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技术最新发展情况
单片机芯片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二)2024

单片机芯片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二)引言概述:单片机芯片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单片机芯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正文:一、研究现状1. 传统单片机芯片的发展历程a. 单片机的起源和发展b. 第一代到第四代单片机芯片的技术特点c. 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及市场规模2. 单片机芯片的国内研究现状a. 国内单片机芯片厂商的发展情况b. 国内在单片机芯片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成果c. 国内与国际间的技术差距及挑战3. 单片机芯片的国外研究现状a. 国外单片机芯片技术的领先地位b. 国外厂商的主导地位和市场份额c. 国外在单片机芯片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4. 单片机芯片研究的热点领域a. 高性能单片机芯片的研究与开发b. 低功耗与节能技术的应用c. 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改进d. 多核心单片机芯片的研究与应用e. 具有新型功能特性的单片机芯片研究二、发展趋势1. 单片机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a. 集成度的不断提高b. 多功能和多用途的单片机芯片的发展c. 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2. 单片机芯片应用领域的拓展a.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单片机芯片应用b.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c. 医疗和健康监测领域的单片机芯片应用d. 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3. 国内外合作与竞争格局的变化a. 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的合作与竞争情况b. 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加强c. 国内单片机芯片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劣势4. 单片机芯片发展的挑战与机遇a. 技术突破的风险与机遇b.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压力c. 法规政策对单片机芯片发展的影响5. 单片机芯片研究的前景与展望a. 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b. 单片机芯片市场的发展前景c. 国内外研究合作与创新的推动总结:本文通过探讨单片机芯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展望了单片机芯片的发展前景。
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一)

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一)引言:单片机技术是一种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微处理器芯片。
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同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本文将对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文:一、市场需求推动下的单片机技术应用1.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单片机应用2.电子消费品中的单片机应用3.工业自动化中的单片机应用4.医疗器械中的单片机应用5.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单片机应用二、单片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功耗优化与低功耗技术2.高性能处理器及多核技术3.集成度与功能扩展4.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5.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改进三、单片机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1.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度需求2.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技术适应性3.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4.通信与互联网安全问题5.技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问题四、单片机技术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的结合2.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3.更高处理能力与更低功耗的平衡4.可编程单片机的应用与发展5.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加强五、总结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单片机技术在智能家居、电子消费品、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发展过程中,单片机技术不断研究创新,注重功耗优化、高性能处理器、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然而,也面临着小型化和高集成度、多样化应用场景、系统稳定性、通信与互联网安全、技术人才培养等挑战。
未来,单片机技术有望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更高的处理能力与更低的功耗,同时加强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单片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二)2024

单片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单片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电路,具有高度集成度、功能强大、成本低廉等特点,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单片机应用领域的拓展、技术研究的重点、制造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的总结。
正文内容:1. 单片机应用领域的拓展- 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在工厂自动化、智能仓储、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电子化技术的提升,推动了单片机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 智能家居领域:单片机的智能化特性使其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控制模块。
- 医疗设备领域:单片机在医疗仪器、健康监测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
- 农业领域:单片机在农业自动化、远程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2. 技术研究的重点- 低功耗技术:为了提高电池寿命以及降低能耗,单片机研究着重于低功耗技术的开发。
- 高性能处理器:单片机厂商致力于提供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计算能力。
- 通信能力的提升:单片机的通信能力越来越重要,包括无线通信、蓝牙、以太网等。
3. 制造业发展趋势- 高度集成度:单片机制造商将继续提高集成度,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 自动化生产: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单片机在制造业中扮演的角色将更为重要。
- 绿色环保:单片机制造商将注重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4. 市场竞争形势- 国内市场:国内单片机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争夺市场份额。
- 国际市场:国外厂商在技术、研发和品牌方面具有优势,但国内厂商正在迎头赶上。
5. 发展趋势的总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单片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面向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将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构建智能化、互联互通的系统。
- 强调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单片机制造商将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多样化应用场景:单片机将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满足各行各业对控制和计算的需求。
单片机技术最新发展情况

单片机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单片机的最新技术进步,包括数字单片机的工艺及技术,模糊单片机的工艺及技术,单片机的可靠性技术,以及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发展数字单片机的技术进步反映在内部结构、功率消耗、外部电压等级以及制造工艺上。
在这几方面,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数字单片机的水平。
在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说明单片机的技术进步状况。
1、内部结构的进步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
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
例如,Infineon公司的C505C,C515C,C167CR,C167CS-32FM,81C90;Motorola 公司的68HC08AZ系列等。
特别是在单片机C167CS-32FM中,内部还含有2个CAN。
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
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
为了能在变频控制中方便使用单片机,形成最具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有的单片机内部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850系列、MB89860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MR16、MR24等。
在这些单片机中,脉宽调制电路有6个通道输出,可产生三相脉宽调制交流电压,并内部含死区控制等功能。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nCore)结构。
这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onachip)概念上的结构。
这种单片机由三个核组成:一个是微控制器和DSP核,一个是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核,最后一个是外围专用集成电路(ASIC)。
这种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把DSP和微控制器同时做在一个片上。
虽然从结构定义上讲,DSP是单片机的一种类型,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高速计算和特殊处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上面。
2024年单片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单片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应用广泛且发展迅猛。
本文将探讨当前单片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技术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的兴起以及生活智能化的需求增加,单片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单片机市场规模达到xx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xxx亿美元。
应用领域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
消费电子是当前单片机市场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其中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
汽车行业对单片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主要用于车载娱乐系统、发动机控制、安全驾驶辅助等。
工业自动化方面,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等。
通信设备领域,单片机在移动通信基站、网络设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技术趋势在技术方面,单片机市场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低功耗: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对单片机功耗的要求越来越低。
厂商们在设计单片机时,注重降低功耗,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
2.高性能: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对单片机的性能要求也在提高。
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产品在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3.互联互通:单片机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使得设备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等功能。
4.安全性: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设备的安全性也变得尤为重要。
厂商们在单片机设计中加入安全机制,保护设备免受恶意攻击。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单片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恩智浦半导体等。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出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结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增加,单片机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大、应用领域广泛、技术趋势多样的特点。
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
作为实现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桥梁,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情况。
一、现状分析1. 传统串口接口串口是一种最基础的接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与电脑、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
串口接口技术内置于单片机芯片中,通过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模块实现。
它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
然而,由于串口接口速度较慢,不适合高速数据传输,故随着技术的发展,串口接口正在逐渐被取代。
2. USB接口技术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标准,具有带宽大、插拔方便等特点,在单片机接口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USB接口已成为电脑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主要接口之一,并且逐渐应用到嵌入式领域,如智能手机、家电等。
在单片机应用中,通过添加USB芯片,实现单片机与USB外设的通信。
USB接口技术明显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成为单片机接口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3. 以太网接口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太网作为一种高速、标准化的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领域。
以太网接口技术可以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单片机与云端或其他设备的通信,为大规模数据传输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太网接口技术具有高带宽、远距离传输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单片机应用中开始使用以太网接口。
4. 无线接口技术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无线接口技术逐渐成为单片机接口技术的新热点。
蓝牙、Wi-Fi、RFID等无线技术的应用,使得单片机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外部设备通信,实现更灵活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无线接口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善智能化设备的交互体验,为单片机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二、趋势展望1. 高速、多功能接口随着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未来的单片机接口技术将朝着高速、多功能方向发展。
单片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一)2024

单片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一)引言概述:单片机(Microcontroller)作为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单片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从不同角度对其技术、市场和应用进行分析。
正文内容:一、技术发展现状1. 单片机体积和性能的持续增强- 技术进步使得单片机尺寸不断减小,从而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 新一代单片机的性能提升,包括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和功耗等方面。
2. 高级集成度的单片机逐渐盛行- 现代单片机越来越多地采用SoC(System-on-Chip)设计,集成了更多的外围功能。
- 高级集成度的单片机在成本、功耗以及设计复杂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单片机架构的多样化- ARM架构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 在国内市场,针对特定应用领域而设计的单片机架构逐渐受到关注。
4. 单片机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提高- 随着物联网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单片机系统的实时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 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引入使得单片机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时序控制。
5. 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 先进制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单片机晶体管尺寸更小、功耗更低。
- 新材料的研发和采用,提高了芯片在高温、高噪声环境下的可靠性。
二、市场现状分析1. 单片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单片机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对单片机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单片机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国内外单片机厂商纷纷推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 面向不同市场细分领域的专业单片机供应商相继兴起,使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3. 绿色节能需求促进了单片机市场的发展- 各国政府对于绿色节能的推动,促使电子设备制造商广泛采用单片机,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单片机的低功耗特性以及在节能控制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二)2024

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二)引言概述: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当前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这些大点包括: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以及军事装备领域的应用。
一、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在物联网领域,单片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单片机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能够实现车辆之间和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的信息互联,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单片机技术在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领域的应用也十分普遍,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在生产线自动化方面,单片机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在工业安全控制方面,单片机技术能够实现对危险设备的监控和报警,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它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等,提高家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此外,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实时监测,可以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
四、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例如,单片机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医疗器械的精度和效果。
此外,通过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诊断。
五、军事装备领域的应用在军事装备领域,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单片机技术可以应用于导弹控制系统、通信设备、雷达等军事装备中,提高装备的准确性和效能。
此外,通过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军事装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军事作战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其在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器械和军事装备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单片机的最新技术进步,包括数字单片机的工艺及技术,模糊单片机的工艺及技术,单片机的可靠性技术,以及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发展数字单片机的技术进步反映在内部结构、功率消耗、外部电压等级以及制造工艺上。
在这几方面,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数字单片机的水平。
在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说明单片机的技术进步状况。
1、内部结构的进步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
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
例如,Infineon公司的C505C,C515C,C167CR,C167CS-32FM,81C90;Motorola 公司的68HC08AZ系列等。
特别是在单片机C167CS-32FM中,内部还含有2个CAN。
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
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
为了能在变频控制中方便使用单片机,形成最具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有的单片机内部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850系列、MB89860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MR16、MR24等。
在这些单片机中,脉宽调制电路有6个通道输出,可产生三相脉宽调制交流电压,并内部含死区控制等功能。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nCore)结构。
这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onachip)概念上的结构。
这种单片机由三个核组成:一个是微控制器和DSP核,一个是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核,最后一个是外围专用集成电路(ASIC)。
这种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把DSP和微控制器同时做在一个片上。
虽然从结构定义上讲,DSP是单片机的一种类型,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高速计算和特殊处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上面。
把它和传统单片机结合集成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功能。
这是目前单片机最大的进步之一。
这种单片机最典型的有Infineon公司的TC10GP;Hitachi公司的SH7410,SH7612等。
这些单片机都是高档单片机,MCU都是32位的,而DSP采用16或32位结构,工作频率一般在60MHz以上。
2、功耗、封装及电源电压的进步现在新的单片机的功耗越来越小,特别是很多单片机都设置了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包括等待,暂停,睡眠,空闲,节电等工作方式。
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P87LPC762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空闲时,其功耗为1.5mA,而在节电方式中,其功耗只有0.5mA。
而在功耗上最令人惊叹的是TI公司的单片机MSP430系列,它是一个16位的系列,有超低功耗工作方式。
它的低功耗方式有LPM1、LPM3、LPM4三种。
当电源为3V时,如果工作于LMP1方式,即使外围电路处于活动,由于CPU不活动,振荡器处于1~4MHz,这时功耗只有50μA。
在LPM3时,振荡器处于32kHz,这时功耗只有1.3μA。
在LPM4时,CPU、外围及振荡器32kHz都不活动,则功耗只有0.1μA。
现在单片机的封装水平已大大提高,随着贴片工艺的出现,单片机也大量采用了各种合符贴片工艺的封装方式出现,以大量减少体积。
在这种形势中,Microchip公司推出的8引脚的单片机特别引人注目。
这是PIC12CXXX系列。
它含有0.5~2K程序存储器,25~128字节数据存储器,6个I/O端口以及一个定时器,有的还含4道A/D,完全可以满足一些低档系统的应用。
扩大电源电压范围以及在较低电压下仍然能工作是今天单片机发展的目标之一。
目前,一般单片机都可以在 3.3~5.5V的条件下工作。
而一些厂家,则生产出可以在 2.2~6V 的条件下工作的单片机。
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191-89195,MB89121-125A,MB89130系列等,应该说该公司的F2MC-8L系列单片机绝大多数都满足2.2-6V的工作电压条件。
而TI公司的MSP430X11X系列的工作电压也是低达2.2V的。
3、工艺上的进步现在的单片机基本上采用CMOS技术,但已经大多数采用了0.6μm以上的光刻工艺,有个别的公司,如Motorola公司则已采用0.35μm甚至是0.25μm技术。
这些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单片机的内部密度和可靠性。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的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嵌入式微控制器,原因在于它可以嵌入到任何微型或小型仪器或设备中。
目前,把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连接已是一种趋势。
但是,Internet一向是一种采用肥服务器,瘦用户机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互联上存储及访问大量数据是合适的,但对于控制嵌入式器件就成了“杀鸡用牛刀”了。
要实现嵌入式设备和Internet连接,就需要把传统的Internet理论和嵌入式设备的实践都颠倒过来。
为了使复杂的或简单的嵌入式设备,例如单片机控制的机床、单片机控制的门锁,能切实可行地和Internet连接,就要求专门为嵌入式微控制器设备设计网络服务器,使嵌入式设备可以和Internet相连,并通过标准网络浏览器进行过程控制。
目前,为了把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相连,已有多家公司在进行这方面的较多研究。
这方面较为典型的有emWare公司和TASKING公司。
EmWare公司提出嵌入式系统入网的方案——EMIT技术。
这个技术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emMicro,emGateway和网络浏览器。
其中,emMicro是嵌入设备中的一个只占内存容量1K字节的极小的网络服务器;emGateway作为一个功能较强的用户或服务器,它用于实现对多个嵌入式设备的管理,还有标准的Internet通信接入以及网络浏览器的支持。
网络浏览器使用emObjicts进行显示和嵌入式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果嵌入式设备的资源足够,则emMicro和emGateway可以同时装入嵌入式设备中,实现Internet的直接接入。
否则,将要求emGateway和网络浏览器相互配合。
EmWare的EMIT软件技术使用标准的Internet协议对8位和16位嵌入式设备进行管理,但比传统上的开销小得多。
目前,单片机应用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如何使8位、16位单片机控制的产品,也即嵌入式产品或设备能实现和互联网互连?TASKING公司目前正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途径。
该公司已把emWare的EMIT软件包和有关的软件配套集成,形成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向用户提供开发方便。
嵌入互联网联盟ETI(embedtheInternetConsortium)正在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嵌入式Internet的解决方案。
在不久将会有成果公布。
单片机应用的可靠性技术发展在单片机应用中,可靠性是首要因素为了扩大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提高单片机自身的可靠性是一种有效方法。
近年来,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在单片机设计上采用了各种提高可靠性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表现在如下几点:1、EFT(EllectricalFastTransient)技术EFT技术是一种抗干扰技术,它是指在振荡电路的正弦信号受到外界干扰时,其波形上会迭加各种毛刺信号,如果使用施密特电路对其整形,则毛刺会成为触发信号干扰正常的时钟,在交替使用施密特电路和RC滤波电路时,就可以消除这些毛否则令其作用失效,从而保证系统的时钟信号正常工作。
这样,就提高了单片机工作的可靠性。
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系列单片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2、低噪声布线技术及驱动技术在传统的单片机中,电源及地线是在集成电路外壳的对称引脚上,一般是在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的两对对称点上。
这样,就使电源噪声穿过整块芯片,对单片机的内部电路造成干扰。
现在,很多单片机都把地和电源引脚安排在两条相邻的引脚上。
这样,不仅降低了穿过整个芯片的电流,另外还在印制电路板上容易布置去耦电容,从而降低系统的噪声。
现在为了适应各种应用的需要,很多单片机的输出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Motorola公司的单片机I/O口的灌拉电流可达8mA以上,而Microchip公司的单片机可达25mA。
其它公司:AMD,Fujitsu,NEC,Infineon,Hitachi,Ateml,Tosbiba等基本上可达8~20mA的水平。
这些电流较大的驱动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在工作时带来了各种噪声,为了减少这种影响,现在单片机采用多个小管子并联等效一个大管子的方法,并在每个小管子的输出端串上不同等效阻值的电阻,以降低di/dt,这也就是所谓“跳变沿软化技术”,从而消除大电流瞬变时产生的噪声。
3、采用低频时钟高频外时钟是噪声源之一,不仅能对单片机应用系统产生干扰,还会对外界电路产生干扰,令电磁兼容性不能满足要求。
对于要求可靠性较高的系统,低频外时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噪声。
在一些单片机中采用内部琐相环技术,则在外部时钟较低时,也能产生较高的内部总线速度,从而保证了速度又降低了噪声。
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系列及其16/32位单片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以提高可靠性结束语单片机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表现出几大趋势:* 可靠性及应用越来越水平高和互联网连接已是一种明显的走向。
* 所集成的部件越来越多;NS(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单片机已把语音、图象部件也集成到单片机中,也就是说,单片机的意义只是在于单片集成电路,而不在于其功能了;如果从功能上讲它可以讲是万用机。
原因是其内部已集成上各种应用电路。
* 功耗越来越低。
* 和模拟电路结合越来越多。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及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单片机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进步,最终人们可能发现:单片机与微机系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难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