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热加热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TINAEPMC加热器加工工艺分析及升温测试

毕业设计——TINAEPMC加热器加工工艺分析及升温测试一、选题背景TINAEPMC材料(英文全称:titanium nickel aluminum electronic phase material)是一种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耐热、阻尼性好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行业、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领域。
其中,加热器作为TINAEPMC材料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是通过让TINAEPMC材料发生相变来吸收外界能量,实现加热的效果。
然而,TINAEPMC加热器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加工工艺技术和实验方法。
本文选取TINAEPMC材料加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加工工艺流程,并对升温测试进行探究,以期为TINAEPMC加热器的制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加工工艺分析1、材料选用TINAEPMC材料由钛、镍、铝三种元素构成,金相组织为单一相或两相共存。
选材时应根据加热器所需的工作环境温度、加热时间、热量需求等要素进行考虑,从而确定合适的TINAEPMC合金型号。
2、制备工艺(1)合金材料的制备:根据合金的化学成分比例,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感应熔炼等方法,制备出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TINAEPMC合金坯料。
(2)材料加工:采用铣床、电火花加工等方法,对TINAEPMC合金坯料进行加工,制造出TINAEPMC加热器的加工件。
3、热处理工艺TINAEPMC加热器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以达到明确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等步骤,实现晶体的组织结构稳定和性能的稳定化。
三、升温测试1、测试设备及方法测试设备:脉冲功率测试台。
测试方法:利用脉冲功率测试台对TINAEPMC加热器进行升温测试。
测试时,将加热器与试样夹具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测试台的输出脉冲功率,使加热器升温并达到预定的温度值。
2、测试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的升温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脉冲功率达到一定值后,TINAEPMC加热器的升温速率会逐渐减缓,进入平稳状态。
回热加热器毕业设计.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600MWpower unit regenerative heater features of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a power plant, and then refer to the600MWpower unit regenerative heater rated parameters in the STAR-90simulation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按照加热器内汽、水接触方式的不同,回热加热器分混合式和表面式两类。就回热加热器本身而言,混合式加热器由于汽水直接接触,其端差为零,能降水加热到加热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热经济型高于有端差的表面式加热器,同时由于没有金属传热面,构造简单,在金属耗量、制造、投资以及汇集各种汽、水流等方面都优于表面式。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回火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回火指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
回火是为了提高组织稳定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消除内应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调整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过去的回火处理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那样不仅费时、费力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回火工艺也由自动控制代替了人工操作。
在众多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最优的自动控制方式。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目前已跃居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回火炉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其整个控制系统稳定性更高、可靠性更强、控制更灵敏、安全系数更高。
关键词:回火,可编程控制器,PLC,回火炉自动控制系统AbstractAfter quench the workpiece will re-heating to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below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heat preservation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air or water, oil etc.cooling medium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 This is temper. Temper to increase organizational stability so that the process does not recur in the use of her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geometry so that her performance remained stable; Elimination of stress in order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in the use of her final geometry; Mechanics adjusted performance materials used to meet requirements.Past flashback by the manual handling operations are completed, which is not only time-consuming, laborious also has great danger. With the increasing advances of modern technology, tempering the manual processes are replaced by automatic operation. Among the automatic system, we need to choose an optimal automatic mode.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is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devices, is now among the top three pillars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dopt PLC stoves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system, the higher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reliability stronger, more sensitive control, safety factor higher.Keywors:第一章前言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为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毕业设计(论文)_某10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热力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热力系统简介 (1)1.2 本设计热力系统简介 (3)第2章基本热力系统确定 (5)2.1 锅炉选型 (6)2.2 汽轮机型号确定 (7)2.3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原始资料以及数据选取 (8)2.4 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 (8)第3章主蒸汽系统确定 (18)3.1 主蒸汽系统的选择 (18)3.2 主蒸汽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0)3.3 本设计主蒸汽系统选择 (20)第4章给水系统确定 (22)4.1 给水系统概述 (22)4.2 给水泵的选型 (22)4.3 本设计选型 (25)第5章凝结系统确定 (27)5.1 凝结系统概述 (27)5.2 凝结水系统组成 (27)5.3 凝汽器结构与系统 (30)5.4 抽汽设备确定 (30)5.5 凝结水泵确定 (30)第6章.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2)6.1 回热加热器型式 (32)6.2 本设计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7)第7章.旁路系统的确定 (39)7.1 旁路系统的型式及作用 (39)7.2 本设计采用的旁路系统 (42)第8章.辅助热力系统确定 (43)8.1 工质损失简介 (43)8.2 补充水引入系统 (43)8.3 本设计补充水系统确定 (44)8.4 轴封系统 (44)第9章.疏放水系统确定 (45)9.1 疏放水系统简介 (45)9.2 本设计疏放水系统的确定 (45)参考文献 (47)致谢 (48)第1章绪论1.1热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就是以规定的符号表明工质在完成某种热力循环时所必须流经的各种热力设备之间的系统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必须的热力设备,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再图上只表示1个;(2)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路和附属机构都不画出;(3)除额定工况时所必须的附件(如定压运行除氧器进气管上的调节阀)外,一般附件均不表示。
回热加热系统本科论文

摘要热系统变工况是指系统的工况发生变动,偏离设计工况或者偏离某个基准工况。
热系统工况发生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机组热、电负荷变化,热系统及设备发生变动(含改造)以及蒸汽初、终参数发生变动等等都将引起热系统工况发生变化。
因为变工况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又互相制约,这就使得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非常复杂。
热系统的变工况,无论它产生的原因如何,其表现出的特点均是汽轮机的进汽流量或级组通过的蒸汽流量发生变动,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级组的各抽汽参数和热系统的有关参数发生变化,并表现为汽轮机膨胀过程线的变化。
热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汽轮机各抽汽口和排汽端的蒸汽参数以及回热系统的各相应参数,其实质是确定汽轮机新的膨胀过程线和系统参数,这是热系统变工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以及经济指标计算分析的基础。
关键词: 变工况热负荷热经济性AbstractOff-heat system is the system operating conditions change, the status of or deviation from the design operating conditions deviate from a benchmark. Thermal system operating conditions change are many reasons, such as the Heat, electricity load changes, thermal changes in systems and equipment (including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early steam, and finally change the parameters so the system will be caused by thermal changes in working conditions .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variable condition of a number of factors, and these factors and each other, making the variable condition of steam turbine characteristics is very complicated.Thermal system with variable working condition, no matter how it causes, its manifestation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ine steam flow into the group or class of steam flow through the changes, the generated class group is a direct result of the extraction parameters and thermal system parameters change, and performance for the turbine expansion process line changes.Thermal Systems Analysis of changes in working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 and the exhaust port side of the steam heat system parameters, as well as all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and its essence is to determine the turbine expansion process of the new line and system parameters, which change the thermal system condition of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Key words:Off-heat system heat load Thermal economy目录第1章绪论 (4)1.1加热器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4)1.2热力系统简介 (4)第2章原始工况计算 (6)2.1选择主机型号及参数 (6)2.2热系统计算 (7)2.2.1汽水平衡计算 (7)2.2.2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8)2.3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8)2.4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0)2.5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1)计算 (13)2.6凝汽系数c2.7汽轮机内功计算 (13)2.8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14)2.9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16)第3章变工况计算 (18)3.1原始工况计算结果 (18)3.2汽轮机初始通流量计算 (18)3.3初步计算 (19)3.4第一次迭代的预备计算 (21)3.5第一次迭代计算 (24)3.6汽轮机内功计算 (30)第4章第二次迭代计算 (33)4.1第二次迭代预备计算 (33)4.2第二次迭代计算结果 (34)4.3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34)第5章辅机的选择 (36)5.1凝结水泵的选择 (36)5.1.1凝结水泵的容量和台数 (36)5.1.2凝结水泵扬程计算 (36)5.2给水泵 (37)第6章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第1章绪论1.1 加热器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加热器是火电厂热力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其运行状卷对机组的热经济性影响很大.针对加热器的几种运行状态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进打了定量分析.为电厂热力系统经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毕业设计:国产300MW机组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分析(终稿)-精品

**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国产300MW机组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分析指学生姓名:班级: **动*** 班指导老师: ***时间: 2007.11.4~2007.12.1论文摘要本设计的内容为国产N300MW机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火电厂热经济性分析。
本设计从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汽轮机耗量及各项汽水流量的计算;热经济性指标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分板及计算,对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板方面进行阐述。
目录毕业设计任务第一章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第二章汽轮机汽热量及各项汽水流量计算第三章热经济指标计算第四章全面热力系统的分板建议小结附图一、二、三毕业设计任务题目:国产N300MW机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与分析(额定工况)内容及要求:一、根据给定条件拟定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二、用热平衡法理行额定工况的热力系统计算,求出系统各部分的汽水流量,发电功率及主要经济指标。
三、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拟定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
主要原始资料(一)、锅炉型式及有关数据1、型号:DG1000/170—Ⅰ型2、额定蒸发量:1000t/h3、一次汽压力:16.76Mpa,温度555℃4、二次汽压力(进/出)3.51/3.3 Mpa5、温度(进/出)335℃/555℃6、汽包压力:18.62 Mpa7、锅炉热效率:90.08%8、排污量:D pw=5t/h(二)汽轮机型式及额定工况下的有关数据:1、汽轮机型式:N300—16.18/550/550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四缸四排汽、汽缸及轴封系统情况见附图。
2、额定功率:300MW3、主汽门前蒸汽压力:16.181Mpa,温度550℃4、中压联合汽门前蒸汽压力:3.225 Mpa,温度550℃5、额定工况给水温度:262.5℃6、额定工况汽机总进汽量:970T/H。
7、背压:0.0052 Mpa,排汽焓2394.4KJ/kg。
8、各级抽汽参数如下表9、加热器散热损失:高加1%,除氧器4%,低加0.5%,轴加4%。
反动式汽轮机回热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1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起讫日期2013 年2月21日至2013年6月5 日)
学部(系)机电专业班级热动 09 级
学生姓名陈正指导教师刘华堂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N600-16.67/537/537反动式汽轮机回热系统热平衡计算、7号高压加热器设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1. 600MW汽轮机回热系统热平衡计算;
2. 600MW汽轮机7号高压加热器设计、计算、计算数据总表;
3. 7号高压加热器结构工程图(AUTOCAD绘图);
4. 用C语言编制加热器热平衡计算程序(清单、结果)。
三、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及任务要求
1. 1~5周:外文翻译,开题报告;
2. 6~13周:方案设计、计算、编程、结果分析;
方案设计整理、总结,书写论文;
4. 14周:论文修改、打印,答辩、评分。
其中,答辩前,先准备好”ppt”回报提纲
四、同组设计者
董玥佼,龚韩,李亚东,刘小帆,周川,陈文,詹科。
刘开云,杨斌,高远,周强,王佳,毛秋生,黄广进,管绪强。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汽轮机原理》翦天聪主编
2. 《汽轮机原理》黄树红主编
2. 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3. h-s 图,水蒸汽图表
4. 《600MW汽轮机》
5. 指导教师提供有关资料
6. 图书馆有关资料、书籍
7. 《计算机C语言》
指导教师签字刘华堂
系主任签字刘华堂
2013年 2 月2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针对600MW发电机组回热加热器的特点进行了动态的建模,然后参考某电厂的600MW发电机组回热加热器的额定参数在STAR-90仿真系统上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按安装布置形式不同,回热加热器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加热器占地面积小,检修方便,但其传热效果较差。卧式加热器传热效果好,实验表明横管的换热系数为垂直管的1.7倍;虽然它占地面积大且不便于布置,但为了提高其热经济性,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大容量机组中。
目前加热器在结构大多采用U型管管板式。到目前为止从设计、制造及运行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从经济角度而言,设备的效率、可用系数以及系统的整体完善程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发电厂对加热器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对提高机组经济方面越来越重视,加热器系统的运行也得到了重视。
Key Wordselectric power system,Heater, simulation model,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operation
1
随着世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的发展,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也在不断提高,600MW机组已成为现在火力发电厂的主力机组。伴随着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加,机组所需求的参数也在不断升高,这就对设备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是发电机组运行的重要环节,不容有失。由于单元机组容量的增大和参数的提高,运行中出现许多新的控制方式和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提供对其进行分析指导和工程研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这就要求大型火电机组仿真机不仅要为电厂操作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手段,也要为各种工况下运行技术的分析和故障诊断、性能预测、控制方式的研究创造实时在线的环境。因此,集火电机组运行人员培训和程序分析研究于一身的多功能仿真机已成为当前仿真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鉴于此现本文研究方向主要是600MW发电机组回热加热器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经济运行分析。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成熟先进的发电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已大量投入商业运行,并且正进一步向更高参数方向发展。由于具有显著的节能和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超超临界机组将成为21世纪很具有竞争力的燃煤火电机组。为迅速扭转我国火电机组煤耗长期居高不下的局面,优化火电结构,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发展国产大容量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当即世界上几乎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70﹪左右,用于发电的煤炭量约占其他总产量的40﹪。我国现有火电机组设备总体技术水品落后,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有较大差距,发电煤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我国有条件立足于较高的起点,把近期目标定在当前国际水平,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跨入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阶段。
按照加热器内汽、水接触方式的不同,回热加热器分混合式和表面式两类。就回热加热器本身而言,混合式加热器由于汽水直接接触,其端差为零,能降水加热到加热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热经济型高于有端差的表面式加热器,同时由于没有金属传热面,构造简单,在金属耗量、制造、投资以及汇集各种汽、水流等方面都优于表面式。
摘
现代热力发电厂的汽轮机都无一例外的采用给水回热加热,回热系统既是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基础,也是全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所研究的系统造价昂贵、实验的危险性大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时,仿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研究手段。火电机组仿真,就是仿真技术在火电生产领域的一种应用。
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火电机组的仿真技术中,火电机组的仿真系统无论是在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试验和人员培训的有效工具。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全球电站仿真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是以下三点:
(1)分布计算及网络通讯技术;
对于现今我国来说,600MW清洁高效机组仍然是我未来10年左右电力行业的主力机型。600MW机组具有效率高、煤耗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人员少的特点。但我国对于600MW机组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为保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培养高素质的电厂运行人员变得尤为重要。电厂仿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在仿真机上培训,运行操作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机组的全部操作,包括正常工况、异常工况和事故状态的操作与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和切除条件下的操作,仿真机在各种操作过程中具有的动态响应能力均应和参考电厂运行特性一致。
仿真的核心技术是建模,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就谈不上高精度的仿真技术。回热循环是提高机组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回热加热器是回热加热系统的核心。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600MW发电机组回热加热器仿真模型建立及经济运行分析”。这就要求我们要对600MW机组建立完善的回热加热器仿真模型;并深刻分析回热加热器的工作特点,提出经济运行的建议。因此仿真机研究与开发刻不容缓。
仿真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拟系统,最初它是从军事领域中逐渐发展与壮大起来的,现已推广到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电力生产企业。在我国,仍以火力发电厂为主导,所以电站仿真机也以电仿真机的数量居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电仿真机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趋普及,在仿真机上接受培训的电力生产运行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效果明显提高。
1.3
仿真是指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又称模拟。当所研究的系统造价昂贵、实验的危险性大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时,仿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研究手段。火电机组仿真,就是仿真技术在火电生产领域的一种应用。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仿真技术初始应用于与战争相关的领域,后延伸至核反应堆的仿真研究。1971年仿真技术开始由核电部门转向火电部门,1973年法国建立了第一个全范围数字式火电机组仿真。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后,人们认识到了仿真机的社会效益,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研制电站仿真机的热潮。至1986年底,全世界共有200多台火电机组仿真机投入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仿真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后,开发自主技术,使我国电力仿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火电机组仿真机的应用和发展得到了巨大的促进。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600MWpower unit regenerative heater features of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a power lant, and then refer to the600MWpower unit regenerative heater rated parameters in the STAR-90simulation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1.1
现代电站用的汽轮机都是具有回热加热抽汽的汽轮机,回热抽汽与加热器组成回热加热系统,回热加热是指从汽轮机中抽出部分蒸汽,引入回热加热器中对锅炉给水进行逐级加热的过程。
给水回热加热的意义在于,采用给水回热后,一方面汽轮机抽汽所具有的热量用来加热锅炉给水,提高给水温度;另一方面使汽轮机排气量减少,从而减少了蒸汽在凝汽器中的放热量。因此,在蒸汽初、终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回热循环的热效率比郎肯循环热效率有显著提高。
最后,本文在建模阶段完成之后,提出了一些对回热加热器经济运行所提出的一些该进措施和一些影响回热加热器性能的要素。并指出对回热加热器的仿真研究仍将是今后电厂对机组改进的主要研究方式。
关键词电力系统,回热加热器,仿真模型,经济运行分析
Abstract
Modern thermal power plant turbine not using regenerative water heating,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steam turbine thermal system is based, is the core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in power plant, it on the unit and the power plant thermal economy plays a decisive role. When the system is costly, dangerous experiment or take a long time to understand the system parameter changes caused by the consequences, the simulation is a particularly effective research methods. Powerplant simula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rmal power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application.
因此,通过对仿真机组的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特性,研究和分析加热器系统的经济性指标与设备结构和运行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掌握加热器系统特性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1.2
为了适应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超临界机组及其设计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始超临界机组的国产化研究,并同时进行超超临界机组的示范工程建设。
一般来说,一个仿真系统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数学模型。包括锅炉、汽轮机、电气、控制系统等,是仿真系统的核心部分。
(1)开发者和运行人员。是仿真系统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2)计算机和专用物理效应设备。是仿真系统的物理载体,通过它们将实际仿真对象和仿真系统联系起来。
(3)仿真支撑环境。以计算机设备为载体,为开发者和运行人员提供一个输入和输出界面,并通过此界面于数学模型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