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移液器检定规程.doc

合集下载

移液枪校准规程

移液枪校准规程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三、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四、校准方法:1、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

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5~10) mL 体积。

测定液体: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2、选定校准体积:⑴拟校准体积。

⑵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⑶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3、校准步骤:⑴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⑵调节好天平。

⑶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⑷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⑸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⑹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⑺记录称量值。

⑻擦干吸头外面。

⑼按上步骤称量10次。

⑽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体积=重量/Z 因子。

⑾按校准结果调节移液器。

⑿新购的合格的移液器出厂前经过厂家校准,使用前无需校准。

⒀每年移液器进行校准一次,自校或由厂家有关部门校准。

⒁做好校准记录。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1 移液器的使用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1.2 设定容量值1.2.1 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

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

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体。

可用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

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1.8 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停1-2s(粘性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二停点,排出残余液体。

可调移液器校验规程

可调移液器校验规程

可调移液器校验规程1.0目的保证可调移液器在受控条件下使用,确保仪器分析数据准确。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可调移液器(移液枪)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电子天平。

4.0环境条件校准应在无通风的房间,移液枪和空气湿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55%以上。

5.0移液枪校准程序5.1 用0.0001g或0.001g的电子天平,按如下比例校对正:1000ul纯净水=1000mg5.2校准通过枪后面的一个旋钮,每套枪都配有专门的调节该旋钮的小扳手。

5.3在电子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标定的移液枪吸取去离子水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每次称量后记重。

5.4新换的吸嘴预湿3-5次,然后对两个选定容量进行各5次移液测试,当分析天平显示的测定值在选择一移液容量允许值之外就需继续进行调整。

如果计算结果再限定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即为正确。

5.5移液枪标定后,将校准记录填写在【测量校准记录】里。

5.6一定量程的枪,其每个刻度均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如下表。

量程体积每次误差范围(±)平均误差0.5-10ul 2ul 3.0% 3.0%10ul 3.0% 3.0%5-50ul 10ul 3.0% 3.0%50ul 1.5% 1.5%10-100ul 10ul 3.0% 3.0%100ul 1.5% 1.5%20-200ul 20ul 2.0% 2.0%200ul 1.0% 1.0%100-1000ul 100ul 1.5% 1.5%1000ul 1.0% 1.0%1000-5000ul 1000ul 1.0% 1.0%5000ul 0.8%0.8%5.7校准周期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6.0参考文件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0记录表格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仪器编号校准日期复效日期校准人。

移液器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对移液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2. 范围适用于整个公司可调的移液器的内部校准。

3. 职责计量人员负责对需要检验校准的移液器进行校准,记录数据并出具检验结果。

4. 内容4.1计量性能要求: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时,其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4.2检定条件4.2.1在工作室温度为25±5℃、湿度35%~75%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4.2.2检定介质应符合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入实验室中,使其水温与室温的温差不超过±2℃。

4.2.3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中。

4.3通用技术要求4.3.1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均按重复测量6次计算。

4.3.2外壳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性等现象。

金属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4.3.3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商或商标、标称容量、型号规格和出厂编号。

4.3.4按钮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

4.3.5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要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4.3.6吸液嘴(尖)应采用聚丙烯或者性能相似的材料制成。

内壁应光洁、平洁,排液后不允许有明显的液体遗留。

4.3.7移液器的容量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上表规定。

4.3.8移液器的密合性在规定操作下,5s内无液滴滴下。

4.4检定设备4.4.1天平:分度值为0.1㎎4.4.2计时器:分度值为1S。

4.4.3温湿度计:测量范围为-10~40℃,温度精度为0.1℃。

湿度测量范围10%RH~90%RH,湿度精度为2%RH。

4.5校验方法4.5.1外观检查用目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被检移液器,外观应符合4.3.2~4.3.6的要求。

4.5.2密合性检查用每只移液器在规定的三个测量点,分别正常吸取额定量纯水,离开液面悬空手持5s,在每个测试点重复三次,5s内无液滴溢出滴落即密合性合格,否则不合格。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一、概述移液器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移液器,包括单通道移液器和多通道移液器。

本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工作,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校准工作台面整洁,避免影响校准结果;2.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试剂和标准移液器;3. 根据移液器型号和规格,查看移液器使用说明书,了解校准方法和要求;4. 检查移液器是否干净,无损伤和污渍。

三、校准操作步骤1. 根据使用说明书的指引,使用标准试剂分别吸取不同容量的液体,并排除气泡;2. 将吸取的标准试剂转移至标准容器中,记录转移液量;3. 针对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三次校准;4. 每次校准后,检查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5. 根据校准结果,调整移液器的校准值,使其达到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

四、校准后验证1. 完成校准后,使用新标准试剂和已经校准过的移液器进行验证;2. 将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吸取并转移至标准容器中,检查转移液量与校准结果的一致性;3. 若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则移液器校准工作完成;4. 若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校准操作,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五、校准记录和报告1. 校准工作完成后,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校准值和校准结果;2. 将校准记录归档保存,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参考;3. 若出现异常情况或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1.校准准备在进行移液器校准前,需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气流、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品、工具和设备,如:移液器、吸头、天平、量筒、滴定管等。

2.移液器检查检查移液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无锈蚀。

检查移液器的量程是否符合要求,以满足实验所需体积精度要求。

检查移液器的各部件是否紧固、无松动。

3.移液器浸湿将移液器插入需要校准的标准品中,充分浸湿。

确保吸头与移液器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将浸湿的移液器放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并记录。

4.吸头安装将吸头安装在移液器上,确保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检查吸头是否通畅,无堵塞。

5.校准过程将吸头浸入需要校准的标准品中,确保吸头完全浸入液体中。

然后,缓慢、连续地按压移液器的活塞杆,将液体吸入移液器中。

在吸头被抬离液面时,应立即停止按活塞杆,并用少量标准品冲洗吸头2-3次,确保移液器中的液体完全排出。

6.数据记录记录下每个体积的校准数据,包括标准品的质量、移液器的质量以及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体积等。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以便后续数据处理。

7.校准结果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对校准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每个体积的平均误差、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等指标,以评估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应检查实验过程并重新进行校准。

8.文件归档将校准数据和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

同时,建立电子档案,以便检索和管理。

9.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的指南,包括校准准备、移液器检查、移液器浸湿、吸头安装、校准过程、数据记录、校准结果处理和文件归档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本指南进行校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对移液器进行校准和维护,能够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效率。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精确地转移液体。

以下是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
a. 检查移液器的外观和状态,确保无损坏或污染。

b. 准备所需的移液器尖或棒,确保干净和无污染。

c. 检查移液器上的刻度标签,确保清晰可读。

2. 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a. 携带移液器时,手握住移液器身体,避免触碰移液器尖或棒。

b. 用洁净的酒精棉或纸巾擦拭移液器尖或棒,以确保无污染。

c. 轻轻旋转移液器以吸取或释放液体,避免快速的抽取或排放。

d. 将移液器尖或棒完全浸入液体中,确保吸取或释放正确的
体积。

3. 移液器的校准:
a. 根据移液器的规格和要求,找到相应的校准标准液。

b. 使用校准标准液按照指定的程序进行校准,确保移液器的
准确性和精度。

c. 定期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日期,以便追
踪和管理。

4. 移液器的管理:
a. 将移液器存放在干燥、清洁且防尘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
光或高温下。

b. 定期进行移液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c. 定期检查移液器的状态和性能,如有损坏或失效,及时更
换或修理。

d. 定期培训使用移液器的实验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
安全意识。

以上是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基本操作规程,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和补充规定。

在使用移液器时,务必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移液器校正操作标准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 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吸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吸管标称总容量(ml)1 2 3 5 10 15 2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 A ±0.007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5 ±0.08B ±0.015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10 ±0.16水的流出时间(S)A 7~12 15~25 20~30 20~35 25~35 35~45B 5~12 10~25 15~30 20~35 25~40 30~45分度线宽度(mm)≤0.43 .检定条件:3 .1 万分之一天平。

3 . 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 .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调移液器检定规程
一、概述
移液器利用空气排代原理进行工作,由定位部件、容量调节指示部分、活塞和吸液嘴等组成。

移液器的移液量由一个配合良好的活塞在活塞套内移动的距离来确定。

二、技术指标
1、按钮上下移动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

2、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3、移液器的容量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下表
三、检定环境
1、检定温度为20±5℃
2、检定时水温与室温的温差不超过±2℃
3、温度计:测量范围0-50℃,分度值为0.1℃
4、天平:分度值为0.1mg。

四、检定方法
1、外观检定:用目测、手动或读数观察。

2、容量检定:(以衡量法为准,介质为纯水)
2.1取一只适量并清洁的赶干燥的称量杯,放入天平中,将天平调零。

2.2将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至被测点。

2.3将吸液嘴紧套在移液器的下端,轻轻转动,以保证可靠的密封。

2.4测试前应先将移液器吸液和排液几次。

2.5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调到第一停止点,并把吸液嘴浸入液面下2-3mm,然后缓缓的放松按钮,等1-2秒后离开液面,擦干吸液嘴外面的水(但不能碰到流液口)。

2.6把吸液嘴口靠在称量杯内壁上,把水完全排出,然后吸液嘴沿着称量杯的内壁向上移开。

并用天平称量排出的纯水的质量,重复多次(不少于6次)。

2.7计算:相对误差R%=(V0-V平均)/ V平均×100%
重复性S=б/ V平均×100%
五、检定结果与周期
经检定合格的移液器可以使用,不合格的将停止使用。

检定周期为一年。

温州市药品检验所
仪器自校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1、外观检定:用目测、手动或读数观察。

结果:
规定:按钮上下移动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结论:
2、容量检定:(以衡量法为准,介质为纯水)
AG245电子天平(S-8-3)温度:相对湿度:
结论:
校正者:日期:校对者:日期:
温州市药品检验所
仪器自校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1、外观检定:用目测、手动或读数观察。

结果:
规定:按钮上下移动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结论:
2、容量检定:(以衡量法为准,介质为纯水)
AG245电子天平(S-8-3)温度:相对湿度:
结论:
校正者:日期:校对者: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