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岳飞满江红》优质课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5
作品传播与影响
《满江红》作为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感和豪放的诗词风格,在中 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演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象征之一。同时,它也被选 入中小学教材,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目之一。
2024/3/28
《满江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爱国诗词作品。
各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倾听他 人的意见,形成小组共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如“岳飞 精神的内涵”、“岳飞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如何传承和弘扬岳飞精神”等。
2024/3/28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促进全班 交流和分享。
25
课堂总结回顾
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 总结,强调岳飞精神的重要性和
2024/3/28
平仄相间
通过平仄相间的句式结构 ,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 韵律感。
音韵铿锵
诗歌中的音韵铿锵有力, 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强 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2024/3/28
19
岳飞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2024/3/28
《小重山》
此词表现了岳飞内心的忧郁和苦闷,表达了对收复失地、 报仇雪耻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于朝廷腐朽无能的愤懑和对 于投降派的深恶痛绝。
传承优秀文化
岳飞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 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
彰显民族精神
岳飞《满江红》精品教案-2024鲜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鉴赏和讨论等多种 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词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024/3/28
4
教学内容
2024/3/28
词的背景介绍
01
简要介绍岳飞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创作背景
01
《小重山》
此词反映了岳飞内心的苦闷和忧愤,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
苦闷心情。
02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这首词通过描写登黄鹤楼所见之景,抒发了岳飞对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
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的不满,以及自己收复河山的壮志。
2024/3/28
03
《池州翠微亭》
这首诗体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岳飞的历史地位
岳飞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在南宋历史中的 地位和作用,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和纪念。
20
分享交流:我眼中的岳飞形象
要点一
岳飞的人格魅力
岳飞忠诚、正直、勇敢、智慧,具有高 尚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眼 中岳飞的人格魅力,以及这些品质对自 己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学习《满江红》,可以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传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0
03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8
11
文本结构分析及写作特点
1 2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下片表达了 作者对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的愤慨和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
满江红岳飞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满江红岳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满江红岳飞的背景和历史背景;2. 认识满江红岳飞的主要成就和贡献;3. 理解满江红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牺牲的精神;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崇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满江红岳飞的主要成就和贡献;2. 教学难点:理解满江红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牺牲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展示满江红岳飞的图片或简要介绍引入话题,唤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满江红岳飞的背景(15分钟):教师让学生了解满江红岳飞的出生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在宋朝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能够明白满江红岳飞的成长背景对他后来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探究满江红岳飞的主要成就和贡献(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满江红岳飞在抗击金兵入侵中的重要战绩,包括参与镇江保卫战、守住湖北襄阳等。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小组研究或个人阅读,找到更多关于满江红岳飞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并展开简要介绍。
4. 分析满江红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2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满江红岳飞对祖国的深情厚意,通过他的行动和言论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5. 探讨满江红岳飞的英勇牺牲精神(2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满江红岳飞在抗击金兵中的英勇牺牲,以及他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或文献摘录展示满江红岳飞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敬爱之情。
6. 活动延伸(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满江红岳飞的影响和地位,并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概括满江红岳飞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强调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满江红岳飞的作文,要求结合课堂学习和个人研究,突出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牺牲的精神。
2024版公开课《满江红》课件

01课程介绍与背景Chapter词牌介绍《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厉声教《满江红·浩浩长江》、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要点一要点二作者介绍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满江红》词牌及作者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创作背景历史意义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课程要求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上阕开头三句接下来几句03020101020304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下阕表达作者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悲叹。
开头几句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几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结尾几句意象描绘与意境营造意象描绘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所见所感,营造出一种豪壮、激昂的氛围。
意境营造词中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上阕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出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下阕则通过抒发豪情壮志,展现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整首词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和情感的澎湃。
情感表达词中表达了作者多种情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悲叹,还有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词作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词作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豪情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悲叹,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仰天长啸”等。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2)诗人的情感抒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飞及其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诗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赏析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文韵律美。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 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下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满江红》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 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 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 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 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 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 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 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 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 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 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 "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 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 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 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
1、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3、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黄鸡的典故出自 白居易的《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 没。”喻指:黄 鸡每晨能报晓, 故用以喻指时光 流逝,更催人老。
小重山
资料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
《满江红完美版》课件

内容
上片描述作者在战乱中挺身而出,决 心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下片表达对 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 。
02
《满江红
03
家国情怀
该词以家国之思为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 深沉忧虑和期盼。
壮志未酬
词中流露出作者因壮志难 酬而生的愤懑和无奈。
人生感慨
词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 感慨,表达出对人生的思 考和感悟。
说服力。
情感表达
利用《满江红》中的情 感词汇,可以更好地表 达作者的情感,使文章
更有感染力。
语言美化
借鉴《满江红》的修辞 手法,可以美化文章语 言,使其更有文学性。
结构布局
学习《满江红》的结构 布局,有助于规划文章 的整体框架,使文章更
有条理性。
在演讲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开场引入
可以用《满江红》的词句作为 演讲的开场白,吸引听众的注
《满江红》中表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启示我们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 面对。
追求内心平静
从《满江红》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领悟到应 追求内心的平静,减少浮躁,享受宁静的生活。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培养爱国情怀
《满江红》中强烈的家国情怀,激励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关 注国家大事,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
《精忠岳飞》电视剧
多处引用岳飞版《满江红》,展现岳飞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赤壁》电影
用《满江红》的词意来表现战争的壮烈和英雄的豪情。
《国家宝藏》节目
在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时,多次引用《满江红》,增强文化 底蕴。
在线传播与学习资源
网易云音乐
提供《满江红》的音乐播放、歌词同步显示以及用户评论功能。
2024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岳飞《满江红》

2024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岳飞《满江红》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岳飞的《满江红》。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词,描写了岳飞抗金救国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
词中充满了激昂的斗志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通过学习这首词,学生可以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理解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领略岳飞英勇抗金的事迹和精神。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并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能够分析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课本《满江红》。
学具:课本《满江红》、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岳飞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岳飞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岳飞的了解和印象。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满江红》,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 教师讲解词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内容解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与《满江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背诵《满江红》。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满江红岳飞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岳飞的其他词作,如《九曲词》、《小重山》等,深入领会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词,锻炼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细节1. 岳飞的历史背景: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他的事迹和词作都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 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忠于朝廷即忠于 祖国的赤诚之心。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 )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 的肉。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 法。 巢穴的决心。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步骤三)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 激之语,足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 切齿痛恨。表现了岳飞英勇的信心和大无 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体自 会由 情朗 感诵 ,
•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 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一个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在骤急的风雨刚 刚停歇, 独自登楼凭栏眺望,想到中原, 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心头之 恨怒发冲冠的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 英雨歇。
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独自登高凭栏 >>>怒发冲冠。
•歌曲欣赏
课外拓展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 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岳飞想到了 陷落在金人铁蹄下的半壁江山,想到 自己的壮志难酬,不禁伤事忧怀,无 法成眠,万般思绪字字泪,写下了 《小重山》一词。
瞻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斗争,任 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 能获得胜利。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急切期 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到白了少 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 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4、学习下阙
• • (1)翻译 • 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 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熄灭!驾驶 战车,冲破阻拦像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 雄的志气要像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 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 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 拜皇帝的宫阙。
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分别找出对应的诗句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 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 力量。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 “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 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 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
上片
•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 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 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 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 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 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 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
上片小结
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 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名言
1、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3、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黄鸡的典故出自 白居易的《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 没。”喻指:黄 鸡每晨能报晓, 故用以喻指时光 流逝,更催人老。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寒蛩:秋天的蟋蟀。千里梦:梦见千 里之外的战场上,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英 勇和壮烈。 昨天夜里的蟋蟀一直在鸣叫不止,把 诗人从金戈铁马、抗击金兵的梦中惊醒, 而此时,已是深夜的三更天了。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 “精忠报国” 的 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 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下片小结
申述作者雪耻复仇, 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总结
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 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 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 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 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
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
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
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
“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 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 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 宝贵的生命。
满 江 红
岳 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
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 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
竹芦渡, 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
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
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
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 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 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绍兴四年 (1134) ,岳 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 飞正值 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 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 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 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领 的自励之意。 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