予图拉真护民官特权、罗马全军指挥权。

此举既赋予图拉真帝位继承人身份,同时也表示图拉真与涅尔瓦为罗马帝国的共同治理人。

世界上最长久的帝国是什么呢

世界上最长久的帝国是什么呢

世界上最长久的帝国是什么呢 历史是值得尊敬的,⼈类对历史也存在探索。

世界上最长久的帝国是什么呢??下⽂是⼩编收集的关于世界上最长久的帝国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世界历史上最强⼤的⼗⼤帝国 1.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开始由神职国王统治,随后专为共和政体(这段时间或许是他们最伟⼤的时期),最后变为帝国。

罗马帝国的创始者本事⼀群农民,他们与群狼⽃争以保护⾃⼰的家畜,最后竟⼀步步建⽴了史上最伟⼤的帝国,堪称是⼀段传奇。

罗马帝国(古罗马)在军事和政治系统上皆有国⼈的成就,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帝国之⼀。

从其建⽴到拜占庭帝国没忘,古罗马共延续了整整2214年哩!古罗马对西⽅世界贡献极⼤,包括法律、战争、艺术、⽂学、建筑、科技、宗教和语⾔诸多⽅⾯。

实际上,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堪称是⼀个完美的帝国——影响深远、社会公平、寿命长久、⼟地⼴阔、军⼒强⼤、经济优越。

罗马帝国的影响甚⾄还延续到了现代,因为就连天主教会都收到了罗马的影响,其⾏政精神和华丽壮观的表现⽅式就是从罗马帝国这⾥学习来的。

2.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铁⽊真⽽始(铁⽊真后来⼜被称为成吉思汗)。

这⼀切都是源于少年铁⽊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的发下的⼀桩誓⾔:要让世界⾂服于他的脚下,⽽他基本上也做到了。

他⾸先整合了蒙古各部,随后便将视线转向了中国,后⾯的事情⼤家都知道了。

蒙古帝国的领⼟可从越南⼀直到匈⽛利,它是⼈类历史上最⼤疆⼟连贯的帝国。

不⾏的是,这个帝国扩张得太⼤了,因⽽变得难于控制,各⽂化群体之间也没有什么团结可⾔。

在打仗⽅⾯,蒙古⼈的确是勇猛⽆畏的战⼠,但在治国⽅⾯却没有多少经验。

在历史上,蒙古⼈凶猛残暴的形象也是颇为着名。

蒙古帝国(1206-1259),正式国号为⼤蒙古国,是⼀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全球帝国,也是历史上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

蒙古⼈武⼒兴盛的时期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度达到⿍盛,约3300万平⽅公⾥,但是⼀年后由于蒙哥汗去世所引发的内战,导致帝国开始分裂⽡解,蒙古⼈对于欧亚⼤陆的影响⼒也逐渐式微。

意大利发展史

意大利发展史

意大利发展史摘要:一、意大利的历史和发展概述二、史前时期的意大利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四、罗马帝国的兴衰五、意大利中世纪时期的城邦六、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七、现代意大利的统一和发展正文:一、意大利的历史和发展概述意大利的历史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 世纪,当时该地区处于原始部落社会阶段。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史始于公元前5 世纪,即罗马共和国建立之时。

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意大利经历了许多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成为西方世界的核心地区之一。

二、史前时期的意大利史前时期,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据古代神话,传说罗慕路斯和他的孪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抚养和哺育的,于公元前753 年建立了罗马。

事实上,自公元前2000 年左右,古意大利部落就居住于此。

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10 年,罗马人结束罗马王政时代并建立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罗马共和国延伸到意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 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后,将西西里纳入自己的版图。

公元前202 年,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击败了迦太基,将西班牙和希腊纳入版图。

四、罗马帝国的兴衰在凯撒的统治下,罗马征服了高卢和埃及。

凯撒被刺身亡后,养子屋大维击败了对手马克·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于公元前27 年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并被尊为奥古斯都·凯撒。

帝国前期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前27 年—68 年)、弗拉维王朝(69 年—96 年),至安敦尼王朝(96 年—192 年)五贤帝时代(96 年—180 年)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这段时期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五、意大利中世纪时期的城邦公元313 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

410 年,日耳曼的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

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

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和东哥特王国。

中世纪历史简介

中世纪历史简介

意大利中世纪历史背景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意大利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根本就是地理概念,无所谓王朝什么的。

所以我只能给你列出在现在意大利国境范围内存在过的王国。

东哥特王国493-555,被优士丁尼大帝给灭了,意大利基本上从此就陷于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时间不长),北方是伦巴德王国(后来被查理曼在774年给征服了),罗马附近则因为丕平献土的原因属于教皇的势力范围。

而西西里地区则更是几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占领。

后来,查理曼死后,根据凡尔登条约,他的三个孙子平分了他的领土,长孙罗退尔既得到了大概可视作“意大利”地区的土地,而且继承了皇帝的称号。

罗退尔死后,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视作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在整个的中世纪,意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国(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等。

同时,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国,公国割据一方:北方有萨伏依家族统治的萨伏依公国、米兰公国,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后来的两西西里王国。

近代之后,经过意大利复兴运动,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完成了意大利统一,这才基本上产生一个统一的王朝---萨伏依王朝。

而意大利历史上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之后被推翻。

宗教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

7 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7 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3、过程(三次王朝战争)
1864年 普奥对丹麦战争 ——制造对奥战争借口 1866年 普奥战争 萨多瓦之战——排除奥地利 北德意志联邦和奥匈帝国的建立 1870年 普法战争 色当战役——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统一完成)
4、影响
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是历 史的一大进步,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 自上而下,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强大的军 国主义势力
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Fra bibliotek一、意大利的统一
1、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2、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关键人物 马志尼 加富尔 加里波的 3、1871年,完成统一 自上而下 王朝统一战争
二、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19世纪中期经济迅速发展与分裂割据的状态 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超过传统霸主奥地利 2、关键人物: 威廉一世 “铁血宰相”俾斯麦

意大利王朝历史

意大利王朝历史

意大利历史一、西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王朝和非王朝时期(一)瓦伦提尼安王朝364-375年瓦伦丁尼安一世,东罗马帝国瓦伦斯之兄,与瓦伦斯平分罗马帝国367-383年格拉提安,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子375-392年瓦伦丁尼安二世,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子、格拉提安弟弟。

与格拉提安分治西罗马部分领地383-388年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被狄奥多西处死386-388年弗拉维乌斯·维克托,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之子,被狄奥多西处死392-394年欧根尼乌斯/尤格尼乌斯/尤金尼乌斯,修辞学家,被狄奥多西处死394-395年狄奥多西一世,东罗马皇帝,为格拉提安册立。

再次统一罗马,也是最后一次统一罗马帝国395-423年霍诺留斯/霍诺里乌斯,狄奥多西一世之子、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弟弟。

西哥特人阿拉里克三次攻打罗马,并在418年于罗马境内的图卢兹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期间,众多争位者出现:409-415年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自立为帝407-411年君士坦丁三世,争位者409-411年君士坦丁二世,争位者411-413年约维努斯,争位者412-413年塞巴斯蒂安努斯,争位者421年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与霍诺里乌斯为西罗马共治者423-425年约翰尼斯,争位者425-455年瓦伦丁尼安三世,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之子,母亲为狄奥多西一世之女/霍诺里乌斯妹妹,娶了狄奥多西二世之女。

439年汪达尔人建立阿兰王国建都罗马境内的北非迦太基。

451年击退匈奴50万大军。

无子。

455年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

被汪达尔-阿兰王国杀。

(二)非王朝时期455年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

被汪达尔-阿兰王国杀。

455-456年阿维图斯,将军,被行省联席会议和西哥特人支持推举继位。

457-461年墨乔里安/马约里安,将军,收复了欧罗马大陆几乎所有领土,遏制了西罗马的衰退,是西罗马最有作为的皇帝。

意大利的统一(一)

意大利的统一(一)

意大利的统一(一)作者:李锡海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06期意大利是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但近代以来却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外族割据的状态。

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仍四分五裂:奥地利控制着北部和中部各邦国;中部其他地区是教皇国辖区,法国派军保护;西班牙波旁王朝则统治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

意大利境内只有西北部的撒丁王国不受异族压迫。

这些外部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极力保持意大利的现状。

19世纪中叶,意大利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

1852年,卡米洛·加富尔(1810-1861)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财政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极大地加强了撒丁王国的实力。

面对外族压迫、国家分裂的局面,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统一市场的呼声愈发高涨。

在加富尔的领导下,1859年撒丁王国与法国联合击败了奥地利。

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中部的革命热情,托斯坎纳、帕尔马等公国相继推翻奥地利的封建统治。

1860年3月,中部各公国与撒丁王国合并,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基本统一。

4月,西西里爆发农民起义,但惨遭镇压。

加里波第闻讯,立即率领“红衫军”驰援起义军。

9月,加里波第解放那不勒斯,推翻波旁王朝,以撒丁国王的名义建立了临时政府。

10月,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

次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1820-1878)成为首任国王。

但此时,奥地利仍占据威尼斯,罗马也处于教皇国范围,意大利并未完全统一。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失败,意大利收回威尼斯;1870年普法交战,加里波第趁机进占罗马,教皇避居梵蒂冈。

至此,意大利完成统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意大利长期分裂的局面,为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图1:图为加里波第(1807-1882),纪念加里波第1860年率领“红衫军”解放南意大利100周年。

[匈牙利1960]图2:图为加里波第,纪念加里波利诞生200周年。

法兰克、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神圣罗马、奥地利世系

法兰克、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神圣罗马、奥地利世系

法兰克王国(帝国)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希尔德贝尔特(656)(续)达戈贝尔特三世(711-715)→希尔佩里克二世(715-721)→提乌德里克四世(721-737)→(空缺,宫相摄政)→希尔德里克三世(743-751)克洛泰尔四世(717-718/719)加洛林王朝(751-987年)(包括法兰克帝国分裂后)卡洛曼一世(768-771)丕平三世(751-768)→查理一世(768-814)(800年加冕称“罗马人的皇帝”,从此进入“法兰克帝国”时期)→路易一世(814-840)注:1、486年之前法兰克尚属于部落时期,多个部落并存,486年克洛维一世击败罗马帝国在北部高卢的最后统治者斯雅戈里乌斯,从此进入法兰克王国时期,但墨洛温王朝习俗是国王死后,诸子平分王国领土,因此历史上出现多次分裂情形。

2、墨洛温王朝后期,政权大多落入宫相手中,国王仅为傀儡。

3、840年路易一世去世,他的三个儿子洛泰尔一世、路易二世、查理二世随即爆发内战,三者在843年达成《凡尔登条约》,把帝国一分为三,分别为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而罗马皇帝称号归洛泰尔一世,后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成为后来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4、中法兰克王国在洛泰尔一世855年去世后根据法兰克人诸子平分领土传统分裂成洛林王国、勃艮第王国与意大利王国,后三个王国相继绝嗣,为其他王国所兼并。

5、法兰克帝国分裂后,皇帝称号在几个王国中转来转去,并不代表其可以统治整个帝国。

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王国)(843-1792 1814-1848)查理二世(843-877)→路易二世(877-879)→路易三世(879-882)→查理三世(884-887)(其为东法兰克国王并加冕为皇帝,短暂统治西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 843-987)卡洛曼二世(879-884) 887年被废,888年当地的贵族选举厄德为他们的国王)厄德(888-898)→查理三世(898-923)(该查理三世不是之前的东法兰克国王和帝国皇帝)罗贝尔一世(922-923)→拉乌尔一世(923-936)→路易四世(936-954)→洛泰尔一世(954-986)→路易五世(986-987)雨果·(987-996)→罗贝尔二世(996-1031)→亨利一世(1031-1060)→腓力一世(1060-1108)→路易六世(1108-1137)→路易七世(1137-1180)(卡佩王朝 987-1328)腓力二世(1180-1223)→路易八世(1223-1226)→路易九世(1226-1270)→腓力三世(1270-1285)→腓力四世(1285-1314)→路易十世(1314-1316)(腓力二世第一个使用法兰西王国名称)约翰一世(1316)→腓力五世(1316-1322)→查理四世(1322-1328)→腓力六世(1328-1350)→约翰二世(1350-1364)→查理五世(1364-1380)(瓦卢瓦王朝 1328-1589)查理六世(1380-1422)→查理七世(1422-1461)→路易十一(1461-1483)→查理八世(1483-1498)→路易十二(1498-1515)→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亨利六世(1422-1451)(根据英法《特鲁瓦条约》查理六世死后法国王位由英王亨利五世继承,后亨利五世先死,故由其子亨利六世继承,但查理六世之子查理七世立即宣布继位并统治着法国南部,亨利六世控制着法国北部)亨利二世(1547-1559)→弗朗索瓦二世(1559-1560)→查理九世(1560-1574)→亨利三世(1574-1589)→亨利四世(1589-1610)→路易十三(1610-1643)(波旁王朝 1589-1795 1814-1830)(续)路易十三(1610-1643)→路易十四(1643-1715)→路易十五(1715-1774)→路易十六(1774-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帝国路易十八(181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复辟→路易十八(1815-1824)→查理十世(1824-1830)→路易·菲利普(1830-1848)注:1、腓力二世之前由于王权衰微,国王不得不通过提前给其继承人加冕来确保王位,腓力二世时期由于王权逐渐强大,故其是第一个生前没有给继承人加冕的国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历史一、西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王朝和非王朝时期(一)瓦伦提尼安王朝364-375年瓦伦丁尼安一世,东罗马帝国瓦伦斯之兄,与瓦伦斯平分罗马帝国367-383年格拉提安,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子375-392年瓦伦丁尼安二世,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子、格拉提安弟弟。

与格拉提安分治西罗马部分领地383-388年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被狄奥多西处死386-388年弗拉维乌斯·维克托,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之子,被狄奥多西处死392-394年欧根尼乌斯/尤格尼乌斯/尤金尼乌斯,修辞学家,被狄奥多西处死394-395年狄奥多西一世,东罗马皇帝,为格拉提安册立。

再次统一罗马,也是最后一次统一罗马帝国395-423年霍诺留斯/霍诺里乌斯,狄奥多西一世之子、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弟弟。

西哥特人阿拉里克三次攻打罗马,并在418年于罗马境内的图卢兹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期间,众多争位者出现:409-415年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自立为帝407-411年君士坦丁三世,争位者409-411年君士坦丁二世,争位者411-413年约维努斯,争位者412-413年塞巴斯蒂安努斯,争位者421年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与霍诺里乌斯为西罗马共治者423-425年约翰尼斯,争位者425-455年瓦伦丁尼安三世,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之子,母亲为狄奥多西一世之女/霍诺里乌斯妹妹,娶了狄奥多西二世之女。

439年汪达尔人建立阿兰王国建都罗马境内的北非迦太基。

451年击退匈奴50万大军。

无子。

455年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

被汪达尔-阿兰王国杀。

(二)非王朝时期455年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篡位者。

被汪达尔-阿兰王国杀。

455-456年阿维图斯,将军,被行省联席会议和西哥特人支持推举继位。

457-461年墨乔里安/马约里安,将军,收复了欧罗马大陆几乎所有领土,遏制了西罗马的衰退,是西罗马最有作为的皇帝。

461-465年利比乌斯·塞维鲁,傀儡。

465-467年帝位空悬467-472年安特米乌斯,娶了东罗马皇帝马尔西安的女儿,由东罗马皇帝利奥一世派去西罗马任帝位。

承认了西哥特王国对西班牙的统治472年奥利布里乌斯,娶了瓦伦西尼安三世的女儿473-474年格利塞里乌斯,被废黜474-475年尼波斯,480年,逃离中被杀475-476年罗慕路程斯·奥古斯都,父亲是罗马军队统帅,父亲废黜格利塞里乌斯后,将其推上帝位,但没有得到东罗马帝国认可,后被罗马军队统帅奥多亚克:意大利第一个日耳曼国王(476-493年)废黜。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一些史学家认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原先的罗马帝国已经很不同了,罗马帝国亦灭亡。

二、伦巴第王朝565-572年阿尔博因,日耳曼人部落首领572-574年克莱菲574-584年空位584-590年奥泰利,克莱菲之子591-616年阿吉勒夫,奥泰利表亲616-626年阿达洛亚尔626-636年阿里奥亚尔636-652年罗泰利652-653年罗多亚尔653-661年阿里佩特661-662年佩克塔里特和戈德佩特662-671年格里穆亚尔671-688年佩克塔里特复位688-700年库宁克佩特700-701年利乌特佩特701年拉金佩特701-712年阿利佩特二世712年安斯普兰德712-744年利乌特普兰德,原为部族首领,趁拜占庭帝国衰弱扩张744年希尔德普兰德744-749年拉奇斯749-756年艾斯杜尔夫756-774年狄西德里乌斯。

法兰克人攻打伦巴第首都获胜,查理曼廉任法兰克和伦巴第国王。

伦巴第人对意大利统治结束,法国加洛林王朝对意大利统治开始。

注:19世纪前,意大利从未真正统一过,意大利国王称号通常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领。

直到德国承认意大利的分裂,意大利国王称号才逐渐消失。

三、(法国)加洛林王朝774-781年查理曼781-810年丕平,查理曼三子810-818年伯纳德818-839年洛泰尔一世839-875年路易二世四、各个小王国(一)那不勒斯王国1266-1285年卡洛一世/安茹的夏尔,父亲是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哥哥是路易九世1285-1309年卡洛二世1309-1343年罗贝托1343-1382年乔万娜一世,1382-1386年卡洛三世,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曾孙,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与乔万娜一世的堂弟1386-1414年拉迪斯劳(宽宏者),卡洛三世之子。

大安茹支系最后男嗣。

1389-1399年路易吉二世,王位竞争者1414-1435年乔万娜二世,卡洛三世女儿,堂姐波兰女王未婚夫奥地利公爵的遗孀。

1435-1442年勒内(二)撒丁王国1323-1327年詹姆斯二世,阿拉贡国王1327-1336年阿方索四世(善良者),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二世之子1336-1387年佩德罗四世(礼貌者)1387-1396年胡安一世(猎手),阿拉贡国王1396-1410年马西一世(仁慈者/长者/神职者),阿拉贡国王、巴伦西亚国王、撒丁国王、科西嘉国王、巴塞罗那伯爵、西西里国王。

未能成功传位给孙子,死后,巴塞罗那王朝结束。

1412-1416年费迪南一世1416-1458年阿方索五世/阿方索一世(宽宏者),阿拉贡和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两西西里国王。

第一个同时统治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西班牙君主1458-1479年胡安二世John II1479-1516年费迪南二世,天主教徒1516-1555年乔安娜三世(疯女),卡斯蒂利亚女王,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

(三.1)西西里王国1071-1101年鲁杰罗一世Roger I1101-1105年西莫尼Simon1105-1130年鲁杰罗二世1130-1154年鲁杰罗二世1154-1166年古列尔莫一世(坏者),前鲁杰罗二世第四子、卡斯蒂利国王阿方索六世外孙1166-1189年古列尔莫二世(好人)1189-1194年唐克雷迪一世+鲁杰罗三世联合统治1194年古列尔莫三世1194-1198年康斯坦萨(三.2)霍亨斯陶芬家族1194-1197年恩里科一世Henry I,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8-1250年费德里科一世Frederick I+恩里科二世联合统治1212-1217年恩里科二世+费德里科一世Frederick I 联合统治1250-1254年科拉迪诺一世,兼领罗马国王和西西里国王耶路程撒冷国王1254-1268年科拉迪诺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康拉德四世之子1258-1266年曼弗雷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私生子(三.3)卡佩王朝1266-1282年卡洛一世Carlos I。

后安茹家族再未统治过西西里(三.4)巴塞罗那家族1282-1285年彼得罗一世(伟人)1285-1296年贾科莫(公平者、公正者)1296-1336年费德里科二世1337-1342年彼得罗二世,费德里科二世之子1342-1355年路程多维科1355-1377年费德里科三世1377-1401年玛丽亚+马蒂诺一世联合统治1395-1409年马蒂诺一世+玛丽亚联合统治1409-1410年马蒂诺二世,未能成功传位给孙子,死后,巴塞罗那王朝结束。

五、(西班牙)特拉斯塔马拉王朝1442-1458年阿方索一世/阿方索五世(宽宏者),第一个同时统治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西班牙君主,兼领两西西里国王1458-1494年费迪南多一世1494-1495年阿方索二世,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和建设者的赞助者1495-1496年费迪南多二世1496-1501年费德里科1501-1504年路易吉三世1504-1016年费迪南多三世/费迪南二世,娶了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实际上是统一的西班牙的第一个国王。

兼领西西里国王和那不勒斯国王。

1516-1555年乔万娜三世(疯女),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丈夫是菲利波一世。

妹妹凯瑟琳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第一位王后。

六、(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16-1554年卡洛二世/四世,西班牙国王1516-1556年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卡尔五世/查尔斯一世,乔万娜三世之子,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领罗马国王、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阿拉贡国王、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

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时代。

1556-1598年腓力/菲利波一世Philip I,1598-1621年腓力/菲利波二世(虔诚者),查尔斯四世和葡萄牙的伊莎贝拉之子1621-1647年腓力/菲利波三世,腓力一世和奥地利的安娜之子1647-1648年亨利二世1648-1665年腓力/菲利波三世,前菲利波三世之子1665-1700年卡洛五世Carlos V1714-1734年查理六世Charles VI1734-1759年查理七世1759-1799年 1799-1806年费迪南多四世/费迪南三世Ferdinad IV,后被拿破仑废黜,只统治西西里1806-1808年约瑟夫一世Joseph I1808-1815年乔阿基诺一世,拿破仑大将1815-1816年费迪南多四世七、萨伏伊王朝1720-1730年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萨丁尼亚-皮埃蒙特,西西里国王,将西西里岛与奥地利交换,统治撒丁岛1730-1773年卡洛·艾曼努尔三世,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和法国公主之子1773-1796年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卡洛·艾曼努尔三之子、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之孙1796-1802年卡洛·艾曼努尔四世,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之子、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国王查理一世幼女亨里埃塔公主的四世孙,拥有合法的英格兰国王继承权1802-1821年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一世,卡洛·艾曼努尔四世弟弟、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之子1821-1831年卡洛·腓力切,卡洛·艾曼努尔四世弟弟、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之子萨伏伊-卡林尼亚诺分支1831-1849年卡洛·阿尔伯托,退位后流亡1849-1878年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卡洛·阿尔伯托之子。

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第一个国王八、伦巴第-威尼帝王国1808-1815年乔阿基诺一世,拿破仑大将1815-1835年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1835-1848年费迪南多一世,弗朗西斯一世之子1848-1866年费朗西斯·约瑟芬一世,费迪南多一世侄子九、两西西里王国1808-1815年乔阿基诺Joachim I,拿破仑大将1816-1825年费迪南多一世/费迪南多四世/费迪南多三世,兼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1825-1830年弗朗切斯科一世Francis II,费迪南多一世之子1830-1859年费迪南多二世,弗朗切斯科一世之子1859-1861年弗朗切斯科二世1861-1894年弗朗切斯科二世,末代国王1894-1934年阿方索一王子,卡塞塔伯爵1934-1960年费迪南多·皮奥,卡拉布里亚公爵十、意大利王国1878-1900年翁贝托一世,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之子,被刺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