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贵州最大知识点

贵州最大知识点

贵州最大知识点贵州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作为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贵州拥有众多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成为了旅游者们的热门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贵州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贵州的地理特点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西南接云南,西北和四川相连。

贵州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区域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贵州的最高峰是贵州雨崩山,海拔为2900多米。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黔东南苗岭山脉、黔西南大山、黔北喀斯特高原等。

二、贵州的气候条件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贵州的气候条件多样。

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贵州的夏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寒冷。

贵州年平均降雨量较高,有“雨城”之称,也造就了贵州的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贵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之一。

喀斯特地貌是指由石灰岩等溶蚀性岩石经过地表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喀斯特山、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洞穴等。

贵州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是黄果树瀑布和荔波小七孔。

四、贵州的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这里居住着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

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语言和服饰。

贵州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学习和探索。

五、贵州的特色美食贵州的特色美食也是值得一提的知识点之一。

贵州菜以酸辣为特色,口味独特。

著名的贵州菜包括酸汤鱼、酸辣土豆丝、毛肚火锅等。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酸汤鱼丸、黔江猪脚饭等,都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六、贵州的旅游资源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除了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外,贵州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贵阳市的青岩古镇、遵义市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黔东南的凤凰古城等。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贵州省简称“”或“贵”,地处,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南邻,西毗,北连和,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二、地形地貌贵州地貌属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米;最低处为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米;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气候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16℃,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以下;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10℃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变化明显,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但雨日多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日照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不足25~30%,不利于喜光作物的生长;四、水文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全省水力资源丰富;五、土壤贵州土壤面积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地带性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六、生物贵州生物种类繁多;全省维管束植物共有6255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全省有70余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红豆杉等1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秃杉、连香树等5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云豹、豹、蟒等17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穿山甲、小灵猫等83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七、植被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地表组成物质及土壤类型复杂,因而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较多;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灌草丛、沼泽植被及水生植被5类;针叶林是贵州现存植被中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植被类型,以杉木林、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柏木林等为主;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植物等为主构成,常绿阔叶林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多种森林植被破坏后发育形成的灌丛及灌草丛分布最为普遍;。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及其自然风光概况本篇文章主要绍贵州的自然地理及自然风光,让人们知道贵州是一个有着极其强大的发展空间。

贵州应该是世界瞩目的省,因为贵州在以下几点是得天独厚的:一是贵州天然的地貌环境可以使贵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喀斯特王国。

二是贵州有着宜人的环境,它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可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三是贵州的地貌、环境、气候造就了贵州这个原生态的王国,其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原始性都有着无以估算的价值,其中不乏有还未发现的珍惜物种,还有就是它保持的原始性也是贵州的绝色之处。

五是贵州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为贵州旅游发展提供的很好的发展平台,让贵州更具有魅力。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 °36 ' 109 °5 '、北纬24 °7'乞9 °3 '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1、地形地貌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

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

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2、气候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 C〜16 C,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 C,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 C以下。

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

10 C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C。

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

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变化明显,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关于贵州的地理知识点高三

关于贵州的地理知识点高三

关于贵州的地理知识点高三贵州地理知识点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该地区地理上的特点使得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以下是关于贵州地理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1. 地理位置: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37'至29°13',东经103°36'至109°35'之间。

它与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份相邻。

2. 地势和地貌:贵州的地势起伏,山地居多。

境内的地形主要由丘陵、山地、高原以及部分盆地组成。

东部地势较平缓,西部则是高山地带,境内最高峰为贵州恩施市的九岭头,海拔高达2160米。

3. 气候: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相对较短而凉爽,冬季相对较长而较温暖。

由于地形的影响,贵州的气温和降雨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4. 水系:贵州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贵州内江河,全长约近900公里。

此外,还有中江、沙河、红水河等众多的河流贯穿省境。

湖泊方面以贵阳市龙洞湖和遵义市红花湖最为著名。

5. 自然资源:贵州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

境内发现了大量的铅、锌、铜、银、锰、磷等矿藏。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

6. 自然景观:贵州的自然景观独特而美丽,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例如,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著名的大瀑布之一,气势宏伟,犹如黄蜂群飞。

贵州还有赤水河风景区、荔波小七孔、张家界天门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7. 人文地理:贵州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地理特色的地区。

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以上是关于贵州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贵州的独特地理条件为其自然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也为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地理奇观提供了机会。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地貌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

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以下是关于贵州省综合基础知识的介绍:
地理位置: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临湖南、湖北,南接广西,西邻云南,北与四川相邻。

其地处中国西南丘陵起伏、山地高耸的边缘地带。

贵州东起106°20´,西到109°35´,南起24°37´,北到29°13´,省域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地形地貌:贵州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地貌。

其地势形态一般西北高,东南低。

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地貌类型丰富,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典型的喀斯特环境。

气候特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贵州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气候湿润酷热,冬季干燥温和。

贵州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贵州省是一个资源富集的省份,主要矿产资源有锰矿、铅锌矿、煤炭、硫铁矿、金、银、铜、稀有金属等。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库,有湖泊800多个,河流1200余条。

人种和语言: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居住着汉
族、苗族、侗族、布依族、黔东南苗族等56个民族。

因此,贵州省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总的来说,贵州省综合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种和语言等方面。

这片美丽的土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贵州ppt课件

贵州ppt课件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9 23.6 20.6 16.3 11.8 7.4
降水量(mm) 177.0 126.8 100.1 97.5 47.4 18.1
探究活动
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 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这些反映了贵州 省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是说明你的理解。
学习目标: 1、贵州省的地形、气候特点如何?河流和矿 产资源有哪些? 2、贵州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3、贵州省环境保护有哪些有效措施? 4、贵州省有哪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导游的介绍: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邻省有四川、重庆、湖南、 广西、云南。
(1)生态移民。可以普遍推广。
⑴ 贵州省有哪些优势资源?
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
⑵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句话反映了哪两 种资源的不足?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1、建设水利基础设施 乌江渡水电站
2、建设煤电基地: 六盘水煤田
3、大力发展旅游业: 黄织遵赤果义金水会树洞竹议瀑海布旧址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 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 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 “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 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 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 分组讨论这种农业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意 义。
1、地形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势西高东低 2、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3、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 4、主要矿产: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南地区。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贵州省地理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特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

其地形主要由南北向的山脉和东西向的河谷构成。

比较著名的山脉有贵州东部的黔东南岳池山脉和贵州西部的贵州西北山脉。

同时,贵州省还有众多的河流,如乌江、沱江等,这些河流为贵州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2. 气候特点贵州省气候多样,受地势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

北部偏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偏热带季风气候。

贵州的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则干燥少雨。

由于地势高,贵州的山区气温较低,而盆地和河谷地带的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农业和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自然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一大特点。

贵州的煤炭储量丰富,尤其是贵州北部的大余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之一。

此外,贵州还有大量的金、铅、锌、铝、锰等矿产资源。

除了矿产资源,贵州省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

4. 地理区划贵州省按照地理特点划分为东、西部两部分。

其中,贵州的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

这些地区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贵州的西部则是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区。

这些地区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贵阳市还是贵州省的省会。

5. 旅游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等。

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肇兴黄果树瀑布、惠水乾坤洞等。

这些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经济特点贵州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以种植业为主要农业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茶等作物。

贵州的畜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养殖猪、牛、羊等家禽家畜。

此外,贵州还有一定的工业产业,主要以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主,同时,贵州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二、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

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

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三、气候
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16℃,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以下。

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

10℃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

因地形和纬度等因
素的影响,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变化明显,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但雨日多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日照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不足25~30%,不利于喜光作物的生长。

四、水文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全省水力资源丰富。

五、土壤
贵州土壤面积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地带性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

六、生物
贵州生物种类繁多。

全省维管束植物共有6255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

全省有70余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红豆杉等1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秃杉、连香树等5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云豹、豹、蟒等17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穿山甲、小灵猫等83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七、植被
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地表组成物质及土壤类型复杂,因而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较多。

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灌草丛、沼泽植被及水生植被5类。

针叶林是贵州现存植被中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植被类型,以杉木林、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柏木林等为主;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植物等为主构成,常绿阔叶林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

多种森林植被破坏后发育形成的灌丛及灌草丛分布最为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