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xxx矿业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6月份

xxx矿业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6月份

Xxx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六证的现状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井田周边的矿井对本矿影响(相关资料)Xxx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xxx矿业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一、xxx矿业公司重大危险源1、xxx矿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煤矿重大危险源内涵及外延上与其它工业领域的重大危险源存在很大不同,很难由某种危险物质或能量的一个临界量来判定。

煤矿生产环节多、条件复杂多变,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一氧化碳等)、机械危险性(各种机械设备及存在场所)、电器危险性(电器设备及存在场所)、地质危险性(各种危险地质情况)。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精神,所有煤矿(井工开采)属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

针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诸多因素,重点对自然因素下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以下煤矿重大危险源提法专指此类)进行检测、辩识评估、建档备案并实施重点监控。

主要指以下几类井工开采煤矿:(1)高瓦斯矿井;(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4)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矿井;(5)煤层自然发火期小于或等于6个月的矿井;(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7)采煤工作面存在不易垮落必须经人工强制放顶的坚硬顶板矿井;(8)其它自然因素下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辨识(1)、高瓦斯矿井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7月15日、7月25日、8月5日三天对xxx斜井北盘区和南盘区进行了瓦斯和二氧化碳鉴定,鉴定结果如下:xxx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4.49m3/t,绝对涌出量为51.6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7.68m3/t,绝对涌出量为27.37m3/min,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的规定,xxx 矿井定为高瓦斯矿井。

xxx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进行批复,(内煤局字〔2011〕453号),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矿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危险源评估报告**省****煤炭开发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2 -- 3 -矿井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根据能发公司《安全简报》(第12期,总第39期)《关于近期几起事故情况的通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深刻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根据文件要求,成立危险源评估小组,组织开展了一次矿井危险源评估。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

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并最大限度降低煤矿的安全风险,使因事故和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促使公司安全稳定发展。

一、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相关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名词解释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 4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生产场所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模版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模版
1.对于化学品储存及使用:
存在未标识、未分类、过期化学品未及时清理的情况,存在火灾爆炸的风险;
2.对于机械设备运行:
部分设备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存在机械伤害的风险;
3.对于高温作业:
未设置明确的作业区域和工艺流程,存在烫伤、中暑的风险;
4.对于电气设备使用:
存在线路老化、漏电等安全隐患,存在电击、火灾的风险。
四、评估内容
1.各项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数量及位置分布;
2.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3.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情况;
4.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
5.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及维护情况;
6.重大危险源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隐患。
五、评估结果
根据本次评估,针对各项重大危险源,得出如下结论:重大Fra bibliotek险源评估报告模版
一、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评估公司/工厂/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分析其对周围环境、员工以及设施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改进建议,确保安全生产。
二、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涉及的重大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机械设备运行、高温作业、电气设备使用等。
三、评估对象
评估对象为公司/工厂/单位内的所有生产设施、生产设备、危险化学品、生产作业等。
六、改进建议
1.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监管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定期对化学品进行清点和分类,及时清理过期化学品,并加强火灾防范措施;
3.完善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4.明确高温作业区域,加强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
5.对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漏电保护,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意识。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绥江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矿长: ****编制:**煤矿安监科编制时间:2018年7月27日参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1、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 (1)1.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1)1.3主要负责人 (1)1.4煤矿生产能力 (1)1.5安全管理、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及应急救援 (2)2、各生产、安全系统简要情况 (3)2.1开拓与开采系统 (3)2.2通风系统 (4)2.3瓦斯防治系统 (5)2.4粉尘防治系统 (6)2.5防灭火系统 (6)2.6防治水系统 (6)2.7电气系统 (7)2.8提升运输系统 (8)2.9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8)3、安全风险辨识 (10)3.1瓦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3.2水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3.3火灾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4)3.4煤尘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7)3.5顶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8)3.6冲击地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0)3.7提升运输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0)3.8爆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4)4、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风险分级 (26)4.1安全风险辨识结果 (26)5、对照(煤安监监察[2018]16号)八个方面安全风险研判 (32)5.1采掘接替失调组织生产的对照检查分析 (32)5.2主要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对照检查分析 (32)5.3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的的对照检查分析 (33)5.4重大灾害治理不到位的对照检查分析 (33)5.5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对照检查分析 (34)5.6蓄意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的对照检查分析 (34)5.7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组织施工的对照检查分析 (35)5.8列入当年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计划煤矿的对照检查分析 (35)6、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附件 (36)前言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行管【2017】5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云煤安全[2018]116号文件要求,本矿于2018年7月26日由矿长洪文春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班组的参与下,由安监科全体管理及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并编制本报告。

山西省井工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山西省井工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山西省井工煤矿重大危(wei)险源评估报告恭敬的相关部门:根据山西省井工煤矿的相关要求,我们进行了重大危(wei)险源评估,并编写了以下报告。

一、评估目的和范围: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对山西省井工煤矿的重大危(wei)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危(wei)险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评估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矿井的井下设备、煤矿巷道、采煤工作面等相关设施和工作区域。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矿井设施的检查和现场观察,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和统计,对潜在的危(wei)险源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三、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重大危(wei)险源:1. 设备老化和损坏:部份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存在磨损和老化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者修理,以避免设备故障引起事故。

2. 煤尘积聚:煤矿巷道和工作面存在大量的煤尘积聚,一旦遇到明火或者高温,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3. 通风系统不完善:部份通风设备存在故障或者不完善的情况,导致矿井内空气流通不畅,增加了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4.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部份作业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了解不足,容易发生操作失误和事故。

四、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以上重大危(wei)险源,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控制:1. 定期检修和更换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加强煤尘管理工作,定期清理巷道和工作面上的煤尘,确保矿井内的环境干净整洁。

3. 完善通风系统,修复故障设备,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和功率,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流通畅通。

4.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设备和应对突发情况。

五、结论:通过本次评估,我们发现了山西省井工煤矿存在一些重大危(wei)险源,但这些危(wei)险源都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我们建议矿井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严格按照我们提出的措施进行落实,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煤业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doc

煤业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doc

煤业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一、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相关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名词解释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二、矿区内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煤矿历年事故统计资料,瓦斯、煤尘、火灾、水灾及顶板事故等仍是煤矿的重大危险源,因此对危险源进行目标确定和定性分析,是我矿预防事故发生以及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小组组长:成员:四、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128—2000),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包括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和库区重大危险源。

因此,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包括三种类型:①储罐区(储罐)。

②库区(库)。

③生产场所。

进一步扩大重大危险源的类别,考虑以下重大危险源:④压力管道。

⑤锅炉。

⑥压力容器。

⑦煤矿(井工开采)。

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⑨尾矿库。

具体辨识范围如下所述: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 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② 贮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1),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1Q q....Q q Q q Nn 2211≥+++ (1) 式中,q 1,q 2,。

某煤业集团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某煤业集团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某煤业集团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根据某煤业集团的要求,我们对今年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和评估,并撰写了一份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现将报告内容汇报如下:一、安全风险辨识经过对集团内各个煤矿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

具体辨识结果如下:1. 人员因素:包括管理人员培训不足、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作业中的违章操作等,这些因素都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 设备因素:包括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损坏等,存在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的风险。

3.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恶劣天气条件(如大雾、暴雨等)等,这些因素对矿井运营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安全管理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不足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不完善。

二、风险评估针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风险评估。

具体评估结果如下:1. 人员因素:人员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意识,加强违章操作管理,推行安全文化建设,以降低人员因素带来的风险。

2. 设备因素:设备的维修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环境因素:针对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条件带来的风险,我们将加强对矿井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环境监测,对恶劣天气提前预警,确保矿井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4. 安全管理因素:为加强安全管理,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管理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还将开展员工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安全风险应对措施为降低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2.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员因素引发的事故。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观察、检测、访谈等,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状况、人员操作规范以及应急准备情况。

三、评估重点本次评估以以下重要危险源为评估重点:1.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风险:对企业现有的化学品储存仓库进行了全面检视,确保化学品存储的区域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评估了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容量和管理措施的合理性。

2.机械设备使用风险:对企业现有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了检测和评估,包括设备的安全性、维护状况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

3.人员安全培训风险: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安全培训情况进行了评估,包括对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操作规范和紧急救援知识的掌握情况。

4.消防设备及消防安全风险:对企业的消防设备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性,同时评估了企业的消防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

四、评估结果1. 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风险:企业的化学品储存区域存在一定的问题,储存方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日常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2. 机械设备使用风险:企业的机械设备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人员安全培训风险:企业内部员工对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知识了解不全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4.消防设备及消防安全风险:企业的消防设备较为完善,但在日常维护和检修方面存在不足,消防安全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评估建议1.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风险方面的建议:企业应对储存区域进行改造,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加强化学品的分类、存储和标识。

同时建议加强日常管理,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

2.机械设备使用风险方面的建议: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APJ-(国)-0508-2007二○一○年六月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法定代表人:凌虹技术负责人:孙向跃评估项目负责人:张弓2010年6月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及《晋安监协调字(2008)17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2009年1月9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为加强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颁发了《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晋煤安发[2009]24号);为了更好地进行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明确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等级,2009年5月9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发布了《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家对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监控管理的重要指示和山西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对该煤矿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险源等级评估工作。

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组织评估组和技术专家到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场勘查,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辩识及等级划分,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给予评价;最后得出评估结论与对策建议。

这项工作对防范减少煤矿事故损失和职业伤害,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供帮助。

本评估报告是评估组依据《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企业技术资料,通过现场实地勘查,并经专家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编写的。

在编写本项目评估报告的过程中,评估组得到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大同市煤炭工业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大同监察分局、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有关领导和技术专家的正确指导及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6月目录前言------------------------------------------------- 1 1 概述------------------------------------------------- 5 1.1评估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 5 1.2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 61.3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 102 煤矿基本情况----------------------------------------- 12 2.1自然地理及隶属关系 ---------------------------------- 12 2.2井田范围相邻矿井边界关系 ---------------------------- 14 2.3矿井地质条件---------------------------------------- 15 2.4开采技术条件---------------------------------------- 20 2.5煤矿生产现状---------------------------------------- 232.6安全生产管理---------------------------------------- 40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 42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 42 3.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 ------------------------ 43 3.3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443.4重大危险源辨识-------------------------------------- 684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 74 4.1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 ---------------------------------- 744.2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 ------------------------------ 755 重大危险源等级--------------------------------------- 81 5.1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815.3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事故统计分析------------- 86 5.4重大危险源评估检查表--------------------------------- 87 5.4.1安全管理检查表------------------------------------- 87 5.4.2通风系统检查表------------------------------------- 90 5.4.3防爆火源检查表------------------------------------- 96 5.4.4防火检查表---------------------------------------- 100 5.4.5防尘检查表---------------------------------------- 103 5.4.5防治水检查表-------------------------------------- 105 5.4.6矿压观测系统检查表-------------------------------- 1075.5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等级结果-- 1086 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09 6.1针对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09 6.2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1106.3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1127 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121 7.1瓦斯煤尘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121 7.2适应性评价------------------------------------------ 1477.3评价结论-------------------------------------------- 1498 评估结论与建议-------------------------------------- 150 8.1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51 8.2评估结论-------------------------------------------- 151 8.3评估意见和建议-------------------------------------- 151附件:------------------------------------------------ 1541 概述1.1 评估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1.1.1 评估目的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对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的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确定危险源等级,为煤矿重大危险源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并最大限度降低该煤矿的安全风险,使因事故和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1.2 评估原则以煤矿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对系统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1.1.3 评估对象本次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的对象为大同市吴官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1.4 评估范围煤矿井田范围内,煤矿固有的以及自然因素影响下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生命或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包括重大危险源自身危险性评估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及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1.2 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1.2.1法律法规本评估报告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制。

主要依据有: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3年5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

2)法规、规程(1)《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安监技装字[2003]第114号);(2)《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3)《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煤安监办字[2003]24号);(4)《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0.3.1);(5)《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第5号令);(6)《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2006]第116号文);(7)《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字[2006]第216号);(8)《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劳动定员核定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监察[2006]第14号);(9)《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21号令);(10)《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第56号文);(12)《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字[2006]第133号);(13)《煤矿矿山救护工作暂行规定》、《煤矿救护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安监字[2000]第17号文);(14))《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06]第21号);(15)《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0日通过);(16)《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山西省政府(政令第172号);(17)《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晋政发[2008] 30号);(18)《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晋煤安发[2009]24号);(19)《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安监应急字[2008]370号);(20)《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21)《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修订)》(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办字[2006]292号);(22)《关于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意见》(晋煤救发[2008]219号);(23)《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8〕70号);(24)《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3)技术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007年4月1日起施行);(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4)《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07);(5)《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384-2007);(6)《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8)《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AQ1023-2006);(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13)《矿井安全装备通风标准》(MT/T5016-96);(14)《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5)《矿井防灭火规范》(1988煤安字第237号);(1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2009-12.1日实施]);(17)《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2006);(18)《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1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78-85);(2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23)《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