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文学现状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

代表作家——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神秘的宿命色彩4.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7、《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19世纪文学1

7、《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19世纪文学1
斯达尔夫人:作品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黛尔菲娜》、《柯丽娜》。《论 文学》《德意志论》传播浪漫主义。
乔治•桑:法女作家。小说分为:爱情婚姻小说、社会小说、田园小说3类 。《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是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创作的作品。
缪塞: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 纪病患者”形象——阿克达夫。
英国:
有2组代表人物:①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 律治、骚塞)代表作:《抒情诗歌谣》。华兹华斯是其成就最高的人,“桂冠 诗人”。
②代表人物:拜伦、雪莱、济慈。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政治长诗《“虐政“的假面游行》、《 给英国人民的歌》
描写自然景物中的名篇《西风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致云雀》、《云》。
3.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玩世不恭、任性放纵、意志薄弱,随波逐流,缺 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带有这一形象原始性格的痕迹。这是一个在生活的磨 练中不断发展成熟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在他身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唐璜》的艺术特色
1.突出的特点是辛辣的讽刺。 2.作品富于浪漫传奇色彩。 3.诗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4.《唐璜》采用了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
海涅:是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名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被恩格斯 称为“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代表作,长诗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封 建制度、教会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对社会革命进行预言。作品具有浪 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运用夸张、讽刺、想象等手法,结合民间 文学的传统,进行叙事抒情。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①小说首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者的苦难命运表示同情。

外国文学史:第七章 第一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第七章  第一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工业化的影响 19世纪是工业的世纪,欧洲几个主要国家都展开了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 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英国、法、德、俄、美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哈代关注普通的石匠、建筑师、打草工、挤奶工 等人物的命运。
莫伯桑描写下层被损害的女性(《羊脂球》、 《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是普通的大学生、被侮辱 的女性、小职员、小知识分子等。 果戈理的《外套》,契诃夫的《万卡》、《第六 病室》等都表现的是小人物的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狄更斯的一系列作品描写了十九世纪前期的英国 生活,特别是伦敦风情。
哈代:复活了古老的威塞克斯王国
托尔斯泰:写人民的历史
马克•吐温:描绘密西西比河生活 叙写人情风俗史,突出的是文学的历史价值,而 非审美价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概括起来,工业化的影响、科学的影响、社会哲 学思潮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现 实社会生活的内容,改变了作家的思维方式,提 供了创作的方法。他们面对现实,客观冷静地观 察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由此有了现实主义文 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4、现实主义的源流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阿尔贝蒂、达· 芬奇 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主 张艺术模仿自然,同时反对被动的模仿。 18世纪狄德罗和莱辛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 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 越自然的辩证关系。

上官秋实外国文学史上欧美文学史课件十九世纪初ppt

上官秋实外国文学史上欧美文学史课件十九世纪初ppt
历史小说 司各特、雨果、大仲马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4、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异国情调

不平常的人物
具有野性美、粗犷美、邪恶美的形象
对比、夸张的手法
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1772-1829) 《断片》 《诗歌漫谈》 《古今文学史》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 诺瓦利斯(1772-1801) 《夜的颂歌》(1800) 散文诗 歌颂黑夜和死亡
者,人生的发明者……诗人是世界未 经公认的立法者。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2、热衷于描写和歌颂自然
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 急风暴雨、高山大海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一场急风骤雨的解放运动结束了启蒙 思想家寻求解放的过程,但是这新的世纪 却在一个新的凯撒的庇护之下开始了。从 人权的大动乱之中涌现出最大胆的暴君; 人们那样渴望而又那样欢庆的群众的自由, 最后以一个个人的统治而告终。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05 19世纪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的一种反 叛,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然。
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梭的《忏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等。
风格特点
重视内心世界的描绘,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对自然的热 爱和向往。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
当代外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和作品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 文学格局。
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外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女性作家 以独特的女性经验和视角,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女性主义作 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它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和典雅,强调理性、 秩序和规则。法国是古典主义的中心,代表作家有莫里哀、拉辛等。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豪华、夸张和奇特的 效果,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代表作家有西班牙的贡戈拉、英国的多恩等 。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探讨了人类存在、真理、美德 等问题,对后世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古希腊戏剧
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代表作家 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 得斯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 和宗教问题。
古罗马文学
01
02
03
罗马史诗
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为代表,描写了罗马民 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启蒙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洲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强调理性、科学和进 步,反对迷信和专制。启蒙运动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外国文学史7

外国文学史7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一、巴尔扎克的生平和创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Honore de Balzac ,179 9—1850)是 19世纪法国现 是 19 世纪法国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伟 大代表。 大代表。 从阶级立场上来看, 巴尔扎克属于 中 、 小资 产 阶级 , 但是 , 他又有着浓 识,两者之间 厚 的 贵族 意 识 的矛盾在他的创作中得到 了充分的反映。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 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后来被称 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思潮,它迅速取代浪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思潮 漫主义,发展成全欧性的文学潮流。
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P.267) 3、艺术成就(P.267)
高老头》 《 高老头 》 在艺术上体现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 成熟的风格。 成熟的风格。 首先,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 首先,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 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深度和广度。 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深度和广度。 其次,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其次,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形象。 形象。 第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形式, 第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形式,语言个 性化,心理描写细腻。 性化,心理描写细腻。
二、十九世纪法国文学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19世纪 年代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登上 世纪30年代 世纪 年代, 法国文坛,成为文学主潮。 法国文坛,成为文学主潮。 代表: 代表: 司汤达《红与黑》 司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 的开端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法国批判现实 法国批判现实 主义的最高成就。 主义的最高成就。

外国文学史 第七章

外国文学史 第七章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背景:⑴尖锐复杂的矛盾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⑵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基础)●三大学说:细胞学说(遗传学),能量转换学说(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进化论。

⑶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增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⑷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方法2.各国情况⑴英国:大工业文明,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科技走在世界前列⑵法国:共和国和封建王朝不断夺权,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激烈。

⑶俄国:改革农奴制的关键时期,尼古拉一世的白色恐怖,农奴和地主的矛盾⑷德国:工人作家开始出现⑸东欧:拿破仑入侵后,民族解放兴起,作家开始登上世界文坛⑹美国:独立战争后,南北差距教大。

大种植园与大工业发展,是否废出奴隶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真实广阔的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真实性),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

●较之以前的文艺,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广阔真实的展示了社会生活,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特别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勾勒出一幅幅怵目惊心的悲惨画面,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认识价值。

2.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意观察生活,分析社会,选择典型的事件,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同时以严肃的态度力求精确地表现细节的艺术真实。

他们以典型的社会画面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是生活的集中概括,大都是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典型。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有别于其他文学贡献给文学史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第一节 概述
一、19世纪中期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思潮 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变革,它改变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855)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他 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名论文 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 格》(1859)、《黑暗王 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 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 来》(1860)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23—1886)是俄国戏 剧家,被称为“俄罗斯 民族戏剧之父”。
使福楼拜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 夫人》、《情感教育》,历史小说《萨朗波》、 《圣·安东的诱惑》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
《包法利夫人》(1856)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灵魂,强调人物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福楼 拜主张客观的、科学的、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它没有尖锐的 戏剧冲突和紧张的斗争。
他的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1875—1880)通过 描写地主戈洛夫略夫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真实反映 了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列夫•托尔斯泰则在这一时期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推向了高峰。
契诃夫于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短篇小说和戏剧 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 戈》(1829)、《高龙巴》 (1840)和《嘉尔曼》 (《卡门》)(1845)。
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剽悍粗犷的 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他的小说在冷 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科学精神, 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 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 代表人物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意大利遗事》收入了他的八个中短篇,于1855 年发表。其中,《瓦妮娜•瓦尼尼》塑造了一个 不择手段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中篇《卡斯特罗 女修道院院长》描写贵族少女的爱情悲剧,遗作 还有《爱好自我分析者回忆录》。
斯丹达尔擅长从政治斗争和不同势力集团之间的斗 争,去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本质。
其次,斯丹达尔同巴尔扎克一样,是一个现实的描 绘者,一个性格的刻画者,一个时代风俗的观察家 和素描家,一个对政治和经济问题十分敏感的作家。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 雷(1811—1863)是一 位讽刺作家,他认为 道德训诫是作家的重 要职责。
他的代表作《名利场》(1848)以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 社会为背景,主要描写两个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妇 女的命运。
《纽克姆一家》也是萨克雷的重要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1816— 1855)的《简•爱》塑造了 简•爱这个追求心灵自由 和人格独立,具有反抗 精神的知识妇女形象。
第二节 斯丹达尔
一、生平与创作 斯丹达尔(1783—1842)
原名亨利•贝尔,是19世纪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作家之一。
他在1813年就发表了《意大利游记》,随后又发 表了《海顿、莫扎特和梅塔斯塔兹传》(1814)、 《意大利绘画史》(1817)、《罗马、那不勒斯 和佛罗伦萨》(1817)、《论爱情》(1822)、 《罗西尼传》(1823)、《拉辛和莎士比亚》 (1823—1825)。
四幕历史剧《丹东之死》 是毕希纳的代表作,该剧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 写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之间 的矛盾冲突。
19世纪40年代是德国历史上工人革命运动高涨时期, 革命斗争中出现了许多工人诗人,格奥尔格•韦尔特 (1822—1856)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 代表,恩格斯称他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重要 的诗人”。
盖斯凯尔夫人是与勃朗特 姐妹同时代的女作家,她 的代表作《玛丽•巴顿》 (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 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阶段。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 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其中后两位作家主要属 于20世纪作家。
(三)德国文学
(四)俄国文学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9世纪三十年
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世纪末达到鼎盛阶段, 20世纪初逐渐发生转向。
四十年代,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 1852)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 义传统,确立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46),《铸炮者》(1845)和 《我愿做一名警察总监》(1848)等都是他的著名作品。 组诗《兰卡郡之歌》以七首诗歌揭露资本家的残酷 剥削,歌颂了工人阶级为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
韦尔特除了创作诗歌之外还写了《社会生活和政治 生活速写》(1843—1848)、《著名骑士施纳普汉 斯基的生平事迹》(1849)等。
第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对社会现象作了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同 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第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 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第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 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四,19世纪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 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他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1859)塑造了俄国文学史 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60年代创作 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 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多余人” 向“新人”的转变过程,却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
屠格涅夫是 俄国优秀的 现实主义作 家。
他观察生活敏锐而细致,善于把握瞬息变化中的内 心世界和自然景色;他的小说通常以爱情故事来构 建情节的主体,结构严谨,引人入胜。
他在50—70年代创作的《罗亭》(1856)、《贵族之家》 (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 (1867)和《处女地》(1877)等,被称为俄国生活的 “艺术编年史”。
他撰写的《拉辛和莎士比亚》是一部重要的文艺论 著,抨击守旧的古典主义,推崇浪漫主义。
1827年发表《阿尔芒丝》,小说描写一对情侣的悲 剧,刻画染上了世纪病的贵族青年。1829年发表日 记体游记《罗马漫步》。1830年11月问世的《红与 黑》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小说《吕西安•娄万》和《亨利•布吕拉的生平》都 未完成。1838年末,斯丹达尔以口授方式完成《帕 尔马修道院》。
德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以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和 诸侯割据为主,同时也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社会的弊病。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实现了统 一,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才 得以走向繁荣。
海涅1797—1856)是德国早期现实主义诗人。格奥尔 格•毕希纳(1813—1837)是德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以戏剧为主。
19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精神,也催生了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写实精神。
19世纪更是科学主义空前兴盛的时代,此时的 人们有三个坚定的信念:人是理性的动物;人 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 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19世纪现实主义存在着相对统一的风格特征, 一般具有认知、揭示、分析和探究现实矛盾的 倾向性特点。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顽强地表现出了女性独立与自由 呼声,在英国文学史上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 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爱米莉•勃朗特(1818—1848) 的《呼啸山庄》(1847)描写 18世纪末英国北部约克郡偏 僻地区弃儿出身的希斯克利 夫被恩肖家收养后的辛酸生 活。
福楼拜小说在典型人的物塑造上颇具特色。 福楼拜小说客观、冷峻的叙述风格具有现代意义。
阿尔封斯•都德 (1840—1897)是法国 19世纪后期的一位带 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 实主义小说家。
《小东西》(1868)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在 这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孤独的 少年爱洒特在冷酷自私的环境中饱受欺凌的不 幸遭遇,在冷静的叙述中隐藏着含蓄的讽刺与 批判,对人物的内心感受表现得十分细致。
《父与子》通过父子两代人的冲突,表现了民主主 义对贵族自由主义的胜利。主人公巴扎洛夫是一个 勇于否定旧制度而又对新生活缺乏了解的平民知识 分子形象,具有“新人”的特点。
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 尔尼雪夫斯基(1828— 1889)是革命民主主义者、 文学批评家和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 (1863)是一部社会政治 小说,副标题为“新人 的故事”。正是这部小 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 “新人”的形象。
二、19世纪中期各国文学概况 (一)法国文学 司汤达(1783—1842)和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1850)
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奠基人。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1807—1870)是一位具有浪漫主 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诗歌、戏剧和 历史小说,但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 位。
经过别林斯基的论证,由普希金开创的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传统才得以确立,以后俄国的进步作家都沿 着这个传统进行创作,从而迎来了现实主义文学更 辉煌的时代。
五六十年代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大踏步向前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
亚历山大罗维奇•冈察洛夫(1812—1891)是重要的现 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的 变化。
第三,他对意大利题 材情有独钟,他的墓 碑上就写上“米兰人” 的字样。
以描写普法战争为主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 故事》(1872)中,就有《最后一课》和《柏林之 围》这样的世界性名篇。这两个短篇小说强烈 地反映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情节委婉 曲折,富有暗示性,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