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质情况1

合集下载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1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1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责任编辑、校对:杨恩秀刘明渭王树柏承制:山东地质印刷厂787×1092mm 16开本 312千字 18.5印张印数: 1—502001年9月第1版 2001年9月第1次印刷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二00一年九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鲁国土资地成验〔2000〕21号《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成果审查验收意见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00年12月17日在东营市召开会议,组织专家对东营市地质矿产局和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东营市地质矿产及土地资源综合调查项目成果《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进行了评审验收,经充分交换意见,形成评审验收意见书。

一、基本情况1 东营市地质矿产局和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所承担的1999年矿产资源勘查补偿费项目东营市地质矿产及土地资源综合调查项目(鲁财基指字〔1999〕12号),从2000年1月起,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野外调查和深入地综合分析研究,于2000年10月提交了《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和1∶16万东营市地貌地质图、矿产资源图、前新近纪基岩地质图、热储层分布图和卫星影像图等系列图件。

2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20万综合地质调查8053km 2,调查路线1500km,1∶20万遥感地质解译8053km 2,比例尺1∶200实测地质剖面200m。

3 勘查资金投入:项目总费用65万元,其中省财政拨款40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实际投入60.39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1 该成果是在广泛搜集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地质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结合我省区调工作的新成果及最新的卫星遥感资料,首次对东营市辖区内的地表地质、地貌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野外调查,取得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依据其表部的地层特征,对不同的地质体分别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并对各地层单元的沉积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详细研究。

新版《山东省矿产图(1∶50万)》的编制及出版

新版《山东省矿产图(1∶50万)》的编制及出版

新版《山东省矿产图(1∶50万)》的编制及出版王桂雪;刘义明;郭加朋【摘要】简要概述了山东省地质研究程度,阐述了编制新版1∶50万山东省矿产图的目的及必要性,介绍了矿产图的内容和编制过程,分析了新版矿产图的特点。

指出该成果可作为山东省矿产勘查、开发、规划、政府决策等管理者的重要地质矿产资料依据。

%Present condition of geological research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briefly introduced, purpose and necessity of making new map of Minerals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scale of 1 : 500000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for making this map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ineral map has been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as important geological information basi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basis for making decisions by government.【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1(027)008【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矿产图;1∶50万;编制;山东省【作者】王桂雪;刘义明;郭加朋【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3新版《山东省矿产图(1∶50万)》(挂图),由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承担完成,工作周期2008年10月—2010年6月。

临沂地质情况分析

临沂地质情况分析

一、地质及防治工作(一)主要地质灾害现状兰山区地处鲁中南山区的南缘,区内有丘陵和平原两大地貌类型,北部和西部为丘陵,海拔209~270m,相对100m 左右,中部和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50~80m,地势总的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按地貌成因类型划分为剥蚀地形(溶蚀~剥蚀丘陵区)、堆积地形(剥蚀平原区、剥蚀-溶蚀-平原区及冲积~洪积平原区)两大类型。

兰山区为临沂市政府所在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剧烈,目前,区内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地下水开采和矿山开发,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而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溶塌陷;矿山开发主要以石灰岩开采为主,石材开采过程中产生凌空失稳的岩体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其次为采空塌陷。

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区内还存在砂土液化及膨胀土,其中砂土液化主要分布在河、沂河两岸约2Km范围内,膨胀土主要分布在城区东南部。

以上地质灾害中岩溶塌陷、崩塌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而砂土液化及膨胀土与自然因素有关。

随着兰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开发和其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必然会迅速增加,由此诱发的地质灾害也将会呈进一步加剧之势。

1、岩溶塌陷岩溶塌陷是兰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沂城区一带已发生19次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兰山区(占17次)。

其中1993年以来城区发生岩溶塌陷有10处,兰山区占8外(表1)。

岩溶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物开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岩溶塌陷是指岩溶发育的隐伏灰岩分布区在超量或集中开采地下水等因素影响下,上覆砂土层形成塌陷的一种地质现象。

兰山区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城区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范围内,如兖石铁路(全家红埠寺~杜家三岗段)两侧区域、兰山小区~涑河地段、苗庄小区、国棉八厂~陷泥河地段,均是岩溶塌陷的高易发区。

2002年7月中旬到8月初,苗庄小区因岩溶塌陷造成4幢楼房开裂成危房,导致3幢楼房被拆除;其中2003年5月~6月在兰山小区、银雀山办红埠寺养鱼池等地段发生岩溶塌陷3次,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慌;2005年6月19日-7月1日在临沂市雅禾纺织公司(国棉八厂)西院墙外(后岗头村东南角),陷泥河的上游西岸,连续发生了多次岩溶塌陷,塌陷面积总计约200,塌陷造成国棉八厂围墙倒塌、工厂停产停工、陷泥河污水直接倒灌,造成子地下水资源污染。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二)成土条件:
1、气候: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山丘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风化及成土作用多发生在夏季,降雨量500~700mm。
2、植被:自然植被,夏绿阔叶林,伴生旱生森林及灌木,但多数已被垦
殖,现在为次生林,侧柏石质山地无植被。 3、地形:低山丘岭,山麓平原,河谷阶地。 4、母质:碳酸盐类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上。
(三)主导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及淋溶粘化同时进行,有一深厚的粘 化层。 2、钙化过程:CaCO3的淋溶,淀积明显,土壤正处于脱钙 阶段,沉积层中有菌丝体,砂姜。
3、生物积累聚积过程:比棕壤弱,因褐土必须脱钙至一定程
度时植物才能生长 (四)土壤属性: 1、剖面形态:
A B Bca C D
⑴前震旦纪的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片岩、石英岩, 面积最大;
⑵中生代的花岗岩常穿插侵入在变质岩区,构成较大山体的山岭
和顶峰(如崂山); ⑶另外也有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粉砂岩; ⑷玄武岩在蓬莱一带有出露。
这些母岩的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是山丘土壤的主要母质,
另外第四纪松散积物很多,有黄土及黄土状堆积物,沿海一 带有宽窄不一的海洋沉积物。 3、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在750— 850mm,干燥度1.1—1.2,年均温在11.0—12.0℃,温暖湿润 的气候,造成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烈,土壤 微酸性,沉积粘化明显。
二成土条件地形起决定作用平坦低洼地下水排泄不畅各种湿生和水生型草本植物曾茂盛生长为黑土层中腐殖质的形成积累提供了条件且为湖积母质含较多游离碳酸钙是地下水碳酸氢钙的富集区三成土过程1草甸潜育化过程草甸景观生物积累强烈积累腐殖质并使土壤浸染为暗黑色的黑土层
第六章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1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1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2009-3-171 自然地理简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北段,地处黄河下游,介于东经114°47′30″~122°42′18″、北纬34°22′54″~38°27′00″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

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宽处约420km,东西最远距离约700km,陆地总面积约15.71万km2。

全省分划为17个地级行政区,下辖139个县级行政区。

自然地理是地质构造格局的基本反应,地质构造格局控制自然地理的发展。

现代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反映,尤其是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结果。

山东省位于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中,海拔高度除一小部分山地超过千米以外,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在500m左右,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多为200~350m,坡度在20°以下。

境内中部山地隆起,东部、南部丘陵起伏,西南、西北低洼平坦,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m,为省内最高点;最低处是黄河三角洲,海拔2至10米。

境内山地丘陵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34%,平原盆地区约占64.59%;河流湖泊区约占1.07%。

按照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全省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地貌分区。

按照地理位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可称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由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组成(二者以位于山东与河南分界处的黄河段为界),它们统称为鲁西地区;鲁东丘陵区可称为鲁东地区(或胶东地区),由鲁东北(胶西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组成,二者大致以牟平——即墨和青岛——五莲一线为界,鲁东南地区包括威海地区(牟平——即墨线以东)和日照地区(青岛——五莲线以南)两个地理区。

阳谷—茌平煤田上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以聊页参1井为例

阳谷—茌平煤田上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以聊页参1井为例

阳谷—茌平煤田上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以聊页参1井为例SUN Weiqing;ZHANG Chunchi;PENG Wenquan;BAO Huaiwei;HAO Xingzhong;LV Xiao-hong【摘要】阳谷-茌平煤田是山东省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地层保留较好的地区,发育有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和残存的石盒子群,其中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暗色泥页岩.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和泥页岩发育厚度统计,认为山西组泥页岩主要发育在煤3以下,可与太原组泥页岩一起分析研究,太原组暗色泥页岩层段发育厚度占该组地层厚度的68.82%;山西组和太原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1.5%,以中等一极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为生气型(Ⅲ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一般在0.6%~1.5%之间,大部分处于成熟阶段.分析认为,山西组下部和太原组暗色泥页岩具备页岩气生成的沉积环境、物质基础、有机质类型和演化条件,明确了山西组下部和太原组暗色泥页岩是区内勘探的目标层位,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9(035)007【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阳谷-茌平煤田【作者】SUN Weiqing;ZHANG Chunchi;PENG Wenquan;BAO Huaiwei;HAO Xingzhong;LV Xiao-ho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阳谷-茌平煤田位于鲁西中部,是山东省尚未开采利用的煤田勘查区[1],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先后进行过煤炭勘查工作[2-3],揭露煤层的同时钻遇了厚层暗色泥页岩,但未对钻遇的暗色泥页岩生烃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了解阳谷-茌平煤田暗色泥页岩生烃条件和生烃潜力,该文利用聊页参1井获取的相关数据,对区内暗色泥页岩沉积发育特征、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演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生烃泥页岩层位和生烃条件,指明该区页岩气勘探目标和方向,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滨城区之五兆芳芳创作1.2.1.自然条件滨州市(滨城区)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12.9(℃)最高年平均气温:18.2(℃)最低年平均气温:7.4(℃)七月平均气温:26.7(℃)一月平均气温:-2.7(℃)最低温度:40.7(℃)绝对最低温度:-17.3(℃)(2)降雨量(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0%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2.2.地质、地震(1)地质情况厂区位于滨州市滨城区,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及石炭纪,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中风化石灰岩,石灰岩层地场内均有散布且质地坚固.本区机关勾当稳定,无古河流及大的机关断裂等严重影响建修建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2)地震按照《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当地震加快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惠民县1.1.1气象条件惠民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绝对最低温度-℃(2)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 541.7mm年最小降雨量 297.9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4)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该加油站位于惠民县,地貌成因类型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海陆交相互沉积.地基土为新老沉积土,地层结构变更不大.场地地层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场地自上而下为淤泥质粉土、粉土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质粘土夹粉砂、粉土.地下水弱碱性咸水,对混凝土有弱侵蚀性.本区域机关勾当稳定,无古河流及大的机关断裂等严重影响建修建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2)地震依据《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当地震加快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博兴县1.1.1自然条件该项目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博兴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 13.2(℃)最高年平均气温:18.5(℃)最低年平均气温: 7.0(℃)七月平均气温: 26.9(℃)一月平均气温: -2.6(℃)最低温度: 41.5(℃)绝对最低温度:-19.0(℃)(2)降水量年最小降水量: 276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博兴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第四系地层笼盖全县,厚度300m左右,无基岩出露.地貌呈南北高,中间洼,西高东低簸箕状.地形分为平地、洼地、斜坡地三大类,具体又区别为南部山前缓平地,河间浅平洼地、缓平坡地和东北部黄河决口冲积扇形坡地四小种.地面坡度一般在1/1000左右,地面高程为海拔3-20m,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6.2m.该项目厂址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基土成层纪律较为均匀,地质稳定,厂区内地势比较平坦.(2)地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沾化县1.1.1自然条件沾化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年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一月平均气温:(℃)最低温度:(℃)绝对最低温度:(℃)(2)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年最小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本区域地势平坦,属于根本稳定区.该地址类型为黄沙冲积而成,地址形成时代为第四系.新近沉积地层分为七层,第一层是素填,第二层为粉质粘土,第三层为粘土,第四层为粉质粘土,第五层为粘土,第六层为粉质粘土,第七层为沙,第二层土地根本承载为15吨/平方米.(2)地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邹平县1.1.1自然条件滨州市(邹平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资料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 13.4(℃)最高年平均气温:18.8(℃)最低年平均气温: 7.2(℃)七月平均气温: 27.0(℃)一月平均气温: -2.4(℃)最低温度: 43.0(℃)绝对最低温度:-21.1(℃)(2)降水量(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0%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平均风速: 2.9m/s,(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地形及地貌厂区位于滨州市邹平县,厂区在大地机关单元上属华北地台内鲁北背斜中隆断裂与辽冀台向斜中济黄坳陷接壤处,自阿尔卑斯运动以来,新机关运动的性质属大面积沉降地区.场区位于其南部边沿,白垩系玄武岩为场区下伏基岩,上部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厚度约120米,主要为冲、洪积物,地势开阔平坦,场区及邻近无大的断裂机关,未见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的地脉动卓越周期为0.2671-0.2743秒.该区域为可进行扶植的一般场地,适宜修建.(2)地震按照《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震加快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无棣县1.1.1自然条件滨州市(无棣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根本气候特征.(资料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 12.5(℃)最高年平均气温:18.1(℃)最低年平均气温: 6.7(℃)七月平均气温: 26.7(℃)一月平均气温: -3.7(℃)最低温度: 41.0(℃)绝对最低温度:-22.2(℃)(2)降水量(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平均风速: 2.9m/s,(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地形及地貌该经营单位位于无棣县,土壤盐碱化,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然坡降在0.03%~0.06%之间.沿海土地按地貌类型可分为近海低洼平地、滩涂盐碱洼地,该地区属滩涂盐碱洼地.地壳运动概略为间歇性迟缓上升,海水逐渐退却成陆地.按照现有资料场地第四系沉积厚度大于300~400米,为海陆相交互沉积组成.场地土层上层为亚粘土,其承载力尺度值在140~220KPa之间.场地地下水具有腐化性.本区域机关勾当稳定,无古河流及大的机关断裂等严重影响建修建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条件满足要求.(2)地震按照《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震加快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阳信县1.1.1自然条件滨州市(阳信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的根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年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一月平均气温:(℃)最低温度:(℃)绝对最低温度:(℃)(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年最大降雨量年最小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平均风速:最大风速:(5)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cm1.1.2地质、地震(1)地质、地形及地貌阳信县古地质机关属河滩凹陷平原部分,经太行山、燕山运动的沉积物堆积和黄河、海河水系携带大量泥沙的填充,逐渐成为陆地,以黄泛沉积物为主,属华北黄泛冲积平原.微地貌土壤类型,在黄河冲积母质上发育形成.全县地表层大部分为第四纪沉积笼盖,小清河以北(本项目在该境)属黄河冲积沉积,厚度多在200~400m之间,其中小清河与黄河之间最厚,达400m.本项目厂址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基土成层纪律较为均匀,地质稳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化性.(3)地震按照《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震加快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北海新区1.1.3气象条件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尚候区,受自然地理情况,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清楚,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的根本气候特征.(注: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陈述,地质、地震资料来源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陈述)(1)气温年平均气温:(℃)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年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一月平均气温:(℃)绝对最低温度:(℃)绝对最低温度:(℃)(2)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年最小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4)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冬风平均风速:最大风速:(5)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60cm(6)潮流水位项目区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潮流)为 3.50m(黄海高程系)(7)雷暴天数全年雷暴天数:其中:4月1.2天;5月2.4天;6月7.6天;7月6.2天;8月3.8天;9月1.0天;10月1.0天;11月0.2天.1.1.4地质、地震(1)地质1)地形mm之间.2)地貌修建场地微地貌不发育,地貌成因类型为海陆交互沉积平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土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的土层,即为新近沉积土.3)地质机关场区位于华北平原机关带、郯庐机关带两者之间与渤海湾交汇处.自新生代以来,该区以大范围沉降运动为主,沉积了厚达1000 m的松散岩系,下伏下第三系基岩.区域范围内主要断裂有: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北西向的渤海-威海断裂带、北东向的河北平原断裂带等,这些勾当断裂带控制着区域地震勾当.4)工程地质按照当地邻近修建勘测资料,场地土自上而下分层如下:1素填土:以粘土为主,场区普遍散布,厚度0.20~2.40m,平均 1.58m;层底标高:1.34~2.10m,平均1.70m;层底埋深:0.20~2.40m,平均1.58m.该层土不克不及作为持力层,应清除.2层粉质粘土:棕白色,软塑~可塑.场区普遍散布,厚度 2.20~5.00m,平均 3.54m;层底标高:-3.35~-0.86m,平均-1.84m;层底埋深:2.80~7.20m,平均 5.12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5kPa.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土黄色~灰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场区普遍散布,厚度:5.90~9.40m,平均7.70m;层底标高:-11.14~-7.87m,平均-9.54m;层底埋深:11.00~15.00m,平均12.82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4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场区普遍散布,厚度:1.70~3.70m,平均 2.54m;层底标高:-14.44~-10.80m,平均-12.14m;层底埋深:13.30~17.80m,平均15.44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15kPa.5层粉土:浅灰~灰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场区普遍散布,厚度 4.10~7.10m,平均 5.14m;层底标高:-18.54~-16.60m,平均-17.53m;层底埋深:19.50~22.20m,平均21.22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6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场区普遍散布,厚度:1.40~2.70m,平均 2.07m;层底标高:-21.23~-18.20m,平均-19.60m;层底埋深:21.60~24.80m,平均23.29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7层粉土:土黄色~褐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厚度:5.30~6.10m,平均 5.70m;层底标高:-26.00~-25.95m,平均-25.98m;层底埋深:30.00~30.00m,平均30.00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75kPa.8层粉质粘土:棕白色,软塑~硬塑.厚度:4.00~5.00m,平均 4.50m;层底标高:-30.95~-30.00m,平均-30.48m;层底埋深:34.00~35.00m,平均34.50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9层粉土:灰色,颗粒较粗,稍湿~湿,密实.厚度:2.50~3.00m,平均 2.75m;层底标高:-33.45~-33.00m,平均-33.23m;层底埋深:37.00~37.50m,平均37.25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10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厚度:4.80~5.50m,平均 5.15m;层底标高:-38.50~-38.25m,平均-38.38m;层底埋深:42.30~42.50m,平均42.40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11层粉土:灰褐色,湿,密实,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为3.00m.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5)地下水该场地地下水的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途径以地面蒸发为主.m左右.场地土层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为弱透水层,场地情况类型为Ⅲ类.在场区取地下水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地下水化学类型为氯盐钠型,无侵蚀CO2;矿化度21571mg/L~25525mg/L,为高矿化水;pH值8.10~8.42,为弱碱性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化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化性,干湿瓜代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化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化性.6)地勘结论1.该工程由于部分项目荷载较大或对差别沉降较敏感,现建议采取桩基或复合地基.2.修建场区稳定性较好,适宜该修建物的兴建.3.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修建场场地类别属Ⅲ类.4.地下水的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化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化性,干湿瓜代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化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化性.5.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以现场静载荷试验数据为准,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以现场测试数据为准.6.整个场区根本为素填土形成,须严格依照相应标准尺度逐层夯实,以包管地基的整体性及均匀性,避免修建根本的不均匀沉降或变形.(2)地震按照《修建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震加快度为.。

山东旧店金矿1#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

山东旧店金矿1#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

山东旧店金矿1#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文志民;姜深光;李绪俊;田福全;梁本胜【摘要】1 #脉为旧店金矿内最大的一条合金石英脉.在总结1#脉矿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其找矿标志等基础上,预测了其深部隐伏矿体.1 #脉受长>6 000 m、平均宽>3m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矿体主要分布在控矿断裂构造宽大部位和在趋向上和倾向上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金矿体群主要分布在煌斑岩和闪长玢岩等脉岩集中分布部位.控矿断裂宽厚,强硅化和强绢英岩化并存,网脉状和细脉状石英脉发育以及闪长玢岩和煌斑岩类出现为矿脉深部出现隐伏矿体的地质标志.根据矿脉中1 000多个地球化学原生晕样品研究结果,矿脉中As、Sb、Hg元素组合异常属矿上晕异常,其强异常地段和强异常样品出现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根据这些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1#脉深部预测出4个隐伏矿体靶区,现已对其中两个靶区进行了坑道工程验证.%Lode No. 1 is the largest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in Jiudian gold deposit. Based on the summaries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and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lode, the probable location of deeply-seated ore body targets are predicted. Lode No. 1 is controlled by a NE trending, over 6 000 m long and averaging 3 m wide fault, and belongs to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in type. The gold-ore body occurs mostly in widening location of ore-controlling fractures and changing location of trendency, and the orebodies group distributes in enrichment position of lamprophyre and dioritic porphyrite. The widen portions of the faults, the coexistence of intense silicification and berecit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rtzstockwork and veinlet and the presence of lamprophyre and diorite porphyrite are the indicators for the probable sites of deep-seated ore bodies.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studied resuets of more than 1000 geochemical samples , the association of As, Sb and Hg belongs to the head halo elements and the intense anomaly positions and samples reveal the deep-seated ore bodies. Based on above discussion, four ore body targets have been defined, in which two were tested in Lode No. 1 by tunnel engineering.【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9页(P45-53)【关键词】旧店金矿;成矿规律;找矿标志;迭加晕;深部找矿;山东省【作者】文志民;姜深光;李绪俊;田福全;梁本胜【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595旧店金矿床是山东省平度市境内最早发现和开采的石英脉型金矿床[1,2],其中1#脉为该矿床的最主要矿脉,单脉金储量达10 t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区域地层表山东省地层,缺失上奥陶系、下石炭系及三迭系外,其他均有出露。

基岩出露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三。

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老到新有太古界泰山群;元古~太古界胶东群、胶南群;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济宁群及土门组;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三迭系等地层。

地层的分布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三区。

以沂沐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深大断裂为界,全省地层分成东西两部分,地层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别。

东部(鲁东地区)发育元古~太古界胶东群、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及中生界地层、新生界地层不甚发育;西部鲁中南地区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蓬莱群外,其余地层发育较全;鲁西、北地区则发育很厚的新生界地层。

按地层时代由老至新主要岩性概述如下:第一节太古界泰山群(前称泰山杂岩)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以西地区,是鲁西地区的结晶基底。

著名的泰山、鲁山、徂徕山、蒙山和四海山均由此构成。

泰山群主要有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片岩、变粒岩组成,普遍遭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大部分地区遭受强烈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形成各种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

出露厚度大于12000米。

泰山群地层区域变质时代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一般认为在25亿年左右,大致与太行山区的阜平群及辽东半岛的鞍山群相当。

泰山群岩性组合分为四个组。

自下而上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四个组为连续沉积。

从老至新叙述如下:一、万山庄组(Artw):厚度1300-4631m本组地层出露不广,主要分布于蒙山一带,构成蒙山倒转背斜的核部。

呈北西南东向延伸。

徂莱山地区有零星分布。

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为主,次为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绿泥片岩等。

岩石普遍遭受强烈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各种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

变质岩的地质年代根据万山庄附近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24.45亿年。

二、太平顶组(Artt):厚度531-6385m分布广泛,主要出露在蒙山、金斗山、泰山、新莆山及济宁之告山、肥城一带。

区内多数背斜的核部均由此组地层构成。

岩层多作北西向延伸。

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

岩层经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作用形成各种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

太平顶附近斜长片麻岩同位素年龄为23.24亿年。

三、雁翎关组(Arty)厚度425-2246m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内及孟良崮、雁翎关一带;沂山两侧,沂源韩旺、新泰盘车沟一带也有分布。

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并含有少量的千枚岩。

雁翎关地区侵入角闪岩中的伟晶岩脉同位素年龄为22.78亿年。

四、山草峪组(Arts)厚度1000-4060m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白彦、四海山地区,枣庄以北桌山和新泰山草峪一带。

岩性以黑云变粒岩为主,个别地区保留变质更浅的千枚岩,变质粉砂岩一类。

第二节元古界鲁东地区广泛分布,包括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蓬莱群。

鲁西地区只在沂沭断裂内及其西侧由土门组地层分布。

一、胶东群胶东群分为富阳组、民山组、蓬夼组。

胶东群在胶北与胶南两地区别较大。

胶北地区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及片岩组成。

普遍经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一般较弱,厚8751~22739米。

其中民山组含较多的石墨和厚层大理岩。

胶南地区主要由黑云钾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白云钾长片麻岩、白云变粒岩,夹石英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岩层遭受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一般较弱,厚14640~18789米。

1.蓬夼组(Ar—Pt1p)分布于招远、栖霞、唐家泊、大庄头地区及蓬莱东南部。

蓬夼组是蓬莱地区最老的地层,主要为黑云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上部发育一层愈1000m的黑云片岩,总厚4277—12370m。

该组原岩为一套伴有基性火山活动的泥质碎屑沉积,普遍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其混合岩化作用因地而异,南部一些地段混合岩化较强,出现混合岩;北部地区多为局部混合岩,以条带状混合岩为主。

2.民山组(Ar—Pt1m)分布于蓬莱民山、大辛店及莱阳谭格庄一带。

民山组(Ar—Pt1p)由黑云角闪岩、黑云片岩及大理岩组成,厚度2259—6957m。

与下伏蓬夼组呈整合接触。

该组原岩为一套粘土、半粘土钙质沉积,夹有火山岩。

普遍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局部含石墨。

3.富阳组(Ar—Pt1f)分布于蓬莱东南龙山店、富阳耿家及莱西产芝水库以北,招远东围以东地区。

富阳组(Ar—Pt1m)岩性为斜长黑云片岩,与下伏民山组呈整合接触。

二、胶南群胶南群主要分布于胶南地区,包括大山沟组、甄家沟组、邱官庄组和于家岭组,总厚度超过5527m。

1.大山沟组(Ar-Pt1d)主要分布于甲子山、日照、诸城、胶南及临沭玉山等地。

大山沟组变质岩石多呈层状,少数呈透镜状,岩相及厚度相差很大。

因受强烈的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常为条带状混合岩及片麻状混合岩。

其原岩主要为一套海相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并有少量的正常沉积岩。

2.甄家沟组(Ar-Pt1z)甄家沟组主要分布于甄家沟—洙边、日照市桫椤树—岚山头等地。

本组原岩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凝灰岩、粘土岩、砂岩、白云岩及少量基性火山岩,普遍遭受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变质程度由上而下逐渐加深。

3.邱官庄组(Ar-Pt1q)主要分布于诸城桃园、五莲北部及莒南邱官庄一带。

4.于家岭组(Ar-Pt1y)主要分布于诸城市炭井、胶南泊里、五莲岭东及莒南于家岭一带。

三、粉子山群粉子山群以烟台、掖县一带最为发育。

由黑云片岩、各种大理岩及石英岩、变粒岩组成,总厚可达3000余米,与胶东群不整合接触。

粉子山群广泛分布于潍河流域及半岛丘陵区,粉子山群分为下亚群和上亚群,下亚群自下而上分为山张家组、明村组;上亚群分为祝家夼组、张格庄组、巨屯组、岗嵛组、芝罘组。

1.粉子山下亚群粉子山下亚群在莱州、平度发育齐全,安丘担山、莱西难墅及莱阳荆山等地也有分布,自下而上分为山张家组(Pt1s)、明村组(Pt1m),总厚度在3850m以上。

2.粉子山上亚群粉子山上亚群发育在胶东半岛的北部,集中分布在福山、栖霞及莱州、蓬莱一带,与上覆蓬莱群及下伏胶东群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自下而上分为分为祝家夼组(Pt1zj)、张格庄组(Pt1z)、巨屯组(Pt1j)、岗嵛组(Pt1g)、芝罘组(Pt1zf)。

四、蓬莱群蓬莱群地层出露不广,主要分布在栖霞、长山列岛、蓬莱等地。

与粉子山群角度不整合接触。

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石灰岩等浅变质岩组成,未遭受混合岩化,厚度2880~5295米。

蓬莱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豹山口组、辅子夼组、南庄组和香夼组。

1.豹山口组(Pt3b)豹山口组为一套泥质和碳酸岩沉积,普遍教授轻微区域变质作用,主要由板岩和大理岩组成,总厚度为1071—1275m,与下伏的胶东群或粉子山群呈不整合接触。

本组分布于栖霞豹山口、寨里于家,蓬莱地区只有零星分布。

其中豹山口地段含磷较高,洪钧山地区本组上段含2—4层贫锰矿,矿体呈透镜状,为沉积变质和氧化林滤富集而成。

2.辅子夼组(Pt1f)辅子夼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经受了轻微区域变质作用,主要由薄层、中厚层石英岩组成,夹有少量硅质板岩,总厚度584—826m。

本组主要分布于栖霞辅子夼—福山一带,蓬莱北部及龙口也有零星分布。

3.南庄组(Pt1n)南庄组为一套钙质泥质沉积,主要由各种板岩和大理岩组成,经受了轻微变质作用,总厚度1133—1610m。

4.香夼组(Pt1x)香夼组主要为一套泥质碳酸盐沉积,主要由灰岩、含泥质条带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和板岩组成。

区域变质轻微,大部分未变质,总厚度96—1307m。

五、土门组土门组地层分布范围较窄,仅于鲁中南地区南部的沂沐断裂带内及其西侧的沂水、临沂、苍山一带见之。

由砂岩、页岩、泥灰岩组成,厚0~290米。

第三节古生界古生界在鲁西地区广泛分布,鲁东地区缺失。

下古生界仅包括寒武系及奥陶系。

寒武系与下伏泰山群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奥陶系与上覆石炭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下古生代上是我国震旦纪以来海侵范围最广的一个时期,整个下古生代大致经历了早寒武世~中奥陶世的海侵和晚奥陶世海退这样一个大的海水进退过程。

下古生界以碳酸盐岩类沉积为特征。

寒武系多为正常的浅海相沉积。

岩性为页岩、各种不纯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

奥陶系海侵规模和海水深度均较寒武系大,下沉速度均一且稳定,上部为厚层状灰岩和豹皮灰岩,下部为含燧石白云质灰岩。

在这些海相沉积地层中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磷、石膏等矿产资源。

上古生界是华北陆台地史上海洋向陆地转化的重大变革时期。

其主要特点是:陆相、海陆交互相沉积显著增多,海相地层相对减少,高级陆生植物及鱼类大量出现。

上古生界包括石炭系、二叠系、泥盆系。

一、寒武系分布在鲁中南地区的济南、淄博、肥城、莱芜、沂源、沂水、泗水、平邑、枣庄、临沂等地。

下部为薄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及页岩,中部为页岩、鲕状灰岩及厚层灰岩,上部为页岩、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中厚层灰岩及泥质带状灰岩,厚203~1724米。

与下伏泰山群地层呈现角度不整合。

根据化石、接触关系、沉积旋回及岩性特征,将寒武系分为上、中、下三个统。

1.下寒武统下寒武统包括馒头组、毛庄组。

(1)馒头组:10层:鲜红色易碎页岩,厚13m。

9层:灰黄色及灰色泥质石灰岩,厚4m。

8层:绿色石灰质页岩夹石灰岩透镜体,厚3m。

7层:兰色薄层石灰岩,厚2m。

6层:紫色及绿色页岩,厚4m。

5层:蓝灰色及灰黄色薄层石灰岩,厚5m。

4层:杂色页岩,厚8m。

3层:灰黄色及灰色石灰质页岩,厚13m。

2层:蓝灰色薄层石灰岩含燧石结核,厚4m。

1层:黄灰色页岩,厚2m。

馒头组共分10层,岩性主要为薄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杂色页岩组成。

其中第2、5、7、9层为灰岩,是较好的含水层,总厚度为60~170米。

在张夏馒头山一带,为华北地区的标准剖面,其中在2段含煌斑岩侵入体。

(2)毛庄组:岩性以紫色云母质页岩为主,夹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及灰岩透镜体。

在安丘、平邑、蒙阴、临沂、苍山、枣庄等地灰岩增多,在泰安一带一般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厚度有所增大,该组总厚度为23~150米。

在张夏馒头山剖面如下:6层:灰色鲕状灰岩,厚0 .3m。

5层:灰色石灰岩,厚0.2m。

4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0. 8m。

3层:紫灰色易碎页岩,厚3m。

2层:紫灰色云母质页岩夹石灰岩结核,厚4m。

1层:暗紫色云母页岩,底部产鲕状石灰岩,产化石丰富,厚29m。

2.中寒武统中寒武统包括徐庄组、张夏组。

(1)徐庄组:岩性主要为暗紫色、黄绿色云母质页岩、交错层砂岩夹薄层灰岩、泥质灰岩及灰岩透镜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