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3)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3)

传染病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3)

传染病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1题,每题1分,共101分)1.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为A、经空气-飞沫B、既可经粪-口途径又可经空气-飞沫C、经粪-口途径D、经接触传播E.经蚊虫叮咬传播正确答案:C2.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A、衣壳蛋白和核酸B、膜蛋白(M蛋白)C、包膜脂质D、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E、RNA多聚酶正确答案:D3.药物的急性毒性多损害:A、内分泌功能B、肾功能C、肝功能D、神经系统功能E、骨髓功能正确答案:D4.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A、积极扩容治疗B、纠正酸中毒C、及时治疗DICD、大剂量青毒素、氯霉素控制感染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正确答案:E5.关于对狂犬病疑似病人的伤口处理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伤口局部注射一半剂量的抗血清B、用酒精及碘酒消毒C、缝合、包扎D、如有感染可做预防破伤风治疗。

正确答案:C6.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A、心功能衰竭B、高热C、意识障碍D、呼吸衰竭E、抽搐正确答案:A7.艾滋病胃肠系统表现不包括A、以念珠菌病及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常见B、表现为口腔炎、食管炎或溃疡C、主要症状为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烧灼感D、同性恋患者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炎较为常见E、艾滋病患者肝脏受鸟分支杆菌感染出现肝肿大和ALT升高的少见正确答案:E8.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桥接坏死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慢性迁延性肝炎C、急性普通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慢性活动性肝炎正确答案:E9.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A、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B、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C、对症治疗D、预防继发细菌感染E、加强皮肤护理正确答案:B10.乙型脑炎病毒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属虫媒病毒B、其基因组结构为单股DNAC、该病毒引起的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D、病毒抗原稳定E、为嗜神经病毒正确答案:B11.属于乙型脑炎传染源的是A、狗B、马C、人D、猪E、蚊正确答案:D12.出血热休克血管活性物质应用于A、输入平衡盐1500ml后B、在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稳定者C、收缩压低于40mmHgD、禁止应用E、尽早应用正确答案:B13.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B、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C、与奎宁无关D、与疟原虫释出的毒素有关E、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正确答案:C1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A、成年猫B、蚊C、幼猪D、乙型脑炎带毒者E、虱正确答案:B15.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菌痢常见致病菌为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次之B、"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C、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D、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E、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正确答案:D16.能引起并殖吸虫病主要病变的是?A、虫体B、尾蚴C、毛蚴D、虫卵E、囊蚴正确答案:A17.引起病原体变异因素不包括A、病原体感染的途径B、药物的因素C、病原体自身遗传因素的改变D、机体的免疫压力E、病原体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正确答案:A18.下列哪种疾病不出现潜伏性感染?A、单纯疱疹B、白喉C、疟疾D、带状疱疹E、结核正确答案:B19.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A、肝萎缩及脾肿大B、大脑水肿及脑疝C、右心室及间脑出血D、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E、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正确答案:D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A、3小时和6小时B、6小时和12小时C、12小时和24小时D、24小时和48小时E、48小时和72小时正确答案:B21.干扰素属于A、特异性免疫血清B、核苷类似物C、类毒素D、抗毒素E、免疫调节剂正确答案:E22.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原因可除外A、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B、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C、下尿路阻塞,尿液排出障碍D、尿蛋白和管型阻塞肾小管E、肾间质水肿和出血正确答案:C23.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A、肥皂水B、生理盐水C、25%硫酸镁D、生理盐水加食醋E、乳果糖加水正确答案:A24.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治疗,首选药物为A、头孢菌素类B、环丙沙星C、青霉素D、氯霉素E、四环素正确答案:E25.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A、伤寒杆菌内毒素B、金葡萄球菌外毒素C、大肠杆菌内毒素D、霍乱外毒素E、肉毒外毒素正确答案:D26.下列哪种疾病罕见病原携带状态A、痢疾B、流脑C、白喉D、流感E、霍乱正确答案:D27.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D28.登革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心肌炎B、尿毒症C、精神异常D、急性血管内溶血E、中毒性肝炎正确答案:D2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A、PCPPB、隐球菌脑膜炎C、弓形体感染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0.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接触B、母婴垂直传播C、蚊虫叮咬D、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正确答案:C31.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A、奎宁+伯氨喹啉B、青蒿素+伯氨喹啉C、奎宁+乙胺嘧啶D、氯喹+乙胺嘧啶E、氯喹+伯氨喹啉正确答案:E32.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A、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B、防治并发症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D、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E、卧床休息,清淡饮食正确答案:C33.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在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B、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C、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D、在卫生防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E、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正确答案:E34.对眼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A、吡喹酮B、伯氨喹C、氯喹D、阿苯达唑E、手术第十节肠绦虫病与囊虫病正确答案:E35.下列对肝肾综合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发生在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晚期B、有效肾血流量下降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C、是一种功能性肾衰D、肝功能改善后肾功能恢复常比较困难E、是肝病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正确答案:D36.脑水肿多发生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哪一病期?A、低血压休克期B、发热期C、多尿期D、恢复期E、少尿期正确答案:E37.一男患46岁,恶心、食欲不振,有时呕吐三周,尿黄二周,近4天腹胀难忍,尿量减少,神志恍惚1天。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3)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3)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传染病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

F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

T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

F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

T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T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T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T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

F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

T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

(完整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A。

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

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C。

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E。

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A。

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

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3、隐性感染增加时:EA。

病原携带者增加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C。

潜伏性感染增加D.显性感染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A。

爱滋病 B。

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sub>19</sub〉”,的抗体,是属于:DA.间接凝集反应B.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D。

交叉凝集反应E。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爱滋病 E。

血吸虫病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A。

传播途径的改变B.传染源的积累 C。

易感人群的积累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E。

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者C。

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 E。

显性感染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A。

流行性乙型脑炎B.天花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百日咳E。

脊髓灰质炎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

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发现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

特异性免疫能力 C。

预防用药 D。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A. 肺结核B. 麻风病C. 病毒性肝炎D. 阿米巴肝脓肿答案:A. 肺结核2.以下哪种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A. 登革热B. 肺结核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D. 疟疾答案: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3.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传播?A. 肺结核B. 麻风病C. 病毒性肝炎D. 阿米巴肝脓肿答案:C. 病毒性肝炎4.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昆虫叮咬传播?A. 麻风病B. 登革热C. 肺结核D. 肺炎答案:B. 登革热5.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A. 麻风病B. 肺炎C. 疟疾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答案:A. 麻风病第二部分:简答题1.简述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答: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的污染传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寄生虫和病毒。

预防措施包括:- 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 加强食品监管,定期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

-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生食等。

- 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2.简述空气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空气传播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微粒传播,预防措施包括:- 使用口罩或呼吸器,减少直接吸入病原体的机会。

- 做好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有疫情发生的地区。

-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答: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预防措施包括:- 规范医疗操作,避免血液暴露。

- 定期进行安全性别教育。

- 母婴传播途径方面,孕妇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 对于患病者,应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

第三部分:论述题论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传染病学试题(含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含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9题,每题1分,共99分)1.对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是指将处在()阶段的患者,置于不传染人群的环境下。

A、前驱期内B、潜伏期内C、临床期内D、恢复期内E、传染期内正确答案:E2.晚期血吸虫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巨脾型B、腹水型C、侏儒型D、脑型E、肺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

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其中巨脾型最常见.占晚期血吸虫病的绝大多数。

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一种表现,多由门脉高压症引起。

侏儒型现已少见;肺型见于急性血吸虫病。

3.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A、回肠末端B、直肠与乙状结肠C、升结肠D、降结肠E、整个结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

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性改变。

急性细菌性痢疾最主要的病变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4.高危人群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下列哪项描述有误A、体重下降10%以上者B、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C、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正确答案:D5.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的是A、全部有性生殖B、部分无性生殖C、小部分有性生殖,大部分无性生殖D、大部分有性生殖,小部分无性生殖E、全部有性生殖和全部无性生殖正确答案:C6.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IgGB、IgAC、IgMD、IgEE、IgD正确答案:C7.接受HIV感染的已妊娠3个月妇女的咨询时。

下述不正确的是A、应该立即终止妊娠B、此病可经过性交传播C、应避免与其他人共用餐具D、此病有较长的潜伏期E、应禁止共用牙刷等用具正确答案:C8.下列哪项为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A、黑线姬鼠B、东方田鼠.C、黑家鼠D、棕背鼠E、小家鼠正确答案:A9.霍乱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小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盐B、引起肠黏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引起侵袭性病变有关D、主要病理变化是脏器实质性损害E、主要侵入结肠,乙状结肠正确答案:A10.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人B、鼠类和猪C、牛、羊D、蚊虫正确答案:B11.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A、防止感染B、加强营养C、预防接种D、预防服药E、体育锻炼正确答案:C12.乙脑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褥疮B、支气管肺C、尿路感染D、金葡菌败血症E、肺不张正确答案:B13.肾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A、1个月B、1周C、2~3周D、3~5天E、1~2周正确答案:E14.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成虫寄生门静脉引起血管阻塞B、过敏性皮炎C、肝细胞变性、坏死D、尾蚴性皮炎E、虫卵肉芽肿正确答案:E15.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哪一部位A、肠系膜上静脉B、结肠壁C、肺D、肝E、肠系膜下静脉正确答案:E16.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中A、肝动脉系统B、门静脉系统C、肠系膜动脉D、肝淋巴系统E、肝静脉系统正确答案:B17.患者男性,30岁,突起腹泻8小时,呕吐4小时,大便10余次,为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传染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提供一套传染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复习之用。

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环境因素、治疗方法C.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措施D. 病原体、治疗方法、易感人群答案:A2.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病人B. 接种疫苗C. 改善个人卫生习惯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3.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种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神经细胞D. 肌肉细胞答案:B4.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和飞沫B. 食物和水源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A5. 下列哪种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肺结核B. 流感C. 艾滋病D. 伤寒答案:C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传染性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在_________环境中能够保持传染性的时间长度。

答案:外界2.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_________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答案:传染病3. 在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_________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它可以减少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

答案:隔离4. 疫苗接种是一种_________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答案:免疫5. 病原体的_________是指病原体在人群中从一个感染者传播到另一个易感者的能力和速度。

答案:传播能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三个基本环节。

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最终在人群中形成流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产生病原体的个体或物体,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源等。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传染病学题库(附答案)

传染病学题库(附答案)

传染病学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甲型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 )A、阿德福韦酯B、卧床休息C、接受a-干扰素D、接受“消炎利胆”药物E、接受“保肝”药物正确答案:B2.男,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 )A、抽搐、昏迷期B、寒战发热期C、间歇期D、大汗期E、高热期正确答案:B3.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下列结果哪项不正确( )A、有嗜酸性粒细胞中度增加B、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减退C、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D、有白细胞E、玫瑰花结合试验明显减退正确答案:A4.在中毒型菌痢治疗措施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针对脑水肿及呼吸衰竭,予以脱水,激素及呼吸兴奋剂B、惊厥时可用安定等镇静剂C、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解除血管痉挛,强心D、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E、为保持肠道药物浓度,宜口服抗菌药物正确答案:E5.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条 ( )A、可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与其他全身症状B、可有肝肾综合症的表现C、可有肝、脾肿大D、可有肝掌,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E、可有多项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异常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患者B、隐性感染者C、受感染的动物D、易感者E、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D7.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HBsAgB、HBeAgC、抗-HBsD、抗-HB(E)E、抗-HB(C)正确答案:C8.伤寒潜伏期一般为:( )A、10-14天B、2-3周C、3-4周D、1-2周E、1周以内正确答案:A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血小板减少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E、凝血功能障碍正确答案:D10.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项目是( )A、ALT明显升高B、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C、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D、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E、凝血酶正确答案:A11.脓血便可见于以下疾病,但除了 ( )A、副溶血性弧菌性肠炎B、日本血吸病C、霍乱D、细菌性痢疾E、鼠伤正确答案:C12.伤寒患者应进行哪种隔离 ( )A、呼吸道隔离B、严密隔离C、昆虫隔离D、肠道隔离E、不需隔离正确答案:D13.关于甲肝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上最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的是 ( )A、血清抗-HAV检测B、血清IgM型抗HAV检测C、血清ALT测定D、血清AST测定E、血清ALP测定正确答案:B14.男,34岁,农民,持续发热13天,伴腹泻7天,大便稀,4~5次/天。

《传染病学》试卷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卷及答案

2013级临床专科《传染病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1、传染病预防的三个环节有:、、。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

3、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主要表现是:、、、、。

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5、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有、、。

6、猩红热最主要临床表现、、。

7、百日咳由引起,猩红热由引起,流脑由引起。

8、日本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1、传染源:2、隐性感染:3、感染:4、侵袭力:5、隔离:6、潜伏期:7、传播途径:8、病毒性肝炎: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

()2、狂犬病主要的传染源为狂犬,其次为猫、狼、狐狸。

()3、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4、水痘潜伏期是20-30天。

()5、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6、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基本的致病因素是细菌的侵袭力。

()7、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潜伏期10天。

()8、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为剧烈泻、吐,导致脱水与循环衰竭。

()9、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10、肺包虫病以左肺多见,而且上叶居多。

()四、问答题:(共28分)1、简述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

(10分)2、如何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9分)3、简述阿米巴病暴发型临床表现。

(9分)《传染病学》答案一、填空题:1、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空气飞沫尘埃;食物、水、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血制品;土壤。

3、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虫媒传播。

4、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其他途径传播。

5、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

6、发热、咽颊炎、皮疹。

7、百日咳杆菌、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脑膜双球菌。

8、虫卵随粪入水、钉螺的孳生和人、畜接触疫水。

二、名词解释:1、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

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

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

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

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

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

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

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

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

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 D )2.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出现较早的抗体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 B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起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是
A.补体B.吞噬细胞C.致敏T淋巴细胞D.干扰素E.抗体
( C )4.确诊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A.血常规B.血液生化检查C.病原体检查D.尿常规检查 E.内窥镜检查
( B )5.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的传染病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伤寒C.流行性乙型脑炎D.肾综合症出血热E.狂犬病( E )6.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严重感染 B.伤寒C.百日咳 D.结核病 E.寄生虫病
( A )7. 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
A.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原虫感染
D.真菌感染
E.蠕虫感染
( C )8.在传染病管理中列为甲类传染病的为
A.病毒性肝炎、流脑B.流脑、结脑 C.鼠疫、霍乱
D.非典、手足口病 E.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D )9.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属乙类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鼠疫 C.麻风病D.流脑E.丝虫病
( A )10.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为
A.调节饮食 B.体育锻炼C.改善居住条D.良好的卫生习惯E.预防接种
( D )11.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获得自动免疫?
A.丙种球蛋白B.胎盘球蛋白C.抗毒血清D.类毒素E.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D )12.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迅速获得免疫力?
A.减毒活疫苗 B.减毒活菌C.纯化抗原疫苗D.抗毒素E.类毒素
( C )1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A.隐性感染 B.患传染病后C.生活规律 D.注射疫苗E.注射胎盘球蛋白
( A )14.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是
A.预防接种B.加强锻炼C.增加营养D.注射病种球蛋白E.药物预防
( E )15. 以下哪种传染病不能通过母婴传播?
A.乙肝B.艾滋病C.水痘D.风疹 E.乙脑
( C )16. 在发病第4天出疹的传染病种是
A.风疹B.水痘C.麻疹D.猩红热 E.伤寒
(B )17. 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免疫性D.有地区性E.有季节性
( A )18. 传染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免疫性D.有地区性E.有季节性
( A )19. 体温波动较大,24小时内体温相差1℃以上,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此热型称为
A.弛张热B.间歇热C.不规则热D.稽留热E.波状热
( E )20. 以下哪种传染病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A.麻疹B.乙脑C.水痘D.伤寒E.菌痢
( B )21. 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区别为
A.病原体B.传染性C.流行性D.免疫性E.地区性
(二)B型题(每题1分)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除体外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潜在性感染( C )22.人体对侵入的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称( C )23.临床最常见的感染过程是
( D )24.比率最低、最易识别的感染过程是
A. 玫瑰疹
B. 红斑疹
C. 瘀点、瘀斑
D. 荨麻疹
E. 黏膜疹
( A )25. 伤寒的皮疹为
( E )26. 麻疹前驱期出现
( C )2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疹为
( D )28. 一些寄生虫病的皮疹为
A. 破伤风
B. 乙型脑炎
C. 狂犬病
D. 风疹
E. 吸血虫病
( B )29. 经虫媒传播的是
( E )30. 经接触疫水传播的是
(三)X型题(每题2分,共10分)
(ABCE )31.关于传染的概念,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B.构成传染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环境三因素C.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有传染病的发作
D.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与毒力
E.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和病原体的致病力
( ABCDE )32. 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原因有:
A. 新生儿增加
B. 外来人口增多
C. 免疫人口死亡
D. 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
E. 一般抵抗力降低和病原体变异
( AB )33.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原因有
A.预防接种之后B.传染病流行之后C.病原体变异D.外来外来人口增加E.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
( ABCDE )34.经水传播的传染病有
A.霍乱B.伤寒C.钩体病D.血吸虫病E.戊型病毒性肝炎
( ABC )35.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B.丙型病毒性肝炎C.艾滋病D.疟疾E.伤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