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异常评序(精)
化探异常筛选与评价(kj)

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 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呈正态 分布或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呈连续 的变化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 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是极其复杂的。
在特定情况下地球化学数据可能只反映 单一的地质过程,这样的化探数据是所 谓“来自一个母体”的。一般情况是几 种地质过程作用在同一地区,他们相互 重叠或部分重叠,这反映在地球化学数 据上就具有“多个母体”的特征。化探 数据处理需要鉴别和分离这些母体,即 对化探数据值进行分解,确定出不同母 体的影响在数据中所产生的分量。在确 定和分离地球化学母体时常常涉及化学 元素的分布形式,如正态分布或对数正 态分布等。
化探数据处理
化探异常筛选与评价
二〇一二年二月
概 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勘查 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各类技 术方法的有效运用,在矿床发现中 发挥了巨大作用。2005年,施俊 法根据世界上100个大型、超大型 矿床的勘查实例,统计出各类方法 技术在矿床发现中所起的作用。
概 述
技术方法 地表填图方法 起作用的矿床数 (%) 77 起关键作用的矿床数 (%) 23
异常筛选与评价中常见问题
⑵地质地球化学子区划分的原则 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具相同戒相似的地球化 学特征; 从地质的角度分析,是相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类 同的地质建造等; 从成矿的角度分析,具有相似戒相同的成矿地质 特征等。特别是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类似性,应 是能否划分为一个子区的前提。否则,丌能划分 成一个子区。 ⑶统计数据的提取应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对于跨 子区的样本丌能提取。
判断标准:
⑴通过各类找矿模型对比,筛 选异常的验证,获得找矿效果。 ⑵对已查证的既丌能否定、又 丌能肯定的异常,经找矿模型 对比,再次验证效果好。
化探异常筛选及查证工作方法(精)

物探与化探化探异常筛选及查证工作方法王和胜(辽宁地质矿产研究院, 沈阳110032 摘要化探异常筛选的步骤或程序主要有五个阶段, 具体的筛选方法包括地理要素筛选法, 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筛选法, 异常特征及其解译、分类、排序筛选法, 物、化、遥筛选法和计算机智能化筛选法等五个大的方面, 21个小项的内容。
化探异常查证分为、! 、∀级三个查证工作阶段。
级异常查证分为异常踏查-水系沉积物加密取样、异常初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异常详查-综合物化探及轻型山地工程三个方法步骤。
! 级化探异常查证的方法则是以大比例尺物化探测量为主, 可有稀疏浅部工程控制。
∀级化探异常查证主要实施系统的浅部控制及稀疏深部工程控制, 为晋升普查阶段作准备。
总之, 化探异常查证的主要工作方法仍然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为主, 并与地质方法相结合, 必要时辅以简便可行的物探方法及痕金测试手段(金的化探异常查证与之配合。
关键词化探异常筛选查证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1 概述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是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或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非所有的化探异常都有一个或几个矿床与之对应, 也就是说, 不是每个异常都能找到矿床, 或许只有矿化, 有的甚至连矿化也发现不了, 异常可能是由地质体引起的。
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自1987年辽宁省1#20万化探扫面分图幅陆续完成以后到现在, 开展化探异常查证已达10个年头, 可以说, 起初认为比较好的化探异常基本都已进行过查证, 可以直接着手工作的异常几乎没有。
因此, 当务之急要对化探异常查证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认真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化探异常全面清理, 通过进一步的化探异常筛选、整理和排序, 制定出查证顺序及时间表, 以便快捷、准确、有效地开展化探异常查证和普查找矿, 为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化探异常筛选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的内容或方面比较多, 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第一, 要有全局观念和统筹原则, 树立全面、系统、完整、统一的思想; 第二,要有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工作方法及实际操作经历; 第三, 要熟悉全省的区域性基础地质情况, 对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了如指掌; 第四, 要有地学各学科技术、方法性知识, 以及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十分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像计算机这样准确、客观、真实、便于成果储存、随时调用、及时修改或补充等便捷的一批现代化工具; 第五, 要有丰富的区域矿产知识, 了解全省矿产的地区分布、成矿规模、矿(床化类型、开采与利用现状、经济与社会效益等; 第六, 要掌握新的地质与成矿理论、了解新的矿床类型、新的找矿方法等地学各分支或领域新的进展和发展动向。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目录●1/5万地球化学普查 (1)1.异常圈定 (1)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1)1.2异常浓度分级(带)方法 (3)2.化探异常分类 (3)2.1 找矿意义分类 (3)2.2按采样介质分类 (4)2.3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 (4)2.4按异常范围与强度(浓度)划分 (4)3.化探异常优选及评价 (5)3.1化探异常的特点 (5)3.2异常优选与评价准则 (5)3.3 化探异常本身的评价参数 (6)3.4 化探异常的初步筛选 (8)3.5优选化探异常的方法技术 (9)3.6非找矿目的化探异常评价 (10)3.7异常评价和查证工作程序 (10)3.8异常评价与找矿效果 (12)4.化探异常查证 (12)4.1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 (12)4.2化探异常查证方法 (13)4.3化探异常查证须配快速分析 (1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3)1.1原始资料 (13)1.2成果报告 (14)2.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3.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4)4.异常的解释推断 (14)附录F 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16)●1/5万地球化学普查1.异常圈定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地质情况较简单,元素呈单峰分布,或者可以看出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就可以在全测区内(剔除高值点)计算出一个统一的背景平均值及异常下限,单峰分布时其计算式为:对数背景平均值:∑∑=ffXX L 对数标准离差:1)(22--=∑∑n nfX fX L L λ对数异常下限:λ2+=L L X T∑=57f ∑=9.83L fX ∑=53.1252L fX ∑=21.7039)(2L fX 对数背景平均值: g g f fXX L /lg 4719.1579.83μ===∑∑其反对数,即背景平均值 g g X /64.29μ= 对数标准离差:)/(lg 1909.0565721.703953.1251)(22g g n n fX fX L L μλ=-=--=∑∑ 对数异常下限: )/(40.71)/(lg 8537.11909.024719.12g g g g X T L L μμλ==⨯+=+=当1:5万化探普查区部署在异常区或矿区外围时,往往在频率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交迭而出现双峰,或频率分布曲线呈不对称的正向偏斜,此时一般可利用众值m 。
评价金化探异常的新方法

化探 异 常
,
传统方 法 评 价 金 化 探 异 常的 主 要 依 据 是 金 元 素本 身 异 常 的 强 度 和 异 常 规模 综 合 异 常 的
元 素组 合或 元 素 间 的 比 值 〔 〕
,
`
。
由 于 金 在 自然 界 的 丰度低 分布 不 均 匀 成 矿 地 质条 件 和 矿 床成
明 形成 金 矿床 的地质 背景条 件
2
金化探异 常的评价程 序
通 过 七 个 已 知 的 不 同 类 型 的金 矿 床 ( 点 ) 化 探原 生 晕 和
若 干 个 非 金 矿 石 英 的采样 分析 数据 处 理 和 规律 性 的研 究
总 结 出 金 化探 异 常 的评 价程序如 下 ) 异 常 复查 l
0
54 )
摘
,
要
一 种评 价 金 化 探 异 常 的 新方法 新 技术 可 以 区 分 三 种 不 同性 质
、 。
、
的 异 常 即 矿 ( 化 )异 常 非 矿 异 常和 伴 生 金 异 常
。 。
评价 程 序 适 用 于 热 液 金 矿
,
床 形 成 的化探 异 常 已 评价 过我 国 西 北 地 区 的十 五 个 金 化探 异 常 证 明 是 一 种 很 有效 的 方 法
第
4
卷 第 年
2 4
期 月
L L
有色 金 属 矿 产 与 勘 查
PL R
V L 1 995
l 4 No
,
.
,
.
2
0N F
R N
N F RR
一
A P r il
1 9 9 5 GEO OG
公 乎
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及相关问题

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及相关问题【摘要】土壤化探异常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土壤中的应用,通过对土壤中异常的电磁或地球物理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揭示土壤中隐藏的信息。
本文从土壤化探异常的类型、识别方法、成因分析、评价指标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和分析,可以为地质勘探、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研究和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据处理技术不够成熟、异常信号的解释和解决方法等。
未来应该加强对土壤化探异常的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分析方法,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研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关键词】土壤化探异常、评价、类型、识别方法、成因分析、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意义、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化探异常是指在土壤中存在异常的地质、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暗示着地下有矿产资源存在的特征。
研究土壤化探异常对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壤化探异常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物理性质可以反映出地下矿产资源的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壤化探异常的识别方法也日益完善,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大至城市地下管线、地质灾害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对土壤化探异常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对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和分析,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1.2 相关概念土壤化探异常是指在地下土壤中存在异常的物理现象或特征。
这些异常可能来源于地下构造、地质体、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地下土壤中某些物理性质的异常变化。
土壤化探异常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对地下土壤中异常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来揭示地下潜在的资源分布、地下构造、地下水文条件等信息。
土壤化探异常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见的类型包括电阻率异常、磁性异常、重力异常等。
化探异常评序(精)

二、异常评序方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评序采用相同主元素类内排序方法,即将同一主元素的异常分别置于一起,依其评序指数(JOI)由大到小进行评序;遇有某一异常内有2个以上主元素者,则分别计算各自的评序指数,参与同类主元素异常的评序。
评序指数(JOI)计算方法:JOI=D×K×C式中D—主元素规模;K—异常内(除主元素外)特征组合元素平均衬度,若是两个主元素在类内评序时,其余一个主元素与其它元素一起参加特征组合衬度计算;C—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C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成:1、主元素异常浓度分带的外、中、内带各给1、2、3分。
2、异常组合特征:组合复杂与主元素密切相关者给3分,组合单一者给1分,介于二者之间给2分。
3、异常套合程度:与主元素异常套合程度好或有一定规律分布者给2分,较好者给1分,不好者不给分。
4、异常与已知矿产吻合程度:反映了已知矿点、矿化点者给2分;不一致者给1分。
5、异常分类类别甲1、乙1、乙2、乙3、丙类分别给4、3、2、1、0.5分。
6、异常区的地层、岩浆岩、大地构造位置等条件,对成矿有利者,按其所处条件好、较好、一般者分别给3、2、1分。
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累加,以总分的高低给定修正系数值,按>15、14~11、10~7、<7分别给C赋值1.2、1、0.8、0.6参与运算,以评序指数的高低进行异常排序。
三、异常评序结果区内所有被选综合异常均参与了评序,评序指数(JOI)顺序排列前十位的元素如下:第一为Ni,第二为W,第三为Ag,第四为Sb,第五、第六为Au,第七为Mo,第八、第九为Pb,第十位为Mo,目标矿种显示良好,成矿潜力较大。
(一)Ni异常区内Ni异常主要出现于测区北端奥陶纪地层和东南角的花岗闪长岩脉中,元素组合以NiCr为主,其中北端异常呈NW-SE向分布,和区内主体断裂走向一致,伴生AuAgCu 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而东南角和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有关。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3处,成为主元素者为2处,评序结果见表4-4。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目录●1/5万地球化学普查 (1)1.异常圈定 (1)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1)1.2异常浓度分级(带)方法 (3)2.化探异常分类 (3)2.1 找矿意义分类 (3)2.2按采样介质分类 (4)2.3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 (4)2.4按异常范围与强度(浓度)划分 (4)3.化探异常优选及评价 (5)3.1化探异常的特点 (5)3.2异常优选与评价准则 (5)3.3 化探异常本身的评价参数 (6)3.4 化探异常的初步筛选 (8)3.5优选化探异常的方法技术 (9)3.6非找矿目的化探异常评价 (10)3.7异常评价和查证工作程序 (10)3.8异常评价与找矿效果 (12)4.化探异常查证 (12)4.1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 (12)4.2化探异常查证方法 (13)4.3化探异常查证须配快速分析 (1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3)1.1原始资料 (13)1.2成果报告 (14)2.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3.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4)4.异常的解释推断 (14)附录F 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16)●1/5万地球化学普查1.异常圈定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地质情况较简单,元素呈单峰分布,或者可以看出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就可以在全测区内(剔除高值点)计算出一个统一的背景平均值及异常下限,单峰分布时其计算式为:对数背景平均值:∑∑=ffXX L 对数标准离差:1)(22--=∑∑n nfX fX L L λ对数异常下限:λ2+=L L X T∑=57f ∑=9.83L fX ∑=53.1252L fX ∑=21.7039)(2L fX 对数背景平均值: g g f fXX L /lg 4719.1579.83μ===∑∑其反对数,即背景平均值 g g X /64.29μ= 对数标准离差:)/(lg 1909.0565721.703953.1251)(22g g n n fX fX L L μλ=-=--=∑∑ 对数异常下限: )/(40.71)/(lg 8537.11909.024719.12g g g g X T L L μμλ==⨯+=+=当1:5万化探普查区部署在异常区或矿区外围时,往往在频率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交迭而出现双峰,或频率分布曲线呈不对称的正向偏斜,此时一般可利用众值m 。
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及相关问题

浅析土壤化探异常的评价及相关问题摘要:土壤化学探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和监测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和化学物质,并以此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
本文分析了土壤化学探测异常的原因,方法和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本文展示了如何使用土壤化学探测来识别异常情况,并就土壤异常情况有效地应对和保护土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土壤化学探测;异常;应对;保护正文:土壤化学探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和检测土壤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并以此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
然而,有时候,它也会发现土壤中存在异常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土壤化探异常”。
土壤化探异常可能引起土壤中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异常变化,甚至可能导致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和分析异常化探结果的原因、方法和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十分重要。
首先,本文从土壤化学探测的异常原因出发,分析了异常情况可能的原因,包括天气条件、土壤营养不均衡、污染物的污染等。
其次,本文将讨论如何使用土壤化学探测技术来识别土壤中的异常情况,以及应对异常情况的有效方法,包括矿物互换、修复土壤污染等。
最后,本文从专业角度提出了针对土壤异常情况有效地应对和保护土壤的建议和对策,以确保人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在应对土壤异常情况中,有两种主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改善土壤质量,例如通过肥料或矿物互换;二是确保土壤环境的安全,例如禁止非法排放污染物。
同时,它还是一种跨学科的领域,因此需要政府、学者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促进土壤环境的改善。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法规,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学者和科学家应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实用的解决方案方法,以有效应对土壤化探异常情况。
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制定环保职责义务,有效地确保环境质量。
此外,还有一些应对异常情况的途径可以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异常评序方法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评序采用相同主元素类内排序方法,即将同一主元素的异常分别置于一起,依其评序指数(JOI)由大到小进行评序;遇有某一异常内有2个以上主元素者,则分别计算各自的评序指数,参与同类主元素异常的评序。
评序指数(JOI)计算方法:JOI=D×K×C
式中D—主元素规模;K—异常内(除主元素外)特征组合元素平均衬度,若是两个主元素在类内评序时,其余一个主元素与其它元素一起参加特征组合衬度计算;C—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C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成:
1、主元素异常浓度分带的外、中、内带各给1、
2、3分。
2、异常组合特征:组合复杂与主元素密切相关者给3分,组合单一者给1分,介于二者之间给2分。
3、异常套合程度:与主元素异常套合程度好或有一定规律分布者给2分,较好者给1分,不好者不给分。
4、异常与已知矿产吻合程度:反映了已知矿点、矿化点者给2分;不一致者给1分。
5、异常分类类别甲1、乙1、乙2、乙3、丙类分别给4、3、2、1、0.5分。
6、异常区的地层、岩浆岩、大地构造位置等条件,对成矿有利者,按其所处条件好、较好、一般者分别给3、2、1分。
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累加,以总分的高低给定修正系数值,按>15、14~11、10~7、<7分别给C赋值1.2、1、0.8、0.6参与运算,以评序指数的高低进行异常排序。
三、异常评序结果
区内所有被选综合异常均参与了评序,评序指数(JOI)顺序排列前十位的元素如下:第一为Ni,第二为W,第三为Ag,第四为Sb,第五、第六为Au,第七为Mo,第八、第九为Pb,第十位为Mo,目标矿种显示良好,成矿潜力较大。
(一)Ni异常
区内Ni异常主要出现于测区北端奥陶纪地层和东南角的花岗闪长岩脉中,元素组合以NiCr为主,其中北端异常呈NW-SE向分布,和区内主体断裂走向一致,伴
生AuAgCu 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而东南角和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有关。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3处,成为主元素者为2处,评序结果见表4-4。
表4—4 Ni 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
称
及编号
特征 组
合
主元素
峰值
主
元素 规模D
征组合平 衬度K
正数
评
序
指
数JOI
次
主元素
其它元
素
类内 总
排序
HS4 NiCr
A uCuZn
680 0.65
.33 1.
2
28.7174
HS24 NiCr
B iPbZn
106 .93
.63 0.
8
.42872 5
注: Ag 、Au 为10-9,
其它为10-6,以下同
(二)W 异常
W 主要分布于测区西南的岩体中,呈串珠状、带状,W 属于亲氧元素,和花岗岩的关系密切,从超基性—酸性含量逐渐增高。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6处,成为主元素者为3处,评序结果见表4-5。
表4-5 W 异常评序表
异
常名称
及编号
征 组合
主元素
峰值
元素 模D 征组合平 衬度
K
正数
序 数JOI
次
主元素
它元素
类内
元素
H S10BiMoCu
9.6 3.65.3123.9315
H S12VMo
5.7.21.07.60.196822
H S21uW BiPb
2.1.89.8
3.8.230969
(三)Ag异常
区内Ag异常分布的较少,但参与评序的Ag异常较多,呈不规则条带或团块状于南北异常带上,其南带异常强度和规模远高于北带;异常多与Pb、Zn异常相伴产生,由于其强度较低多数未进入主元素。
虽然目前未发现有银矿化,但也不排除其成矿的可能。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7处,成为主元素者为4处,评序结果见表4-6。
表4-6 Ag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称及编号特征组合主元素
峰值
主元素
规模D
特征组合平
均衬度K
修正数
C
评序
指数JOI
序次
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
HS7AgPb Au420 1.791.420.8 2.03426 HS9Ag PbCuBi9919.549.47190.3413 HS19As AsPbAu416 5.04 2.340.89.43213 HS20PbAg SnBi351 3.72 1.370.8 4.08320
(四)Sb异常
区内Sb异常分布的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异常带的东南段,往往呈不规则条带分布,与Au、Ag异常相伴产出,特别是和Au异常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异常强度和规模一般较
小,在异常分布近侧往往有矿化蚀变产生,有较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1处,评序结果见表4-7。
表4-7 Sb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称
及编号特征组合
主元素
峰值
主元素
规模D
特征组合平
均衬度K
修正数
C
评
序
指
数
JOI
序次
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
HS23SbAu Ag8.0524.27 1.50136.41 14(五)Au异常
区内Au异常分布的较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北西—南东异常带上,和区内发育的主要断层走向一致,异常强度和规模一般较小,和Ag、Bi等元素相伴产出,在异常分布近侧往往有矿化蚀变产生,有较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1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7处,评序结果见表4-8。
表4-8 Au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称
及编号
特征组
合
主元素
峰值
主元素
规模D
特征组
合平
均衬度
K
修正数
C
序
数
JOI
序
次
主元素
其它元
素
类内
总排序
HS5Au
Bi 10.5 3.75 1.38
.6
3
.11 4
HS6Au
NiCr 3014.73 1.502
2.10
HS8Au AsVFe2
O36.5 1.15 1.48
.8
1
.36 9
HS14Au
BiPb 50.818.35 1.743
1.93
HS15Au
WAg 17.5 6.05 1.79
.8
8
.66 4
HS21AuW
BiPb 10.3 2.82 1.40
.8
3
.16 3
HS22AuMo
Sb 6.5 5.23 1.36
.8
5
.69 6
(六)Mo异常
Mo为第II副族元素,属于高温元素,易在酸性岩体中富集,与花岗岩的关系比较密切;亦可在黑色页岩以及硫化物矿石中出现。
Mo在本区出现的异常个数随不多,但异常规模及强度均相对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3处,评序结果见表4-9。
表4-9 Mo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称
及编号特征组合
主元素
峰值
主元素
规模D
特征组合平
均衬度K
修正数
C
评序
指数JOI
序次
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
HS11Mo AuCu7.457.79 2.000.812.464210 HS16Mo AuAg37.8 5.5 3.11117.10517 HS22AuMo Sb 2.63 2.90 1.530.8 3.5496322(七)Pb异常
参与评序的Pb异常较多,其分布特征为沿总体构造线方向,呈串珠状分布,异常的分布大致具有以下特征:异常元素组合中以ZnPb组合为主,一般以第二主元素出现,多数异常强度较低,规模较小,但在目前发现的矿点处均有显示,有重要找矿指示意义。
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13处,成为主元素者为7处,评序结果见表4-10。
表4-10 Cu异常评序表
表4-10 Pb异常评序表
异常名称及编号特征
组合
主元素
峰值
主
元
素
规
模
D
特
征
组
合
平
均
衬
度
K
修
正
数
C
评
序
指
数
JOI
序次
主元素其它
元素类内总
排
序
HS1Pb Sn35.25.571.110.63
.71
521
HS3Pb Sn34.51.871.300.81
.94
728
HS7AgPb Au86.41.681.460.81
.96
627
HS13PbZn AuWCu77.27.451.611.21
4.39
29
HS17Pb AgSb2847.702.1611
6.63
18
HS18Pb AsAuSb1554.951.0815
.35
317
HS20PbAg SnBi96.35.730.8514
418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