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doc 7页)

合集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服务贸易是指以服务为主要内容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

在全球化进程中,服务贸易的
重要性不断增加。

为了提升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需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将从我
国服务贸易的现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竞争力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规模不
断扩大,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文化和教育等高技术领域的服
务输出能力明显提升。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首先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在服务业
的发展上具有先发优势,拥有更多的高端服务资源和技术,这使得他们在全球服务市场上
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是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

一些国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
等措施,吸引外资和服务机构进入,提升了其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

再次是人才和教育
水平。

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优质的教育体系,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提高竞争力。

最后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服务贸易更加便捷高效,信息的流动和交流更为广泛。

这对于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竞争力的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
状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显示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这些经济指标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并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政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竞争优势;均衡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向服务业倾斜,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服务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取得很大的发展。

198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55.79亿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为1 142亿美元。

但是,我国服务贸易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服务贸易的结构还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

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一)显示比较优势(RCA)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称RCA)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

它反映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水平。

用公式表示为:RCA=Xij/Xit/Xwj/Xwt 。

在公式中,RCAij表示i国j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ij>0);Xij表示i国j中商品的出口值(Xij>0);Xit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值;Xwj表示世界j 种商品的出口总值;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值。

如果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 由上表可知,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在1997―2005年的10年间其RCA指数都处于0.8以下,这表明我国的服务竞争力弱,且有下降的趋势。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表示已过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TC=(Xit-Mit)/(Xit+Mit)。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
力生产要素禀赋现状

劳动 力资 源丰 富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以典型的劳动力 资源丰富,但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稀缺 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在服务 贸易发展所需的基本要素上还是具有优势。 因为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 支持,人力资源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必要要 素,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我国, 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还比较稀缺。据统 计,2006年我一国25-64岁人口中高中以 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7.99%,大学以上文 化程度者的比重仅为8.13%,两者分别相 当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37%和34%, 相当于美国的27%和36%,这在一定程度 上也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源层次偏低,与发 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4建 立和 谐均 衡的 世界 经济 新秩 序
在当今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世界上,更为 均衡的经济秩序,将使所有的国家受益。 当代有2/3的人生活在低发展和越来越落 后的国家里,有1/4的人营养不良和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系统是岌岌可危 的。更为均衡的秩序致力于弱化两极分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致力于资源 分配、资金流动、市场分割和利益共享方 面,促成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更加公平 合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 序,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 供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机会;应当以诚信为 基础,以此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经 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应当 以合作为途径,各国之间取长补短,互利 互惠,发达国家应该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促 进发展在国家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发展 中国家服务贸易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应 当以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 步、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促进,走可持 续发展之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优 化。

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的焦点。

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上,还体现在质量、创新、技术、管理等方面,以及服务贸易的规则和制度建设上。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概述服务贸易是指跨国公司、机构、个人在国际市场上提供的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到57%,其中文化和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和商业服务等成为服务出口的主要领域。

同时,以美国、欧盟、中国、印度、新加坡等为代表的经济体也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领头羊,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口和出口国。

服务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活跃和创新的领域之一,其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方面:在全球服务贸易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出口额约占全球服务出口总额的40%以上,而中国、印度等新兴服务贸易大国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也是远远超过制造业,甚至超过了国家经济的总增长速度。

2.质量和创新方面:服务业的高品质和创新成为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服务质量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设置、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水平。

而中国、印度等新兴服务贸易大国也通过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创新实力。

3.技术和管理方面:随着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同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竞争力。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大国通过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高效运营和科技驱动发展。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原稿)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原稿)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原稿)封面目录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随着中国加入W TO 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参与国际分工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本文以我国服务贸易为对象,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世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制约因素技术壁垒影响对策贸易竞争力政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ide of global trade liberaliza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In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global trade expanding, the role of world economic competition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and competition to become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 TO,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foreign trade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Trade inservices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development level and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symbol, is a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an important embodimen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 important measure, but also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in China made a strategic choice.In this paper, targeting China's service trade, trade in services und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in services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World trade in services, trade in services, constraints, technical barriers, impact measures, trade competitiveness, policy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不断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名不断上涨,贸易额不断加大。

也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也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也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和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机遇,我国迫切需要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服务业底子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且无论是从内部产业层次、科技创新程度还是国际话语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都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差距明显,因此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定位和提升成为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另一个重点。

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着服务经济转变,服务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1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130亿美元,继2021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并占世界服务进出口额比重的7.7%,在这种形势下,服务贸易结构和发展质量的改善正面临着新的可能性。

1 服务贸易带来的积极效应1.1 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促进就业。

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其就业份额由1980年的13.1%上升到了2021年的42.4%。

这也是不可否认的经济规律,“克拉克定律”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三次产业就业占比有着这样的变化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急剧下降,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和经济增长同步,但在接近40%时就稳定下来并出现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则不断增长。

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数据来看,我国第一产业早已饱和并不断释放劳动力,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比呈不稳定状态,但未达到克拉克定律的40%临界,第三产业不断吸纳劳动力,呈明显上升趋势。

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改善国际收支。

服务贸易差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服务贸易差额表现了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服务贸易水平甚至在国际上的地位。

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总体是逆差的,而这种逆差每年都要通过货物贸易顺差来平衡,即通过出口价值低廉的货物来交换对方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这样既损失了资源,又无法更快的完成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本文将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目前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服务业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定不足。

二是人才短缺。

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一些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依然需要引进。

三是制度环境相对滞后。

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政府应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研发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服务业创新型企业。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高服务人才的专业素质,增加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力度。

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三是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服务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结起来,要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和人才培养体系,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社会要加强对服务贸易的认知和理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共34页

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共34页
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doc 7页)封面Fashion creative companyname作者:日期:邮箱:2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姓名: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5班学号:摘要:在我国相对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整体上通常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

然而当今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

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竞争优势因素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起点低、起步晚、基数小,整体竞争力落后。

2002年服务贸易出口额比1992年增加了3.32倍,年均增长率为15.77%,高于同期商品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14.38%),在世界服务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0.99%增加到2002年的2.5%;服务贸易进口额2002年比1992年增加了4倍,年均增长率为17.47%,高于同期商品进口贸易的增长速度(13.86%),在世界服务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0.98%增加到2.98%,其在世界的排名也稳步上升。

在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居世界第10位,进口额居世界第8位,但相对于整个世界的服务贸易而言,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任就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处于劣势。

一、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1.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低,贸易逆差逐年增大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是指某国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总额之比。

我服务贸易从1995年起从顺差变成逆差,TC指数一直小于零,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一直在-0.08左右,到2004年达到-0.07。

这反映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竞争力较低,仍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为56.01亿美元,2002年扩大为68亿美元,2003年高达86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逆差达58.9亿美元。

至2003年,我国仅在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和其他商业服务项目的服务贸易为顺差,其他项目均为逆差,这表明我国在绝大多数服务贸易项目上不具有比较优势。

2.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构成,占比重最大的是旅游、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三者共占服务贸易的80%左右,比重偏高。

2004年,我国金融、保险、通讯和计算机信息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7%、4.83%、0.68%、2.15%[2],合计仅为7.83%,而2002年美国这4项合计所占比重达54.77%。

从以上分析看出,具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旅游和运输行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国新兴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比重偏低,有待于加强。

3.服务贸易管理滞后目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等问题。

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4.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先后颁布了一批涉及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如《海商法》、《保险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广告法》、《建筑法》和《律师法》等),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符合国际运作惯例,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二、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因素1.国民收入水平不高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显著提高,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消费结构偏低,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还不足。

而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出口能力。

2.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

高等要素是后天开发的,对计算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体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

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

3.服务业的发展不够完善服务业发展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中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传统商品零售业、餐饮、旅游等系列为主,其比重约占第三产业GDP的60%以上。

建筑师、会计等事务所亟待发展,房地产、咨询、信息和广告等中介公司以及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刚刚起步,投资、证券尚处于开发阶段,而文化产业则严重滞后。

4.货物贸易规模服务贸易大致包括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三类,其中生产性服务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生产性服务贸易很多是伴随货物贸易而产生的,如进出口信贷服务、国际货运服务等。

所以只有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才会导致服务贸易需求增加。

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虽位居世界第三,总量可观,然而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并不高。

我国货物出口的50%以上是靠加工贸易方式来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货物贸易的低层次贸易限制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需求,限制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

5.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政府作用不可忽视。

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

我国政府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干预轻孵化的倾向,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

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

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1.从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指数看其中,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和很多国家这一指数都相近,具有不相上下的服务竞争力,但是美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大的高于我国的,这说明中美国际服务竞争力差距很大,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从出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和服务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从服务贸易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看,我国服务贸易国际比较优势很弱,而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明显改善。

2.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正效分析(1)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原理对于服务贸易同样适用,从而成为服务贸易动态正效应之一。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的消除制约规模经济实现的因素:一是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是国内经济市场和国际市场连为一体,服务的提供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以国际市场为依托来安排其提供的规模和方;二是服务贸易自由化会强化竞争,淘汰低效的服务提供者,清除垄断形成的高利润,有利于消除国内市场的拥挤状况,提高国内服务业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竞争优势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使一国的服务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管理,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开拓,强化企业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人才观念,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和人力资本投资,推动服务部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服务部门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综合化程度提高,提高厂商甚至贸易国的竞争力。

(3)经济刺激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产生提高经济效率,催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如竞争意识的形成,新技术、新知识的获得,提高专业化程度,引进制度和态度方面的转变等等。

这些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可以提高一国的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4)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展中国家缺少作为基础设施的服务部门和教育服务,因此应该通过服务自由化扩大此类的进口,补充国内相关部门的不足。

(5)学习效应服务贸易自由化会促进对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管理方法的引进和学习,从而降低服务业的成本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和优胜劣汰机制。

3.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负效应分析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负面效应相对于正面效应来说比较少,但是往往被发展中国家所关注,也成为他们拒绝实施自由化的理由。

总的来说包括:阻碍国内服务业发展效应,危害国家安危效应,国际收支恶化效应。

四.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1.改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起到保护新生、促进成长、形成优势的重要作用。

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政府必须担负起相应的重要责任。

在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政府还要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应参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制定出中、近期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

2.加强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要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抓好服务贸易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发展,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特别是加强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就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而言,相互作用的关系显而易见。

例如银行业可以为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其他各行业的盈利也将为银行业注入更多的资金;航空、铁路等新路线的开辟以及提速,将为居民旅游带来更多的便利,扩大旅游范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类似的连锁效应将带动整个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3.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

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改造传统服务业。

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

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

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4.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