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外国文学

合集下载

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可编辑全文】

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可编辑全文】
纳撒尼尔·霍桑
19世纪影响最大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始人
?Hale Waihona Puke 字?对“人性本质〞和“原罪说〞的讨论,试图寻找社会罪恶的根源,流露宗教偏见
华尔特·惠特曼
美国19世纪最出色的浪漫主义诗人和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草叶集?
对压迫和奴役的强烈对抗,对自由和民主的热情展望;创始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亨利希·海涅
德最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歌集?
英国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成就最大的〕
华兹华斯
“湖畔派〞诗人中最知名;创始了以歌颂大自然、描写内心世界为主的浪漫派诗风
?丁登寺?
乔治·戈登·拜伦
英国19世纪出色的浪漫主义诗人
?唐璜?
是拜伦一生创作中带有“总结性〞的作品;从某个侧面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是个创作的最高成就
柯勒律治
诗人、文坛理论家,被统治阶级封为“桂冠诗人〞
?古舟子咏?
把离奇荒谬的故事写成逼真的现实生活,具有神秘色彩
雪莱
在英国诗歌史上,他是第一个表现出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人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前者反映了欧洲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暴力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和对将来“大同世界〞的梦想;后者气势宏伟,意境幽远,寓意深入
法国
福楼拜
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理论开自然主义先河
他在题材上提出“不要妖怪,不要英雄〞的口号
埃德蒙·德·龚古尔和茹尔·德·龚古尔
自然主义小说的创立者
?杰米妮·拉塞朵?
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的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梅塘集团〞领袖
?卢贡·马卡尔家族?
为自然主义文学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她们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第四,浪漫主义善于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德国
奥·施莱格尔
弗·施莱格尔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创立了“耶那派”诗论
意大利
亚历山大·曼佐尼
《约婚夫妇》
表现了民族复兴的思想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意大利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致意大利》、《金雀花》
美国(美国文学史上,真正作为本民族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华盛顿·欧文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见闻札记》
开创了美国短片小说创作的传统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美国的司各特”;他为美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开了先河
瓦尔特·司各特
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创作了“司各特式的小说”
《艾梵赫》
法国(法国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夏多布里昂
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
《基督教真谛》
其发表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史达尔夫人
提出了社会环境制约文、社会造就文学的唯物主义文艺思想
《论文学》、《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
论证了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开浪漫派诗歌之新风
《沉思集》
注重抒发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诗风飘逸
阿尔弗雷·维尼
《命运集》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欧那尼》
《悲惨世界》
前者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后者,贯穿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珍品

外国文学十九世纪作家作品整理

外国文学十九世纪作家作品整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斯丹达尔
《红与黑》
于连、德·雷纳尔夫人、马蒂尔德
现实主义之涅、伏脱冷、
《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欧也妮、夏尔·葛朗台、查理
《人间喜剧》
分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爱玛、罗道耳弗、赖昂

萨克雷
《名利场》
蓓基、爱米丽亚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夏多布里昂
《勒内》
第一个世纪病
《阿达拉》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弗比斯、甘果瓦
《悲惨世界》
福来主教、瓦尔让、芳汀、柯赛特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唐泰斯、唐格拉尔、费尔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华兹华斯
《舒情歌谣集》
揭开英国史崭新一页开创文学新时代,即浪漫主义时代

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
俄国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
屠格涅夫
《父与子》
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
《罗亭》
罗亭
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
彼巧林
多余人形象
果戈理
《外套》
阿卡基
小人物形像
《死魂灵》
乞乞科夫、五个地主(玛尼科夫、科罗潘契加、罗土特莱夫、索巴凯维奇、泼留希金)
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
莫泊桑
《羊脂球》
《菲菲小姐》
普法战争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
唯美主义

戈蒂埃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至今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至今

外国文学史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运动。

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各国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卢梭的“返回自然”和崇尚个性的解放思想,以及德国“狂飙突进”精神对浪漫主义的诞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热爱描写歌颂大自然;采用民间主义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艺术上运用夸张、对比手法。

浪漫主义最早发生在德国,成绩最高的是英国和法国,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拜伦和法国的雨果。

2、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A、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

强调主观感情,着力描写内心世界,从主观想象出发了来认识现实,凭借天才和灵感自由地驰骋想象。

B、着力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以大自然为描写对象或背景,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共鸣,并与城市文明的污浊丑陋相对照。

C、重视民间文学。

从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并且借鉴了民间文学的丰富想象、感情真实、表达自由、语言生动通俗。

D、艺术上多用夸张对比手法,描写曲折离奇的情节、奇幻神秘的环境,激动人心的场面和独特非凡的人物,渲染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以追求强烈奇特的艺术效果。

3、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A、前驱:彭斯、布莱克。

B、前期:湖畔派诗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

其中以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

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C、后期:拜仁、雪莱、济慈三大诗人。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意识流文学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的概念,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其特色是采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是[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 [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到灯塔去》、[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共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以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我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他们的真正本性……”——易卜生《在高原》“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国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基础,以别林斯基的理论为指导,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成员。

其文学主题继承发扬了由果戈理开创的传统,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草叶集》《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里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代表理想希望平等,象征发展活力,诗风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时代精神。

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以民主的内容与革新的形式对美国及世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

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

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复习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2)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4)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二、法国文学(现实主义)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4.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他的《人间喜剧》。

5.梅里美中篇小说《高龙巴》、《卡门》(又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十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S226;苏、戈蒂耶(是诗人、文艺理论家)和乔治&S226;桑(女作家,作品《安吉堡磨工》)。

19-20世纪外国文学概述

19-20世纪外国文学概述
❖ 20世纪文学: 概述;卡夫卡与《变形记》;海明威 与《老人与海》; 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19世纪文学导论
❖ 社会背景(P153-154)
欧洲完成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逐步走向垄断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学传统的 继承,也悄悄地发生了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它一方 面使欧洲近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神。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 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 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 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 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 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 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 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 义时代的风貌。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 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 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 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 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特指18世纪90 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1789——1830)在欧 洲出现的文学主潮。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特点
❖ 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
物。(自由主义思潮) ❖ 第二,思想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和空
想社会主义。 ❖ 第三,发展过程。

外国文学重点知识梳理(19世纪)

外国文学重点知识梳理(19世纪)

【19世纪浪漫主义】——德国<诞生地>——早期浪漫派“耶拿派”:1798年奥古斯特、弗利德利希创办杂志《雅典娜神殿》,以此为核心形成。

1802年以后逐渐解体。

奥:《在柏林关于文学艺术的讲义》;弗:《断片》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诗人不应受任何规律的束缚”,主张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文艺与宗教相结合。

唯心主义哲学派的脱离现实例:诺瓦利斯《夜的颂歌》,对死亡的歌颂,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有神秘主义和消极的色彩;蒂克晚期浪漫派“海德尔堡派”布伦坦诺&阿尔尼姆:整理民歌《男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格勒斯:《德国民间故事书》格林兄弟(雅各布/威廉·格林):发现《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整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霍夫曼《侏儒查赫斯,绰号朱砂》揭露19世纪德国病态社会影响了:巴尔扎克、“恶魔诗人”波德莱尔(代表作《腐尸》)、果戈理、爱伦·坡海涅——“浪漫主义的嘲讽”1820《论浪漫派》“苍白的尼姑、夸耀门阀的骑士小姐”比喻脱离现实、缺乏生活气息、带宗教色彩,缅怀中世纪遗风的消极浪漫主义1844长篇讽刺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体旅行记”;革命民主主义浪漫主义的嘲讽:用现实打破那梦幻,嘲笑它的荒诞无稽—→《海中幻影》——英国<最高成就>——华兹华斯1798年与柯尔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丁登寺》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诗是人和自然的形象《不朽的征兆》资本主义文明破坏了人的善良本性,自然使人道德完善《序曲》大自然和宗教造就“仁爱之人”柯尔律治1798年《古舟子咏》——“罪与罚”主题老水手kill 信天翁Love 水蛇宣传仁爱精神和基督教赎罪思想,是泛神论和基督教教义相结合。

拜伦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自由颂歌,开新一代诗风《东方叙事诗》:“拜伦式英雄”,与社会对立的反叛精神——“拜伦主义”小说《唐璜》:绝顶天才之作雪莱1813年长诗《麦布女王》1817年《伊斯兰起义》抒情诗:《西风颂》、《自由颂》、《致云雀》1819年《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普被“尤皮特”(社会压迫和专制)拴在高加索岩石上精灵说人类有希望,有反专制、自我牺牲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普希金1.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

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最能体现他个性,最具有社会影响的,是他的政治抒情诗。

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

2. 普希金南方诗篇:《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等。

长诗主人公都性格强悍,感情激越,与黑暗社会势不两立。

3. 普希金的抒情诗自然质朴、真挚纯洁,且“包含着生命”(别林斯基)。

著名作品有《致凯恩》《皇村的回忆》《十月十九日》《窗》《我爱过你》等。

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第一个偷到缪斯金腰带的人。

”4. 普希金最负盛名的剧作是历史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

作者通过人物之口明确提出“人民的公意”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5.1830年,普希金写出了由5个短篇组成的《别尔金小说集》。

《驿站长》是其中最优秀的短篇,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

6.普希金反映农奴的苦难和农民暴动的小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这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起义的作品。

7.《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诗体小说,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

作品的意义: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问题。

它和《上尉的女儿》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8.奥涅金形象:(1)塑造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奥涅金这个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2)奥涅金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

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也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

他愤世嫉俗但又非常脆弱。

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绝裂。

因此他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3)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9.达吉雅娜是普希金理想中的贵族妇女。

她具有奥涅金的叛逆气质,又有奥涅金所没有的东西,她真诚、朴实、纯正、高贵,是普希金最喜爱的人物,作者把她称为“我可爱的理想”。

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第一节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1)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承前启后的现实主义传统。

2.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成为主流,但浪漫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

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出现。

4.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法国:1. 梅里美是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后期作品以《卡门》即《嘉尔曼》最为有名,是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

从卡门这个充满野性与性感的女人身上作者发掘并放大了现代文明之外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悲剧及社会意义:(1)作品描写了爱玛?包法利的悲剧命运。

这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2)爱玛感情热烈,耽于幻想,厌倦乡下生活和平凡的丈夫。

她追求传奇式的爱情却变成了别人的玩物;模仿贵族的“风雅”却成了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

她不断地被骗、遭遗弃,最后只得自杀。

(3)作者通过爱玛由追求到毁灭的人生历程,谴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和堕落,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本身就象征了对庸俗的资产阶级世界的极度失望。

(3)在写法上,小说表现出淡化情节的内倾性特点和冷静客观的风格。

3.福楼拜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了福楼拜的精湛、严谨、清澈的艺术风格。

他的小说,结构精致严谨,描写客观真实,精雕细刻,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英国:1. 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著名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2.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她的小说《玛丽?巴顿》首次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3.萨克雷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他称自己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

实际上,主人公蓓基?夏泼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反抗和个人奋斗的英雄,小说既描绘了夏泼堕落的经历,又深刻揭露了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及其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质。

4.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简?爱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叛逆精神,不愿接受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对爱情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爱情是人格的平等。

简?爱的形象具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她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

5.描写爱情与复仇的《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惟一的长篇小说,它被评论家惊奇地称之为“一代奇书”和“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小说有3点突出之处:(1)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的情节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新情节。

(2)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

(3)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哥特式风格。

俄国:1.俄国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

他们的美学,是对现实主义的阐释和捍卫,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别林斯基是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文学的幻想》《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智慧的痛苦》《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1847年俄国文学之一瞥》等。

他肯定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

2.“多余人”:(1)“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

他们受启蒙思想和进步思潮影响,对上流社会不满,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上流社会决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勇气和毅力;他们不甘心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脱离人民;他们苦闷忧郁,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2)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奥涅金。

其后,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了毕巧林。

40年代屠格涅夫在《罗亭》中塑造了罗亭。

50年代冈察罗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奥勃洛摩夫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标志着贵族阶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已丧失殆尽,他们在俄国生活舞台上已没有任何地位。

3.“小人物”:(1)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

他们地位低下,性格懦弱,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2)普希金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尔后,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4.“自然派”:(1)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

别林斯基赋予自然派以新的含义,并多次在理论上热情肯定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驳斥了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抑。

(2)自然派以其领袖人物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

(3)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5.赫尔岑第一次使用“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他40年代创作的著名的“问题小说”《谁之罪》,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其中的别尔托夫是又一个“多余人”。

《谁之罪》还被称为“政论式小说”,其作品风格对后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有明显的影响。

6. 《前夜》《父与子》是屠格涅夫创作的高峰。

《前夜》中的叶琳娜和英沙罗夫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形象。

代表作《父与子》反映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贵族自由主义者之间的激烈思想斗争,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主人公巴扎洛夫是平民知识分子。

小说特点:情节单—,布局结构谨严,风景描写衬托人物性格,浓郁的抒情气氛等,都是这部小说的特点。

7.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

长篇小说《怎么办》是典型的“问题文学”。

通过婚姻爱情问题塑造了几个“新人”形象: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

小说表现了“爱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的崭新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中心人物拉赫美托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光辉形象(也是新人形象),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8.多余人形象系列: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罗留摩夫。

9.新人,即平民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叶琳娜、英沙罗夫,巴扎罗夫、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拉赫美托夫。

10.杜勃罗留波夫撰写的《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什么是奥勃罗摩夫性格》,标志着俄国文学批评史上革命民主主义战斗的文学评论的又一高峰。

11. 冈察洛夫早就注意到周围是一种“漠不关心、无所事事、终日酣睡的生活”。

代表作《奥勃罗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罗摩夫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成了一具活尸。

这是一种“奥勃罗摩夫性格”。

小说一方面指出造成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是农奴主地位及其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贵族阶级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丧失了曾有过的进步作用,必然走向衰亡。

12. 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

剧本刻画了一个不堪凌辱、以死反抗旧势力的俄国妇女形象卡杰琳娜。

赞扬她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精神的同时,也鞭挞了专制社会和黑暗势力。

美国:1.希尔德烈斯的长篇小说废奴文学《白奴》是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2.斯托夫人的代表作废奴文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是“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

“汤姆叔叔”成了美国黑奴的象征。

第二节斯丹达尔1. 斯丹达尔的地位和影响:(1)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创作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法国王朝复辟年代的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在典型性格塑造中卓越的心理分析方法,在法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823年至1825年,斯丹达尔陆续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艺术必然适应时代潮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的主张——现实主义文学原则。

3.斯丹达尔所说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就是后来定名的“现实主义”,《拉辛与莎士比亚》也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4. 斯丹达尔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是他通过爱情故事反映政治主题的初步尝试;《法尼娜?法尼尼》塑造了米西瑞里的爱国者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歌颂意大利革命志士的斗争精神和献身祖国的热情。

5.斯丹达尔揭露七月王朝的长篇小说是《吕西安?娄凡》(《红与白》);他的《巴马修道院》仅用52天时间就完成了,这是他生前惟一获得成功的杰作。

6.斯丹达尔的代表作《红与黑》的情节:(1)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维立叶尔城郊一家锯木厂老板的儿子于连,经西朗神父介绍到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因和市长夫人发生暧昧关系,事发后被迫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