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合集下载

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图文详解)

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图文详解)

少林内劲上乘功法一指禅(图文详解)
“内劲一指禅”功法,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

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祟的上乘功法。

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功,而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的独特门户。

“内劲一指掸”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

训练中虽不强调入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

它能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

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禅”,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

“—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扳动和按动的锻炼。

十指和十趾,分别为人体十二正经的起点或末端,手指的扳动和脚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劲”,调节释放“内劲”,而且还简便易学,可以缩短练功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介绍

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介绍

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介绍少林内劲一指掸”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

训练中虽不强调入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

它能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介绍。

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概述“内劲站桩功”功法,是“内劲一指禅”普及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独具特色的“内劲一指禅”功法,结合中华武术内家拳的内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而形成的动静相济,不要意守,无需入静,以气带力,气感快、足,没有偏差等特点,使初学者易于接受,从而受到了气功界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一、热身法“热身法”是本功法练功前的一套准备动作,可以使站桩事半功倍。

热身法有了热能的产生,才能有热能场推动自身场效应。

每个人练功都存在着一种身体潜在的物质能量。

所以练功的时候就要有规律、有顺序地进行,才能体现出爆发力,才能有外气内收、内气外放,就能够对他人导引治病。

有人说:“我不做热身法,直接站桩行不行?”在教功实践当中,这么多年总结经验。

热身法对于祛病,对于治疗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才能使马步站桩产生强大的爆发力,才能储藏内力,推动气血的运行,起到治病、调理气血、按摩脏腑的作用。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热身法,否则会耽误了功力的上涨,影响对脏腑经络的疏通。

1.摇膀子——摇丹田[2]2.摩肩——摩丹田3.猫洗脸——转丹田4.鹰爪恨天无环——压丹田5.野马奔槽——提丹田6.扁担——拉丹田7.搓草绳——搓丹田8.乌牛摆头——曲丹田9.磨豆腐——磨丹田少林内劲一指掸的普及功法二、马步站桩功马步站桩功,是本功法的基础——筑基功。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

它们遍布全身,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功能体系,使肌体内外上下统一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内劲一指禅”功法介绍(蔡秋白阙巧根)

“内劲一指禅”功法介绍(蔡秋白阙巧根)

“内劲一指禅”功法介绍(蔡秋白阙巧根)内劲一指禅”功法介绍蔡秋白阙巧根编者按:作者是气功名家阙阿水的门人,阙阿水师傅是福建“少林寺”单线秘传内劲一指禅功法的传人。

他在世时,曾为我国的气功研究作出了贡献。

由于内劲一指禅功法保密甚严,无文字记栽,不如其他功法流传广泛,有些精微的地方又很难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

但作者抱着“和盘托出”的态度,决心介绍给读者,这是很可贵的。

使得广大读者能够了解到内劲一指禅功法的全貌,从中了解其精髓,以收却病、健身、并能发功为他人解除病痛之效。

内劲一指掸功法属佛家——“禅宗”的独门练功术。

由于其功法繁多,训练方法奇特,与众不同,不仅包括“静功”与“动功”中的“坐、站、卧”的功法,而且,还有“竞技”功法与“技击”功法。

同时,又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气功诊病、治病、接骨等医疗方法。

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相传,全靠师徒问的口述心授,对外人秘而不宣,因此它是没有任何文学记载的独特功法。

笔者自幼从师阙阿水老师,学其功法数十载,因其功法奇特繁多,仅“站桩”功就有数百种式样,因此笔者无法一一例举。

现仅举其站桩功中,简便易学,基础扎实,收益甚大的马步站桩功式与龙形站桩功式二个典型的强健内脏壮益肢体、延年益寿的架式如下:练功前注意事项:1、在练功前,首先要将体内的大、小便排清。

2、在练功前,切忌饿肚,也不能饱食,宜稍进一些食。

有条件的喝杯豆浆、牛奶、可可等饮料。

3、在练功前,如有情绪极为不佳的状况决不能练功。

宁可停练一天,待情绪恢复后再练。

4、如在室内练功的话,将窗打开,保持室内的空气畅通。

在室外练功,尽可能找有花草树木、有流水的地方。

5、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与决心,每次练功时间切不可少于半小时,如没有这最小的时间限度,那么就不要练。

在练功时,另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即是架式和姿势正确(调身)的重要作用。

患有慢性病的人,一般常见姿势是前倾,呈驼背状,胸部受压,脊椎骨前屈,肩部上扬,这类人几乎都是肛门无力,腰部也不坚挺。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少林内劲一指禅何谓“养”练养结合是本功法练功基本原则组成部分,练养不可分割,而是相辅相成的。

光练不养,不能巩固练的成果,光养不练,而无有可养。

练是为养提供物质条件,养又为练提供保证。

所以,养必练,练也要养,两者不可偏废。

怎样养?养的着眼点是精气神,气功称之为三宝、三奇,是人体生长的能源,生命的根本。

所以,一是养精,包括血、津、液三个方面,这是构成人体的基础,是营养身体、使之成长的物质。

通过练功以滋生补充,保证体内精的相对稳定,在养中“益精保精”、“保精练液”。

同时,要慎房事,节性欲,以防精泻。

二是养气,这指的是元气和宗气,合二为—为“真气”。

真气运行升降,出入于肺腑、经络中,分布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之间,气聚则形成。

“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我们要在练功中练气,在养生中保气,最根本的要防气散,“气散则形亡”。

在练功中要改变性格,进行“禅修”,止息杂念,修心养性,涵养道德。

三是养神,神是物质细微精深的结构和脑的生理活动,人体居首要位置。

一为心神,藏于心。

二为脑神,藏于脑。

脑神是元首,统帅五脏之神(即心神、肝魂、肺魂、脾意、肾志)。

养神历来被气功家列为首要问题,“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所以要控制和调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以防七情过急或失禁,保持“神清意志,淡泊宁静”。

练功中重视“禅修”。

禅修:练功中进行思维训练,做到静虑,心的清静功德,“止息杂念”,“修心养性”。

所以“禅”不只是功法名称,同时是修炼方法和修炼内容。

通过禅的修炼,使修行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保持生理和心理的逐步平衡,强身,以逐步实现“禅定”,即外离相曰禅,内不乱心为“定”。

结论:外离诸相,则外不忧,一心安稳为定,“无我”、“忘念”解决好做人的根本问题。

怎样进入“禅修”,松、静、呼吸、意念四个方面。

禅修就是使人做一个正大光明磊落的人。

凡是不好说的话就坚决不说。

凡是不可做的事就坚决不做。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简介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简介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简介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概述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介绍内劲一指掸”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

训练中虽不强调入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

它能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

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禅”,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

“—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扳动和按动的锻炼。

十指和十趾,分别为人体十二正经的起点或末端,手指的扳动和脚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劲”,调节释放“内劲”,而且还简便易学,可以缩短练功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的十八代传人——阙阿水先师是江苏省苏州人。

他家境贫寒,七岁就被送入寺门当苦行僧。

他随福建少林寺武僧杜顺彪法师习武,学得“内劲一指禅”绝技真功。

那时,佛门戒律森严,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全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和心记,所以懂得此功法的人很少。

解放后,他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于是开门纳徒授教,将长期埋没的国宝——“内劲一指禅”功法公诸于世,造福人民,从而受到党和人民的赞誉。

1982年,阙阿水先生逝世后,为了继承师志,弘扬这一造福人类的优秀功法,王瑞亭将其整理成文字,供传功教学使用。

从1993年王瑞亭公开声明“版权归社会,翻印不究”以后,国内外已有32种版本问世包括日、英、朝文版。

近年来,王瑞亭及其弟子王泽俊等人,创办多个功法免费教学平台,如QQ平台王瑞亭少林内劲一指禅,视频教室51VV等,并不断对功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教材还在不断完善之中。

少林内劲一指禅专业说明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是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

少林武学6

少林武学6
2.双手合十
动作两手心合掌成拜佛势,两腿同上式。功用主要用于养气、练气。几分钟后下面一手的掌心可有明显的气感或感觉有股气从肘向下面手“劳宫穴”压进,上面手指的指尖亦有麻胀感,久练可疏通经脉,打开“劳宫穴”,不谨可以养气健身,而且可以“内气外放”。
八、一字桩(顶天立地桩)
该功是难度较大的站桩功,但功力也是较强的。动作:两腿或大马步下蹲,两脚尖朝向左右方向,脚跟平地一条线,右手翻掌掌心朝天托举左手手心“劳宫穴”向下对准大腿“脾关穴”处,两手可以互换,但要求上体保持正直。
4.动功动作科学易懂,从实际需要出发,不追求花架子,不拘一格,练习时表现劲力雄厚,节奏分明,动作严谨,劲力充实;气力结合。潇洒利落,舒展大方,全身每一处都能练到,完整饱满,稳固沉着。本功法动作简单,但是通过前辈无数血汗呕心沥血,长期磨练,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去粗取精,创造出的一套健身术。它根据生命物质运动规律,利用升降开合,阴阳虚实,八卦图及缠丝劲,对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活络关节,培育真气和锻练内劲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二、内气外放临床经验(心得体会)
1.内气外放常用手法。
2.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医案介绍)。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理功法浅谈
1.本功法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人的机体内部各功能系统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运动规律而练功的,符合生命物质运动规律。掌握了这一规律而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内在的潜力——内劲。
九、虚步站桩动作:前后步,左脚伸出,放松、脚尖站地,右脚弯曲下蹲,身体的重量落在后腿上,小腹后收,左手伸前成剑指,右臂微曲。用剑指对准左手的合谷处,距离相隔10公分。主要是练剑指发气。左手右脚练累了,可以换右手左脚。
十、辅助功法(口传心记)

一指禅

一指禅

要求:
动作时注意保持头、颈、脊柱中正,目视前方,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同时转动,但脚不移动,自然呼吸;手上提、下行时动作要协调。
功用:
活动六大关节,故又叫通“六关”(即肩、肘、腕、胯、膝、踝)。它不仅能促进气血流通,对关节痹痛、腰背酸痛有防治作用,还能内练五脏——又叫练“内五行”(即心、肝、脾、肺、肾),即通过腰部及各大关节的转动,各内脏器官也得到有节奏的牵动和按摩,因此,对腹胀气滞、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患尤为有效。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禅”,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扳动和按动的锻炼。十指和十趾,分别为人体十二正经的起点或末端,手指的扳动和脚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劲”,调节释放“内劲”,而且还简便易学,可以缩短练功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要求:
动作时注意保持上身正直,上虚下实。以腰带肩,肩随腰转,手随肩转,收腹提肛,自然呼吸。
功用:
本节动作对内脏有按摩作用。仿生于猫洗脸,可活动带脉,同时对肩周炎、腰扭伤等疾患有防治作用。
虚步站桩的练习,有助于增加下肢的力量,为以后锻炼提高功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作:
以腰为轴,带动右肩向右转动90度,右手掌随势下行似“猫洗脸”状,经左胸腹划弧至右腰际,右肘向后方拉足成三角形,手心向内成护腰状;同时左肩亦随之向前,左手掌心向内、向上划弧至右“太阳”穴处(图6)。
两手象“猫洗脸”似地频频在左右面部成圆形轮番转动20次;换成右前虚步再做20次,后恢复直立。
一、热身法
“热身法”是本功法练功时的一套准备动作。是从“心意六合拳”的精碎中总结出了摇、摩、转、压、提、拉、搓、曲、磨丹田等一套动作,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使之既可作为练习本功法之前的准备动作,又可成为一套独立的体育医疗方法,名为“热身法”或“丹田功”。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本功系福建少林寺阙阿水传授。

其中板指法是核心。

练本功不用入静,不意守,得气快,气感足,且不出偏差,无副作用。

久练者既可内气外放,导引治病,又能自行贯气,疏导气血,提高脏腑功能。

若能坚持练习,对呼吸、消化、循环,运动等系统疾病(诸如肺气肿、胸膜粘连、消化不良、胃病、高血压、肩周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同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在功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每一节功有其特殊的作用,练功者不可疏忽。

一、热身法(一)摇膀子:1.功法:立正,右脚向前迈1步,成右弓步。

左手插腰,拇指向后。

以肩为轴,右臂如车轮旋转,先慢后快,摇膀不少于20周。

然后变左弓步,摇左膀,动作如前。

2.作用,打开气门,活利关节,疏通经络,锻炼心肺,防治肩周炎。

(二)摩肩:1.功法:两腿平行,与肩同宽,屈膝,右肩向前,右臂下垂,掌心向外,置于两膝之间,左手置于后腰,日视前方。

然后提右肩,带起右手如拎水,顺任脉贴身上行至腋下,经板泉穴向后顺督脉下伸,变左肩向前,左手下垂,手心向外置于两膝之间,提左肩(路线同右臂)。

然后右手贴身从胯外侧向前转至两膝之间,接做前动作。

右手上提至极泉穴时,顺势向左转腰,使四肢连续运动,共做20次。

2.作用:通六关(肩、肘、腕、胯、膝、踝),牵动五脏六膀,治疗胃满腹胀,改善血液循环,治疗肩周炎、肩背痛。

二、丹田功(一)转丹田(猫洗脸):1.功法:左脚向前迈半步,届膝,重力落在后腿上,成左虚步站桩。

左手心向里护腰,时向后拉足,右掌贴近左脸太阳穴。

然后向下划,收回,护腰。

变右弓步,换右于贴左脸太阳穴。

左右轮番各做10次。

2.作用:活利关节,转动内脏,活血化瘀,温热身体。

(二)压丹田(鹰爪,恨天无环):1.功法:右脚向前迈半步,右手向上举使右肋尽量拉开,臂伸直,掌心向里。

左手背贴于右肘下,右手屈指变鹰爪,同时吸气。

压丹田是右手用力抓物下拉,如同天有一-环要把天拉下来似的。

右腿蹬直,左脚跟踮起,身体向上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真诚为您服务]
五、动功
动功又称 ;内劲站桩功 ;,它是在马步站桩基础上及马步站桩后进行锻炼的桩势。

它仍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并讲究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从而达到 ;气血并练 ;、 ;劲气并练 ;、 ;表里并练 ;,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

它主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增强双手 ;外气内收 ;、 ;内气外放 ;的功能。

1(双臂揽月
预备姿势:继马步站桩姿势。

动作:双手向胸前慢慢揽拢,中指相对,两臂交错,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互相干行,相距约1O厘米;掌心朝下,手指成阶梯形;右手 ;劳宫 ;穴对准左臂的 ;曲池 ;穴,左手的 ;外劳宫 ;对准右臂的 ;少海 ;穴(图29)。

揽月5分钟后手指松直,随即两臂向两侧同时缓缓拉开,如同大鹏展翅 ; ;谓之 ;拉气 ;(图30);略停1,3秒钟,然后再沿原路复原 ; ;谓之 ;进气 ;。

反复做7次。

要求:不要耸肩缩颈,拇指不得指向胸部。

揽月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拉开后,两臂不伸直,两手的 ;合谷 ;穴相对。

功用:通过 ;劳宫 ;穴作用于 ;曲池 ;和 ;少海 ;两穴,使两臂的经气互相渗透,气血贯通,并调节其平衡。

而通过两手臂的 ;拉气 ;、 ;进气 ;,则可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经脉。

2(抱球
预备姿势:继 ;双臂揽月 ;后。

动作:右手在上平 ;膻中 ;穴,手心朝下;左手在下平 ;神阙 ;穴,翻掌朝上;两手 ;劳宫 ;穴相对成抱球状(图31),距身体约10厘米。

抱球5分钟后,两手同时缓缓地上下拉开,右手拉至平 ;百会 ;穴,左手拉至平 ;会阴 ;穴(图32) ; ;谓之 ;拉气 ;;到位后停1,3秒,再缓缓地合拢 ; ;谓之 ;压气 ;。

停1,3秒钟后再拉……如此反复拉压7遍。

要求:手势同马步站桩时要求,抱球时右手拇指不得指向胸部,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

功用:两手 ;劳宫 ;穴相对在体前成 ;抱球状 ;,通过内外感应以强化中焦之气;当两手在胸腹前上下拉动时,则导引三焦之气贯穿带脉并作用在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关元等穴,调理并强化任脉、冲脉(因其夹行于中脉两侧)和带脉之经气。

久练之可促进 ;心肾相交 ;、 ;水火相济 ;,并可防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内分泌失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十字手
预备姿势:继 ;抱球 ;后,直立,两手在胸前10厘米处交叉成 ;十字手 ;,上缺口平 ;天突 ;穴(图33)。

动作:十趾抓地,收腹提气,腿部发力,推动腰、背、肩、臂、十指朝上成立掌,两臂同时用内劲向前推出,将劲气推运至掌根,推到尽头后放松(图34),将手收回胸前。

十字手推出时吐气,收回时吸气,一推一收为一遍,做7遍。

要求:力发于根,自下而上节节贯通。

前推时填背,收回时坐背。

前推时不要耸肩缩颈,头颈切忌用力,以免血压升高。

功用:两臂用内劲尽量前推时,背部肌肉、韧带亦受到牵拉,脊髓也随之上升,劲气亦由下而上贯通督脉;放松收回时,劲气仍循督脉而回。

这样,一紧一松,久练之则劲气相随,气大力粗,督脉自然通畅。

4(丹凤朝阳
预备姿势:继 ;十字手 ;后,双手成仰掌护腰待发势(图35)。

动作:右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劲自下而上发于脚跟而贯通至掌指,用内
劲向前平推,推到尽头后放松,翻掌向下(图36);向左手方向划弧,在左手上约10厘米处两手 ;劳宫 ;穴相对(图37),停2,3秒钟,然后沿原路返回,至手臂伸直
时再翻掌向上,收回腰际仍成待发势。

右手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共做7遍。

要求:前推时,头颈正直,忌用力,目视前方。

动作要节奏分明,不要 ;拖泥
带水 ;,自然呼吸。

功用:手前推时,劲气由脏腑而出 ;内气外放 ;,经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而达

指;收手时则 ;外气内收 ;,气循原路而回。

练此功气的脉冲量很大,久练之
则气大力粗。

5(仙人指路
预备姿势:与 ;丹凤朝阳 ;预备姿势同(图35)。

动作:两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掌、肘、肩运动,均匀地用内劲向前平推,推到尽头后放松,翻掌向下(图38),蓄劲而收回腰际(图39),再恢复原待发势。

做7遍。

要求:推手时劲气的走向是以脚为根,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臂,臂推手。


手时呼气,收手时吸气。

头颈忌用力,目视前方。

功用:本桩势将全身的劲气运至双手,经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而发、由 ;章门 ;穴而回。

外练之不仅可以增强肩、臂、掌、指的劲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双手 ;内气外放 ;的功能,达到能双手 ;发气 ;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