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l 一 L _豫 ¨ _ p
◇ 河南邓 州 黄 垠 昌
考 点 1 世 界 的 本 原 是 物 质 的
原 理 内容 : 证 唯 物 主义 认 为 , 个 世 界 是 不 依 赖 于 人 的 意 识 而 客 观 存 在 辩 整
的物 质世界 , 界的本质是 物质 的。 世
实事求是 , 使主观 符合客观 , 反对从 主观 m发 。 热 点点 拨 :0 9年 8月 2 20 7日, 全 国人 大常委 会 关 于积 极应 对 气候 变化 《
的 决 议 》 出 , 须 按 照 党 的 十 七 大 提 出 的要 求 , 定 不 移 地 走 可持 续 发 展 道 指 必 坚 路 , 我 国基 本 国情 和 发 展 的 阶段 性 特 征 出发 , 取 有 力 的政 策措 施 , 极 应 从 采 积
识 的能 动作用 。 从辩 证法 角 度看 , 国务 院提 出 的四项 原 则 和措施 又 体 现 了抓
主 要 矛 盾 、 盾 的 普 遍 性 与 特 殊 性 的辩 证 关 系 原 理 。 矛 练 习巩 固 : . 0 年 6 5日 , 界 环 境 日纪 念 活 动 在 墨 西 哥 举 行 。 境 日 22 9 0 月 世 环 以“ 球 需要 你 : 地 团结 起 来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 主 题 。 环 境 日 旨在 倡 导 全 社 会 积 为
严 重 , 以 国 家 设 立 “ 灾 减 灾 日” 义 重 大。 所 防 意
国家设 立 “ 防灾 减灾 日” 对我们 的哲 学启示 是 : 正确 处理 人与 自然 的关 ①
系 。 承 认 自然 的 客 观 性 , 待 自然 、 护 自然 , 会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 人 们 要 善 保 学 ② 在 改 造 自然 、 用 自然 时 , 要 充 分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要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 利 既 更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个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实际运用: 提示:把握例词: (1)只要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或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包含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如果有普遍都适用或都要坚持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也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主(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0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02
考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03
矛盾的含义
04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05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06
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矛盾,也不能任意取消矛盾。矛盾具有客观性。

辩证唯物论复习课件

辩证唯物论复习课件

自然界是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客观的 方法论 物质 物 决定 人类社会 质 意识 是客观的 一切从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与 意识是 实际出 坚持唯物论 意 客观在 发 反对唯心论 识 人脑中 的 的反映 辩 证 能动地认识世界 关 意识 重视精 树立正确 (反映) 系 的 意识克服 神 方法 能动地改造世界 力量 意识错误 能动 论 (反作用, 作用 正确与错误)
辩证唯物论复习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 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 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原理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应用范围】:环保、治污 „„ 说明在改造自然 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反对错误观点]: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界的 过程中不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而盲目的认识和改造 的行为。
• 【原理内容】: • (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反映。 • (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 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 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方法论】: • (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 观达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 ( 2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 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 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 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 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 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 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 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 SARS 、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 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考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热点点拨: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所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意义重大。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练习巩固:1,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如期而至。

千百年来人类的祖先对日全食有着种种说法:中国人认为,太阳被天狗吃了;越南人认为,吞掉太阳的是青蛙;阿根廷人认为。

太阳被凶狠的美洲虎吃了……无论是天狗吃日、青蛙吞日还是美洲虎吃日,都不可能改变日全食的发生原理,这是因为( ) A人类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D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热点点拨:2009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结前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分析当前疫情特点和态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

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分析

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分析

2014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由环保 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探索环保 新道路—六· 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在北京举 行,国务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 态文明,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 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建 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9分)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 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 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 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 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 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 ⑴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⑵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⑶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 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 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于人类。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或认为规律可以创 造和消灭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 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误区八: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注意:不能将意识表述成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表述应 该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误区九: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 想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注意: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中却有上帝鬼 神观念,从本质上说,宗教的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 歪曲的反映。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发展观点)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发展观点)

哲学常识《唯物辩证法》专题复习练习(发展观点)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现代科技瞬息万变,企业切不可以以僵化、静止的观点来对待产品质量,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

”上述论断说明()。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说:“纵逼真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齐白石也曾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内因和外因是不可分割的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D.只有继承才能发展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C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6、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成熟。

“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④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增长的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真理的原理理论(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易错点整理
• • • • 1.物质是运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3.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4.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 消灭规律 5.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6.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7.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意识是人脑主观 自生的。 8.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9.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10.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1.起源: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人脑特有的机能
内容(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作用(能动作用)
• 意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目的计划性、自觉 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 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b.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
• 一、考点知识呈现
1.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区别与根本属性)
• 物质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是 运动的承担者。(两种错误倾向) 5.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两 种错误倾向)
二、重点原理的归纳、总结
•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 •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 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 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②方法论: • a.要求我们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规律办事。 • b.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 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 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迫切要求。 •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先进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遵循文化发展 的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1.含义:(注意与规则、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区分) 2.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 规律Βιβλιοθήκη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 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方法论: a.要求我们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规律办事。 b.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 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 • •
• • •
四、反馈矫正
• 《赢在小高考》P52 ---P53 8、11、14、 16、18 • P55 9、10、15、16
五、迁移创新
• 材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共十七 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以先进思想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全体党员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