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实用的楼梯设计、尺寸要求

合集下载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
楼梯设计有哪些基础尺寸要求?本店铺带来楼梯设计基础尺寸 要求的介绍以供参考。
1、踏步板高度一般在 16 厘米到 22 厘米之间。 2、除了竖直的围栏外,楼梯的围栏也可以水平排列。 3、两根围栏的中心距离不要大于 12.5 厘米,否则小孩的头容易 伸出去,造成危险。 4、安装好的楼梯踏板与墙面留小于 2 厘米的间隙,以免损害墙 面。 (1)楼梯间休息平台净空:等于或大于 2100mm。 (2)楼梯跑道净空:等于或大于 2300mm。 (3)客房走廊高;等于或大于 2400mm。 (4)两侧设座的综合式走廊宽度等于或大于 2500mm。 (5)楼梯扶手高;8501100mm。 (6)门的常用尺寸:宽:8501000mm。 (7)宙的常用尺寸;宽;4001800mm,(不包括组合式窗子)。 (8)窗台高;8001200mm。
第1页共1页ຫໍສະໝຸດ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楼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构建元素,其尺寸要求对保障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是为了规范楼梯的设计和建造,确保楼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

一、楼梯尺寸标准的基本要求:1. 踏步尺寸:踏步深度是指踏步从前端到后端的水平距离,通常以楼梯中心线到前端的水平距离来测量。

国家标准规定踏步深度应不小于280mm,且不得超过320mm。

踏步宽度应不小于220mm,确保行走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2. 楼梯踏步高度:踏步高度是指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以楼梯的台阶高度来测量。

国家标准规定踏步高度应不大于200mm,且不得小于120mm,以确保上下楼梯时的平稳性和舒适度。

3. 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水平移动距离与垂直移动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国家标准规定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1:2.5,以确保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楼梯扶手:楼梯扶手的高度应根据楼梯踏步高度的不同进行设计,通常需要确保人们能够轻松抓住扶手,提高上下楼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梯使用人数的不同进行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又要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

二、建筑设计中的楼梯尺寸标准:1. 家庭住宅楼梯:家庭住宅楼梯的尺寸标准可以参考国家《住宅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一般来说,室内楼梯踏步深度可以控制在280-320mm,踏步高度控制在150-180mm,坡度不大于1:2.5。

2. 公共建筑楼梯:公共建筑楼梯的尺寸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公共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根据不同场所和使用人数的不同,楼梯的尺寸和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满足反应速度、紧急疏散等方面的需求。

三、楼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 使用需求:楼梯的尺寸设计应参考使用群体的身高、年龄、行动能力等因素,以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楼梯。

2. 空间条件:楼梯的尺寸设计也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确保楼梯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构件之一。

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

一、楼梯尺寸要求楼梯的尺寸是确保人员能够安全通行的关键因素。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步距和踏步宽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楼梯的步距不应大于63厘米,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厘米。

此外,楼梯的梯段高度也需要符合规范,一般不应超过17.7厘米。

二、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也是决定楼梯使用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坡度通常在25度至45度之间。

在实际设计中,一般采用30度至35度之间的坡度,以确保人员上下楼梯时的舒适感。

三、楼梯扶手要求楼梯的扶手是确保使用者安全的关键部分。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楼梯两侧,并且扶手的高度应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

通常情况下,扶手的高度在90厘米至110厘米之间。

四、楼梯防滑措施要求为了避免使用者在楼梯上滑倒,规范要求在楼梯的踏步上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

常见的防滑措施包括在踏步表面铺设防滑材料、雕刻纹理、植入防滑颗粒等。

此外,规范还规定了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过渡应采用防滑材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五、其他规范要求除了上述的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要求外,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规范要求。

例如,楼梯的照明应充足,以方便使用者在暗光环境下看清楼梯的结构;楼梯的出口应设置指示标志,指引使用者安全离开楼梯。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人员能够方便地上下楼梯,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实际设计中,建筑师和工程师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来设计楼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者的安全。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楼梯作为连接不同楼层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尺寸直接关系到楼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合理的楼梯设计尺寸可以提高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下面详细介绍楼梯台阶设计尺寸的相关内容。

一、楼梯台阶的设计尺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楼梯台阶的高度:也称踏步高度,是指楼梯相邻两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

一般情况下,楼梯台阶的高度应该在17cm到18cm之间,这样能够保证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而且,台阶高度要尽量一致,以免造成使用者的踩错。

2. 楼梯台阶的宽度:也称踏步宽度,是指楼梯台阶的水平距离,可以影响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楼梯台阶的宽度应该在25cm到30cm之间,大家在使用楼梯的时候可以更方便、更舒适。

3. 楼梯的坡度:楼梯的坡度直接影响到使用者上下楼梯的舒适度。

合适的楼梯坡度应该是30°到4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更为轻松。

二、楼梯设计尺寸的注意事项:1. 楼梯的设计尺寸需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标准。

不同地方对楼梯设计尺寸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设计楼梯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满足相关要求。

2. 尽可能避免设计过高或过狭窄的楼梯台阶尺寸,这样可以提高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过高或过窄的楼梯台阶会增加上下楼梯的难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3. 在设计楼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和舒适度。

对于老年人、儿童或者残疾人来说,楼梯的设计尺寸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以便他们更容易、更安全地上下楼梯。

三、楼梯台阶设计尺寸的实际应用:1. 在住宅建筑中,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楼梯设计可以让居民更加舒适地上下楼梯,避免出现疲劳或不适。

2. 在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场所,考虑到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更为重要。

合理的楼梯设计可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在景观建筑中,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可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受。

l型楼梯尺寸标准

l型楼梯尺寸标准

l型楼梯尺寸标准L型楼梯是一种常见的楼梯形式,适用于多层建筑和公共场所等。

在设计L型楼梯时,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楼梯的尺寸和布局合理、舒适、安全。

下面介绍L 型楼梯的常见尺寸标准:1. 楼梯踏步宽度楼梯踏步宽度是指每个踏步的横向长度,通常以mm为单位。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踏步宽度应在250-300mm之间,以确保行走舒适、稳定。

如果踏步宽度过窄,会导致行走不舒适,如果踏步宽度过宽,则可能增加楼梯间的宽度要求。

2. 踏步高度踏步高度是指每个踏步的竖向高度,通常以mm为单位。

根据建筑规范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踏步高度应在150-200mm之间,以确保行走省力、舒适。

如果踏步高度过低,会导致行走吃力,如果踏步高度过高,则可能增加楼梯间的长度要求。

3. 踏步数量踏步数量是指整个楼梯所包含的踏步数量,通常以级数为单位。

根据建筑规范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踏步数量应在10-15级之间,以确保行走省力、舒适。

如果踏步数量过少,会导致行走距离过长,如果踏步数量过多,则可能增加楼梯间的长度要求。

4. 栏杆间距栏杆间距是指楼梯扶手之间的距离,通常以mm为单位。

根据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栏杆间距应在110-140mm之间,以确保手扶栏杆时安全、舒适。

如果栏杆间距过窄,会导致手扶时拥挤不舒适,如果栏杆间距过宽,则可能影响美观和通行能力。

5. 扶手高度扶手高度是指楼梯扶手的高度,通常以mm为单位。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安全要求,扶手高度应在850-900mm之间,以确保手扶时舒适、安全。

如果扶手高度过低,会导致手扶时不稳定,如果扶手高度过高,则可能影响美观和通行能力。

6. 楼梯间宽度楼梯间宽度是指楼梯所在的空间宽度,通常以mm为单位。

根据建筑规范和人体工程学原理,楼梯间宽度应在1500-2000mm 之间,以确保行走舒适、安全。

如果楼梯间宽度过窄,会导致行走拥挤不舒适,如果楼梯间宽度过宽,则可能增加建筑物的空间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楼梯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安全和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中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

1. 楼梯的尺寸和结构首先,楼梯的尺寸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流量,楼梯的宽度和踏步深度应该适当。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宽度应不小于900mm,踏步深度应在250mm至300mm之间。

另外,楼梯的结构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

楼梯的斜度,也就是踏步坡度,应该保持在30°至45°之间。

此外,楼梯的高度差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每层楼之间的高度差一般为2800mm至3000mm。

2. 材料和防滑措施楼梯的材料应该是坚固和耐久的,在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保证楼梯的质量。

例如,金属、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都可以用于楼梯的制造。

另外,楼梯的防滑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潮湿或有可能产生水溅的区域,如室外楼梯或者连接浴室和游泳池的楼梯,必须使用防滑材料或其他防滑措施,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扶手和楼梯照明楼梯的扶手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提供了用户在上下楼梯时的支持。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两侧需要安装扶手,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与楼梯的高度保持一致,为900mm至1000mm。

另外,楼梯照明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楼梯的照明设施必须足够明亮,以确保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踏步。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安装落地灯或其他类型的照明设备来满足照明要求。

4. 楼梯的通风和疏散楼梯的通风和疏散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

建筑规范要求楼梯应该提供足够的通风,以减少烟雾或有毒气体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蔓延。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可以在楼梯顶部或底部设置通风设备,如通风管道或通风扇。

此外,楼梯的疏散能力也需要考虑。

根据规范要求,大型建筑物中的楼梯应该足够宽敞,以确保在突发事件中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人流量考虑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

住宅楼梯设计规范住宅楼梯设计规范是指在住宅建筑中设计楼梯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楼梯的设计要求安全、舒适、美观,并考虑到各种使用者的需求。

以下是关于住宅楼梯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一、尺寸规范:1. 楼梯的宽度应该根据人流量来确定,一般来说,住宅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90厘米。

对于多层住宅楼梯,通常需要更宽的楼梯来容纳更多的人流量。

2. 楼梯的楼梯踏步的深度应该在28-32厘米之间,楼梯踏步的宽度应该在20-30厘米之间。

这样的尺寸可以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

3. 楼梯的踏步高度应该均匀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一般来说,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超过18厘米。

踏步高度超过20厘米时,容易造成步行者的不适和跌倒的风险。

二、安全规范:1. 在楼梯两侧应该设置栏杆或护栏,栏杆的高度一般为90-110厘米之间。

栏杆上应该设置合适的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2. 楼梯的台阶和踏板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止滑倒。

在楼梯上还可以设置防滑条或防滑垫,以增加人员行走的稳定性。

3. 当楼梯有两个或多个转角时,转角处应设置合适的楼梯扶手,以方便人们转弯和支撑。

三、美观规范:1. 楼梯的设计应该与住宅的整体风格和室内设计相适应,颜色和材料的选择应该协调一致,塑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室内环境。

2. 楼梯的形式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创意性,可以通过设计楼梯的形状、材料和装饰等方式来提升其视觉效果。

3. 在楼梯旁边可以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和安全的步行环境。

四、无障碍设计规范:1. 楼梯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可以在楼梯旁边设置无障碍坡道或安装电梯,以提供便利和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2. 楼梯的踏步和台阶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应符合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3. 楼梯的栏杆和扶手应该安装在合适的高度和位置,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帮助。

总之,住宅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舒适、美观和无障碍使用而制定的。

设计师应该根据这些规范来合理设计楼梯,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住宅楼梯的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民用住宅楼梯设计要求

民用住宅楼梯设计要求

民用住宅楼梯设计要求一、安全性方面。

1. 踏步尺寸。

踏步宽度可不能太窄,不然脚都没地儿放,容易踩空。

一般来说呢,宽度得在260mm到300mm左右。

这就好比给脚一个合适的“床位”,让它能稳稳地踩在上面。

踏步高度也得合适,150mm到175mm之间就挺好。

要是太高了,就像爬陡坡,走起来累得慌,还容易摔跤呢。

2. 扶手。

扶手是个很重要的“帮手”。

它的高度要合适,一般从踏步前缘量起,得有900mm左右。

这样大人小孩扶着都方便,就像有个贴心的小助手在旁边。

扶手的材质得选好,不能太滑,要是摸起来像抹了油一样,那可不行。

木质或者有纹理的金属扶手就比较靠谱,手抓着踏实。

3. 栏杆间距。

栏杆之间的间距得注意,可不能太大,不然小孩子的小脑袋或者身体容易钻过去,那就危险了。

间距最大不能超过110mm,就像给楼梯设了一道“小栅栏”,只让人安全地通过,不让危险有可乘之机。

4. 楼梯坡度。

楼梯的坡度不能太陡,就像爬山一样,如果坡太陡了,爬起来费劲还不安全。

一般坡度在20° 45°之间比较合适。

这就好比是给人设计了一个轻松的“登山路径”,既不会让你觉得像走平地那么无聊,也不会累得气喘吁吁还担惊受怕。

二、舒适性方面。

1. 踏步数量。

每跑楼梯的踏步数量也有讲究。

太多了,爬着爬着就晕头转向;太少了呢,又感觉很突兀。

一般12 18步比较合适。

这就像是一段恰到好处的旅程,不会太长让你厌烦,也不会太短让你觉得不过瘾。

2. 楼梯宽度。

楼梯的宽度得够,要是太窄了,两个人错身的时候就像挤在小胡同里,很不方便。

一般住宅楼梯的净宽得有1100mm左右,这样即使有人拿着东西上下楼,也能比较顺畅地通过。

这就像给人留出了一条宽敞的“通道”,大家走起来舒舒服服的。

三、实用性方面。

1. 楼梯的位置。

楼梯的位置要合理,不能随便乱放。

它最好靠近入口或者客厅等公共区域,这样人们进出各个房间的时候就比较方便。

要是把楼梯放在一个很偏僻的角落,就像把宝藏藏在深山老林里,找起来费劲,用起来也不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间剖面图,比例1:30
楼梯间剖面详图应画出底层、二层、顶层之梯段,顶层画到顶层栏杆扶手高度以上用折断线切断。

剖面图应按楼梯平面图上剖切线剖视方向绘制。

具体要求如下:
(1)绘出梯段、平台、栏杆扶手,室内外地面、室外台阶或坡道、雨篷以及剖切到投影所见的门窗、楼梯间墙等,剖切到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2)标注两道尺寸线。

水平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踏步宽×步数一梯段长度、平台宽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垂直方向:
第一道:各梯段高度——踏步高×步数=梯段高度;
第二道:层高尺寸。

(3)标注各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底层平台梁底标高、栏杆扶手高度等。

注写图名和比例。

3.楼梯构造节点详图(2~5个),比例自定。

要求表示清楚各细部构造、标高有关尺寸和做法说明。

二、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min,h≯hmax,bmin和hmax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 b、h的取值可参考表3.1和表3.2。

表3.1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名称踏步高/mm 踏步宽/mm
最大值常用值最小值常用值
住宅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150 120~140 260 260~280
剧场、会堂160 130~150 280 300~350
(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n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梯段宽)。

(5)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 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的要求。

若不满足,
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5)将(1)、(2)、(3)、(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一、1.楼梯间底层、标准层和顶层三个平面图,比例1:50
(1)绘出楼梯间墙、门窗、踏步、平台及栏杆扶手等。

底层平面图还应绘出室外台阶或坡道、部分散水的投影等。

(2)标注两道尺寸线。

开间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宽、梯井宽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注意:1)梯井宽指平行两梯段结构之间的净距,而非楼梯扶手之间的净距;
2)不标注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但应在图上画出。

进深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步宽×步数=梯段长度、平台深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若两梯段长度相同,可只在一边标注,若不同,则应在另一边加注第一道尺寸。

(3)内部标注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标注楼梯上下行指示线,并注明该层楼梯的踏步数。

(4)注写图名、比例,底层平面图还应标注剖切符号及编号。

注意:剖切线的剖视方向应朝向有梯段一方看,并应剖到楼梯间端墙上所开的门窗洞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