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报告
第九章 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

(三)外资法中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定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他相关规定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3、《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4、《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相关规定 5、其他与外商投资相关的法律
第四节
(四)服务行业或服务部门法规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服务的分类,国际服务贸 易可以划分为12个部门,涉及面较宽,而且各部门之间存在较 大的差异,因此根本无法依靠一部或几部法律对其加以规范。 因此,在制定《对外贸易法》以及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指导目 录》的同时,也加强了各服务行业及服务部门立法,并同时制 定了相关的行政规定、暂行规定、指导意见、实施条例、实施 细则等,这些对中国各服务行业与各服务部门的投资、经营行 为加以规范。
第四节
二、中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特点和不足 (一)中国服务贸易立法取得较大的进展 (二)中国服务贸易立法呈现明显的立体层次 (三)中国服务贸易立法的不足之处 (1)立法层次过低,保障力不足。 (2)法律体系不完善。 (3)立法冲突,管辖混乱。 (4)立法节
3、城市化进程缓慢 服务业的盈利与否与人口的密集程度呈比例,只有
人口密集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经营的成本最小化。 4、服务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①政府服务观念落后,服务业发展受限;② 服务业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③ 服务业发展财税支持不足。 5、有关服务业法律不健全 6、服务业缺乏国际品牌
第一节
(3)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以传统的旅游、运输、建筑行业为主,
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行业过于集中。
第二节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82
1985
中国2000-2012服务贸易各行业RCA和CA指数分析

1.8
1.6
1.4 1.2 1 0.8 Communications 0.6 0.4 0.2 0 2000 -0.2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Communications
(4)通讯服务业的CA指数在2000-2001年从1.645下降为-0.036, 并且从2001年起一直在处于弱优势和弱劣势间处徘徊。这主要与通 信业国内外市场逐步开放的进程有关联。
2000-2012年我国各行业RCA指数一览表:
YEAR
Total services Transport Travel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Insurance Financial services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Royalties and licence fees Other business services Personal,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 Government services n.i.e.
原因分析:
1.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拿出四 万亿人民币的进行投资计划,其中就包括工业 与建筑方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到 2010年期间,中国在工业与建筑方面的RCA指 数受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影响,有了一个快 速的增长。 2.在2011年之后,由于四万亿政策的逐渐平淡, 还有欧洲方面的债务危机,工业与建筑方面的 RCA指数受到了国外投资环境较差等因素的影 响,从此进入了持续的下降。
Part 2 CA指数分析
2000——2012年CA指数一览表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

第33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5 2012年5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2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蔡诚羡(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论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现实情况,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种较为常用的评价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给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5-0109-04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一)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仍较低且常年逆差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3%,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2008年世界贸易状况以及2009年前景展望报告所示,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200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1%,增幅较上一年下降6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严峻形势,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速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不容忽略的是,我国服务贸易从1999年开始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
从服务贸易逆差的来源构成来看,主要的逆差项目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特许费和咨询等项目。
(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总出口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情况进行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所占份额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总出口比重达到35.2%,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名:***系别:经济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12 Z 国贸学号:108310031***师:**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教务部印制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伴随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服务贸易日渐发展起来,在国际竞争和全球的经济中,服务贸易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日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心。
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越来愈快,服务贸易逐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本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额中仍旧只占据很小的比重。
服务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它的体系依旧不够完善、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开放程度同比较低、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服务贸易的管理制度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缺乏合理的监管。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本国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况,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基本概况主要矛盾发展对策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ncreasingly develope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rade in servi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ecoming the focus of merchandise trad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reflects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economy,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ir trade services are increasingly sooner, trade in servic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ountry's total trade in services in 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still occupy only a very small proportion. Trade in services is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t's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relatively small overall size, openness year low, a seriou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a reasonable regul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overview of theirtrade in services, fo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tself,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and problem-solving.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Basic Overview;The main contradic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世界经济竞争的重心从货物贸易逐步转向了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文范文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文范文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际服务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一:《国际服务贸易》摘要:作为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服务贸易随着世界货物贸易量的增长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GATS的生效实施也给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化提供了机遇。
从有关文献看,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国际服务贸易的原理;(2)服务贸易惯例与不同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政策(3)服务贸易涉及的产业与具体分析。
本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试着解释服务贸易是如何随着经济发展和商品贸易扩张而发展的。
关键词:宏观因素、服务出口、服务增加值、开放市场、对策随着经济服务化程度的深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980-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9%,而商业服务贸易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1%。
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动:1980年,国际商业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2%,200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8.6%。
国际贸易格局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服务贸易,它们竞相抢滩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包括对发展中国家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后者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目前,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如2000年,服务出口总额处于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中国香港地区和比利时-卢森堡,这10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9.3%。
显而易见,能否在服务贸易领域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决定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还相当落后,如果说过去封闭的国内服务市场把我们与国际竞争隔离开来,使我们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落后,那么加入WTO之后,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必将感受到市场拱手让人的切肤之痛。
2000~2012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以及各行业(最终修改)

其他商业服务 电影、音像
服务贸易总出口 百分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China 总服务贸易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服务贸易总进口 百分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China 总服务贸易 运输 旅游 通讯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 电影、音像
100
100
100
100
100
小组成员:钟吉莹、傅誉鸿、许斯加、胡洋、郑金、钟 嘉敏、温春艳、黄晓玲、梁淑冰、吴敏、郑创伟
服务贸易总量
考察一国(或地区)的服务 贸易进出口总额、服务出口 额、服务进口额、在世界的 排位等,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历年的增长率、顺差逆差等。
中国货物与服务贸易总进出口额 百万美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进口 China 出口
China
250688 271325 328012 449208 607131 712261 852769 1034231 1232974 1112856 1523321 1898068 2021204 279561 299409 365396 485030 658306 836888 1061688 1342266 1581810 1329476 1742165 2076422 2251430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一、2010年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1、规模扩大,稳步增长“入世”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佼佼者。
201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以“稳中求进”为目标,以管理、服务和促进为核心,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4715亿美元。
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0.86%,较上年提高约1.1个百分点。
(2)服务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9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进口达到2805亿美元,增长17.8%。
贸易逆差额高达8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创历史新高。
中国服务贸易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
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的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虽然保持了顺差,但顺差额较上年分别减少了27.9%和14.1%。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咨询服务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出口增速分别为18.9%和18%。
(3)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较快,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2012年,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的出口增长迅速,四项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分别较上年增长75%、18.8%、18%和17.5%。
贸易顺差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四项服务贸易的顺差额分别2亿美元、107亿美元、134亿美元和20亿美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100%、28.9%、36.7%和66.7%。
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比虽小,但出口增幅显著。
(4)承接服务外包持续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作用明显。
据商务部统计,1-11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2.5万份,合同金额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万多家,从业人员418万,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284.7万人,占总数的68.1%。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马玉鑫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我国服务业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占到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但仍然不高,本文将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基础、结构特点以及开放度等方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开放度对策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部门,其他新兴部门象金融、通信等这类技术和知识密集的行业,我国的规模还很小,与世界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所以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应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应该让那些和科技有关的的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占更在的比例。
而且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发达地区,这是我国服务贸易在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
2.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不高。
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不高,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如银行、电信等,到现在为止还保持着非常严格的市场准入,有些行业虽然好一些,但对外资不是完全开放。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中国的服务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很低,市场对资源配置无法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就限制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虽然近些年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有了较大的改观。
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如《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海商法》、《广告法》、《保险法》、《律师法》、《建筑法》等,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服务贸易立法仍不够健全,不少领域(如电信、旅游等)还存在很多空白,或和GATS冲突。
在颁布的法律中一些法律法规还比较抽象、在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相对来说立法层次不高、缺乏协调些,这些都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报告——服务贸易分析报告2013-4-15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增长了12%,比货物贸易增速高出近一倍,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因此较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中国服务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不仅没有改变,贸易逆差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较上年增长了62%。
服务贸易“不平衡”状态的加剧,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锐减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世界经济增速的提升,这一“不平衡”趋势有望得到逐步改善。
为了加速平衡中国的服务贸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在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以制造业“走出去”带动外向“商业存在”的发展上做足功课。
一、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入世”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佼佼者。
201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以“稳中求进”为目标,以管理、服务和促进为核心,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4715亿美元。
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0.86%,较上年提高约1.1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9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进口达到2805亿美元,增长17.8%。
贸易逆差额高达8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创历史新高(参见图1)。
中国服务贸易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
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的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虽然保持了顺差,但顺差额较上年分别减少了27.9%和14.1%。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咨询服务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出口增速分别为18.9%和18%。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PMI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跌,很多国家的这一指数跌至50%以下。
因此,对与制造业密切相关服务业——运输和保险的需求必然减少。
在中国运输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背景下,进口高于出口的现象必然继续扩大。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运输和保险的逆差额分别较上年增加了4.5%和3.6%;外国旅游人数的减少和中国出口旅游的不断增长,使中国的旅游服务逆差增长高达115%;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也增长了19.2%。
三是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较快,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2012年,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的出口增长迅速,四项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分别较上年增长75%、18.8%、18%和17.5%。
贸易顺差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四项服务贸易的顺差额分别2亿美元、107亿美元、134亿美元和20亿美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100%、28.9%、36.7%和66.7%。
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比虽小,但出口增幅显著。
四是承接服务外包持续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作用明显。
据商务部统计,1-11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2.5万份,合同金额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万多家,从业人员418万,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284.7万人,占总数的68.1%。
五是“走出去”步伐加快,出口增幅提高。
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012年1-10月,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2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2.9%。
二、“不平衡”的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2002年-2012年的11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0%。
特别是2005年以后的增长速度更快。
2005年和2008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30%,2007年、2009年和2011年的增长率也均超过20%。
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底子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第一,中国的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水平不平衡。
从图3可以看出,2006-2012年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之和)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2012年这一比重为10.54%,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之比在20%左右。
从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水平也较低,估计2012年该比值仅为5%左右,同期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则超过20%。
第二,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发展不平衡。
与中国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相反,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特别是2012年的逆差额高达8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2%。
逆差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和保险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领域,反映了国内经济和货物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国际航运、货运保险、先进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不强。
第三,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平衡。
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我国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
以2011年2012年为例,上述三项服务贸易额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分别为60.7%和62%。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但其占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2011年和2012年上述四项服务贸易额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仅为20.7%和20.8%。
以软件服务为例,近年中国的软件出口增长较快,2009-2011年,软件出口分别增长20.8%、36.5%和29.5%。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以软件即服务(SaaS)为例,北美和西欧所占的比重虽然呈下降的趋势,亚太地区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北美和西欧所占份额依然高达80%左右(参见图5)。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中国服务贸易不平衡状况很明显,特别是贸易逆差很大,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上面提到的服务贸易逆差仅限于BOP(国际收支)统计,即所谓跨境服务贸易统计。
其所记录的仅仅是经常项目下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即跨境服务流动的统计。
然而,按照GATS广义的服务贸易统计原则,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既包括跨境交易,又包括境内交易,即商业存在,也就是境外资企业对境内居民与非居民提供的服务交易。
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额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无准确的数据,但从全球的FDI 流量上可以对“商业存在”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判断。
从全球的情况看,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占比不到一半,到2004年己上升到62.8%。
特别是金融危机,凸显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进一步加速,给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WTO估计,目前,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额大约是跨境提供的1.5倍。
从中国的情况看,近年流入服务领域的FDI增长迅速,流入制造业的FDI减缓。
2011年,进入服务业的FDI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特别是房地产、商业服务成为引资的重要行业。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国金融机构流入中国金融业的FDI将不断增加。
外资企业向中国服务领域的渗透,使其通过“商业存在”在中国实现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中国近年来“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在海外的投资有所增加。
但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因此,与内向FAT相比,中国的外向FAT相距甚远。
据此,我们判断,中国因“商业存在”而出现的服务贸易逆差额会大于跨境服务贸易的产生的逆差额。
三、如何“平衡”中国服务贸易?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全球看,服务贸易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各自国家GDP的10%以上。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服务贸易国的美国,2011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万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79亿美元,同比较上年增长23%。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从2006年的3.6%增长到2011年的5.25%,2012年的世界排名有望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
然而,无法回避的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还处于严重失衡的局面。
中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间存在着明显差距。
中国必须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层次的重要抓手,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我们认为,中国要想改变服务贸易“失衡”状况,实现服务贸易的基本“平衡”,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努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推进器。
相应地,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渐下降,新兴服务业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
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向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转变。
因此,中国要紧跟这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努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针对传统服务贸易比重偏大的特点,中国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缩小传统服务贸易的发展比重,扩大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比重。
国家可以重点扶持服务业中的幼稚产业,待其成熟了便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财富。
比如可以积极地鼓励和刺激金融、保险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要过度地依赖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
因为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是有限的,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而且现代服务业也可以创造比传统服务业大得多的利润和价值。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
尽管现代服务贸易在整体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提高很快。
总之,我们要通过增加新兴服务业的出口,不断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增强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依托制造大国的优势,以制造业“走出去”带动外向“商业存在”的发展。
跨国公司对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控制除了核心部件的生产外,其他控制活动都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高知识密集型活动和高研发投入的研发、设计的生产性服务业都留在了发达国家,而且,原料采购、物流运输、金融保险、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诸多环节,也被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产业价值链掌控,绝大部分也留在了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只有加工、组装、制造等中间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国通过加工贸易的形式加入到这种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长期落后和经济出现“逆服务化”趋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