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简便计算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简便计算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简便计算

2012—2013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简便计算

四年级(2)班数学教师黄金玉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P40例2,练习七P42/5-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加减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对比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3、了解传染病的简单种类及来源。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等活动,发现简便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知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30+150= +130 374+ +518= +(482+ )

125× = ×8 ×25× =4×73×

123×103= × + ×

2、计算:875-137-63 983-117-283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二、新授课

1、教学课本第40页的例题2.

出示课本第40页例2左边图(略)

(1)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格,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

(2)讨论: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

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但从四本书中取三本共有四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

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板书、整理。

总结:这四种方法中第一种学生相对较困难,第二种是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比较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2、出示课本第40页例2右边图。(略)

(1)根据画面的内容,一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可以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后,进行汇报。

第一种:100-48-47

第二种:100-(48+47)

第三种: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由于两套书的价钱都略小于50元,所以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简便、巧妙。

3、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注意:学生容易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略算式的整体。常见错误如:672-36+64=672-(36+64) 25+75-25+75=100-100

对此,应强调交换律、结合律适用连加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个运算。

4、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5、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7题。

这一题提供信息比较多,首先要让学生理解,4390是6月11日上午10之前已出院的总人数。表中的人数是6月11日上午10时以后各时段新出院的人数。结合本题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由于及时、准确的统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200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现传染病(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科学家们把他成为“非典”)最为严重的一年。这

种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让带有这种病的人随意流动,可能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会染上这种病毒,造成全人类的死亡。因此,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分析后学生独立解答。

6、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及时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题的简便的根据。

三、布置作业

课时全练第一课时全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